1995生命線志工 - 志工

By Cara
at 2008-10-31T22:26
at 2008-10-31T22:26
Table of Contents
一共有兩篇
┌志工入門 - 1995生命線電話協談志工(專員篇) ────┐
│http://dorisfish.blogspot.com/2008/10/1995.html │
└─────────────────────────┘
*本篇介紹電話協談志工受訓概略
┌志工入門 - 1995生命線電話協談志工(魚仔篇) ────┐
│http://dorisfish.blogspot.com/2008/10/1995_31.html│
└─────────────────────────┘
*本篇介紹電話協談志工受訓心得
****************以下為綜合節錄*****************
「如果能夠讓我重新選擇……」、「如果能夠讓我再回到那時候……」面對
著人生,總是會有許多『如果』。有時是夜深人靜、有時是清晨初醒,人生
中的低潮出現的時間總是不一定,但卻往往帶給我們無限的歎息與沉重。拿
起話筒或是手機,多想尋找電話簿裡可以分享慰藉的那個人,但是有多少次
,我們都一樣,再度放下手中的話筒,只是單純不想打擾他人的生活、或是
找不到適當的傾聽對象,我們只能默默地擦拭淚水、小聲的啜泣。加入生命
線儲備電話協談志工的動機,就是這麼單純卻意義重大。如果可以,多麼希
望在任何的時候,當我們拿起話筒,我們都知道有個『李老師』願意在電話
的另一端,替我們尋找潛藏在生命中一絲又一絲的希望,不管何時何地,都
不再是孤獨無助的一個人。
生命線的志工作些什麼
簡單的說,生命線志工的工作內容為:利用電話協談,幫助與支持正面臨困
擾的社會大眾。所以,生命線的志工必須接聽生命線1995的熱線電話,民眾
打來的求助問題總是五花八門,包括感情、婚姻、家庭、生涯規劃、人際關
係等等,但有部份是有自殺傾向,或是正在自殺的危機個案。因此,生命線
志工必須秉持專業的知識與態度,沈著冷靜面對每一通求助電話。
如何成為一名生命線的志工
除了您的年齡需滿20歲、高中職以上學歷、無精神疾病之外,每位志工都必
須接受120小時、共四個階段的專業訓練,這些訓練課程包含課堂講習、小團
體訓練、與接線實習。為什麼生命線志工需要上這麼多的課呢?因為電話協談
是一項專業的助人工作,所以電話協談並不等於朋友之間的聊天。正因為如此
,學習專業的助人技巧是必須的。當然,要學這麼多東西總是令人覺得卻步,
不過請別擔心,我們在志工受訓的期間,會安排資深的志工來一同協助大家,
完成所有的課程。
<魚仔補充>
生命線志工受訓一共分為四個階段。
第一到第三階段,是為諮商輔導相關課程受訓。
第四階段,是為團體課程。
最後正式上線前,會有實習接線的過程:)
如果求助民眾談的問題,我不會解決怎麼辦
常有人會問說:「民眾求助的問題五花八門,我不會解決這麼辦?」。這其實
是項誤解,我們認為,生命線志工並不是民眾問題的指導者,我們並不指揮民
眾該怎麼做會對他(她)比較好。相反的,求助的民眾其實最瞭解自己的問題
與處境,因此應該由求助的人自己來決定下一步該怎麼走。生命線志工應該作
的是幫助求助的人獲得信心,傾聽支持與陪伴他們,並協助求助的人分析每項
決定的優缺點,以及幫助思考是否有其他的選擇等等。如同一顆埋在土裡的種
子,只要給它足夠的水及養分,幫它把周圍的雜草拔除,這顆種子便自己能長
成漂亮的花朵。
但是誠如督導所鼓勵的一席話「在接線的當下,每個人都是最好的協談志工,
但是也是最糟糕的一個。」就是保持著這樣戒慎恐懼的心情,就會讓我們時時
想要學習更多諮商的知識、並保持同理他人的態度,但也學會如何自我鼓勵與
肯定自己的努力和初衷。這也如同學員們彼此交談中,所講的笑話一般「雖然
花了幾千塊的培訓費用,卻得到了更高的生命價值,付出後卻發現得到更多,
哪有吃虧而不做的道理呢。」
※ 編輯: dorisfish 來自: 219.68.201.104 (10/31 22:26)
All Comments
Related Posts
台日公民社會論壇 徵募日文翻譯志工

By Heather
at 2008-10-31T10:07
at 2008-10-31T10:07
志工~國際特赦組織台灣分會-AI小地方系列搖滾演唱會

By Liam
at 2008-10-31T08:39
at 2008-10-31T08:39
急!!!創意市集活動中想表演 秀自己的人!!

By Wallis
at 2008-10-31T02:14
at 2008-10-31T02:14
小小朋友的衣服

By Odelette
at 2008-10-30T22:45
at 2008-10-30T22:45
台灣「Peacebycycle」聲援活動企劃志工

By Ina
at 2008-10-30T15:06
at 2008-10-30T1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