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十大量子技術預測 - 工程師
By Agnes
at 2022-01-11T17:58
at 2022-01-11T17:58
Table of Contents
2022年十大量子技術預測
https://bit.ly/3r3HMjS
2022年將是量子經濟、技術和哲學進步的關鍵一年。各個企業已經在探索量子電腦和量子
技術的未來潛力,預計會對一些產業未來產生重大變化。研究機構The Quantum Insider
針對今年量子運算和量子技術進行了十大預測,精彩內容整理如下:
10. 量子生物學(Quantum Biology)
2022年,世界將開始適應量子資訊科學這個奇怪的世界,屆時量子科學和生物科學的聯繫
將開始出現更加科幻的進步。量子生物學是對可能隱藏在生命物質中的量子過程研究,而
不是利用量子電腦來理解生物學。最近超導量子的緩步動物實驗就是一個例子。但是還有
更深更廣的領域需要播種,預計2022年會出現更多消息,將我們帶到量子生物學的風口浪
尖。
9. 量子優勢(Quantum Betterness)的開始
我們知道量子霸權已經在有限的學術環境中實現,但它仍然是實現量子應用的長期目標。
即使是量子優勢處在一定的基礎上,仍然是未來目標的一個近期狀態。量子優勢可能是一
種過渡狀態,允許領域專家依賴量子或混合量子-傳統方法,這些方法可能比純傳統方法
略好,並被視為更好地定位其組織以實現無限增長的量子優勢和霸權的第一步。畢竟,量
子新創公司可能需要向只求結果而不談理論抱負的客戶和投資者證明自己的價值。
8. 哲學家加入對話
量子運算提供了巨大的經濟、商業、創業和科學潛力。這種無論是積極的還是消極的潛力
,已經吸引了倫理學家。但是,為量子運算和量子技術革命提供動力的量子科學,也為我
們的現實如何存在提供了有趣的見解。我們期待在這場革命中,基本上保持沉默的哲學家
和神學家能夠參與進來。討論範圍將從量子運算的工作原理擴展到量子運算的含意。
7. 供應鏈、勞動力短缺問題仍在持續
至少在今(2022)年上半年,供應鏈問題將成為量子產業受挫的根源。看似無休止的新一波
COVID疫情和疫情引發的恐懼以及持續勞動力短缺,將導致大部分活動中斷。雖然這些來
源將開始釋放他們對量子在日常業務運營的控制,預計會出現長期中斷。僱用訓練有素的
員工將持續成為一個問題,而量子民族主義將使供應鏈效率低下且受到影響。
6. 增加合併活動
2021年第一次看到量子超級合併(quantum super-merger);Honeywell Quantum
Solutions和Cambridge Quantum合併成為Quantinuum。今年,我們將看到併購(mergers
and acquisitions, M&A)活動的增長。企業將認真審視競爭,評估自身優勢並與潛在合
作夥伴建立關係。投資者也將會尋求收購協同組合的公司。
5. 中國閃耀或消退的一年
2022年將是中國量子的關鍵年。2021年中國以令人眼花繚亂的技術展示為基礎,展示了兩
台量子電腦,它們利用超導和光子兩種不同的方法來實現量子霸權,確立了中國現在是量
子領域的領導者。但是,今年將是中國至今為止最具挑戰性的一年,因為產生這些突破的
研究引擎的裂縫開始浮現出來。最近在量子運算設施發生的一件威脅電腦的意外以及有關
工作條件惡劣的傳言是有問題的。西方國家還擔心中國會利用其在量子技術方面的進步,
來威脅們的國家安全,這是另一個可能會阻礙進步的問題。最後,中國不確定的商業環境
以及世界各國張開雙臂,可能會將創業和科學人才從中國吸引到具競爭的生態系統中。
4. 失敗和詐欺
2022年不見得會出現所有好消息。事實上,隨著財務激勵在數量上的增長以及產業競爭的
複雜性和難度,仍然是一個重大障礙。將會有一些組織走捷徑,並且在極端情況下進行詐
欺。其他公司,若無法在競爭中存下來,只能選擇以破產、收購等方式退出市場。
3. 利潤壓力
寬鬆的資金流動可能正在收緊,而量子新創公司的激增將使爭奪資金變得更加困難。投資
者希望看到更多攸關合約、客戶和金錢等商業模式資訊。今年我們可能會看到量子新創公
司因為沒有向投資者證明他們的商業案例而受到懲罰。上市的量子公司也可能開始關注他
們自身的商業資訊揭露,並更加關注將量子貨幣化的方法。
2. SPAC熱潮
特殊目的收購公司(SPAC)越來越受到尋求公開交易先機的新創公司的青睞。這種方法比速
度較慢、繁文縟節的首次公開募股(IPO)路線更受歡迎。正如The Quantum Insider所指出
的,越來越多的量子企業引起一些世界上最大投資企業的興趣,這些量子企業的估值也反
映在這種興趣上。重要的是,越來越多的量子企業正處於商業化的風口浪尖,隨著越來越
多的量子企業努力實現商業化和吸引持續增長的投資興趣,2022年應該會出現更多的量子
SPAC。
1. 上市
並非所有的量子運算和量子技術都會走上SPAC路線。還是會有一些新創公司會透過傳統的
首次公開募股(IPO)上市。這些組織可能更喜歡時間更長且更可信的方法IPO上市。
--
https://bit.ly/3r3HMjS
2022年將是量子經濟、技術和哲學進步的關鍵一年。各個企業已經在探索量子電腦和量子
技術的未來潛力,預計會對一些產業未來產生重大變化。研究機構The Quantum Insider
針對今年量子運算和量子技術進行了十大預測,精彩內容整理如下:
10. 量子生物學(Quantum Biology)
2022年,世界將開始適應量子資訊科學這個奇怪的世界,屆時量子科學和生物科學的聯繫
將開始出現更加科幻的進步。量子生物學是對可能隱藏在生命物質中的量子過程研究,而
不是利用量子電腦來理解生物學。最近超導量子的緩步動物實驗就是一個例子。但是還有
更深更廣的領域需要播種,預計2022年會出現更多消息,將我們帶到量子生物學的風口浪
尖。
9. 量子優勢(Quantum Betterness)的開始
我們知道量子霸權已經在有限的學術環境中實現,但它仍然是實現量子應用的長期目標。
即使是量子優勢處在一定的基礎上,仍然是未來目標的一個近期狀態。量子優勢可能是一
種過渡狀態,允許領域專家依賴量子或混合量子-傳統方法,這些方法可能比純傳統方法
略好,並被視為更好地定位其組織以實現無限增長的量子優勢和霸權的第一步。畢竟,量
子新創公司可能需要向只求結果而不談理論抱負的客戶和投資者證明自己的價值。
8. 哲學家加入對話
量子運算提供了巨大的經濟、商業、創業和科學潛力。這種無論是積極的還是消極的潛力
,已經吸引了倫理學家。但是,為量子運算和量子技術革命提供動力的量子科學,也為我
們的現實如何存在提供了有趣的見解。我們期待在這場革命中,基本上保持沉默的哲學家
和神學家能夠參與進來。討論範圍將從量子運算的工作原理擴展到量子運算的含意。
7. 供應鏈、勞動力短缺問題仍在持續
至少在今(2022)年上半年,供應鏈問題將成為量子產業受挫的根源。看似無休止的新一波
COVID疫情和疫情引發的恐懼以及持續勞動力短缺,將導致大部分活動中斷。雖然這些來
源將開始釋放他們對量子在日常業務運營的控制,預計會出現長期中斷。僱用訓練有素的
員工將持續成為一個問題,而量子民族主義將使供應鏈效率低下且受到影響。
6. 增加合併活動
2021年第一次看到量子超級合併(quantum super-merger);Honeywell Quantum
Solutions和Cambridge Quantum合併成為Quantinuum。今年,我們將看到併購(mergers
and acquisitions, M&A)活動的增長。企業將認真審視競爭,評估自身優勢並與潛在合
作夥伴建立關係。投資者也將會尋求收購協同組合的公司。
5. 中國閃耀或消退的一年
2022年將是中國量子的關鍵年。2021年中國以令人眼花繚亂的技術展示為基礎,展示了兩
台量子電腦,它們利用超導和光子兩種不同的方法來實現量子霸權,確立了中國現在是量
子領域的領導者。但是,今年將是中國至今為止最具挑戰性的一年,因為產生這些突破的
研究引擎的裂縫開始浮現出來。最近在量子運算設施發生的一件威脅電腦的意外以及有關
工作條件惡劣的傳言是有問題的。西方國家還擔心中國會利用其在量子技術方面的進步,
來威脅們的國家安全,這是另一個可能會阻礙進步的問題。最後,中國不確定的商業環境
以及世界各國張開雙臂,可能會將創業和科學人才從中國吸引到具競爭的生態系統中。
4. 失敗和詐欺
2022年不見得會出現所有好消息。事實上,隨著財務激勵在數量上的增長以及產業競爭的
複雜性和難度,仍然是一個重大障礙。將會有一些組織走捷徑,並且在極端情況下進行詐
欺。其他公司,若無法在競爭中存下來,只能選擇以破產、收購等方式退出市場。
3. 利潤壓力
寬鬆的資金流動可能正在收緊,而量子新創公司的激增將使爭奪資金變得更加困難。投資
者希望看到更多攸關合約、客戶和金錢等商業模式資訊。今年我們可能會看到量子新創公
司因為沒有向投資者證明他們的商業案例而受到懲罰。上市的量子公司也可能開始關注他
們自身的商業資訊揭露,並更加關注將量子貨幣化的方法。
2. SPAC熱潮
特殊目的收購公司(SPAC)越來越受到尋求公開交易先機的新創公司的青睞。這種方法比速
度較慢、繁文縟節的首次公開募股(IPO)路線更受歡迎。正如The Quantum Insider所指出
的,越來越多的量子企業引起一些世界上最大投資企業的興趣,這些量子企業的估值也反
映在這種興趣上。重要的是,越來越多的量子企業正處於商業化的風口浪尖,隨著越來越
多的量子企業努力實現商業化和吸引持續增長的投資興趣,2022年應該會出現更多的量子
SPAC。
1. 上市
並非所有的量子運算和量子技術都會走上SPAC路線。還是會有一些新創公司會透過傳統的
首次公開募股(IPO)上市。這些組織可能更喜歡時間更長且更可信的方法IPO上市。
--
Tags:
工程師
All Comments
By Joe
at 2022-01-11T15:36
at 2022-01-11T15:36
By Odelette
at 2022-01-12T08:59
at 2022-01-12T08:59
By Megan
at 2022-01-11T15:36
at 2022-01-11T15:36
Related Posts
工研院好待嗎?
By Eden
at 2022-01-11T17:56
at 2022-01-11T17:56
宏致5名員工確診產線停工 估影響營收約2%
By Jack
at 2022-01-11T17:55
at 2022-01-11T17:55
家登工程部離職心得
By Tristan Cohan
at 2022-01-11T15:50
at 2022-01-11T15:50
家登工程部面試心得
By Kama
at 2022-01-11T15:04
at 2022-01-11T15:04
台灣半導體挖角大戰 英特爾鎖定7大產業
By Harry
at 2022-01-11T14:21
at 2022-01-11T1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