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奈米及3奈米戰爭=台積電與三星對壘 - 工程師
By Megan
at 2020-02-06T16:57
at 2020-02-06T16:57
Table of Contents
5奈米及3奈米戰爭=台積電與三星對壘
http://bit.ly/2v6O5cQ
現今有幾家晶圓代工廠商正在加快腳步,邁入新的5奈米製程方向發展,但是客戶端似乎
開始出現到底要圍繞在當前的晶體體類型(FinFET)設計下一代晶片,還是轉向3奈米或更
先進製程。
隨著半導體製程微縮技術走入3奈米或2奈米,除了採用當今的FinFET技術之外,還可以選
擇採用GAA FET(gate-all-around FET)新技術。與FinFET相比,GAA FET能夠提供更好
的性能,但是卻更難製造且價格更昂貴。從好的方面來說,該產業正往新的蝕刻、圖案化
和其他技術方向前進。
何時採用GAA FET是根據晶圓代工廠商策略而定。例如:三星和台積電都使用FinFET 7奈
米製程生產,似乎也將沿用FinFET於5奈米製程。不過,進入3奈米,三星就計劃在2021年
或2022年某個時候將採用一種GAA FET的技術,稱之為奈米片(nanosheet)。至於,台積
電則是計劃首先採用FinFET 3奈米,在3或2奈米的後期階段才引入GAA。
BS認為,台積電之所以於3奈米採用FinFET架構,是想要在2021年第三季就正式進入量產
期,這比起三星還要快一季左右。畢竟,台積電在GAA架構的開發上落後三星12至18個月
,因而積極的3nm FinFET策略可以彌補這一劣勢。
此外,台積電很可能會根據技術的發展路徑,改變其3奈米戰略。不過,暫時將FinFET擴
展到3奈米的舉動是合乎邏輯的一步。
其他公司在開發先進的製程上也正在前進。英特爾的晶圓代工業務,現今是以10奈米為主
,且正在研發7奈米技術。(英特爾的10奈米相當於台積電或三星的7奈米)。同時,中芯
國際正在加速16 / 12奈米FinFET,而積極投入研發10 / 7奈米製程。
根據IBS的數據顯示,3奈米的設計成本為6.5億美元,而5奈米的設計成本為4.363億美元
,而7奈米的設計成本為2.223億美元。從面積、功耗與性能比較,三星的5奈米FinFET技
術比起7奈米在邏輯面積上增加了25%,而功耗降低20%,性能提高10%。因此,廠商最終是
否要採用3奈米製程,就要看其產品是否能夠承受成本上漲的壓力而定。
畢竟,並非所有晶片都需要3奈米或更先進製程。所謂的一分錢一分貨,隨著晶片的成本
隨著微縮技術不斷進步而上升,除了蘋果、華為、三星、高通、輝達與英特爾的未來產品
需要3奈米甚至更高製程之外,其他廠商仍不太可能搶奪這一市場產能。
--
http://bit.ly/2v6O5cQ
現今有幾家晶圓代工廠商正在加快腳步,邁入新的5奈米製程方向發展,但是客戶端似乎
開始出現到底要圍繞在當前的晶體體類型(FinFET)設計下一代晶片,還是轉向3奈米或更
先進製程。
隨著半導體製程微縮技術走入3奈米或2奈米,除了採用當今的FinFET技術之外,還可以選
擇採用GAA FET(gate-all-around FET)新技術。與FinFET相比,GAA FET能夠提供更好
的性能,但是卻更難製造且價格更昂貴。從好的方面來說,該產業正往新的蝕刻、圖案化
和其他技術方向前進。
何時採用GAA FET是根據晶圓代工廠商策略而定。例如:三星和台積電都使用FinFET 7奈
米製程生產,似乎也將沿用FinFET於5奈米製程。不過,進入3奈米,三星就計劃在2021年
或2022年某個時候將採用一種GAA FET的技術,稱之為奈米片(nanosheet)。至於,台積
電則是計劃首先採用FinFET 3奈米,在3或2奈米的後期階段才引入GAA。
BS認為,台積電之所以於3奈米採用FinFET架構,是想要在2021年第三季就正式進入量產
期,這比起三星還要快一季左右。畢竟,台積電在GAA架構的開發上落後三星12至18個月
,因而積極的3nm FinFET策略可以彌補這一劣勢。
此外,台積電很可能會根據技術的發展路徑,改變其3奈米戰略。不過,暫時將FinFET擴
展到3奈米的舉動是合乎邏輯的一步。
其他公司在開發先進的製程上也正在前進。英特爾的晶圓代工業務,現今是以10奈米為主
,且正在研發7奈米技術。(英特爾的10奈米相當於台積電或三星的7奈米)。同時,中芯
國際正在加速16 / 12奈米FinFET,而積極投入研發10 / 7奈米製程。
根據IBS的數據顯示,3奈米的設計成本為6.5億美元,而5奈米的設計成本為4.363億美元
,而7奈米的設計成本為2.223億美元。從面積、功耗與性能比較,三星的5奈米FinFET技
術比起7奈米在邏輯面積上增加了25%,而功耗降低20%,性能提高10%。因此,廠商最終是
否要採用3奈米製程,就要看其產品是否能夠承受成本上漲的壓力而定。
畢竟,並非所有晶片都需要3奈米或更先進製程。所謂的一分錢一分貨,隨著晶片的成本
隨著微縮技術不斷進步而上升,除了蘋果、華為、三星、高通、輝達與英特爾的未來產品
需要3奈米甚至更高製程之外,其他廠商仍不太可能搶奪這一市場產能。
--
Tags:
工程師
All Comments
By Agatha
at 2020-02-10T21:51
at 2020-02-10T21:51
By Todd Johnson
at 2020-02-11T00:58
at 2020-02-11T00:58
By Megan
at 2020-02-13T13:17
at 2020-02-13T13:17
By Rae
at 2020-02-13T14:25
at 2020-02-13T14:25
By Dora
at 2020-02-16T03:50
at 2020-02-16T03:50
By Emma
at 2020-02-17T03:05
at 2020-02-17T03:05
By Jessica
at 2020-02-17T04:25
at 2020-02-17T04:25
By Mary
at 2020-02-20T23:37
at 2020-02-20T23:37
By Edward Lewis
at 2020-02-21T11:10
at 2020-02-21T11:10
By Ingrid
at 2020-02-24T15:06
at 2020-02-24T15:06
By Franklin
at 2020-02-26T21:36
at 2020-02-26T21:36
Related Posts
富士康闢謠 鄭州廠10日復工
By Poppy
at 2020-02-06T15:35
at 2020-02-06T15:35
中研院:我國抗武漢肺炎疫苗已可進入臨
By Hardy
at 2020-02-06T13:47
at 2020-02-06T13:47
蘋果超越三星 登全球最大半導體買家
By Blanche
at 2020-02-06T12:55
at 2020-02-06T12:55
海邊的同事不用上班跑去釣蝦超級爽der
By Lauren
at 2020-02-06T08:48
at 2020-02-06T08:48
比利時安特衛普大學2年期博士後研究員
By Catherine
at 2020-02-05T23:39
at 2020-02-05T23: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