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興起與可思考的管理問題 - 行銷

By Eartha
at 2009-07-02T15:06
at 2009-07-02T15:06
Table of Contents
※ [本文轉錄自 Blog 看板]
作者: CS72 (CS) 看板: Blog
標題: [分享] Facebook興起與可思考的管理問題
時間: Thu Jul 2 15:05:22 2009
原文在此(有標重點)
http://blog.yam.com/cpc1955/article/22181696
在幾年前Wiki、Youtube、Blog...等平台流行下,Web 2.0觀念隨之而生,各式各樣的2.0
平台也雨後春筍般地產生,這類平台的公司系統管理者只要負責管理和審核,而由使用者
彼此互動提供內容,形成了一波新網路的文藝復興;例如Blog打破了傳統「不可以看別人
的日記」而是把自己的日誌跟大家分享的概念;而最近幾個社群平台則打破了「對話記錄
不給別人看」,而以更開放心態更大家分享彼此對話,以及自我的對話,再創新一波Web
2.0風潮。
Facebook的興起就是這樣的觀念,藉由朋友留言互動,提供一種期待、好奇,與希望被「
推/讚」、被鼓掌似的成就,形成高強度的會員粘著度。
在Facebook上,經由朋友認識朋友(如hi5網站),似乎全世界的人都有可能都變成自己的
朋友,也如同msn一般,遠方的朋友,就靠著線上小綠人光亮維繫著似有若無的友誼,讓
人與人之間減少了疏離感,增加了親切感。
而線上的互動遊戲,讓不想打字發表的會員,也有另一種樂趣空間,只要按幾個鍵,就跟
好友們一同串連,吸引著宅男腐女世代的人們,在網路中尋找孤寂的慰藉。
在主要功能上,您每次的點閱,常常都看得到不同的生活記事,甚至同一時間,有些內容
還不是點閱、瀏覽可以找到的,還得透過它寄送的E-MAIL才容易找得到。這是一種完全個
人化的網頁,每個人的畫面都不同,變化多端,還可以做到系統反應速度快速,這就是它
的優勢。
再配合上手機的上網日漸普及,用黑莓機、手寫SmartPhone輸入一句心得,實在與手機功
能太速配了,加上即時上傳手機照片/短片,就更吸引人了。
你一句我一句無壓力的回應,真的很像「線上的腦力激盪會議」,從中間沿伸出所謂的類
似消費者調查,精準客戶行銷等功能,加上幾位國外名人成功使用案例,所以這1~2個月
,國內外雜誌都大力報導Facebook的可能商業潛力。
但是在大家在一窩蜂facebook, twiter和plurk的時候,管理者應先想到它的負面影響有
哪些?最近想了一些,但不一定正確,簡單提出幾點個人想法,跟大家討論:
1.工作分心,員工效率變低
這個問題,跟最初e-mail、MSN的使用有同樣成長階段,在起初這個工具會流行,當是娛
樂的成分居多,可能要直到它變成了工作上的嚴肅工具,人們才會放慢對它好奇的腳步。
2.抱怨易擴散,可能促進企業更重視工作生活品質
這也是同樣跟Blog一樣的老問題,抒發心情是擋不住的,企業只能以更積極的角度來預防
這個問題,所以人力資源管理的議題,可能又是另一個議題。
3.集客資料透明,粉絲是否會被離職員工帶走?
現在大家的焦點都著重在行銷上的運用,在人對人的運作下,明星的塑造,以及粉絲的跟
隨是這個系統下的運作模式,粉絲的價值是留在企業上,還是留在員工上?粉絲族群的公
開化,也會讓企業擔心競爭者隱身其中,漸近式的洗牌帶走顧客?所以應思考如何更貼近
顧客的心,才能留住顧客。
4.線上創意公開,企業以執行力決勝負
即然大家的創意回應是公開的,競爭者也可能隱身其中,所以創意的擷取並不困難,所以
我想接下來的交鋒,又回歸到資源的有效運用,也就是以執行力拚品質、拚速度、拚成本
了。
先寫到這了…並不是很完整
原出處 http://blog.yam.com/cpc1955/article/22181696
--
作者: CS72 (CS) 看板: Blog
標題: [分享] Facebook興起與可思考的管理問題
時間: Thu Jul 2 15:05:22 2009
原文在此(有標重點)
http://blog.yam.com/cpc1955/article/22181696
在幾年前Wiki、Youtube、Blog...等平台流行下,Web 2.0觀念隨之而生,各式各樣的2.0
平台也雨後春筍般地產生,這類平台的公司系統管理者只要負責管理和審核,而由使用者
彼此互動提供內容,形成了一波新網路的文藝復興;例如Blog打破了傳統「不可以看別人
的日記」而是把自己的日誌跟大家分享的概念;而最近幾個社群平台則打破了「對話記錄
不給別人看」,而以更開放心態更大家分享彼此對話,以及自我的對話,再創新一波Web
2.0風潮。
Facebook的興起就是這樣的觀念,藉由朋友留言互動,提供一種期待、好奇,與希望被「
推/讚」、被鼓掌似的成就,形成高強度的會員粘著度。
在Facebook上,經由朋友認識朋友(如hi5網站),似乎全世界的人都有可能都變成自己的
朋友,也如同msn一般,遠方的朋友,就靠著線上小綠人光亮維繫著似有若無的友誼,讓
人與人之間減少了疏離感,增加了親切感。
而線上的互動遊戲,讓不想打字發表的會員,也有另一種樂趣空間,只要按幾個鍵,就跟
好友們一同串連,吸引著宅男腐女世代的人們,在網路中尋找孤寂的慰藉。
在主要功能上,您每次的點閱,常常都看得到不同的生活記事,甚至同一時間,有些內容
還不是點閱、瀏覽可以找到的,還得透過它寄送的E-MAIL才容易找得到。這是一種完全個
人化的網頁,每個人的畫面都不同,變化多端,還可以做到系統反應速度快速,這就是它
的優勢。
再配合上手機的上網日漸普及,用黑莓機、手寫SmartPhone輸入一句心得,實在與手機功
能太速配了,加上即時上傳手機照片/短片,就更吸引人了。
你一句我一句無壓力的回應,真的很像「線上的腦力激盪會議」,從中間沿伸出所謂的類
似消費者調查,精準客戶行銷等功能,加上幾位國外名人成功使用案例,所以這1~2個月
,國內外雜誌都大力報導Facebook的可能商業潛力。
但是在大家在一窩蜂facebook, twiter和plurk的時候,管理者應先想到它的負面影響有
哪些?最近想了一些,但不一定正確,簡單提出幾點個人想法,跟大家討論:
1.工作分心,員工效率變低
這個問題,跟最初e-mail、MSN的使用有同樣成長階段,在起初這個工具會流行,當是娛
樂的成分居多,可能要直到它變成了工作上的嚴肅工具,人們才會放慢對它好奇的腳步。
2.抱怨易擴散,可能促進企業更重視工作生活品質
這也是同樣跟Blog一樣的老問題,抒發心情是擋不住的,企業只能以更積極的角度來預防
這個問題,所以人力資源管理的議題,可能又是另一個議題。
3.集客資料透明,粉絲是否會被離職員工帶走?
現在大家的焦點都著重在行銷上的運用,在人對人的運作下,明星的塑造,以及粉絲的跟
隨是這個系統下的運作模式,粉絲的價值是留在企業上,還是留在員工上?粉絲族群的公
開化,也會讓企業擔心競爭者隱身其中,漸近式的洗牌帶走顧客?所以應思考如何更貼近
顧客的心,才能留住顧客。
4.線上創意公開,企業以執行力決勝負
即然大家的創意回應是公開的,競爭者也可能隱身其中,所以創意的擷取並不困難,所以
我想接下來的交鋒,又回歸到資源的有效運用,也就是以執行力拚品質、拚速度、拚成本
了。
先寫到這了…並不是很完整
原出處 http://blog.yam.com/cpc1955/article/22181696
--
Tags:
行銷
All Comments

By Steve
at 2009-07-03T20:55
at 2009-07-03T20:55

By Carol
at 2009-07-05T23:46
at 2009-07-05T23:46

By Wallis
at 2009-07-08T07:43
at 2009-07-08T07:43

By John
at 2009-07-09T11:04
at 2009-07-09T11:04

By Rosalind
at 2009-07-12T01:28
at 2009-07-12T01:28

By Frederica
at 2009-07-16T12:13
at 2009-07-16T12:13

By Elizabeth
at 2009-07-20T17:35
at 2009-07-20T17:35

By Jessica
at 2009-07-21T05:26
at 2009-07-21T05:26

By Mary
at 2009-07-21T06:33
at 2009-07-21T06:33

By Rae
at 2009-07-24T10:53
at 2009-07-24T10:53

By Eartha
at 2009-07-29T03:12
at 2009-07-29T03:12

By Kama
at 2009-08-02T11:06
at 2009-08-02T11:06

By Margaret
at 2009-08-03T16:28
at 2009-08-03T16:28

By Irma
at 2009-08-05T11:45
at 2009-08-05T11:45

By Andrew
at 2009-08-08T18:00
at 2009-08-08T18:00

By Queena
at 2009-08-10T11:09
at 2009-08-10T11:09
Related Posts
網路上的行銷資源

By Audriana
at 2009-07-01T22:46
at 2009-07-01T22:46
TBSA免費說明會(最後一免費享有專業職涯諮詢服務 敬請把握!)

By Enid
at 2009-07-01T18:49
at 2009-07-01T18:49
行銷相關工作薪水

By Genevieve
at 2009-07-01T17:39
at 2009-07-01T17:39
廣告公司還是一般公司?

By Carolina Franco
at 2009-07-01T11:54
at 2009-07-01T11:54
請問行銷人的討論區

By Olive
at 2009-07-01T11:20
at 2009-07-01T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