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MI:AI人工智慧和未來新興運算架構 - 工程師
By Gilbert
at 2019-07-08T09:00
at 2019-07-08T09:00
Table of Contents
SEMI:AI人工智慧和未來新興運算架構
新聞來源:https://bit.ly/2XyxjRu
本文:
隨著深度學習的數據運算需求,AI人工智慧晶片呈現倍數成長,然而「效能」與「能耗」
卻成為晶片工藝亟需解決的兩項問題。為此,全球 IC 設計企業轉向系統級層面的解決方
案,衍生出 GPU、FPGA及ASIC等異質運算架構。
人工智慧架構從建構到應用可以分為兩層,分別是後端的「訓練(Training)」與前端的
「推導(Inference)」。訓練是指將複雜的圖形、影像或是語音數據輸入到深度學習模
型,重複運算與修正以提高演算法準確度,最後產出可用的類神經網路軟體;後者是將已
經訓練好的類神經網路軟體放入終端裝置,用以推導新的數據,實現生活中的人工智慧應
用,例如自動駕駛、語音識別、圖像辨識及影像處理等等功能。
為了洞察未來 AI 晶片的產業趨勢, SEMI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日前所舉辦的「智慧數據
產業論壇」邀請到來自聯發科(MediaTek)、英特爾(Intel)、輝達(NVIDIA)、新思
科技(Synopsys)的技術專家出席進行專題分享,從業界的角度探討 AI 晶片產業的發展
現況。以下,精彩內容:
<<邊緣運算(Edge Computing)是智慧應用的發展關鍵>>
倘若,執行 AI 運算的設備並不在雲端伺服器,而是在效能有限的終端裝置,使得「邊緣
運算」成為企業在發展人工智慧應用中必須解決的難題。
聯發科(MediaTek)的吳驊處長
認為邊緣運算對於人工智慧產業越來越重要,例如手機上的系統晶片、具備人臉辨識功能
的攝影機等等,AI 應用都仰賴終端設備的晶片進行運算。但邊緣運算的硬體卻有體積與
耗能上的嚴格限制,面對額外的計算需求,聯發科選擇在新一代的 Helio P90 晶片整合
獨立的 APU (AI Processing Unit),專門處理 AI 演算法的運算需求,以異質整合的
方式提升晶片效能並降低耗電量。
長遠來看,他認為更多的 AI 應用都會在終端裝置上完成「推導」,隨著運算越趨複雜,
邊緣計算晶片將面臨散熱與面積的挑戰,由於 AI 專用晶片運算效率遠高於通用晶片,使
得發展專用晶片架構成為業界的普遍共識。
<< FPGA 彈性架構適合開發 AI 推論晶片>>
FPGA (可程式化邏輯閘陣列) 是目前最受歡迎的AI 晶片設計架構之一。
英特爾(Intel)的周凱楓工程師
Intel 看好 FPGA 在 AI 應用晶片的潛力,因為FPGA架構除了有低功耗、高度設計彈性以
及低成本等優勢,它的開發時程也相對短,有助於企業滿足變化萬千的利基市場。Intel
所開發的 OpenVINO 工具包或是eASIC 解決方案都進一步將FPGA架構的優勢最大化,加速
AI晶片的開發展。
<<多GPU架構能提供強大的平行運算能力>>
相較於前端的「推論」,後端的AI 演算法「訓練」需要龐大的平行運算能力,單個 GPU
已經無法滿足日漸複雜的深度學習模型。
輝達(NVIDIA)的康勝閔經理
從架構層面出發,比較新一代 NVSwitch 架構藉由改善多顆 GPU 之間的溝通效率,將深
度學習模型的訓練時間從 15 天縮短到 1.5 天。他認為改善 AI 的運算效率不只是追求
更強的晶片效能,對演算法的了解與軟體的堆疊也非常重要,例如針對不同的演算法開發
對應的加速函式庫(cuDNN),透過軟硬整合才能達到更高的運算效率。
<<人工智慧晶片設計的未來發展:異質整合>>
新思科技(Synopsys)的魏志中策略總監
隨著運算的需求種類增加,如果要兼顧耗能及成本,單一晶圓(Die)的晶片已經無法滿
足。他強調「異質整合」(Heterogeneous Integration)的概念,透過在系統級封裝(
System in Package, SiP)中整合多項異質運算晶片,試圖解決效能、功耗以及設計彈性
上的問題。
好比聯發科在原本的 SoC 整合一個獨立的 AI 加速器,另外 Intel 所提出的 eASIC,原
理也是把ASIC 透過 FPGA 的方式埋進晶片以提高設計架構上的彈性。
結語
AI 晶片的應用很廣,單一架構無法滿足所有的運算需求,使得「異質整合」晶片的需求
應運而生。然而,不只是單純晶片效能改進,企業也必須進行全面思考,從上層的演算法
、中層的編譯器以及底層的硬體進行全面最佳化,才是未來 AI 晶片的整合趨勢。
--
新聞來源:https://bit.ly/2XyxjRu
本文:
隨著深度學習的數據運算需求,AI人工智慧晶片呈現倍數成長,然而「效能」與「能耗」
卻成為晶片工藝亟需解決的兩項問題。為此,全球 IC 設計企業轉向系統級層面的解決方
案,衍生出 GPU、FPGA及ASIC等異質運算架構。
人工智慧架構從建構到應用可以分為兩層,分別是後端的「訓練(Training)」與前端的
「推導(Inference)」。訓練是指將複雜的圖形、影像或是語音數據輸入到深度學習模
型,重複運算與修正以提高演算法準確度,最後產出可用的類神經網路軟體;後者是將已
經訓練好的類神經網路軟體放入終端裝置,用以推導新的數據,實現生活中的人工智慧應
用,例如自動駕駛、語音識別、圖像辨識及影像處理等等功能。
為了洞察未來 AI 晶片的產業趨勢, SEMI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日前所舉辦的「智慧數據
產業論壇」邀請到來自聯發科(MediaTek)、英特爾(Intel)、輝達(NVIDIA)、新思
科技(Synopsys)的技術專家出席進行專題分享,從業界的角度探討 AI 晶片產業的發展
現況。以下,精彩內容:
<<邊緣運算(Edge Computing)是智慧應用的發展關鍵>>
倘若,執行 AI 運算的設備並不在雲端伺服器,而是在效能有限的終端裝置,使得「邊緣
運算」成為企業在發展人工智慧應用中必須解決的難題。
聯發科(MediaTek)的吳驊處長
認為邊緣運算對於人工智慧產業越來越重要,例如手機上的系統晶片、具備人臉辨識功能
的攝影機等等,AI 應用都仰賴終端設備的晶片進行運算。但邊緣運算的硬體卻有體積與
耗能上的嚴格限制,面對額外的計算需求,聯發科選擇在新一代的 Helio P90 晶片整合
獨立的 APU (AI Processing Unit),專門處理 AI 演算法的運算需求,以異質整合的
方式提升晶片效能並降低耗電量。
長遠來看,他認為更多的 AI 應用都會在終端裝置上完成「推導」,隨著運算越趨複雜,
邊緣計算晶片將面臨散熱與面積的挑戰,由於 AI 專用晶片運算效率遠高於通用晶片,使
得發展專用晶片架構成為業界的普遍共識。
<< FPGA 彈性架構適合開發 AI 推論晶片>>
FPGA (可程式化邏輯閘陣列) 是目前最受歡迎的AI 晶片設計架構之一。
英特爾(Intel)的周凱楓工程師
Intel 看好 FPGA 在 AI 應用晶片的潛力,因為FPGA架構除了有低功耗、高度設計彈性以
及低成本等優勢,它的開發時程也相對短,有助於企業滿足變化萬千的利基市場。Intel
所開發的 OpenVINO 工具包或是eASIC 解決方案都進一步將FPGA架構的優勢最大化,加速
AI晶片的開發展。
<<多GPU架構能提供強大的平行運算能力>>
相較於前端的「推論」,後端的AI 演算法「訓練」需要龐大的平行運算能力,單個 GPU
已經無法滿足日漸複雜的深度學習模型。
輝達(NVIDIA)的康勝閔經理
從架構層面出發,比較新一代 NVSwitch 架構藉由改善多顆 GPU 之間的溝通效率,將深
度學習模型的訓練時間從 15 天縮短到 1.5 天。他認為改善 AI 的運算效率不只是追求
更強的晶片效能,對演算法的了解與軟體的堆疊也非常重要,例如針對不同的演算法開發
對應的加速函式庫(cuDNN),透過軟硬整合才能達到更高的運算效率。
<<人工智慧晶片設計的未來發展:異質整合>>
新思科技(Synopsys)的魏志中策略總監
隨著運算的需求種類增加,如果要兼顧耗能及成本,單一晶圓(Die)的晶片已經無法滿
足。他強調「異質整合」(Heterogeneous Integration)的概念,透過在系統級封裝(
System in Package, SiP)中整合多項異質運算晶片,試圖解決效能、功耗以及設計彈性
上的問題。
好比聯發科在原本的 SoC 整合一個獨立的 AI 加速器,另外 Intel 所提出的 eASIC,原
理也是把ASIC 透過 FPGA 的方式埋進晶片以提高設計架構上的彈性。
結語
AI 晶片的應用很廣,單一架構無法滿足所有的運算需求,使得「異質整合」晶片的需求
應運而生。然而,不只是單純晶片效能改進,企業也必須進行全面思考,從上層的演算法
、中層的編譯器以及底層的硬體進行全面最佳化,才是未來 AI 晶片的整合趨勢。
--
Tags:
工程師
All Comments
Related Posts
NB軟體應用工程師/高級工程師 (內湖)
By Carol
at 2019-07-08T01:03
at 2019-07-08T01:03
不做工程師,你會想做什麼?
By Ina
at 2019-07-08T00:32
at 2019-07-08T00:32
清大電機畢業去考台電?
By Hedwig
at 2019-07-07T23:24
at 2019-07-07T23:24
請問創發科技資訊
By Necoo
at 2019-07-07T20:59
at 2019-07-07T20:59
輝達:下一代GPU仍由台積電生產
By Enid
at 2019-07-07T19:13
at 2019-07-07T1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