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技新視野》藥廠裁員潮 誰頂得住? - 生技
By Una
at 2011-03-07T13:20
at 2011-03-07T13:20
Table of Contents
《生技新視野》藥廠裁員潮 誰頂得住? 2011-03-07
工商時報 撰文/浩理生技管理顧問公司董事總經理 李世仁
今年開春全球第一大藥廠輝瑞PFIZER在2月初就宣布裁撤英國SANDWICH研發中心,目標為
2011年縮減公司研發費用支出70億美元。在去年,國際級大藥廠總計大舉裁員了50,168人
,輝瑞藥廠裁撤了8,480員工,僅次於ASTRAZENICA藥廠的8,580人,排名第二。
經過不斷的縮減裁撤迄今,輝瑞藥廠宣布退出的新藥開發領域已包含了過敏、呼吸道、泌
尿道、內科及組織修復等疾病領域。輝瑞藥廠的大動作,引發生醫業界與投資界一連串的
討論,思考評論可能引發的產業衝擊與變遷趨勢。
國際大藥廠的競相裁員,起因於原來是金雞母的專利藥,因為專利陸續到期,不敵學名藥
廠的大舉降價競爭,導致營收下滑。而欲開源以彌補營收最立即有效的方法就是藉由併購
手段來擴增營收,來行塑公司成長性以拉高挽救公司股價。然而除了併購手段以外,仍有
眾多被廣泛討論的議題,筆者特歸納彙整如下列5點。
1.積極以SPIN-OFF成立衍生公司模式,嘗試切割獨立。其實新藥開發費用高昂、侵蝕獲利
,一直是上市櫃藥廠心中的痛。當營收逐年成長且新藥開發的產品線豐富時,對公司股價
影響不明顯;但當公司營收下降,新藥開發的難度又增高,無法支撐公司與股價成長時,
研發部門的裁撤就變成了不得不的抉擇。但研發部門的人才及產品線屬於資產,大藥廠必
先嘗試SPIN-OFF,希冀投資者購買入股接手。唯目前全球此種投資資金,較1998003年時
更為短缺,SPIN-OFF模式難度不低,值得觀察。
2.大量OUT-SOURCING訂單移轉至亞洲。由於亞洲新興市場具備高成長性,亞洲的製藥產業
近年來依循國際CGMP規格,品質大幅提升。國際藥廠為了降低成本,並進入亞洲市場,自
然釋出大量原料藥與製程訂單至亞洲的合作夥伴。
3.CRO產業的消長更激烈。大藥廠大幅度縮減自行開發新藥的作為,自然將導致CRO業務減
少。CRO業務必然隨著疾病、市場、生技產業興衰,而重新洗牌。另CRO業務亦將由新藥開
發逐漸的適度轉移至健康食品等相關業務。
4.新藥開發的主力,將更仰賴中小型生物科技公司。新藥的開發屬於高風險高報酬的模式
,靈活有衝勁的生技公司,才符合知識經濟的特性。新藥開發的主力將回歸生物科技公司
,唯生技公司必須盡量將產品開發至完成人體臨床二期試驗,才能有效建立與大藥廠的合
作關係。
5.生技創投與生醫公司的互動更形重要而密切。生醫公司尤其是新藥開發公司,必須仰賴
生技創投提供資源及協助來成長。因此能建立完善生技創投環境的國家,將成為生醫產業
蓬勃發展的贏家。
台灣生醫產業經過10年的練兵,加上ECFA成就了開拓亞太市場的敲門磚,補足了台灣連接
國際市場的最後一塊拼圖。因此筆者堅信,台灣生醫產業只要能充分掌握國際生醫社群動
態,因應規畫最佳的互動策略,必能找出最有效、最有系統的快速成長模式。
--
工商時報 撰文/浩理生技管理顧問公司董事總經理 李世仁
今年開春全球第一大藥廠輝瑞PFIZER在2月初就宣布裁撤英國SANDWICH研發中心,目標為
2011年縮減公司研發費用支出70億美元。在去年,國際級大藥廠總計大舉裁員了50,168人
,輝瑞藥廠裁撤了8,480員工,僅次於ASTRAZENICA藥廠的8,580人,排名第二。
經過不斷的縮減裁撤迄今,輝瑞藥廠宣布退出的新藥開發領域已包含了過敏、呼吸道、泌
尿道、內科及組織修復等疾病領域。輝瑞藥廠的大動作,引發生醫業界與投資界一連串的
討論,思考評論可能引發的產業衝擊與變遷趨勢。
國際大藥廠的競相裁員,起因於原來是金雞母的專利藥,因為專利陸續到期,不敵學名藥
廠的大舉降價競爭,導致營收下滑。而欲開源以彌補營收最立即有效的方法就是藉由併購
手段來擴增營收,來行塑公司成長性以拉高挽救公司股價。然而除了併購手段以外,仍有
眾多被廣泛討論的議題,筆者特歸納彙整如下列5點。
1.積極以SPIN-OFF成立衍生公司模式,嘗試切割獨立。其實新藥開發費用高昂、侵蝕獲利
,一直是上市櫃藥廠心中的痛。當營收逐年成長且新藥開發的產品線豐富時,對公司股價
影響不明顯;但當公司營收下降,新藥開發的難度又增高,無法支撐公司與股價成長時,
研發部門的裁撤就變成了不得不的抉擇。但研發部門的人才及產品線屬於資產,大藥廠必
先嘗試SPIN-OFF,希冀投資者購買入股接手。唯目前全球此種投資資金,較1998003年時
更為短缺,SPIN-OFF模式難度不低,值得觀察。
2.大量OUT-SOURCING訂單移轉至亞洲。由於亞洲新興市場具備高成長性,亞洲的製藥產業
近年來依循國際CGMP規格,品質大幅提升。國際藥廠為了降低成本,並進入亞洲市場,自
然釋出大量原料藥與製程訂單至亞洲的合作夥伴。
3.CRO產業的消長更激烈。大藥廠大幅度縮減自行開發新藥的作為,自然將導致CRO業務減
少。CRO業務必然隨著疾病、市場、生技產業興衰,而重新洗牌。另CRO業務亦將由新藥開
發逐漸的適度轉移至健康食品等相關業務。
4.新藥開發的主力,將更仰賴中小型生物科技公司。新藥的開發屬於高風險高報酬的模式
,靈活有衝勁的生技公司,才符合知識經濟的特性。新藥開發的主力將回歸生物科技公司
,唯生技公司必須盡量將產品開發至完成人體臨床二期試驗,才能有效建立與大藥廠的合
作關係。
5.生技創投與生醫公司的互動更形重要而密切。生醫公司尤其是新藥開發公司,必須仰賴
生技創投提供資源及協助來成長。因此能建立完善生技創投環境的國家,將成為生醫產業
蓬勃發展的贏家。
台灣生醫產業經過10年的練兵,加上ECFA成就了開拓亞太市場的敲門磚,補足了台灣連接
國際市場的最後一塊拼圖。因此筆者堅信,台灣生醫產業只要能充分掌握國際生醫社群動
態,因應規畫最佳的互動策略,必能找出最有效、最有系統的快速成長模式。
--
Tags:
生技
All Comments
By Mason
at 2011-03-10T18:13
at 2011-03-10T18:13
By Necoo
at 2011-03-11T15:26
at 2011-03-11T15:26
By Daniel
at 2011-03-14T22:34
at 2011-03-14T22:34
By Hazel
at 2011-03-19T01:07
at 2011-03-19T01:07
By Jake
at 2011-03-20T06:50
at 2011-03-20T06:50
By Rae
at 2011-03-24T02:49
at 2011-03-24T02:49
By Thomas
at 2011-03-26T08:23
at 2011-03-26T08:23
By Puput
at 2011-03-27T22:23
at 2011-03-27T22:23
By Susan
at 2011-03-31T09:44
at 2011-03-31T09:44
By Ivy
at 2011-04-02T22:19
at 2011-04-02T22:19
By Susan
at 2011-04-04T21:59
at 2011-04-04T21:59
By Yedda
at 2011-04-05T06:20
at 2011-04-05T06:20
By Lily
at 2011-04-09T16:50
at 2011-04-09T16:50
By Enid
at 2011-04-13T20:33
at 2011-04-13T20:33
Related Posts
請問信東生技股份有限公司待遇好嗎
By Rachel
at 2011-03-06T22:58
at 2011-03-06T22:58
請問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 張為超老師
By Megan
at 2011-03-06T13:59
at 2011-03-06T13:59
化學背景進醫材產業!?
By Daniel
at 2011-03-06T10:46
at 2011-03-06T10:46
化學背景進醫材產業!?
By Andrew
at 2011-03-05T21:53
at 2011-03-05T21:53
亞洲蔬菜研究發展中心
By Noah
at 2011-03-03T20:46
at 2011-03-03T2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