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全員之死:媒體製造業 - 物業管理

Gilbert avatar
By Gilbert
at 2022-07-17T11:49

Table of Contents


----------------------------------------------
這是一部同志電影;這不是一部同志電影;
這是一部反同運電影;這是一部真實的台灣電影。
-----------------------------------------------

上色圖文網誌版:http://goo.gl/Dyz0Ng

-----------------------------------------------

※前言
《保全員之死》是一部屌爆的電影。單看預告片段,絕對無法明瞭這部電影究竟在搞甚麼
影。你無法用類型去限縮它,它既不是紀錄片,說是劇情片,定義又太不精確。導演在故
事開始時,就創造了一則虛假新聞,虛實雜混,觀眾明白它始終是假的,但隨著劇情推演
,卻又「自以為是地」在心中腦補以為的「真相」。直到最後,才被導演賞了一記耳光。
原來,我們只是順著媒體狂歡的愚民。




※劇情大綱

一具屍體橫躺在公寓大廈旁,身著保全制服,全身骨折,血肉模糊。看起來似乎是自殺,
但卻沒有留下任何遺書。親朋好友同事碎嘴發表著己見,新聞媒體則是糊里糊塗地捕風捉
影著。是情關過不了、是鬼魅纏身、是因為性傾向受到欺負霸凌,眾說紛紜,但其實大家
心裡都沒個底。

終於,媒體發現了真相,但是,那卻只是,被創造的真相。









※***為了方便討論電影,以下將會完整劇情透露,慎讀***




※完整劇情
故事從台視主播張宇播報著一宗命案說起,夜班保全呂革進墜樓而死,無人知曉原因。

之後,觀眾的視角伴隨媒體鏡頭,看著警方收屍查驗,訪問著死者好友、鄰居、同事,大
家臉色凝重,都認為死者是感情過不了門檻,毅然而然決定結束生命。年長同事哀嘆著,
「你何必為了一片葉放棄森林呢」,「年輕人要愛惜生命著」。

嗜血媒體繼續追查著真相,訪問著死者房東,「看他都帶男生回來」,「來的男生都是同
一個」,「他的生活是一團謎」。記者接著發現了一根假陽具與死者生前的女裝照片。看
到這邊,觀眾開始心想,他該不會是同志吧,沒錯,一定是這樣!哪個異性戀男生會扮女
裝,家裡還放假屌捅屁眼呀!

超嗜血媒體依然追查著真相,你懂的,這時候一定要補著死者家屬一把鼻涕一把眼淚的畫
面,觀眾才會為之動容,覺得新聞好好看。記者沒人性地訪問死者哥哥與父親有何感想。

畫面轉向談話性節目,名嘴們、主持人討論著死者曾經擔任法國傭兵,卻因為不明原因辭
退。有人說,「傭兵會測性向測驗,藉此想知道你是不是同志」,聽完恍然大悟的名嘴大
為震驚疾呼,「一定是性(傾)向問題!」,認為這是自殺原因。之後,雞排妹透過
Youtube鏡頭,批評著名嘴很有事。



接著,死者的同志朋友JUJU突然出現,說著「我以前看G片,狗狗(呂革進)都不排斥耶,
甚至有生理反應。」「他還問過我,一個人出櫃是甚麼感覺」。訪問結束,JUJU當天就在
臉書公告,自己知道真相,自己是呂革進生前最後聯絡的人,企圖藉此走紅。



真相似乎浮現,死者是同志。但,是同志,重要嗎?



媒體不知道從哪裡挖出情報,死者小時候被哥哥性侵過。想藉由這樣報導,讓死者性傾向
與新聞接合上一些關聯。媒體開始圍堵家屬。JUJU則又打扮亮麗上新聞發表著個人意見。

畫面轉為新聞龍捲風,眾人討論著死者墜樓前的監視器畫面,似乎有鬼影。難道呂革進之
死,和藍可而事件一樣,都是鬼魅作祟?媒體可能是沒新聞做,甚至跑去訪問法醫高大成
,死者的死究竟還存在甚麼疑點。

新聞越報越烈,開始有同志團體高呼多元成家,尤美女委員更在立院疾呼推動法案。挺同
畫面結束後,畫面變成賴士葆、護家盟、美江等人對同志抱持反對的另一種聲音。



逐漸,臉書出現了「狗狗(呂革進)的彩虹戰士」粉絲團。


PTT則出現爆卦、懶人包,說著「狗狗是恐同底下的犧牲者!」。


民眾開始被煽動。數十萬人擠爆凱道遊行,「送狗狗!」表達支持同志,不要在有下一個
性別霸凌犧牲者。



新聞畫面終於結束,時間倒轉,回到了呂革進死亡的當晚。










呂革進在廁所看著男人幫雜誌內頁的豔麗女郎打著手槍。接著,他翻閱雜誌,看到一篇文
章「想交女朋友,問問你的同志朋友,他們最懂女人」。於是他透過臉書私訊JUJU,這位
他的同志朋友。聊完以後,呂革進用著跑酷動作,來到了樓頂。他抽著菸,沒想到,風一
吹,竟然把門鎖上。他慌張,趕緊把鑰匙插進門鎖,卻硬生生斷裂。他摸著口袋,幹,手
機放在一樓保全櫃台。

一個人,被鎖在頂樓上,無法求助。

呂革進看了看街道有無行人,但半夜時分,連個鬼影都沒有。就在此刻,他發現,隔壁大
樓其實離很近,配合自己跑酷鍛鍊出來的爆發力,應該能夠跳過去。於是,呂革進綁緊鞋
帶,助跑,衝刺,跳躍。





原來,這才是事情的真相。





※真實與虛假
《保全員之死》最令人驚豔的點,就是導演利用大量再製影像,從真實畫面做出屬於電影
的畫面。新聞中的人、節目中的名嘴主持人都是真實存在,但透過剪接、再製,成功將一
個不曾發生的事件,放置現實之中,虛虛實實,實實虛虛。而且呂革進本名就是呂革進,
他也確實是加入法國外籍兵團服役的台灣人,而且也真的當傭兵半年後自願申請放棄軍籍
返台。


導演依照演員真實情境改編劇本,這使得故事實與虛界線更加模糊不清。


觀眾都知道《保全員之死》是虛構電影,但虛構卻藏有真實,讓人不自覺信以為真。更令
人迷亂的是,如此的劇情發展,就是台灣過往上演過的情境,紅衫軍、洪仲丘、太陽花遊
行…等等。台灣人真的就是會被媒體煽動,憤慨,爆發,上街。莫名地,有種即是感,好
熟悉。這正是《保全員之死》最高明的地方。







※真相、視角、煽情
《保全員之死》更呈現出一種「被創造的真相」。真相是能夠創造的嗎?在回答這問題之
前,請你先想想,死亡是否只是死亡,一個人的離世是否就僅是單純的消失。

並不是,因為會牽扯情感面。然而,假如這個「死亡」被媒體認定為新聞事件,那就會出
現視角、煽情的問題:

視角,簡單說,就是媒體看待的角度。如同《保全員之死》被觀眾所忽略的視線,銀幕所
放映的,即為記者攝影機鏡頭與新聞畫面。這背後隱藏的含意是,視線是被挑選的,記者
挑選他拍到要給你看的、新聞台選擇它所剪接的影帶。觀眾自以為看到的全盤視角,其實
,是不完全地、偏頗的視角。現實中,這必須仰賴的媒體自律,但,台灣新聞就是不走這
種高尚路線,《保全員之死》巧妙地,複製台灣媒體生態,透過銀幕視角,牽動觀者的情
緒與想像。

煽情,指的是媒體刻意創造衝突與對立,要讓兩者分界。以殺人兇手來舉例,台灣媒體通
常會將兇手形塑成殘忍無情,這時,擁有悲天憫人、慈悲為懷、超有人性的台灣閱聽眾,
就會隨之起舞,感到憤怒,關注兇手遭受到甚麼樣的懲罰,以滅心中源源不滅怒火。

卻沒想到,你的憤怒,是被媒體「放大」的。如同《保全員之死》劇情所演的,網友受到
媒體渲染,成立粉絲團,建構懶人包,甚至上街遊行。



或許,你會想說,本來我就會生氣,這跟媒體無關,別瞎說。但請你反思,台灣所發生不
公不義的事件,只有這件才會讓你憤慨?這真是最不人道、最可憐、最令人同情的事件嗎
?假如你不知道,你還會生氣嗎?假如這同時發生更令人憤慨的新聞,你是否會轉移情緒



你我都認為自己可以客觀中立,卻只是騙自己,明明,超主觀。


接著我要引述紐約哥倫比亞大學教授Carole Vance的一席話:
「所有關於踐踏人權的再現都是複雜的製作,就算是最好的體現都混雜了事實記錄與抓住
觀眾感情的各種手法。人權的再現和當今的媒體文化一樣,偏好使用技巧就是鮮活的目擊
者經驗,認為閱聽眾人會被『真人真事』吸引,在某些方面對故事主角產生認同或同理心
,因而跟隨『真人』的引導,耐心閱聽枯燥的紀錄報導或可怕的虐待故事。」







Carole Vance這番言論,其實談的是人口販運的紀錄片。她闡述運動分子透過紀錄片《販
賣青春》(The Selling of Innocents)情感操弄,刻意呈現性販運中女子的可憐,以博
取世人最大的眼球注目,進而專注議題。但她認為搧情紀錄片的戲劇感成功吸引刺激、恐
怖、過甚和自以為正義的窺視慾,使得片中號稱要再現的人物、情境變的複雜模糊。

提到Carole Vance或許太遠,那讓我們回歸台灣歷史。在扁政府時期,國家女性主義份子
就成功地將「人口販運」轉化成販賣性奴的「雛妓」問題,而忽略當中勞工男性的販賣問
題。甚至之後,更將價值觀滲入行政立法,制定了相關法條,維護其所認定的「正確價值
觀」。

同理,我們更可以想到,台灣歷史上曾出現幾次過,因為有人「死」,導致組織、法條、
規範的改變。例如:彭婉如命案、葉永鋕事件、洪仲丘、Hydis裴宰炯(雖然他是韓國人
,但這件事還是跟台灣有關)…等。

在此,我不想評論這些而後出現的改變,是否為「好」、是否為「善」,而是希望大家思
考:是不是,因為死者為大,才引起眾人關注,因為眾人關注,相關人士才能夠推動法條
、組織、企圖。





一個人的「死」是否僅是「死亡」;或者特定人的「死亡」就該被昇華成「悲壯」,以完
成現今社會情狀未達到的偉大抱負。







台灣民眾,是否本該關注這項議題,而非平時的漠然、忽略,直至「大事件」的發生,才
被媒體煽動,進而產生行動、關注。還是說,這種特定人死亡的悲壯本該是需要的,因為
台灣人就是不見棺材不落淚,沒人傷亡時,我們就過著自己的安逸,無須關心呢?那未免
也太假惺惺,也太虛偽了吧。

至於,媒體的煽動、組織的提倡,是否夾雜了特定價值觀,這更是許多文章、文現在討論
的,在此就不加贅述。但大家在情緒激盪結束冷靜後,可以反思,究竟,憤怒是出於自發
,還是被煽動的。煽動,是好的,或者不好的呢?沒有煽動,你可能就沒有行動;但又因
為煽動,我們可能又忽略了甚麼,或是多想了甚麼。




※被挑選的結局
同樣地,經過這番落落長論述,讓我們重新審視《保全員之死》的結局。

就畫面的呈現,呂革進看著男人幫雜誌內頁女郎打手槍,可能代表著,他是異性戀或雙性
戀,所以看到女人才能硬才能打手槍。因此前面新聞媒體,網友把他想成同性戀(注意,
我使用同性戀,而非同志這詞),可能是錯的。

而JUJU透過臉書私訊,「他還問過我,一個人出櫃是甚麼感覺」,其實這是出於呂革進看
到「想交女友,先問問你的同志朋友」文章才做出的詢問,而非是他打算出櫃。

而他的墜樓,更明顯看出,是跑酷跳躍失敗所導致,而非同志情誼失敗或性別霸凌抑鬱而
選擇自盡。

導演程偉豪在此刻意利用這段劇情真相與前面的擬紀錄片對比,諷刺台灣媒體亂象。真相
或許根本不是那樣,眾人被煽情激憤的真相,可能只是「被創造的真相」。

這邊,我們亦可以進行兩段反思:





第一, 其實這最後的真相,也是被挑選的視角。觀眾們自以為呂革進看女郎打手槍就認
為他是異性戀,但,他可能是雙性戀,或他是同性戀卻有著異性情慾。這時候觀眾一看畫
面就以為前面搞錯,其實再度掉入「偏頗視角」這個胡同。畢竟,呂革進自己沒有說明,
而且就算他說明也不代表就是真相,而只是他的「說明」。

我們從這可以思考,真的有所謂「真相」這種東西嗎?或者人們都只是從證據、自白、遺
書,就認為百分百就是如此?

第二, 即便「呂革進是同志,因為性傾向霸凌抑鬱死亡」的真相為假,那它所引發的「
送狗狗!」挺同志大遊行的結果,是否就該否定。

一件事情被肯定,就一定原因為真結果為真嗎?

單純就結果論看待事情是否可以?

假如煽情真能達成目的,那是否可以為了達成目的,
省略被忽視的問題以及所夾雜的價值觀呢?

這值得我們思考。



※結語
程偉豪在《保全員之死》利用擬紀錄片與劇情片段諷刺台灣媒體亂象。他更在有限資金之
中,創造出台灣短片的新格局、新題材、新類型,值得讚賞。當然,刻意胡亂拼湊剪接穿
插的再製新聞片段,表現一絕,似真似假,呈現出台灣電影未有的黑色幽默。在議題面,
若有似無挺同志又像反同運的路數,更令本人嘖嘖稱奇。假如一年只能選一部短片,我一
定要投它第一名!


《保全員之死》目前最近一次放映計畫,應該是台北電影節短片II,有二個場次,詳情可
以看台北電影節網站:

http://goo.gl/FUZjHP

--
歡迎加入粉絲團 一起當愛看電影的鍵人~
https://www.facebook.com/DasKinoBo
movie板:z-6-5

--

All Comments

大樓保全比日本維安強?

Jessica avatar
By Jessica
at 2022-07-09T10:15
https://imgur.com/a/0yzDb6A 我覺得網友太誇張了, 對一個月入三萬的保全有如此肯定 - ...

轎車高速撞2車「保全等紅燈無辜慘死」

Irma avatar
By Irma
at 2022-07-07T13:53
北市士林區承德路5段與中正路口,在2日清晨4時許,1台自小客車行經百齡橋,竟衝撞前 方正在等紅燈的1台汽車以及1台機車,造成2台車駕駛當場遭撞,其中機車騎士送醫搶救 後宣告不治,家屬獲悉後到場,情緒相當激動,一度無法說話,最後由警方安撫才慢慢平 復情緒。 警方調查,2日清晨4時許,51歲的胡姓駕駛,開車下百 ...

當保全有什麼缺點嗎?轉八卦

Annie avatar
By Annie
at 2022-06-29T19:07
窩在國考上岸之前就是保全 我挑醫院大夜 缺點也沒什麼 如果是 日日夜夜休休這種 你會很難調時差 我在急診壓制過三次來鬧事的 醫院蠻高興的 所以公司也沒說什麼 但只有老同事在那邊說 「讓警察來就好了啦」 「保護好自己最重要」 「我們有沒有義務一定要上去擋對方有刀怎麼辦」 然後我那時候去幫救護 ...

台中彰化洗水塔

Jacky avatar
By Jacky
at 2022-06-29T16:57
簡老闆 0937-263-865 洗水塔為主,歡迎比價 - ...

選擇障礙

Isabella avatar
By Isabella
at 2022-06-26T19:28
日班一個月34000/休10天 一天1920/上班14天 要選哪個比較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