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案改名為服務使用者? - 社工
By Catherine
at 2009-01-01T20:26
at 2009-01-01T20:26
Table of Contents
我覺得這是沽名釣譽式的無聊
目前是否有任何Evidence-Base的研究或文獻
顯示出這樣的轉變有助於服務品質的提升?
個案一詞是從英文client/case出來的
service user也不是沒出現過,只是通常是在政策體材的論文用以敘述
接受服務的群體,或是在文章中以client的同義字交互使用
老是在歸因於和工作者和個案之間的權力地位關係
那到底有沒有證據嘛?還是只是不碰實務的老師寫慣政策論文
自我感覺良好之後,受聘為評鑑委員然後說改就改?
幸好精神科目前還沒遭受這種鳥事
只是和外單位交流資訊時我通常還是會寫cl
因為曾經被問過:請問p't是什麼意思啊Orz
以後個案管理要改成"服務使用者管理"嗎?
好像要帶警棍吼
結案要改成"結束使用者"嗎...
老王,這個"服務使用者"可以把他結掉嚕
聽起來要扛五零機槍出去掃射的感覺...
所以要這樣改,證據在哪裡?同學們可以去問問老師啊
叫老師拿文獻出來讓我們這些沒唸書的實務工作者欣賞欣賞
※ 引述《afanlu (我不說我愛你)》之銘言:
: ※ 引述《lovemd (換一顆有錢人的腦袋)》之銘言:
: : 各位板大,雖然我自社工系畢業很久,但最近才投入社工界
: : 現在在身心障礙領域,最近遇到一事實在不解,所以上來請教各位
: : 最近我們老闆說,因為法規的修改,以後不能再有個案、案主等字眼出現
: : 一率改為「服務使用者」,像是個案研討會,要改為服務使用者研討會,
: : 所打的紀錄內容也都是要修改,只要有相關字眼,就要修正,
: : 內部的同事接感到不可思議,但老闆就說現在就是這樣規定,不照作評鑑就不會過,
: : 所以必須接受。這名詞讓我覺得自己好像是服務生喔~相當無法接受
: ^^^^^^^^^^^^^^^^^^^^^^^^^^^^^^^^^^^^
: : 所以特來請教各位,現在真的都改成這樣嗎?亦或是只有身障領域,還是特殊狀況?
: : 上網查過,但查不太到相關資料,所以希望各位板大能幫我解答一下,感謝~
: 我想請問 你不能接受的是哪一點呢?
: 是不能接受變成服務生?還是不能接受稱呼的轉變?
: 我覺得稱呼的轉變跟是不是身障領域沒有關係
: 重點是能不能瞭解你「你現在的角色是什麼」?
: 機構就是提供服務的地方,以往所謂的「個案」就是服務使用者
: 稱呼的轉變
: 主要是因為現在社會福利服務潮流的走向開始轉為「自主」、「尊重」、「支持」
: 接受服務者和我們都是平等的
: 「服務使用者」有權選擇自己希望被服務的方式,有權利參與服務計畫的擬定
: 機構內的教保員、社工將來都可能不再使用「老師」的稱呼
: 我們雖然有專業
: 但卻不能使用我們的專業強迫案主接受我們替他們擬定的計畫
: 而是要尊重他們選擇的意願
: 另外
: 「老師」與「個案」的稱呼,在華人的社會代表的是地位的高低
: 換句話說也就是「強勢」與「弱勢」的分別
: 既然要尊重服務使用者,平等看待他們
: 除了實質上行動的作為
: 稱呼的改變代表的是觀念上的革新
: 我想那不是法律規定不規定的問題
: 而是你們機構的觀念有沒有跟上時代
: 我也不喜歡用「個案」稱呼人
: 如果可以的話我更喜歡用他們的名字稱呼他們自己
: 我並不覺得當社工、就服員是有多了不起的事
: 只是因為他們剛好需要協助連結資源,那恰巧又是我負責的服務
: 如此而已
: 就算把我看成服務生那又怎樣
: 服務生也是很了不起的一個職位阿,
: 難道你去吃飯、用餐都不需要人家服務,不希望人家提供你想要的服務嗎?
: 當服務生,比當社工更難,更需要客人的尊重
: 所以,設身處地的想想
: 你不能接受的原因應該不是稱呼,而是你心中那個放不下的地位高低吧
--
因為我又窮又不會說話......
--
目前是否有任何Evidence-Base的研究或文獻
顯示出這樣的轉變有助於服務品質的提升?
個案一詞是從英文client/case出來的
service user也不是沒出現過,只是通常是在政策體材的論文用以敘述
接受服務的群體,或是在文章中以client的同義字交互使用
老是在歸因於和工作者和個案之間的權力地位關係
那到底有沒有證據嘛?還是只是不碰實務的老師寫慣政策論文
自我感覺良好之後,受聘為評鑑委員然後說改就改?
幸好精神科目前還沒遭受這種鳥事
只是和外單位交流資訊時我通常還是會寫cl
因為曾經被問過:請問p't是什麼意思啊Orz
以後個案管理要改成"服務使用者管理"嗎?
好像要帶警棍吼
結案要改成"結束使用者"嗎...
老王,這個"服務使用者"可以把他結掉嚕
聽起來要扛五零機槍出去掃射的感覺...
所以要這樣改,證據在哪裡?同學們可以去問問老師啊
叫老師拿文獻出來讓我們這些沒唸書的實務工作者欣賞欣賞
※ 引述《afanlu (我不說我愛你)》之銘言:
: ※ 引述《lovemd (換一顆有錢人的腦袋)》之銘言:
: : 各位板大,雖然我自社工系畢業很久,但最近才投入社工界
: : 現在在身心障礙領域,最近遇到一事實在不解,所以上來請教各位
: : 最近我們老闆說,因為法規的修改,以後不能再有個案、案主等字眼出現
: : 一率改為「服務使用者」,像是個案研討會,要改為服務使用者研討會,
: : 所打的紀錄內容也都是要修改,只要有相關字眼,就要修正,
: : 內部的同事接感到不可思議,但老闆就說現在就是這樣規定,不照作評鑑就不會過,
: : 所以必須接受。這名詞讓我覺得自己好像是服務生喔~相當無法接受
: ^^^^^^^^^^^^^^^^^^^^^^^^^^^^^^^^^^^^
: : 所以特來請教各位,現在真的都改成這樣嗎?亦或是只有身障領域,還是特殊狀況?
: : 上網查過,但查不太到相關資料,所以希望各位板大能幫我解答一下,感謝~
: 我想請問 你不能接受的是哪一點呢?
: 是不能接受變成服務生?還是不能接受稱呼的轉變?
: 我覺得稱呼的轉變跟是不是身障領域沒有關係
: 重點是能不能瞭解你「你現在的角色是什麼」?
: 機構就是提供服務的地方,以往所謂的「個案」就是服務使用者
: 稱呼的轉變
: 主要是因為現在社會福利服務潮流的走向開始轉為「自主」、「尊重」、「支持」
: 接受服務者和我們都是平等的
: 「服務使用者」有權選擇自己希望被服務的方式,有權利參與服務計畫的擬定
: 機構內的教保員、社工將來都可能不再使用「老師」的稱呼
: 我們雖然有專業
: 但卻不能使用我們的專業強迫案主接受我們替他們擬定的計畫
: 而是要尊重他們選擇的意願
: 另外
: 「老師」與「個案」的稱呼,在華人的社會代表的是地位的高低
: 換句話說也就是「強勢」與「弱勢」的分別
: 既然要尊重服務使用者,平等看待他們
: 除了實質上行動的作為
: 稱呼的改變代表的是觀念上的革新
: 我想那不是法律規定不規定的問題
: 而是你們機構的觀念有沒有跟上時代
: 我也不喜歡用「個案」稱呼人
: 如果可以的話我更喜歡用他們的名字稱呼他們自己
: 我並不覺得當社工、就服員是有多了不起的事
: 只是因為他們剛好需要協助連結資源,那恰巧又是我負責的服務
: 如此而已
: 就算把我看成服務生那又怎樣
: 服務生也是很了不起的一個職位阿,
: 難道你去吃飯、用餐都不需要人家服務,不希望人家提供你想要的服務嗎?
: 當服務生,比當社工更難,更需要客人的尊重
: 所以,設身處地的想想
: 你不能接受的原因應該不是稱呼,而是你心中那個放不下的地位高低吧
--
因為我又窮又不會說話......
--
All Comments
By Carolina Franco
at 2009-01-04T22:51
at 2009-01-04T22:51
By Thomas
at 2009-01-08T17:25
at 2009-01-08T17:25
By Frederic
at 2009-01-13T11:27
at 2009-01-13T11:27
By Ingrid
at 2009-01-18T05:49
at 2009-01-18T05:49
By Carolina Franco
at 2009-01-18T13:58
at 2009-01-18T13:58
By Agatha
at 2009-01-19T00:57
at 2009-01-19T00:57
Related Posts
研究邀請:社會工作人員復原力量表
By Liam
at 2009-01-01T15:31
at 2009-01-01T15:31
醫院實習
By Edwina
at 2009-01-01T00:37
at 2009-01-01T00:37
臺北市政府自殺防治中心 徵 約聘組員7名
By Catherine
at 2008-12-31T21:29
at 2008-12-31T21:29
徵才
By Oliver
at 2008-12-31T12:26
at 2008-12-31T12:26
為什麼社工師的證照需要一直不斷的繳錢
By Ida
at 2008-12-30T00:00
at 2008-12-30T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