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潤 - 國貿工作討論

By Rachel
at 2010-05-27T14:49
at 2010-05-27T14:49
Table of Contents
※ 引述《notaleaf47 ()》之銘言:
: 不知道問這個問題合不合適..
: 但是我真的很好奇目前國貿'利潤'的行情...
: 我所在的公司是紡織業.
: 但是一個月台幣大約60萬的利潤還不夠我們每個月花一趟機票錢去大陸看廠嗎?
: 我知道我還有很多需要評估的地方沒有看到,
: 但是我聽身邊的朋友說她們公司抓的利潤範圍大多是3%~15% (大部分是科技相關產業)
: 這樣一比下來就感覺我們好黑心...
: 我們公司的利潤這樣是不是真的太高了呢?
: 懇請版上的前輩多多指教! 謝謝!
一點意見給您參考
這個問題本身就有滿大的瑕疵: 不同產業 不同產品怎麼會來一起比較毛利呢?
基本上,紡織的產業特性與電子業差異很大,
原po沒提到您是紡織的哪一端…我大概就中游的部份做一個解釋
雖然科技是如此的進步,但是紡織品從來就不是100%完美的產品
(這個概念一定要有)
就人造纖維來講,從最上游的原油>聚合(PTA+EG or CPL)抽絲>紗
或是天然纖維 棉 / 麻 / Rayon (半合成) 等等 > 紗
光是同樣原料+機台+製程條件做出來的紗就有分匹號了…產品都會有一定的變異性存在
跑到下面織布的階段也是一樣, 織布前的準備工作(整漿?) 到實際織機上 斷經/斷緯…
各式各樣的瑕疵都是很難完全避免的…後面的染色段更慘,藥水的配量,實際做染色的在
線性,顏色上的缸差/匹差絕對都會有,甚至這時候還才能發現之前早就產生的問題
(ex. 染色不均 .. 是因為當初退漿不良所導致, 或是胚布前處理的問題…不染色看白胚
都看不到的) ,另外要是還有後加工(ex. 撥水 / 吸濕 /壓光) 藥劑的量與定型機跑的順不順,
都會影響成品…
總而言之,紡織是屬於”化學工業”
化學變化的東西 其中的變數絕對比物理變化 要大的很多很多(ex. 汽車工業—組裝就是
物理變化 )
也許在其他的產業, 工業製程上靠機器去執行出設計好的動作, 然後幾乎可以達到很高的
良率(像是電腦代工組裝) 但是紡織絕對不是這樣的產業 – 至少現在還不是
這之中充滿太多的變數 以及人為的因素 和主觀判斷 , 代表的也就是更多的消耗
以及降級率 >> 而這個就是要考慮利潤高低的所在
也因此, 這不完美的成品 幾乎都會有客訴的存在…賣出去100個單位
說不定都固定會倒賠10~20個單位…
所以紡織業利潤這麼高不是沒有原因的, 不能拿去跟低毛利代工的電子業相提並論
Ps.若是屬於成衣領域的紡織品 還有成衣交期的問題…delay了還會有成衣空運要賠償
這也會是成品賣出時要抓高利潤的原因--- 賺到的還是要吐回去
--
: 不知道問這個問題合不合適..
: 但是我真的很好奇目前國貿'利潤'的行情...
: 我所在的公司是紡織業.
: 但是一個月台幣大約60萬的利潤還不夠我們每個月花一趟機票錢去大陸看廠嗎?
: 我知道我還有很多需要評估的地方沒有看到,
: 但是我聽身邊的朋友說她們公司抓的利潤範圍大多是3%~15% (大部分是科技相關產業)
: 這樣一比下來就感覺我們好黑心...
: 我們公司的利潤這樣是不是真的太高了呢?
: 懇請版上的前輩多多指教! 謝謝!
一點意見給您參考
這個問題本身就有滿大的瑕疵: 不同產業 不同產品怎麼會來一起比較毛利呢?
基本上,紡織的產業特性與電子業差異很大,
原po沒提到您是紡織的哪一端…我大概就中游的部份做一個解釋
雖然科技是如此的進步,但是紡織品從來就不是100%完美的產品
(這個概念一定要有)
就人造纖維來講,從最上游的原油>聚合(PTA+EG or CPL)抽絲>紗
或是天然纖維 棉 / 麻 / Rayon (半合成) 等等 > 紗
光是同樣原料+機台+製程條件做出來的紗就有分匹號了…產品都會有一定的變異性存在
跑到下面織布的階段也是一樣, 織布前的準備工作(整漿?) 到實際織機上 斷經/斷緯…
各式各樣的瑕疵都是很難完全避免的…後面的染色段更慘,藥水的配量,實際做染色的在
線性,顏色上的缸差/匹差絕對都會有,甚至這時候還才能發現之前早就產生的問題
(ex. 染色不均 .. 是因為當初退漿不良所導致, 或是胚布前處理的問題…不染色看白胚
都看不到的) ,另外要是還有後加工(ex. 撥水 / 吸濕 /壓光) 藥劑的量與定型機跑的順不順,
都會影響成品…
總而言之,紡織是屬於”化學工業”
化學變化的東西 其中的變數絕對比物理變化 要大的很多很多(ex. 汽車工業—組裝就是
物理變化 )
也許在其他的產業, 工業製程上靠機器去執行出設計好的動作, 然後幾乎可以達到很高的
良率(像是電腦代工組裝) 但是紡織絕對不是這樣的產業 – 至少現在還不是
這之中充滿太多的變數 以及人為的因素 和主觀判斷 , 代表的也就是更多的消耗
以及降級率 >> 而這個就是要考慮利潤高低的所在
也因此, 這不完美的成品 幾乎都會有客訴的存在…賣出去100個單位
說不定都固定會倒賠10~20個單位…
所以紡織業利潤這麼高不是沒有原因的, 不能拿去跟低毛利代工的電子業相提並論
Ps.若是屬於成衣領域的紡織品 還有成衣交期的問題…delay了還會有成衣空運要賠償
這也會是成品賣出時要抓高利潤的原因--- 賺到的還是要吐回去
--
Tags:
國貿
All Comments

By Annie
at 2010-05-29T13:45
at 2010-05-29T13:45

By Olga
at 2010-05-31T12:41
at 2010-05-31T12:41

By Linda
at 2010-06-02T11:38
at 2010-06-02T11:38

By Enid
at 2010-06-04T10:34
at 2010-06-04T10:34
Related Posts
找印度展覽裝潢的台灣廠商

By Michael
at 2010-05-27T14:32
at 2010-05-27T14:32
遠期L/C 180 DAYS

By Zora
at 2010-05-27T10:52
at 2010-05-27T10:52
利潤

By Edwina
at 2010-05-26T22:37
at 2010-05-26T22:37
遠期L/C 180天

By Rachel
at 2010-05-26T17:21
at 2010-05-26T17:21
進口商或代理商的英文程度?

By Freda
at 2010-05-26T00:24
at 2010-05-26T0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