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場時患者已經明顯死亡多時,能不處置嗎? - 消防工作討論

By Leila
at 2008-10-19T16:44
at 2008-10-19T16:44
Table of Contents
※ 引述《rock777 (跌倒也很豪邁)》之銘言:
: 我是消防替代役,生平跑的第一件OHCA救護就是上吊自殺的案件
: 那天到場的時候患者還吊著,現場只有他還在讀國中嚇呆了的女兒,
: 屍體已經有屍斑浮現,而且肢體僵硬到不行了,已經達到救護標準手冊裡判定死亡
: 的標準了,把他從繩子上解下來(他肢體僵硬而且繩子的圈圈很小,解不下來只好用剪的)
我之前受訓的時候學的是:
上吊自殺的結不能解 只能割斷繩索
: 後,學長就說要按OHCA流程來,我愣了一下,患者嘴唇都已經發黑了,要把他手扳直都不
: 容易了,明顯沒救了還要做CPR嗎?心裡這樣疑惑著,但是學長很堅持,我還是做了CPR、
: 還上了頸圈長背板,壓的時候從患者體內壓出陣陣的屍臭味,那味道真的讓人超難受的,
: 能決定要不要送醫的家屬,就一定要送,而且要做整套,免的後來家屬怪罪過來很麻煩,
: 這真的是個有點迷思的問題耶.....既然手冊有寫EMT現場判定死亡的標準,那這種情況
我不知道貴縣是不是有這樣的規定
但依消防署護字八八G00六號函示
96年行政院衛生署緊急醫療諮詢委員會第2次會議:
「現場死亡」之定義為
「人體達到屍腐、屍僵、屍體焦黑、無首、內臟外溢或軀幹部斷體的狀態之ㄧ者,
且無意識、無呼吸及無脈搏之情形」。
文中並未規定"現場沒有能決定要不要送醫的家屬" 患者就會突然變成非現場死亡
如果僅為了不想負責任就盲目將DOA患者送醫
不但違背EMT本職專業 也浪費醫療資源
: 不能回報勤務中心說現場患者已經明顯死亡請員警到場處理嗎?而且命案現場被我們破壞
我在楊桃縣跑救護都是這樣做的
: 了也不好處理吧.....請問其他學長遇到這種的都怎麼處置啊??
--
***蒙古救護技術員***
http://www.wretch.cc/blog/idanny
--
: 我是消防替代役,生平跑的第一件OHCA救護就是上吊自殺的案件
: 那天到場的時候患者還吊著,現場只有他還在讀國中嚇呆了的女兒,
: 屍體已經有屍斑浮現,而且肢體僵硬到不行了,已經達到救護標準手冊裡判定死亡
: 的標準了,把他從繩子上解下來(他肢體僵硬而且繩子的圈圈很小,解不下來只好用剪的)
我之前受訓的時候學的是:
上吊自殺的結不能解 只能割斷繩索
: 後,學長就說要按OHCA流程來,我愣了一下,患者嘴唇都已經發黑了,要把他手扳直都不
: 容易了,明顯沒救了還要做CPR嗎?心裡這樣疑惑著,但是學長很堅持,我還是做了CPR、
: 還上了頸圈長背板,壓的時候從患者體內壓出陣陣的屍臭味,那味道真的讓人超難受的,
: 能決定要不要送醫的家屬,就一定要送,而且要做整套,免的後來家屬怪罪過來很麻煩,
: 這真的是個有點迷思的問題耶.....既然手冊有寫EMT現場判定死亡的標準,那這種情況
我不知道貴縣是不是有這樣的規定
但依消防署護字八八G00六號函示
96年行政院衛生署緊急醫療諮詢委員會第2次會議:
「現場死亡」之定義為
「人體達到屍腐、屍僵、屍體焦黑、無首、內臟外溢或軀幹部斷體的狀態之ㄧ者,
且無意識、無呼吸及無脈搏之情形」。
文中並未規定"現場沒有能決定要不要送醫的家屬" 患者就會突然變成非現場死亡
如果僅為了不想負責任就盲目將DOA患者送醫
不但違背EMT本職專業 也浪費醫療資源
: 不能回報勤務中心說現場患者已經明顯死亡請員警到場處理嗎?而且命案現場被我們破壞
我在楊桃縣跑救護都是這樣做的
: 了也不好處理吧.....請問其他學長遇到這種的都怎麼處置啊??
--
***蒙古救護技術員***
http://www.wretch.cc/blog/idanny
--
Tags:
消防
All Comments

By Yedda
at 2008-10-22T20:00
at 2008-10-22T20:00

By Dorothy
at 2008-10-25T23:17
at 2008-10-25T23:17
Related Posts
關於現場死亡...

By Linda
at 2008-10-19T16:21
at 2008-10-19T16:21
口桀口桀口桀口桀.....

By Dora
at 2008-10-19T04:05
at 2008-10-19T04:05
員警體能檢測前2天 禁行房

By Zanna
at 2008-10-18T13:52
at 2008-10-18T13:52
[黑特]現在連學長都不學長了!

By Agnes
at 2008-10-18T13:25
at 2008-10-18T13:25
中市凌晨公寓火警 祖孫4人2死2傷

By Mia
at 2008-10-18T11:33
at 2008-10-18T1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