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原住民~太魯閣 撒奇萊雅 賽德克 - 導遊工作討論

Ethan avatar
By Ethan
at 2009-03-01T11:35

Table of Contents

12.太魯閣族人口約2萬3千多人(96年6月數據),在距今大約三、四百年前,
從南投縣境內越過中央山脈奇萊山,克服自然環境的險峻,沿著立霧溪山谷向東遷移,
數百年來已經和南投原鄉發展出不一樣的民族風貌,他們曾經歷抗日最長的戰爭,
長期以來,也曾胼手胝足的一起開創族人的未來。行政院於民國93年1月正式公布
太魯閣族為台灣原住民族第十二族,族人的努力終於在數十年後完成正名的心願。
太魯閣族人除了擅長的狩獵、編織以外,目前還保有傳統的製刀匠和巫術,
每年也都會舉辦祖靈祭,尤其是關於祖靈的彩虹橋傳說更是具備淨化人心的特別意義。
由於太魯閣國家公園的美景天成,目前已經成為聞名國際的觀光景點。
太魯閣族大致分佈北起於花蓮縣和平溪,南迄紅葉及太平溪這一廣大的山麓地帶,
太魯閣族群清朝居於南投縣仁愛鄉靜觀一帶,及花蓮縣秀林鄉之山區,
目前住於南投縣者,分佈於仁愛鄉之松林、盧山、靜觀;在花蓮縣者,除分佈於秀林、
萬榮兩鄉外,尚有一部分住於卓溪鄉立山村,及吉安鄉慶豐,南華與福興等三村。
傳統上,過去太魯閣族的男性,婚姻條件是獵首及具有高超的狩獵技巧
(唯有已獵首過及擅於狩獵,男子才有資格紋面),其次是守規矩與心地好,
有財產及身體強壯則是更次要的條件;女性的首要條件是會織布
(女子會織布才能紋面,紋面的女子才算是美麗的),其次則為勤勞、會持家
及心地好。而在男女關係之間,傳統祖靈的信仰及恐懼深植於人心之中,
因此族人有著極嚴格的規範:不允許未婚的青年男女或已婚的人有越軌的行為或動作。
太魯閣人的求婚儀式,必先徵得女方同意後行之,同時求婚的重要內容是議定
男方的聘禮、工作天,及女方的嫁妝。婚禮在新郎家舉行,媒人手持一瓢水
向神靈祈禱,雙方主婚人用食指浸水中表示不悔。太魯閣人相信生育是由鬼靈所主宰的,
因此有種種的禁忌與祈禱的方式祈求賜予他們小孩,嬰兒出生後用竹刀切斷臍帶,
將胞胎埋於底下。嬰兒生下後,由祖父或其父親為嬰兒取名,小孩名後連其父名,
也有少數連母的,以示有血統的關係。這種命名的方式,稱為「親子關係的連名制」,
通稱為「父子」或「母子(女)」連名制。
在太魯閣族人的部落中,由成員共同推舉聰明正直的人為頭目。頭目,對外代表部落,
對內維持部落的安寧和諧、解決仲裁紛爭。頭目及其他幹部都是無給職的,
其唯一享有的權利是部落的人家舉行慶典時總會受到邀請。部落在對外的關係上,
獵區的保護是全體部落成員的共同責任,每個部落均有固定的獵區,
打獵行為不僅是在維持生計,也由於狩獵團體的組合形成部落男子之間的共擔責任
的團體意識。為了維護部落的獵區,防止敵對部落或族群入侵,族人必須團結一致。
「紋面」亦即漢人所謂「刺青」,太魯閣語稱「巴大斯克拉斯」,
是太魯閣族最具代表性的傳統文化特色,如今已不再沿襲,只有少數相當年紀以上
的太魯閣族老人臉上,才能看到這個歷史痕跡。 「傳統織布」(得米弄·卡巴安)
在太魯閣族的傳統理,是女子婚前必備的才藝本領,織布原料來自「苧麻」,
而整個製作過程非常繁瑣,概分為: 1.採麻抽絲。 2.理絲紡線。 3.連線紡球。
4.接球紡團。 5.灰煮淋曬。 6.理團紡帶。 7.套帶織布。
「木琴」──太魯閣語稱「打庫茲」意義同竹口簧片,傳統木琴製作不易,
音只有四階,即Le、Mi、So、La,製成聲音清脆響亮的木琴,木琴的音質好壞
與樹木的長短、乾濕及粗細有著極大關係,男女皆可敲奏。太魯閣族傳統舞蹈較保守,
以女性為主,大都以隨興哼唱,即席起舞方式表演,男性舞步簡單
且多以左右前後跨步方式為主。

13.撒奇萊雅族Sakizaya撒奇萊雅族原來分佈在奇萊平原(花蓮平原)上,
範圍相當於現在的花蓮市區,花蓮舊稱「奇萊」,是阿美族稱其為「Sakiraya」
擷取「kiray」的音而來。Sakizaya一詞意義傾向「真正之人」,是特定的一群人,
使用的語言亦稱為「Sakizaya」。撒奇萊雅族的語言與周圍的其他阿美族部落
(例如Natawran荳蘭、Pokpok薄薄、Lidaw里漏、Cikasuan七腳川)不同,
兩者間的差異程度幾已達到無法溝通的地步。撒奇萊雅族 (Sakizaya)是台灣原住民
的一個族群,世居於花蓮奇萊平原。人口約一萬多人。日治時代日本政府
將其列為阿美族的一支,經過17年的正名運動,終於在2007年1月17日成為
第13個中華民國政府官方承認的台灣原住民族


14.賽德克族人口約有七千人,傳統社會制度是一個平權的社會,部落的領袖
是由有領導能力的強人擔任,狩獵、出草也是會有英勇的領袖。
不過對於重要的事情就會由長老會議產生決策。原本賽德克族被認為是泰雅族的亞族,
2008年4月23日正式成為官方所承認的第14個原住民族

補充:目前,尚未為官方所承認的平埔原住民族群(由北而南排列)

凱達格蘭族(Ketagalan) 道卡斯族(Taokas)
巴宰族(Pazeh) 巴布拉族(Papora;Papura)
貓霧揀族(Babuza) 洪雅族(Hoanya)
西拉雅族(Siraya) 馬卡道族(Makatao)



--

領隊與導遊專板~~板工
■ ◢■◣◢■◣◢■◣◢■◣◢■◣
■ ■■◣■■ ■ ■■ ■ ■
■■■■ ■◥■◤◥■◤◥■◤◥■◤
※ 編輯: lacoco 來自: 118.169.217.185 (03/01 16:17)

Tags: 導遊

All Comments

台灣原住民~雅美 邵族 噶瑪蘭

Ethan avatar
By Ethan
at 2009-03-01T11:33
9.雅美族分布於台東的蘭嶼島上,為台灣唯一的一支海洋民族,人口約有3千3百多人 (96年6月數據),由於生活環境的獨立,傳統文化保存的最為完整,部落間的糾紛 都以親族群體相互協調解決,社會活動則主要端賴父系氏族群體及魚團組織來管理。 在物質文化上表現的極為豐富,雕造板舟技術,打造銀器,捏塑陶壼泥偶之技藝 均具 ...

台灣原住民~魯凱 賽夏

Donna avatar
By Donna
at 2009-03-01T11:32
7.魯凱族人口約1萬1千多人(96年6月數據)。傳統社會組織分為貴族與平民兩個階段, 貴族享有神話上血緣之優越性及土地所有權之經濟特權;平民則以發展個人領導能力, 農產豐儲以及通婚等方法來提昇地位。繼承方式以長男為主。魯凱族居住於 台東縣卑南鄉、屏東縣霧台鄉、高雄縣茂林鄉。魯凱族主要居住本省南部中央山脈 的東 ...

台灣原住民~排灣 布農 卑南

Adele avatar
By Adele
at 2009-03-01T11:30
4.排灣族分為Raval亞族和vutsul亞族;vutsul群又分為paumaumaq群(北排灣族)、 chaoboobol群和parilario群(南排灣族)、paqaroqaro群(東部排灣)。 排灣族人口集中屏東縣,以來義鄉人口最多。瑪家鄉、三地門鄉、泰武鄉、 春日鄉、獅子鄉、牡丹鄉及台東縣等行政區也都 ...

台灣原住民~阿美 鄒族 泰雅

Erin avatar
By Erin
at 2009-03-01T11:29
1.阿美族居住於花蓮北部之奇萊平原至台東、屏東恒春半島等狹長的海岸平原 及丘陵地,人口約十七萬人,是台灣原住民中人口最多的一族。 阿美族主要分佈於花蓮、台東兩縣,台東市是阿美族人口分佈比例最高的地方, 其次是花蓮光復鄉、吉安鄉、台東縣的東河鄉及成功鎮。 分為北部群、中部群和南部群。北部群包括南勢阿美,中部群包 ...

關於日月潭

Oscar avatar
By Oscar
at 2009-02-28T18:02
日月潭是由玉山和阿里山的斷裂盆地積水而成,被譽為臺灣的“天池and#34;, 湖面周圍三十三公里,以拉魯島(光華島)為界,北半部形如日輪, 南半部形如月鉤,故而得名,它海拔748公尺,水深24-30米,水域面積達827公頃, 環湖一周約28公里,為臺灣最大的and#34;半人工and#34;湖泊(因為發電需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