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媒體的責任!!! - 生技
By Isabella
at 2004-09-12T12:12
at 2004-09-12T12:12
Table of Contents
我還以為科技雜誌所報導的都是一些具有原創性或突破性的題材
例如新技術的發展或是新觀念的突破
這篇文章的重點應該就是沒有重點
拉拉雜雜寫了一堆綠螢光和斑馬魚
然後輕描淡寫的提到用綠螢光來觀察胚胎的發育
而這在基礎醫學領域早就不是新聞了
感覺上這篇報導只是為了報導而報導
找不到題材而隨便充數的
如果說本文的重點在於全球第一隻在腸道表現綠螢光的班馬魚
這似乎也不是個很值得報導的題材
人家做綠螢光心臟或是腎臟的斑馬魚
我就做肝臟
然後就可以自稱獨步全球
這似乎太阿Q了一點
當然若是以學術角度來看
這項研究是有他的價值
但若是以技術或觀念來評價了話
似乎不值得如此大書特書
相對於科學人雜誌的深度
本文的記者還須多加強
一本雜誌若是不能提供最新的資訊
那還有閱讀的價值嗎
NATURE, SCIENCE或是SCIENTIFIC AMERICAN若是報導10年前的科技
一般人還會去訂閱嗎
科技雜誌的任務應該是提供最新穎或是有啟發性的題材給讀者
時間落差不應該成為過時報導的藉口
----
附註
有關綠螢光在基礎醫學研究上的應用
可以參考UCSD, ROGER TSIEN的網頁
※ 引述《cozzi ()》之銘言:
: 喔~可是這篇本來就是不在講GFP/RFP作reporter的創新性,重點是他表現在哪裡,
: 在研究什麼。全文中可以看到下述一段:
: 「轉殖基因斑馬魚在經過十三個月的發育過程後,仍然可在其肝臟上偵測到明顯的
: 綠色螢光,而看不見肝臟有發育上的缺陷產生。....另外,全球首隻能夠專一在腸
: 道表現螢光蛋白轉殖基因的斑馬魚,...。」
: 雖然我沒研究過細胞級的材料,不過至少就我對細菌跟真菌的了解,要將特定的蛋
: 白質表達在特定的部位,或是穩定維持好多個月(當然,細菌真菌通常也經過了好
: 幾代),是不好控制的,所以當時看這篇還覺得蠻有趣的。
: 無論這個報倒在相關背景人眼中是否落伍了,雜誌要將研究轉換成非相關領域的人
: 也能了解的描述,必定與研究的開端有相當的時間落差。要深入討論可以,也歡迎
: 提供最新研究方向與人分享,可是我實在覺得沒必要用這種口氣講話(至少在於我
: 聽來一點建設性也沒有)。
: ※ 引述《DreamShop (夢想專賣店店長)》之銘言:
: : 嗯
: : 有點看不出那篇文章的重點在哪說
: : 他應該不是第一個用綠螢光當reporter觀察基因表現的人
: : 用斑馬於研究胚胎也是行之多年的事了
: : 不知道為何值得大書特書??
: : =.=a
--
Tags:
生技
All Comments
By Jack
at 2004-09-12T13:18
at 2004-09-12T13:18
Related Posts
Re: 就業方面
By Vanessa
at 2004-09-10T19:56
at 2004-09-10T19:56
台灣媒體的責任!!!
By Sandy
at 2004-09-10T17:56
at 2004-09-10T17:56
台灣媒體的責任!!!
By Suhail Hany
at 2004-09-10T14:16
at 2004-09-10T14:16
就業方面
By Rachel
at 2004-09-10T14:04
at 2004-09-10T14:04
生科系出來的學生可以考什麼方面的公務員呢?
By Rosalind
at 2004-09-10T12:04
at 2004-09-10T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