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志工在非洲--烏干達篇 (6) - 志工
By Tristan Cohan
at 2009-12-13T22:48
at 2009-12-13T22:48
Table of Contents
Orientation 1
http://bobbyfanuganda.blogspot.com/2009/12/orientation-1.html
第一個晚上我們睡得可熟了。
從台灣時間九月十九日晚間六點半從桃園國際機場出關起,到隔天烏干達時間下午五點半
才到達UPA來算,我們總共花了將近28個小時旅行,想睡不好都很難。眼睛睜開的時候已
經是上午快九點了,而前一天聽其他德國人說orientation開始的時間不會太早,通常都
是十點過後,所以我們又很放心的繼續賴床。
Sam是UPA總部的負責人,年約四十歲,相當溫和友善。今天的orientation是由他負責,
他花了整整兩個多小時跟我們介紹烏干達的歷史、政治經濟狀況以及UPA的沿革,對於我
們兩個什麼都不知道的人來說幫助不小。烏干達境內幾乎沒什麼工業,經濟由農業和礦業
支撐,國民平均所得非常低,大部分的人僅能求溫飽,甚至很難維持溫飽,不過貧富差距
非常大,有錢的人過著和我們一樣、甚至更為寬裕的生活。在現任總統奪權之前經歷過許
多次政權轉移,掌權的都是軍人,不穩定的政治情況很難進行公共建設。而同時烏干達北
部在前些年前飽受內戰摧殘,逾百萬兒童淪為孤兒,整個國家需要花費大量的資源幫助他
們。加上嚴重的愛滋病以及瘧疾問題,都是拖累烏干達進步的絆腳石。
時間過了中午,我們仍對於吃的問題沒有頭緒。我們告訴Patience這個煩惱,他就帶著我
們到附近的"餐廳"用中餐。這裡的主食相當有趣,當地有種綠色的香蕉,將它們煮爛搗成
泥後,當地人稱之為 mattoke。另外有種看起來像是白色發糕的食物,稱為posho。這裡
也有米飯,不過是進口食物,麵條也一樣是進口的。通常mattoke和 posho都會配豆子醬
一起吃,因為mattoke是香蕉做的,味道有點甜,如果不配著鹹的醬汁一起吃會很不搭其
他食物。而posho則是沒有味道,所以也沒辦法單獨吃。我們今天配的是牛肉湯汁,當地
的牛肉相當韌,很難咬爛,不過味道還算可以。我們花了兩千先令,約一塊美金解決了午
餐,下午的行程是前往首都Kampala熟悉環境,我們希望能找到銀行、郵局、車站和超市
等民生必需場所,以應付五個月的生活所需。
matatu是種十四人座廂型車的 taxi,事實上就像是公車,從UPA前往Kampala大約是七百
到一千先令不等,端看時段和講價的技術。Lasan是我們今天的導遊,年紀大約才二十歲
,還在專校唸書,主修商業。他告訴我們今天這樣炎熱乾燥的天氣正適合前往Kampala,
因為如果是下雨天或是下雨過後進城,地面將會泥濘不堪,令人寸步難行。Kampala本身
是個盆地,而且腹地很小,週遭山丘環繞,街上佈滿了人車和塵土,並不是個令人愉快的
城市。我們約花了半個多小時進城,來到停滿 matatu的new taxi park,並且徒步到市中
心所在的Kapala Road。郵政總局和各大銀行都在Kampala Road上,Lasan帶我們到
Stanbic Bank領錢,再前往郵局。小鄭把他第一封信寄出去,我也買了一張明信片寄回家
。這裡寄信並不貴,大約才美金一塊不到就能寄回台灣,不過大約要兩週到三週才會到,
也有可能永遠都到不了...小鄭還買了烏干達和Kampala地圖,不過價錢出乎意料的貴,一
張地圖要價一萬先令,約五塊美金。
下午的太陽相當大,曬的我有點頭昏,而且旅行帶來的疲勞還沒消除,對於接下來去博物
館的興致打了些折扣。Lasan帶著我們搭matatu,一路塞車、等待其他旅客上下車、看
conductor(有點像車掌)和其他車的人爭地盤,炎熱的車廂讓人失去耐心。從Kampala
Road到博物館的路程相當短,我們卻花了將近二十分鐘才到。
心裡雖然知道這裡的博物館不會有豪華的裝潢、精美的展覽場地,但是我還是抱著一些期
待。當我走近博物館的時候,大概就知道不用期待太多了。這裡的建築物都相當簡單,透
露著物資的缺乏,除了水泥牆和瓦片屋頂外,沒有其他任何裝飾,而這裡已經是烏干達境
內最大的博物館了!我們步入博物館"大門",果然相當簡陋,不過展覽的物品倒是蠻豐富
的。從舊石器時代就有人居住在此了,所有生活上的用品、服飾、器具、武器等,甚至美
術品、音樂器具都能在這裡找到。我們花了大約一個小時左右把大部分的區域逛過,就結
束了今天Kampala的行程。
Kampala 給人的印象很鮮明:擁擠、狹小,路上滿滿都是人車,尤其是taxi park附近,
matatu幾乎把街道都塞滿了。而我們要從Kampala回Nansana,也就是UPA的所在地,必須
再回到taxi park搭車。對於我們來說,今天的新課題就是認清Kampala以及週遭的交通環
境,而我相信這也會是接下來五個月不斷要學習的課題。(待續)
--
本ID僅為代po,原作者是我的表哥,目前人正在非洲,一星期大概上網一次,
有任何問題或指教歡迎到他的Facebook或Blog留言:)
Facebook:http://www.facebook.com/profile.php?id=1814178124&ref=mf
Blog:http://bobbyfanuganda.blogspot.com/
--
http://bobbyfanuganda.blogspot.com/2009/12/orientation-1.html
第一個晚上我們睡得可熟了。
從台灣時間九月十九日晚間六點半從桃園國際機場出關起,到隔天烏干達時間下午五點半
才到達UPA來算,我們總共花了將近28個小時旅行,想睡不好都很難。眼睛睜開的時候已
經是上午快九點了,而前一天聽其他德國人說orientation開始的時間不會太早,通常都
是十點過後,所以我們又很放心的繼續賴床。
Sam是UPA總部的負責人,年約四十歲,相當溫和友善。今天的orientation是由他負責,
他花了整整兩個多小時跟我們介紹烏干達的歷史、政治經濟狀況以及UPA的沿革,對於我
們兩個什麼都不知道的人來說幫助不小。烏干達境內幾乎沒什麼工業,經濟由農業和礦業
支撐,國民平均所得非常低,大部分的人僅能求溫飽,甚至很難維持溫飽,不過貧富差距
非常大,有錢的人過著和我們一樣、甚至更為寬裕的生活。在現任總統奪權之前經歷過許
多次政權轉移,掌權的都是軍人,不穩定的政治情況很難進行公共建設。而同時烏干達北
部在前些年前飽受內戰摧殘,逾百萬兒童淪為孤兒,整個國家需要花費大量的資源幫助他
們。加上嚴重的愛滋病以及瘧疾問題,都是拖累烏干達進步的絆腳石。
時間過了中午,我們仍對於吃的問題沒有頭緒。我們告訴Patience這個煩惱,他就帶著我
們到附近的"餐廳"用中餐。這裡的主食相當有趣,當地有種綠色的香蕉,將它們煮爛搗成
泥後,當地人稱之為 mattoke。另外有種看起來像是白色發糕的食物,稱為posho。這裡
也有米飯,不過是進口食物,麵條也一樣是進口的。通常mattoke和 posho都會配豆子醬
一起吃,因為mattoke是香蕉做的,味道有點甜,如果不配著鹹的醬汁一起吃會很不搭其
他食物。而posho則是沒有味道,所以也沒辦法單獨吃。我們今天配的是牛肉湯汁,當地
的牛肉相當韌,很難咬爛,不過味道還算可以。我們花了兩千先令,約一塊美金解決了午
餐,下午的行程是前往首都Kampala熟悉環境,我們希望能找到銀行、郵局、車站和超市
等民生必需場所,以應付五個月的生活所需。
matatu是種十四人座廂型車的 taxi,事實上就像是公車,從UPA前往Kampala大約是七百
到一千先令不等,端看時段和講價的技術。Lasan是我們今天的導遊,年紀大約才二十歲
,還在專校唸書,主修商業。他告訴我們今天這樣炎熱乾燥的天氣正適合前往Kampala,
因為如果是下雨天或是下雨過後進城,地面將會泥濘不堪,令人寸步難行。Kampala本身
是個盆地,而且腹地很小,週遭山丘環繞,街上佈滿了人車和塵土,並不是個令人愉快的
城市。我們約花了半個多小時進城,來到停滿 matatu的new taxi park,並且徒步到市中
心所在的Kapala Road。郵政總局和各大銀行都在Kampala Road上,Lasan帶我們到
Stanbic Bank領錢,再前往郵局。小鄭把他第一封信寄出去,我也買了一張明信片寄回家
。這裡寄信並不貴,大約才美金一塊不到就能寄回台灣,不過大約要兩週到三週才會到,
也有可能永遠都到不了...小鄭還買了烏干達和Kampala地圖,不過價錢出乎意料的貴,一
張地圖要價一萬先令,約五塊美金。
下午的太陽相當大,曬的我有點頭昏,而且旅行帶來的疲勞還沒消除,對於接下來去博物
館的興致打了些折扣。Lasan帶著我們搭matatu,一路塞車、等待其他旅客上下車、看
conductor(有點像車掌)和其他車的人爭地盤,炎熱的車廂讓人失去耐心。從Kampala
Road到博物館的路程相當短,我們卻花了將近二十分鐘才到。
心裡雖然知道這裡的博物館不會有豪華的裝潢、精美的展覽場地,但是我還是抱著一些期
待。當我走近博物館的時候,大概就知道不用期待太多了。這裡的建築物都相當簡單,透
露著物資的缺乏,除了水泥牆和瓦片屋頂外,沒有其他任何裝飾,而這裡已經是烏干達境
內最大的博物館了!我們步入博物館"大門",果然相當簡陋,不過展覽的物品倒是蠻豐富
的。從舊石器時代就有人居住在此了,所有生活上的用品、服飾、器具、武器等,甚至美
術品、音樂器具都能在這裡找到。我們花了大約一個小時左右把大部分的區域逛過,就結
束了今天Kampala的行程。
Kampala 給人的印象很鮮明:擁擠、狹小,路上滿滿都是人車,尤其是taxi park附近,
matatu幾乎把街道都塞滿了。而我們要從Kampala回Nansana,也就是UPA的所在地,必須
再回到taxi park搭車。對於我們來說,今天的新課題就是認清Kampala以及週遭的交通環
境,而我相信這也會是接下來五個月不斷要學習的課題。(待續)
--
本ID僅為代po,原作者是我的表哥,目前人正在非洲,一星期大概上網一次,
有任何問題或指教歡迎到他的Facebook或Blog留言:)
Facebook:http://www.facebook.com/profile.php?id=1814178124&ref=mf
Blog:http://bobbyfanuganda.blogspot.com/
--
Tags:
志工
All Comments
Related Posts
台灣志工在非洲--烏干達篇 (2)
By Hedwig
at 2009-12-13T22:25
at 2009-12-13T22:25
台灣志工在非洲--烏干達篇 (1)
By Genevieve
at 2009-12-13T22:21
at 2009-12-13T22:21
mitore 弱勢兒童課輔家教
By Sarah
at 2009-12-13T21:10
at 2009-12-13T21:10
台北 弱勢兒童課輔
By Caroline
at 2009-12-13T15:43
at 2009-12-13T15:43
12-12手覽社區 我們需要你/妳!
By Bennie
at 2009-12-13T11:51
at 2009-12-13T1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