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電子業會不會被三星打垮? - 工程師
By Rebecca
at 2012-07-24T18:34
at 2012-07-24T18:34
Table of Contents
來源:
http://ppt.cc/iHil
原文:
吳大任中央大學經濟學系教授 兼台灣經濟發展研究中心主任
韓國三星電子去年營收高達1,486億美元,超越蘋果的1,082億美元以及國際商業機器
(IBM)的1,072億美元,是全球營收最大的科技業者。台灣市值最高的科技大廠台積電在
營收規模上大概也只有三星電子的十分之一。
三星電子跨足半導體、行動電話、LCD、家電等產業,從設計、製造到品牌行銷,採用
垂直整合經營方式,生產各種電子零組件與最終產品。有多種產品,如DRAM、LCD、行動電
話、平板電腦等在國際市場上與台灣電子產業廠商競爭激烈。因此被台灣科技業者視為最
具威脅性競爭對手。許多有識之士憂心台灣電子產業在三星電子的競爭壓力下,企業經營
會更困難,甚至被迫退出市場,如此,台灣電子產業發展將承受前所未有的打擊,整體經
濟發展前景堪慮。
就產業組織的角度而論,南韓電子產業結構以大規模的垂直整合企業集團為主,三星
與樂金兩家企業即可代表南韓電子產業。相對的,台灣電子產業的產業結構特性為中小企
業與產業垂直分工。大規模垂直整合企業的營運績效高度倚重管理與領導,從最上游的設
計到最下游的品牌行銷,產業上下游每一階段的產品生產與傳遞過程,皆須依賴最佳的管
理制度設計與卓越的領導,確保企業的經營效率。
企業規模龐大,集團各部門相互支援,整體經營風險的承受力較高。更重要的是,電
子產品的生命週期很短,廠商必須持續投入研究發展,取得創新或專利,才能維持市場競
爭力。由於研發投入可視為企業的高風險投資,大規模企業集團有較高意願及能力進行此
高風險投資。最近幾年,我們的競爭對手三星電子在南韓政府全力支持下,持續投入龐大
資源進行研究發展,並在許多領域取得創新與技術領先優勢,嚴重威脅台灣電子產業。
如此看來,台灣電子產業的中小企業是否只能坐以待斃?當然不是。事實上,台灣以
中小企業為主的垂直分工產業結構可說是最具效率性的產業結構,主要原因是垂直分工產
業結構以市場機制取代垂直整合產業結構對管理與領導的高度依賴。在垂直分工產業中,
中下游廠商自中間財或零組件市場購買生產所需的中間財或零組件。在市場機制的運作下
,買方優先購買價廉物美的產品,因此,惟有經營效率高的零組件供應商可以留在市場繼
續生產,效率不彰者會自動被市場淘汰,不需借助任何管理手段來確保上下游每一階段的
產品生產與傳遞效率。
再者,台灣電子產業廠商大多為中小企業,由於企業規模不大,個別廠商因經營不善
必須退出市場對整體經濟的衝擊不大,政府沒有動機挽救這些低效率廠商。因此,廠商必
須兢兢業業努力經營事業,避免被市場淘汰,被迫在經營壓力下發揮經營效率。總而言之
,台灣電子產業在市場機制充分運作的環境下,經營績效低落的廠商會在市場競爭的壓力
下釋出所擁有的生產性資源,讓更有效率的企業接手運用這些資源創造更大的價值。如此
,產業運作的效率可自動達成。
台灣電子產業結構在生產上有較高的效率,但在研究發展的意願與能力上,受限於廠
商規模較小,明顯不及大規模垂直整合企業集團。這個嚴重弱點有賴於政府整合國內研究
部門與教育部門的研究能量,投入更大資源,協助企業或與企業合作進行研究發展,取得
創新,維持國內廠商在技術上的競爭力。如此,台灣電子產業的競爭優勢可以充分發揮,
自然無懼韓國三星電子的威脅。
--
十大謊言
1.同學:我沒唸啊,不知道為何考這麼高。 2.來賓:大家好,我只簡單講兩句。
3.老闆:我不會忘記你的貢獻。 4.職員:明天我就不幹了。
5.商人:虧本大拍賣,只到今天。 6.明星:我們只是朋友。
7.政客:我決定退出政壇! 8.女孩:這是我的第一次。
9.父母:我幫你把紅包存起來了。 10.歐巴桑:帥哥~~~~~~~
--
http://ppt.cc/iHil
原文:
吳大任中央大學經濟學系教授 兼台灣經濟發展研究中心主任
韓國三星電子去年營收高達1,486億美元,超越蘋果的1,082億美元以及國際商業機器
(IBM)的1,072億美元,是全球營收最大的科技業者。台灣市值最高的科技大廠台積電在
營收規模上大概也只有三星電子的十分之一。
三星電子跨足半導體、行動電話、LCD、家電等產業,從設計、製造到品牌行銷,採用
垂直整合經營方式,生產各種電子零組件與最終產品。有多種產品,如DRAM、LCD、行動電
話、平板電腦等在國際市場上與台灣電子產業廠商競爭激烈。因此被台灣科技業者視為最
具威脅性競爭對手。許多有識之士憂心台灣電子產業在三星電子的競爭壓力下,企業經營
會更困難,甚至被迫退出市場,如此,台灣電子產業發展將承受前所未有的打擊,整體經
濟發展前景堪慮。
就產業組織的角度而論,南韓電子產業結構以大規模的垂直整合企業集團為主,三星
與樂金兩家企業即可代表南韓電子產業。相對的,台灣電子產業的產業結構特性為中小企
業與產業垂直分工。大規模垂直整合企業的營運績效高度倚重管理與領導,從最上游的設
計到最下游的品牌行銷,產業上下游每一階段的產品生產與傳遞過程,皆須依賴最佳的管
理制度設計與卓越的領導,確保企業的經營效率。
企業規模龐大,集團各部門相互支援,整體經營風險的承受力較高。更重要的是,電
子產品的生命週期很短,廠商必須持續投入研究發展,取得創新或專利,才能維持市場競
爭力。由於研發投入可視為企業的高風險投資,大規模企業集團有較高意願及能力進行此
高風險投資。最近幾年,我們的競爭對手三星電子在南韓政府全力支持下,持續投入龐大
資源進行研究發展,並在許多領域取得創新與技術領先優勢,嚴重威脅台灣電子產業。
如此看來,台灣電子產業的中小企業是否只能坐以待斃?當然不是。事實上,台灣以
中小企業為主的垂直分工產業結構可說是最具效率性的產業結構,主要原因是垂直分工產
業結構以市場機制取代垂直整合產業結構對管理與領導的高度依賴。在垂直分工產業中,
中下游廠商自中間財或零組件市場購買生產所需的中間財或零組件。在市場機制的運作下
,買方優先購買價廉物美的產品,因此,惟有經營效率高的零組件供應商可以留在市場繼
續生產,效率不彰者會自動被市場淘汰,不需借助任何管理手段來確保上下游每一階段的
產品生產與傳遞效率。
再者,台灣電子產業廠商大多為中小企業,由於企業規模不大,個別廠商因經營不善
必須退出市場對整體經濟的衝擊不大,政府沒有動機挽救這些低效率廠商。因此,廠商必
須兢兢業業努力經營事業,避免被市場淘汰,被迫在經營壓力下發揮經營效率。總而言之
,台灣電子產業在市場機制充分運作的環境下,經營績效低落的廠商會在市場競爭的壓力
下釋出所擁有的生產性資源,讓更有效率的企業接手運用這些資源創造更大的價值。如此
,產業運作的效率可自動達成。
台灣電子產業結構在生產上有較高的效率,但在研究發展的意願與能力上,受限於廠
商規模較小,明顯不及大規模垂直整合企業集團。這個嚴重弱點有賴於政府整合國內研究
部門與教育部門的研究能量,投入更大資源,協助企業或與企業合作進行研究發展,取得
創新,維持國內廠商在技術上的競爭力。如此,台灣電子產業的競爭優勢可以充分發揮,
自然無懼韓國三星電子的威脅。
--
十大謊言
1.同學:我沒唸啊,不知道為何考這麼高。 2.來賓:大家好,我只簡單講兩句。
3.老闆:我不會忘記你的貢獻。 4.職員:明天我就不幹了。
5.商人:虧本大拍賣,只到今天。 6.明星:我們只是朋友。
7.政客:我決定退出政壇! 8.女孩:這是我的第一次。
9.父母:我幫你把紅包存起來了。 10.歐巴桑:帥哥~~~~~~~
--
Tags:
工程師
All Comments
By Queena
at 2012-07-28T23:03
at 2012-07-28T23:03
By Elvira
at 2012-08-01T04:13
at 2012-08-01T04:13
By Tristan Cohan
at 2012-08-04T16:59
at 2012-08-04T16:59
By Tristan Cohan
at 2012-08-06T03:05
at 2012-08-06T03:05
By Sarah
at 2012-08-09T15:40
at 2012-08-09T15:40
By Caroline
at 2012-08-12T04:28
at 2012-08-12T04:28
By Puput
at 2012-08-14T13:09
at 2012-08-14T13:09
By Zora
at 2012-08-18T16:29
at 2012-08-18T16:29
By Edwina
at 2012-08-20T05:14
at 2012-08-20T05:14
By William
at 2012-08-20T22:09
at 2012-08-20T22:09
By Bennie
at 2012-08-24T07:03
at 2012-08-24T07:03
By Thomas
at 2012-08-27T06:19
at 2012-08-27T06:19
By Oliver
at 2012-08-28T10:40
at 2012-08-28T10:40
By Brianna
at 2012-08-30T13:06
at 2012-08-30T13:06
By Adele
at 2012-09-04T13:03
at 2012-09-04T13:03
By Elizabeth
at 2012-09-07T11:24
at 2012-09-07T11:24
By Hardy
at 2012-09-09T19:19
at 2012-09-09T19:19
By Connor
at 2012-09-10T02:49
at 2012-09-10T02:49
By Sandy
at 2012-09-13T17:01
at 2012-09-13T17:01
By Odelette
at 2012-09-17T05:39
at 2012-09-17T05:39
By Charlotte
at 2012-09-17T17:48
at 2012-09-17T17:48
By Lily
at 2012-09-22T02:30
at 2012-09-22T02:30
By Queena
at 2012-09-24T12:52
at 2012-09-24T12:52
By Eartha
at 2012-09-24T17:46
at 2012-09-24T17:46
By Annie
at 2012-09-29T01:48
at 2012-09-29T01:48
By Donna
at 2012-10-03T14:31
at 2012-10-03T14:31
By Agatha
at 2012-10-04T18:44
at 2012-10-04T18:44
By Olivia
at 2012-10-07T18:16
at 2012-10-07T18:16
By Olga
at 2012-10-08T01:01
at 2012-10-08T01:01
By Edward Lewis
at 2012-10-12T13:51
at 2012-10-12T13:51
Related Posts
程式方面要加強哪些?(軟韌體工程師)
By Edward Lewis
at 2012-07-24T17:33
at 2012-07-24T17:33
為什麼三星會成功??
By Sandy
at 2012-07-24T17:05
at 2012-07-24T17:05
台大科管or化工的未來發展性?
By Brianna
at 2012-07-24T16:32
at 2012-07-24T16:32
台灣老太快 半世紀後…56歲算年輕人
By Dinah
at 2012-07-24T16:10
at 2012-07-24T16:10
大家英文都很強嗎?
By Noah
at 2012-07-24T16:01
at 2012-07-24T1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