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應併購,台灣金評估辦現增 - 金融業討論

By Emma
at 2011-05-23T20:29
at 2011-05-23T20:29
Table of Contents
因應併購,台灣金評估辦現增
2011-05-22
http://money.chinatimes.com/newmoney/realtime/newscontent.aspx?NewsSN=000522000391
因應併購國華人壽,台灣金控評估首度啟動辦理現金增資!據了解,為使得合併國華
人壽之後金控能有足夠的資金幫子公司增資來因應RBC必須在200%以上的監理要求,台灣
金內部已評估援引台灣金控組織條例相關規定,首度辦理現金增資的可行性,一旦財部及
立院願放行,台灣金控將可籌措近400億元銀彈到位,而具國營背景的台灣金,屆時也成為
國內資金實力最為雄厚的金控。
據悉,台灣金控先前曾經在相關公文裡,非正式向財部提及這個構想,對此財部原則
上願意讓台灣金控評估此方案的可行性,但細部如何執行還須進一步研究,另外立院是否
同意,也是重點。
台灣金控目前資本額為900億元,根據台灣金控初步規畫,希望以先上市、再辦理為數
約當10%股權,即9億股的現金增資;以台灣金控目前每股淨值27元,再以金融股平均股價
淨值比大約1.5倍行情來看,若台灣金控辦理現金增資,將可吸收約350億至400億元的現金
到位。
台灣金控昨日因應建國100年擴大舉辦建行65周年的行慶活動,會後台灣金控暨銀行董
事長張秀蓮在接受媒體提問合併國華人壽進度時表示,目前已由財顧(勤業)進行實地查
核,預計7月中旬完成,並希望之後與保險安定基金議價順利,能在8月底前完成簽約,今
年底前完成交割。
台銀人壽合併國華人壽之後,其資產規模將挑戰全國前5大壽險公司。根據保險安定基
金與台灣金控協商結果,對於國華人壽現有1000多名內勤,以及1700多名的外勤人員,除
了在台灣金控承接之前,保險安定基金要全部結算賠付這些人員的年資之外,保險安定基
金也將優退比重約15%,人數400多名員工。而合併之後,台灣金控也將讓國華人壽暫為
「臨時僱員」身份的員工,經由台灣金控舉辦的對外招考合格,來升任為正職員工。
台銀人壽目前資本額為110億元,由於承接國華人壽之後會碰到RBC有待補充以滿足監
理機關要求至少超過200%的規定,對此張秀蓮指出,這一部分將先向金管會爭取「金融監
理規定寬容期間」,並在該期間內完成對合併之後的新台銀人壽增資。
此外,對於各行庫爭取辦理現增,財長李述德昨日指出,行庫辦理現增,究竟能開放
多少空間讓政府以外的其他股東參股,「必須視股權結構的相對狀況而定!」外界解讀,
這意謂若政府為唯一大股東,或本身持股遙遙領先其他民股,則財部相對會給較多開放其
他股東參股的空間。 (新聞來源:工商時報─記者朱漢崙/台北報導)
--
2011-05-22
http://money.chinatimes.com/newmoney/realtime/newscontent.aspx?NewsSN=000522000391
因應併購國華人壽,台灣金控評估首度啟動辦理現金增資!據了解,為使得合併國華
人壽之後金控能有足夠的資金幫子公司增資來因應RBC必須在200%以上的監理要求,台灣
金內部已評估援引台灣金控組織條例相關規定,首度辦理現金增資的可行性,一旦財部及
立院願放行,台灣金控將可籌措近400億元銀彈到位,而具國營背景的台灣金,屆時也成為
國內資金實力最為雄厚的金控。
據悉,台灣金控先前曾經在相關公文裡,非正式向財部提及這個構想,對此財部原則
上願意讓台灣金控評估此方案的可行性,但細部如何執行還須進一步研究,另外立院是否
同意,也是重點。
台灣金控目前資本額為900億元,根據台灣金控初步規畫,希望以先上市、再辦理為數
約當10%股權,即9億股的現金增資;以台灣金控目前每股淨值27元,再以金融股平均股價
淨值比大約1.5倍行情來看,若台灣金控辦理現金增資,將可吸收約350億至400億元的現金
到位。
台灣金控昨日因應建國100年擴大舉辦建行65周年的行慶活動,會後台灣金控暨銀行董
事長張秀蓮在接受媒體提問合併國華人壽進度時表示,目前已由財顧(勤業)進行實地查
核,預計7月中旬完成,並希望之後與保險安定基金議價順利,能在8月底前完成簽約,今
年底前完成交割。
台銀人壽合併國華人壽之後,其資產規模將挑戰全國前5大壽險公司。根據保險安定基
金與台灣金控協商結果,對於國華人壽現有1000多名內勤,以及1700多名的外勤人員,除
了在台灣金控承接之前,保險安定基金要全部結算賠付這些人員的年資之外,保險安定基
金也將優退比重約15%,人數400多名員工。而合併之後,台灣金控也將讓國華人壽暫為
「臨時僱員」身份的員工,經由台灣金控舉辦的對外招考合格,來升任為正職員工。
台銀人壽目前資本額為110億元,由於承接國華人壽之後會碰到RBC有待補充以滿足監
理機關要求至少超過200%的規定,對此張秀蓮指出,這一部分將先向金管會爭取「金融監
理規定寬容期間」,並在該期間內完成對合併之後的新台銀人壽增資。
此外,對於各行庫爭取辦理現增,財長李述德昨日指出,行庫辦理現增,究竟能開放
多少空間讓政府以外的其他股東參股,「必須視股權結構的相對狀況而定!」外界解讀,
這意謂若政府為唯一大股東,或本身持股遙遙領先其他民股,則財部相對會給較多開放其
他股東參股的空間。 (新聞來源:工商時報─記者朱漢崙/台北報導)
--
Tags:
金融業
All Comments
Related Posts
關於合庫的法律常識

By Oliver
at 2011-05-23T20:06
at 2011-05-23T20:06
100年華南專業Q21

By Hedda
at 2011-05-23T16:46
at 2011-05-23T16:46
會計/100華南

By Yuri
at 2011-05-23T14:30
at 2011-05-23T14:30
會計/100華南

By Kelly
at 2011-05-23T14:11
at 2011-05-23T14:11
華南解答是不是放錯了

By Poppy
at 2011-05-23T12:16
at 2011-05-23T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