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士面試系列-精品投行 - 金融業討論

By Sarah
at 2020-06-14T01:20
at 2020-06-14T01:20
Table of Contents
不知不覺這系列來到了第四篇
結果還是沒有拋磚引玉到更多面試心得 還是希望有啦QAQ
然後一直分享證券研究助理的面試可能有點膩。。。
所以偷偷來轉向一下不同金融業職位的面試(?),
這次要分享的是台灣比較少見的領域-----精品投行(Boutique Investment
Bank),詳細定義可以看維基的介紹,
不過因為市場的關係,
的確也真的沒有國際知名的大精品投行在台灣,
所以應該算是小型、專營投資銀行業務的精品投行分享。
這次要分享的是兩家公司,一家是美資、一家是本土商。
----
經歷是112財金雙會計學士
投遞精品投行的時候放的經歷會跟之前的不太一樣
我通常選的是
+四大事務所財顧實習經歷
+本土證券投資銀行部實習經歷
+參加管顧公司類似Mentor計畫
+亞太區併購競賽經歷 (有拿到最佳方案獎)
可以看到選擇的經歷上有蠻大的不同,
研究部門的實習我還是會挑盡量有展現個股研究或產業研究經歷的
精品投行的話則是集中在非常對口的幾項競賽實習上,
加上顧問業的經驗主要是想表達自己策略思考的部分
我自己覺得這種經歷篩選是蠻重要的,
可以想見如果投研究員用這種履歷會瘋狂被問為啥不做財務顧問業務XD
順帶一提投私募基金的話我也基本上用同樣的方式,
不過這就要之後再分享...
----
1. 台資精品投行 — 分析師
在104看到職缺,有提供招聘人員的email,寄信一個月後被邀約面試。需要繳交中英文履
歷、好像還有自傳(?),不過中文的部分我自己覺得我做的品質都不怎麼樣就是了….
QAQ。
公司人數我猜大概十個左右而已,有三關面試,分別跟三位比較資深的主管(VP/ED/創辦
人老闆),面試時間軸大概是一面完兩週通知二面、二面完一週內通知三面、三面完隔天
Offer。是偏向聊天型的面試,主要是對過去的經歷、實習的狀況、還有我的一項併購比
賽的經歷有比較多的討論。這家公司還蠻重視你有沒有China Experience,可能也跟案件
的取向有關。
當時因為也有在一邊找四大財務顧問的工作,有跟一些在業界內的學長姐聊過,同時在面
試的時候也有獲得一些資訊,一起放出來給大家參考:
>台資精品投行的最大缺點就是案源的問題,事務所財顧會有海外分所的案件、Teaser在
發來發去、同時又有會計師事務所的廣泛客戶資源可供利用,相比之下台資精品投行主要
還是靠老闆的人脈在經營,所以這部分要自己判斷該年度的案源狀況。如果有想說工作兩
三年去唸MBA等等的,台資這種方式如果不幸剛好在沒有案子的Cycle故事就會很弱。
>但當然,優點就是人少、賺多少分多少,面試的時候ED說他幾年前做過一個案子是百億
台幣規模,抽個2%、團隊五個人分(當然階級越高分越多),他覺得其實也賺夠錢了(?
)現在是做身體健康的。事務所則是吃大鍋飯、該年度業績再好也幾乎是固定分紅,頂多
尾牙的時候多抽幾個紅包...
>最後就是exit opportunity,進來這行的應該都是最終想跳外資IBD或私募/創投的人,
很少是想在這做到退休,那台資精品投行的優勢就是在獨特性-事務所財顧四家加起來起
碼100人以上,比起來台資精品投行的稀缺性就高多了,也比較容易在履歷篩選的時候被
看到。但同時,也像剛剛說到的問題,如果沒有經手到比較好的專案,可能在能說的故事
上就會相當受限。
-----
2. 美資精品投行 — Analyst
這家公司是在Indeed上找到的,所以大家平常真的要擅用各種不同的求職平台,稍微介紹
一下就知道為什麼這家公司不太可能用104找人XD。
這家公司是在美國的小投行,在美國的人數也大概就是20人以下吧....,主要是做ESOP
(Employee Stock Ownership Plans) 規劃跟中小型案件的M&A的,想要拓展進亞洲,又因
為MD、Associate剛好都有台灣裔的人,所以才會進來台灣(他們應該都是會講一點中文
但無法讀的…),自然不可能用台灣人熟悉的管道找人...
好的,介紹完了比較少見的找人管道,接下來就要稍微介紹一下面試,因為他們中文都不
怎麼樣,所以是全英文。共有三關,分別是電話面試、實體面試跟最後一個筆試(只有交
檔案)。
電話面試-跟Associate面試,大概就是針對履歷上過往的經歷詢問,沒有什麼特別的。
實體面試-跟MD+Asso約在一個咖啡廳面試,前面還是聊一些公司的介紹、為什麼會進入
台灣市場等等,然後又在深入介紹了一次經驗,後面就不免俗地問了一下Technical: 會
計知識、DCF等等的,在這部分知識的準備我蠻推薦看這個https://bit.ly/2UG2BSK網站
的,還有附影片說明。
第三關是筆試,有三樣東西:1) Model Test 2) 英文合約修改 3) 做一家公司的簡報介
紹。然而後來只有發給我2+3,說感覺我Technical部分答得很好,所以模型應該沒啥問題
….…. 我自己覺得難的部分是在2,畢竟英文語言隔閡+法律的部分了解不深,真的很難
直接開始改合約(雖然誇張的錯字還是有改到一些...),也不知道怎麼比較好準備,
可能只有實習的時候盡量接觸?簡報的部分是做公司主要產品線、財務數據的介紹,是給
一家未上市的美國公司,所以很需要自己的研究能力去拼湊資料。
面試完大概兩週後寄信去Follow-up,被發了一張Sorry卡,但是Asso很好心的告訴我You
are the second place,希望我持續跟他們聯繫 (當然也很可能是場面話,但至少還算是
有受到肯定有比較開心XDDD),後來輾轉得知上的是一位英文Native的UCB小哥,輸的不冤
。
-----
這次分享的缺感覺市場稀缺性超高(笑),雖然台灣財顧市場的缺不算太多,但是還是會
有特別的缺釋出,多方關注各種求職管道是很必要的~。
同樣附上medium好讀版,內容跟PTT是一樣的自行斟酌觀看
https://bit.ly/2B1LDrk
--
結果還是沒有拋磚引玉到更多面試心得 還是希望有啦QAQ
然後一直分享證券研究助理的面試可能有點膩。。。
所以偷偷來轉向一下不同金融業職位的面試(?),
這次要分享的是台灣比較少見的領域-----精品投行(Boutique Investment
Bank),詳細定義可以看維基的介紹,
不過因為市場的關係,
的確也真的沒有國際知名的大精品投行在台灣,
所以應該算是小型、專營投資銀行業務的精品投行分享。
這次要分享的是兩家公司,一家是美資、一家是本土商。
----
經歷是112財金雙會計學士
投遞精品投行的時候放的經歷會跟之前的不太一樣
我通常選的是
+四大事務所財顧實習經歷
+本土證券投資銀行部實習經歷
+參加管顧公司類似Mentor計畫
+亞太區併購競賽經歷 (有拿到最佳方案獎)
可以看到選擇的經歷上有蠻大的不同,
研究部門的實習我還是會挑盡量有展現個股研究或產業研究經歷的
精品投行的話則是集中在非常對口的幾項競賽實習上,
加上顧問業的經驗主要是想表達自己策略思考的部分
我自己覺得這種經歷篩選是蠻重要的,
可以想見如果投研究員用這種履歷會瘋狂被問為啥不做財務顧問業務XD
順帶一提投私募基金的話我也基本上用同樣的方式,
不過這就要之後再分享...
----
1. 台資精品投行 — 分析師
在104看到職缺,有提供招聘人員的email,寄信一個月後被邀約面試。需要繳交中英文履
歷、好像還有自傳(?),不過中文的部分我自己覺得我做的品質都不怎麼樣就是了….
QAQ。
公司人數我猜大概十個左右而已,有三關面試,分別跟三位比較資深的主管(VP/ED/創辦
人老闆),面試時間軸大概是一面完兩週通知二面、二面完一週內通知三面、三面完隔天
Offer。是偏向聊天型的面試,主要是對過去的經歷、實習的狀況、還有我的一項併購比
賽的經歷有比較多的討論。這家公司還蠻重視你有沒有China Experience,可能也跟案件
的取向有關。
當時因為也有在一邊找四大財務顧問的工作,有跟一些在業界內的學長姐聊過,同時在面
試的時候也有獲得一些資訊,一起放出來給大家參考:
>台資精品投行的最大缺點就是案源的問題,事務所財顧會有海外分所的案件、Teaser在
發來發去、同時又有會計師事務所的廣泛客戶資源可供利用,相比之下台資精品投行主要
還是靠老闆的人脈在經營,所以這部分要自己判斷該年度的案源狀況。如果有想說工作兩
三年去唸MBA等等的,台資這種方式如果不幸剛好在沒有案子的Cycle故事就會很弱。
>但當然,優點就是人少、賺多少分多少,面試的時候ED說他幾年前做過一個案子是百億
台幣規模,抽個2%、團隊五個人分(當然階級越高分越多),他覺得其實也賺夠錢了(?
)現在是做身體健康的。事務所則是吃大鍋飯、該年度業績再好也幾乎是固定分紅,頂多
尾牙的時候多抽幾個紅包...
>最後就是exit opportunity,進來這行的應該都是最終想跳外資IBD或私募/創投的人,
很少是想在這做到退休,那台資精品投行的優勢就是在獨特性-事務所財顧四家加起來起
碼100人以上,比起來台資精品投行的稀缺性就高多了,也比較容易在履歷篩選的時候被
看到。但同時,也像剛剛說到的問題,如果沒有經手到比較好的專案,可能在能說的故事
上就會相當受限。
-----
2. 美資精品投行 — Analyst
這家公司是在Indeed上找到的,所以大家平常真的要擅用各種不同的求職平台,稍微介紹
一下就知道為什麼這家公司不太可能用104找人XD。
這家公司是在美國的小投行,在美國的人數也大概就是20人以下吧....,主要是做ESOP
(Employee Stock Ownership Plans) 規劃跟中小型案件的M&A的,想要拓展進亞洲,又因
為MD、Associate剛好都有台灣裔的人,所以才會進來台灣(他們應該都是會講一點中文
但無法讀的…),自然不可能用台灣人熟悉的管道找人...
好的,介紹完了比較少見的找人管道,接下來就要稍微介紹一下面試,因為他們中文都不
怎麼樣,所以是全英文。共有三關,分別是電話面試、實體面試跟最後一個筆試(只有交
檔案)。
電話面試-跟Associate面試,大概就是針對履歷上過往的經歷詢問,沒有什麼特別的。
實體面試-跟MD+Asso約在一個咖啡廳面試,前面還是聊一些公司的介紹、為什麼會進入
台灣市場等等,然後又在深入介紹了一次經驗,後面就不免俗地問了一下Technical: 會
計知識、DCF等等的,在這部分知識的準備我蠻推薦看這個https://bit.ly/2UG2BSK網站
的,還有附影片說明。
第三關是筆試,有三樣東西:1) Model Test 2) 英文合約修改 3) 做一家公司的簡報介
紹。然而後來只有發給我2+3,說感覺我Technical部分答得很好,所以模型應該沒啥問題
….…. 我自己覺得難的部分是在2,畢竟英文語言隔閡+法律的部分了解不深,真的很難
直接開始改合約(雖然誇張的錯字還是有改到一些...),也不知道怎麼比較好準備,
可能只有實習的時候盡量接觸?簡報的部分是做公司主要產品線、財務數據的介紹,是給
一家未上市的美國公司,所以很需要自己的研究能力去拼湊資料。
面試完大概兩週後寄信去Follow-up,被發了一張Sorry卡,但是Asso很好心的告訴我You
are the second place,希望我持續跟他們聯繫 (當然也很可能是場面話,但至少還算是
有受到肯定有比較開心XDDD),後來輾轉得知上的是一位英文Native的UCB小哥,輸的不冤
。
-----
這次分享的缺感覺市場稀缺性超高(笑),雖然台灣財顧市場的缺不算太多,但是還是會
有特別的缺釋出,多方關注各種求職管道是很必要的~。
同樣附上medium好讀版,內容跟PTT是一樣的自行斟酌觀看
https://bit.ly/2B1LDrk
--
All Comments

By Edith
at 2020-06-14T04:26
at 2020-06-14T04:26

By Agatha
at 2020-06-14T07:32
at 2020-06-14T07:32

By Poppy
at 2020-06-14T10:39
at 2020-06-14T10:39

By William
at 2020-06-14T13:45
at 2020-06-14T13:45

By Madame
at 2020-06-14T16:52
at 2020-06-14T16:52

By Thomas
at 2020-06-14T19:58
at 2020-06-14T19:58

By Jack
at 2020-06-14T23:04
at 2020-06-14T23:04

By Bethany
at 2020-06-15T02:11
at 2020-06-15T02:11

By John
at 2020-06-15T05:17
at 2020-06-15T05:17

By Charlie
at 2020-06-15T08:23
at 2020-06-15T08:23

By Emily
at 2020-06-15T11:30
at 2020-06-15T11:30

By Annie
at 2020-06-15T14:36
at 2020-06-15T14:36

By Jacob
at 2020-06-15T17:42
at 2020-06-15T17:42

By Edith
at 2020-06-15T20:49
at 2020-06-15T20:49

By Doris
at 2020-06-15T23:55
at 2020-06-15T23:55

By Sandy
at 2020-06-16T03:02
at 2020-06-16T03:02

By Robert
at 2020-06-16T06:08
at 2020-06-16T06:08

By Hedy
at 2020-06-16T09:14
at 2020-06-16T09:14

By Oliver
at 2020-06-16T12:21
at 2020-06-16T12:21

By Carolina Franco
at 2020-06-16T15:27
at 2020-06-16T15:27

By Ophelia
at 2020-06-16T18:33
at 2020-06-16T18:33

By Selena
at 2020-06-16T21:40
at 2020-06-16T21:40

By Xanthe
at 2020-06-17T00:46
at 2020-06-17T00:46

By Joseph
at 2020-06-17T03:53
at 2020-06-17T03:53

By Sierra Rose
at 2020-06-17T06:59
at 2020-06-17T06:59

By Queena
at 2020-06-17T10:05
at 2020-06-17T10:05

By Poppy
at 2020-06-17T13:12
at 2020-06-17T13:12

By Damian
at 2020-06-17T16:18
at 2020-06-17T16:18

By Frederica
at 2020-06-17T19:24
at 2020-06-17T19:24

By Olivia
at 2020-06-17T22:31
at 2020-06-17T22:31

By Ingrid
at 2020-06-18T01:37
at 2020-06-18T01:37

By Yedda
at 2020-06-18T04:43
at 2020-06-18T04:43

By Isabella
at 2020-06-18T07:50
at 2020-06-18T07:50

By Linda
at 2020-06-18T10:56
at 2020-06-18T10:56

By Hedda
at 2020-06-18T14:03
at 2020-06-18T14:03

By Sierra Rose
at 2020-06-18T17:09
at 2020-06-18T17:09

By Tom
at 2020-06-18T20:15
at 2020-06-18T20:15

By Charlie
at 2020-06-18T23:22
at 2020-06-18T23:22

By Blanche
at 2020-06-19T02:28
at 2020-06-19T02:28

By Joe
at 2020-06-19T05:34
at 2020-06-19T05:34

By Daph Bay
at 2020-06-19T08:41
at 2020-06-19T08:41

By Carol
at 2020-06-19T11:47
at 2020-06-19T11:47
實習的似乎就只有這兩家。比起上海這種機會真的超少

By Anthony
at 2020-06-19T14:53
at 2020-06-19T14:53
認可的名校碩士以上+同類型實習經歷也很難進去 台灣的
這個還肯給學士面試機會就知道難度不可比

By Sarah
at 2020-06-19T18:00
at 2020-06-19T18:00
研報附錄會秀學歷 真的清一色名校碩 但初級市場我倒不確定
啦

By Kyle
at 2020-06-19T21:06
at 2020-06-19T21:06

By Connor
at 2020-06-20T00:13
at 2020-06-20T00:13
Related Posts
麵包面試邀請

By Belly
at 2020-06-14T00:00
at 2020-06-14T00:00
原相 系統應用工程師

By John
at 2020-06-13T23:48
at 2020-06-13T23:48
MA Offer選擇 (國泰CMA/台新MA/玉山MA)

By Olive
at 2020-06-13T21:02
at 2020-06-13T21:02
請問面試分數不高

By Edwina
at 2020-06-13T16:25
at 2020-06-13T16:25
為什麼台土那麼差一堆人想進去

By Frederic
at 2020-06-13T15:25
at 2020-06-13T1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