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批判社工,所為何事? - 社工
By Hedy
at 2012-10-08T15:07
at 2012-10-08T15:07
Table of Contents
學習批判社工,所為何事?
文/廖貽得(台灣大學社工所碩三)
2012/10/4
http://socialworkimagination.blogspot.tw/2012/10/blog-post.html
基變與批判社工對於實務社工到底有什麼幫助?這問題實在不易回答,昨天晚上到今天早
上反覆在想這個問題。
回答的困難,來自於自身經驗的侷限。我不是一個實務工作者,我的身分還是學生,我的
身心狀態都是一個還在高教體制裡活的人,而不是在公家機關或民間社福體制裡。所以,
一定有很多變數,是目前的我難以想像的。我可以在這邊講很多美好的目標,但可能對於
實務工作者來說一點幫助也沒有。
然而,我實習過,我也陸續從其他同學或實務工作者的口中,聽聞過許多實務現場發生過
的事。所以,我不是全然無知,但知道跟體驗過還是兩回事。你知道不可以闖紅燈,可是
到了十字路口你的身體告訴你可以闖紅燈,於是你還是闖了紅燈。你知道主管不可以用這
樣的方式對待基層員工,可是你害怕會被罵、會被整、會被發配邊疆、甚至會被資遣,你
的身體告訴你跟主管共同建立一個平等的對話機制,理論上可行,但實際上很難。
批判社工並不是萬靈丹,這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個社工理論,可以做為社工從事工作的全方
位指引。但是批判社工鼓勵實務工作者提出不同的社工想像,鼓勵實務工作者不把現狀當
成是不可改變的事物,鼓勵工作者懷有「務實的樂觀性格」,一種紮根在現實處境,但對
未來保持開放性的樂觀主義。
我認為批判社工大有可為的地方在於:(1)它提供我們一種不同的方式看待案主、和案
主一起工作,從接案、評估、介入到後續的評鑑,批判社工對於個案工作的整個流程,都
是可以有貢獻的,使流程是更平等、更以案主為主體、更符合案主的需求,而非過度迎合
社工或機構的要求,簡言之,它可以創造一種互為主體的社會工作介入模式;
(2)它提供我們一種不同的方式看待機構內部的組織安排,機構內度的政策與管理,尤
其這一塊嚴重地影響基層社工在從事(1)的直接服務工作,基層社工可以「集體」去改
造機構的體制,避免單打獨鬥帶來的傷害或風險,簡言之,它可以創造一種更平等、更人
性化的社會福利組織安排;
(3)更重要的,是它提供我們一種不同的方式看待機構之間的關係、以及機構與政府之
間的關係。我們為什麼一定要跟其他機構競爭資源?為什麼不同建立一套合作與分享資源
的機制?我們為什麼一定要受制於政府的委外方案?為什麼不能反過來去教政府如何做社
工才是對的?這些外部的環境,又對於前面的(1)和(2)有很大的影響,有時候不是因
為社工不願意改變,或是機構不願意改變,而是因為受制於目前的委外體制,還有資源競
爭的準市場,所以,才無法改變。
很多人一定會說:這些我都知道,但究竟「如何」改變?這個問題就要留給真正在實務現
場的人,還有未來的我自己。國外的批判社工學者或實務工作者,絕對不可能知道你的機
構要如何改變,每個機構有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條件,發展出一套適合自身的應對或抵抗
策略,正是每個批判社工的任務。批判社工理論只能提供一套價值準繩、一套大略的方法
,別人成功或失敗的經驗,並不能像是說明書一樣 step by step 「教」人如何改變。如
果天底下有這樣的公式,那也就沒有創造力了,不是嗎?
如果社工不願意改變,那可能只是因為你覺得現階段沒有需要,或是現狀所造成的困難,
還沒有嚴重到讓你覺得很不舒服、需要改變,或是你不舒服的話,大不了辭職一走了之,
換個工作,可是這是非常個人主義式的作法、最簡便的做法。批判社工就是要讓人面對她
/他所不想面對的事物,跳脫原本的舒適圈,跟心中的恐懼和焦慮作戰。現狀很美好、很
舒適,有誰會想要天天想著改變制度、改變結構?當只有一個人的時候,當然會很焦慮;
可是當今天是一群人站出來的時候,或許就沒有那麼焦慮和可怕。
所以,學習批判社工或是行動,是為了迎接可能的失敗,而不是等待無限的成功和希望。
唯有當我們理解這一點,才能坦然以對,才不會說「改變結構本來就沒有用,不切實際」
,因為改變結構本來就不是件簡單的事情,十次裡面可能有九次會失敗,重要的是:我們
從中間學到了什麼,下次行動或許會更好。
--
文/廖貽得(台灣大學社工所碩三)
2012/10/4
http://socialworkimagination.blogspot.tw/2012/10/blog-post.html
基變與批判社工對於實務社工到底有什麼幫助?這問題實在不易回答,昨天晚上到今天早
上反覆在想這個問題。
回答的困難,來自於自身經驗的侷限。我不是一個實務工作者,我的身分還是學生,我的
身心狀態都是一個還在高教體制裡活的人,而不是在公家機關或民間社福體制裡。所以,
一定有很多變數,是目前的我難以想像的。我可以在這邊講很多美好的目標,但可能對於
實務工作者來說一點幫助也沒有。
然而,我實習過,我也陸續從其他同學或實務工作者的口中,聽聞過許多實務現場發生過
的事。所以,我不是全然無知,但知道跟體驗過還是兩回事。你知道不可以闖紅燈,可是
到了十字路口你的身體告訴你可以闖紅燈,於是你還是闖了紅燈。你知道主管不可以用這
樣的方式對待基層員工,可是你害怕會被罵、會被整、會被發配邊疆、甚至會被資遣,你
的身體告訴你跟主管共同建立一個平等的對話機制,理論上可行,但實際上很難。
批判社工並不是萬靈丹,這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個社工理論,可以做為社工從事工作的全方
位指引。但是批判社工鼓勵實務工作者提出不同的社工想像,鼓勵實務工作者不把現狀當
成是不可改變的事物,鼓勵工作者懷有「務實的樂觀性格」,一種紮根在現實處境,但對
未來保持開放性的樂觀主義。
我認為批判社工大有可為的地方在於:(1)它提供我們一種不同的方式看待案主、和案
主一起工作,從接案、評估、介入到後續的評鑑,批判社工對於個案工作的整個流程,都
是可以有貢獻的,使流程是更平等、更以案主為主體、更符合案主的需求,而非過度迎合
社工或機構的要求,簡言之,它可以創造一種互為主體的社會工作介入模式;
(2)它提供我們一種不同的方式看待機構內部的組織安排,機構內度的政策與管理,尤
其這一塊嚴重地影響基層社工在從事(1)的直接服務工作,基層社工可以「集體」去改
造機構的體制,避免單打獨鬥帶來的傷害或風險,簡言之,它可以創造一種更平等、更人
性化的社會福利組織安排;
(3)更重要的,是它提供我們一種不同的方式看待機構之間的關係、以及機構與政府之
間的關係。我們為什麼一定要跟其他機構競爭資源?為什麼不同建立一套合作與分享資源
的機制?我們為什麼一定要受制於政府的委外方案?為什麼不能反過來去教政府如何做社
工才是對的?這些外部的環境,又對於前面的(1)和(2)有很大的影響,有時候不是因
為社工不願意改變,或是機構不願意改變,而是因為受制於目前的委外體制,還有資源競
爭的準市場,所以,才無法改變。
很多人一定會說:這些我都知道,但究竟「如何」改變?這個問題就要留給真正在實務現
場的人,還有未來的我自己。國外的批判社工學者或實務工作者,絕對不可能知道你的機
構要如何改變,每個機構有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條件,發展出一套適合自身的應對或抵抗
策略,正是每個批判社工的任務。批判社工理論只能提供一套價值準繩、一套大略的方法
,別人成功或失敗的經驗,並不能像是說明書一樣 step by step 「教」人如何改變。如
果天底下有這樣的公式,那也就沒有創造力了,不是嗎?
如果社工不願意改變,那可能只是因為你覺得現階段沒有需要,或是現狀所造成的困難,
還沒有嚴重到讓你覺得很不舒服、需要改變,或是你不舒服的話,大不了辭職一走了之,
換個工作,可是這是非常個人主義式的作法、最簡便的做法。批判社工就是要讓人面對她
/他所不想面對的事物,跳脫原本的舒適圈,跟心中的恐懼和焦慮作戰。現狀很美好、很
舒適,有誰會想要天天想著改變制度、改變結構?當只有一個人的時候,當然會很焦慮;
可是當今天是一群人站出來的時候,或許就沒有那麼焦慮和可怕。
所以,學習批判社工或是行動,是為了迎接可能的失敗,而不是等待無限的成功和希望。
唯有當我們理解這一點,才能坦然以對,才不會說「改變結構本來就沒有用,不切實際」
,因為改變結構本來就不是件簡單的事情,十次裡面可能有九次會失敗,重要的是:我們
從中間學到了什麼,下次行動或許會更好。
--
All Comments
By Oscar
at 2012-10-10T00:27
at 2012-10-10T00:27
Related Posts
請問有沒有推薦相關的雜誌?
By Ina
at 2012-10-08T11:36
at 2012-10-08T11:36
手把手講座 社工互助會系列活動
By Hedda
at 2012-10-07T22:45
at 2012-10-07T22:45
病友團體國際研討會
By Ursula
at 2012-10-07T22:02
at 2012-10-07T22:02
社工系畢業的價碼
By Ophelia
at 2012-10-07T21:40
at 2012-10-07T21:40
老人偷東西
By Hedwig
at 2012-10-07T13:53
at 2012-10-07T1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