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值蒸發7000億、員工縮編30萬人… 鴻海 - 工程師
By Hedda
at 2018-08-22T19:20
at 2018-08-22T19:20
Table of Contents
市值蒸發7000億、員工縮編30萬人… 鴻海帝國怎麼了?
https://www.businesstoday.com.tw/article/category/80392/post/201808220025/
大客戶蘋果市值創新高破一兆美元,鴻海市值一年多來蒸發7000億元,半年報的公布,「
三率三降」讓鴻海股東心慌慌,但是,財報沒能講明的是郭台銘燒錢拚轉型的企圖心,一
場台灣電子代工業挑戰成長極限的戰役,刻正悄悄展開。
14個月,股價下跌34%,市值蒸發7千億元 ,70萬名鴻海股東內心都在嘀咕:鴻海到底怎
麼了?
這個疑問,在8月13日,即鴻海公布半年報的這一天。第二季每股稅後純益(EPS)1元,
低於市場原本預期的1.2元,且第二季鴻海的毛利率5.6%,刷新公司上市以來最低紀錄;
營業利益率與稅後純益率亦都下滑到近6年來的最低點。
這財報數字讓最看好鴻海的分析師——麥格理證券的張博凱,鬆動了長達一年多來的堅持
,一口氣把目標價從200元調降至150元。
跌破市場眼鏡
最看好鴻海分析師 也下修目標價25%
半年報公布當天,張博凱著手寫了報告,文中指出,鴻海毛利率略低於他預期的5.9%,
而營業費用率大幅增加至4.1%,則是遠遠高於預期;且營業費用率不僅鴻海本身增加,
包括在上海上市的工業富聯(FII),以及在香港上市的手機製造廠富智康都顯著增加。
「這顯示,經營效益出現所需要的時間,將比我們預期來得久。」
張博凱原本預估2018、2019與2020年鴻海EPS分別為13.24元、15.2元與19.84元,如今分
別修正至7.45元、10.2元與12.5元。
鴻海,年營收4.7兆元新台幣,相當於台灣一年GDP(國內生產毛額)4分之1強的民營企業
龍頭。如今陷入了前所未有的經營瓶頸,他們到底是遇上了什麼麻煩?抑或,裡面有不為
人知的內情?
短期挑戰》
藉「關燈工廠」 紓解中國勞力成本
鴻海第二季單季毛利率從去年同期的6.8%下滑至5.6%,這導致,儘管今年第二季營收以
1兆794億元,年增率17%,還創了歷年來第二季的新高,但毛利為607.9億元,卻較去年
同期衰退了3.1%。
「毛利率不如預期有三個原因:第一,蘋果iPhone X備抵存貨損失;第二,中國勞工成本
增加;第三,零組件漲價。」元大投顧總經理陳豊丰在最新發布的鴻海報告寫道。
iPhoneX推出以來銷售不如預期,蘋果計畫在今年下半年推出價格更犀利的新機,而且確
定鴻海依然是主要組裝廠,可望扳回頹勢。
中國勞工成本增加,鴻海生產自動化的「關燈工廠」政策,已經具體反映在集團員工總人
數上。短短4年間,鴻海員工總人數精簡了33%,近30萬人之多。
零組件,特別是部分半導體與電阻、電容器被動元件漲價,的確讓像鴻海這樣的電子產品
製造廠頗傷腦筋。
中期挑戰》
中國手機代工廠搶單 富智康大虧
短期挑戰可望藉鴻海現有的競爭優勢逐漸化解。然而,中期挑戰的兩道陰影——中國手機
代工廠大軍壓境,以及台灣同業分食蘋果iPhone手機代工訂單,相對棘手許多。
棘手程度可從鴻海持股62.8%,在香港上市的手機製造代工廠富智康財報看到端倪。富智
康主要是為小米、華為、OPPO、中興、聯想、索尼等非蘋果手機品牌進行設計代工製造。
該公司2017年營收成長逾1倍,達3600億元新台幣,表現耀眼,卻出現了5年來首度虧損,
且大虧157億元。
富智康慘烈的業績,反映了隨著中國本土手機代工製造大廠的崛起,加上智慧型手機因市
場飽和呈現成長停滯,手機製造產業已成了十足的紅海市場。2017年,全球智慧型手機總
出貨量為14.6億支,較前一年衰退0.5%,但中國手機代工廠挾低價搶單,卻反而逆向高
度成長。
面對中國手機代工大軍壓境,富智康企圖跨入手機經銷與品牌經營突破困局。
匯豐證券報告指出,蘋果預計下半年推出三款iPhone新機:較低價的6.1吋LCD版、6.5吋
OLED版,以及5.8吋OLED版。和碩將與鴻海一同為前兩款代工,5.8吋OLED版由鴻海獨家供
應,緯創則分食6.1吋LCD版。匯豐估計,今年iPhone組裝代工訂單,將呈鴻海67%、和碩
25%與緯創7%的一大一中一小態勢。
此外,有國內法人估計,和碩明年可望進一步取得40%的iPhone組裝訂單,而緯創這兩年
在iPhone代工的占有率也在提升中。
手機代工市場的廝殺,不管是非蘋的安卓(Android)陣營還是蘋果陣營,均有陷入混戰
之勢,也是鴻海集團所面臨的中期性經營挑戰。
長期挑戰》
由軟至硬,從製造業跨入服務業
儘管上述的短、中期挑戰均頗為艱鉅,但鴻鴻海集團所面臨的結構性調整長期挑戰,即如
何讓鴻海集團「由硬變軟」、「從製造業跨入服務業」、再從「組裝者變身成整合者」。
前巴克萊證券高科技分析師,現為異康集團及青興資本首席顧問楊應超點出了老郭的困局
:「做硬體,賣一個賺一個的利潤。做軟體,蹲5年,甚至10年,都可能在燒錢,賺不到
錢!但一旦成功了,就像微軟一樣,獲利穩定、毛利極高……。這是鴻海集團想要由硬至
軟轉型,首先必須克服的經營思惟鴻溝。」
諾基亞仍燒錢 富可視也失利
通路上,不管是早期的賽博數碼、飛虎樂購、鼓勵鴻海員工內部創業成為鴻海產品小經銷
商的萬馬奔騰計畫,抑或指派長子郭守正掌兵符的三創數位(光華商場經營)目前皆難成
氣候,三創今年上半年甚至出現5858萬元台幣虧損。
在品牌上,鴻海布局極其迂迴,諾基亞還在起步的燒錢階段,原本被寄予厚望的富可視(
Infocus),銷售不如預期。今年透過子公司日本夏普購併的東芝(Toshiba)電腦事業與
電腦品牌授權,因東芝筆電一年出貨量大幅萎縮至不到1百萬台,則有待觀察。
任職過鴻海集團多年,現為品牌顧問公司Rules Creative總經理戴于千,點出了鴻海從製
造跨入通路與品牌的幾個痛點:
一、客戶管理變複雜,做製造只要搞定相對較少數的客戶,現在,要搞定層層經銷商與眾
多消費者。
二、生產難度提高,以前依接單生產,現在得依市場預估,保持彈性,這可能使存貨變高
,銷售天數拉長。
第三個痛點,是管理更加繁瑣,做製造,內部管理比較複雜,做通路與品牌,對內對外管
理都很複雜。
最後,則是預期回報難捉摸,單純做代工,投資報酬率預期性高;品牌或通路,實現獲利
時間相對不穩定。
夏普可望成為鴻海的後盾
從代工製造跨入通路與品牌,鴻海一路走來跌跌撞撞,郭台銘苦多於樂,但戴于千看到了
一個亮點——夏普。今年上半年,夏普稅後純益達88.8億元新台幣,已經是連續第七個季
度賺錢。
為了轉型,在還沒看到成果之前,鴻海已經付出了沉重的代價。鴻海「三率三降」冷冰冰
財務報表的背後所不為人知的一場轉型豪賭,未來也勢必是台灣電子代工產業能否脫胎換
骨的一個重要指標。
--
https://www.businesstoday.com.tw/article/category/80392/post/201808220025/
大客戶蘋果市值創新高破一兆美元,鴻海市值一年多來蒸發7000億元,半年報的公布,「
三率三降」讓鴻海股東心慌慌,但是,財報沒能講明的是郭台銘燒錢拚轉型的企圖心,一
場台灣電子代工業挑戰成長極限的戰役,刻正悄悄展開。
14個月,股價下跌34%,市值蒸發7千億元 ,70萬名鴻海股東內心都在嘀咕:鴻海到底怎
麼了?
這個疑問,在8月13日,即鴻海公布半年報的這一天。第二季每股稅後純益(EPS)1元,
低於市場原本預期的1.2元,且第二季鴻海的毛利率5.6%,刷新公司上市以來最低紀錄;
營業利益率與稅後純益率亦都下滑到近6年來的最低點。
這財報數字讓最看好鴻海的分析師——麥格理證券的張博凱,鬆動了長達一年多來的堅持
,一口氣把目標價從200元調降至150元。
跌破市場眼鏡
最看好鴻海分析師 也下修目標價25%
半年報公布當天,張博凱著手寫了報告,文中指出,鴻海毛利率略低於他預期的5.9%,
而營業費用率大幅增加至4.1%,則是遠遠高於預期;且營業費用率不僅鴻海本身增加,
包括在上海上市的工業富聯(FII),以及在香港上市的手機製造廠富智康都顯著增加。
「這顯示,經營效益出現所需要的時間,將比我們預期來得久。」
張博凱原本預估2018、2019與2020年鴻海EPS分別為13.24元、15.2元與19.84元,如今分
別修正至7.45元、10.2元與12.5元。
鴻海,年營收4.7兆元新台幣,相當於台灣一年GDP(國內生產毛額)4分之1強的民營企業
龍頭。如今陷入了前所未有的經營瓶頸,他們到底是遇上了什麼麻煩?抑或,裡面有不為
人知的內情?
短期挑戰》
藉「關燈工廠」 紓解中國勞力成本
鴻海第二季單季毛利率從去年同期的6.8%下滑至5.6%,這導致,儘管今年第二季營收以
1兆794億元,年增率17%,還創了歷年來第二季的新高,但毛利為607.9億元,卻較去年
同期衰退了3.1%。
「毛利率不如預期有三個原因:第一,蘋果iPhone X備抵存貨損失;第二,中國勞工成本
增加;第三,零組件漲價。」元大投顧總經理陳豊丰在最新發布的鴻海報告寫道。
iPhoneX推出以來銷售不如預期,蘋果計畫在今年下半年推出價格更犀利的新機,而且確
定鴻海依然是主要組裝廠,可望扳回頹勢。
中國勞工成本增加,鴻海生產自動化的「關燈工廠」政策,已經具體反映在集團員工總人
數上。短短4年間,鴻海員工總人數精簡了33%,近30萬人之多。
零組件,特別是部分半導體與電阻、電容器被動元件漲價,的確讓像鴻海這樣的電子產品
製造廠頗傷腦筋。
中期挑戰》
中國手機代工廠搶單 富智康大虧
短期挑戰可望藉鴻海現有的競爭優勢逐漸化解。然而,中期挑戰的兩道陰影——中國手機
代工廠大軍壓境,以及台灣同業分食蘋果iPhone手機代工訂單,相對棘手許多。
棘手程度可從鴻海持股62.8%,在香港上市的手機製造代工廠富智康財報看到端倪。富智
康主要是為小米、華為、OPPO、中興、聯想、索尼等非蘋果手機品牌進行設計代工製造。
該公司2017年營收成長逾1倍,達3600億元新台幣,表現耀眼,卻出現了5年來首度虧損,
且大虧157億元。
富智康慘烈的業績,反映了隨著中國本土手機代工製造大廠的崛起,加上智慧型手機因市
場飽和呈現成長停滯,手機製造產業已成了十足的紅海市場。2017年,全球智慧型手機總
出貨量為14.6億支,較前一年衰退0.5%,但中國手機代工廠挾低價搶單,卻反而逆向高
度成長。
面對中國手機代工大軍壓境,富智康企圖跨入手機經銷與品牌經營突破困局。
匯豐證券報告指出,蘋果預計下半年推出三款iPhone新機:較低價的6.1吋LCD版、6.5吋
OLED版,以及5.8吋OLED版。和碩將與鴻海一同為前兩款代工,5.8吋OLED版由鴻海獨家供
應,緯創則分食6.1吋LCD版。匯豐估計,今年iPhone組裝代工訂單,將呈鴻海67%、和碩
25%與緯創7%的一大一中一小態勢。
此外,有國內法人估計,和碩明年可望進一步取得40%的iPhone組裝訂單,而緯創這兩年
在iPhone代工的占有率也在提升中。
手機代工市場的廝殺,不管是非蘋的安卓(Android)陣營還是蘋果陣營,均有陷入混戰
之勢,也是鴻海集團所面臨的中期性經營挑戰。
長期挑戰》
由軟至硬,從製造業跨入服務業
儘管上述的短、中期挑戰均頗為艱鉅,但鴻鴻海集團所面臨的結構性調整長期挑戰,即如
何讓鴻海集團「由硬變軟」、「從製造業跨入服務業」、再從「組裝者變身成整合者」。
前巴克萊證券高科技分析師,現為異康集團及青興資本首席顧問楊應超點出了老郭的困局
:「做硬體,賣一個賺一個的利潤。做軟體,蹲5年,甚至10年,都可能在燒錢,賺不到
錢!但一旦成功了,就像微軟一樣,獲利穩定、毛利極高……。這是鴻海集團想要由硬至
軟轉型,首先必須克服的經營思惟鴻溝。」
諾基亞仍燒錢 富可視也失利
通路上,不管是早期的賽博數碼、飛虎樂購、鼓勵鴻海員工內部創業成為鴻海產品小經銷
商的萬馬奔騰計畫,抑或指派長子郭守正掌兵符的三創數位(光華商場經營)目前皆難成
氣候,三創今年上半年甚至出現5858萬元台幣虧損。
在品牌上,鴻海布局極其迂迴,諾基亞還在起步的燒錢階段,原本被寄予厚望的富可視(
Infocus),銷售不如預期。今年透過子公司日本夏普購併的東芝(Toshiba)電腦事業與
電腦品牌授權,因東芝筆電一年出貨量大幅萎縮至不到1百萬台,則有待觀察。
任職過鴻海集團多年,現為品牌顧問公司Rules Creative總經理戴于千,點出了鴻海從製
造跨入通路與品牌的幾個痛點:
一、客戶管理變複雜,做製造只要搞定相對較少數的客戶,現在,要搞定層層經銷商與眾
多消費者。
二、生產難度提高,以前依接單生產,現在得依市場預估,保持彈性,這可能使存貨變高
,銷售天數拉長。
第三個痛點,是管理更加繁瑣,做製造,內部管理比較複雜,做通路與品牌,對內對外管
理都很複雜。
最後,則是預期回報難捉摸,單純做代工,投資報酬率預期性高;品牌或通路,實現獲利
時間相對不穩定。
夏普可望成為鴻海的後盾
從代工製造跨入通路與品牌,鴻海一路走來跌跌撞撞,郭台銘苦多於樂,但戴于千看到了
一個亮點——夏普。今年上半年,夏普稅後純益達88.8億元新台幣,已經是連續第七個季
度賺錢。
為了轉型,在還沒看到成果之前,鴻海已經付出了沉重的代價。鴻海「三率三降」冷冰冰
財務報表的背後所不為人知的一場轉型豪賭,未來也勢必是台灣電子代工產業能否脫胎換
骨的一個重要指標。
--
Tags:
工程師
All Comments
By Jake
at 2018-08-25T23:17
at 2018-08-25T23:17
By Enid
at 2018-08-30T16:26
at 2018-08-30T16:26
By Thomas
at 2018-08-31T10:57
at 2018-08-31T10:57
By Faithe
at 2018-09-04T00:43
at 2018-09-04T00:43
By Agnes
at 2018-09-05T18:53
at 2018-09-05T18:53
By Isabella
at 2018-09-10T13:53
at 2018-09-10T13:53
By Bethany
at 2018-09-13T22:49
at 2018-09-13T22:49
By Madame
at 2018-09-17T02:43
at 2018-09-17T02:43
By Yedda
at 2018-09-19T04:41
at 2018-09-19T04:41
By Donna
at 2018-09-20T21:29
at 2018-09-20T21:29
By Frederica
at 2018-09-25T13:10
at 2018-09-25T13:10
By Skylar Davis
at 2018-09-27T12:16
at 2018-09-27T12:16
By Emma
at 2018-09-28T05:10
at 2018-09-28T05:10
By Charlie
at 2018-09-30T15:12
at 2018-09-30T15:12
By Tom
at 2018-10-03T20:19
at 2018-10-03T20:19
By Bennie
at 2018-10-05T14:45
at 2018-10-05T14:45
By James
at 2018-10-10T00:44
at 2018-10-10T00:44
By Rachel
at 2018-10-11T17:05
at 2018-10-11T17:05
By Rosalind
at 2018-10-13T05:12
at 2018-10-13T05:12
Related Posts
李開復:鴻海將搭上第二波製造業機會
By Steve
at 2018-08-22T13:23
at 2018-08-22T13:23
錄取58K工程師 他延誤報到遭取消資格竟告
By Zenobia
at 2018-08-22T11:35
at 2018-08-22T11:35
新iPhone有影 鴻海8月底營收回神
By Harry
at 2018-08-22T08:37
at 2018-08-22T08:37
轉換跑道問題
By Madame
at 2018-08-22T03:10
at 2018-08-22T03:10
光通訊相關外商(台北)
By Callum
at 2018-08-21T21:42
at 2018-08-21T2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