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uber事件到bigdata應用思考 - 工程師
By Hardy
at 2014-07-09T09:04
at 2014-07-09T09:04
Table of Contents
現在似乎什麼行業的老闆,都在談BigData而且除了談之外沒有別的建設了。
BigData真正要開發的時候,想到一個有幫助的「應用」是第一關。
針對這篇所提到的應用,各位科技版的有什麼看法呢?
好讀圖文版:http://goo.gl/rLySqw
原作者:食夢黑貘 已獲編輯轉載授權
記得曾經有人說過,若是台北把計程車給封印起來,交通會好上一倍。
台北計程車有超過一半的時間不是在讓人到達目的地
而是浪費汽油資源, 浪費司機時間, 浪費道路流量。
計程車這麼浪費資源目的只是為了讓一些人節省一點時間。
雖然說很多狀況下都是招不到的,所以也節省不到時間但我們早已感到習慣。
由於這樣的習慣帶來這樣的市場,帶來這樣的狀況。
我們不需要用高道德標準來看人要不要計程車,
但如何在改善交通,節省資源、節省時間,創造價值的角度來看
我們是否真的可以建立一套系統能夠實現這願望?
交通會是經濟成長的重點
我一直認為,政府是不需要 「創造」 什麼經濟成長,這應該由人民來主導,政府需要的
是創造環境來讓經濟更順暢就夠了, 而其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 「交通」。
在十幾年前因為參與一些 ITS (Intelligent Transport System) 的經驗
也一直在想說透過資訊系統,如何來輔助這樣的系統的建立,能夠讓交通運輸降低資源需
求但提高使用的情形
以現在的角度來看, 就是如何利用 Big Data 來促成 "Smart City" 的可能。
我們不該只是討論 Uber 的合法性, 創新與創業的問題, 也不該鎖定在計程車生計等等
的問題, 而是更應該去思考
我們如何去創造出我們要的社會,我們要的城市,而我們知道影響到我們生活與情續最大
的一個關鍵也是 "交通"。
要設計出一套系統能夠讓節省接送時間,降低等待時間, 最重要的關鍵就是 "能夠預測
出乘客的需求, 並規劃出最省資源的可能性",
這樣就可以做到了, 這句話聽起來很簡單, 但真的要實作是沒那麼簡單, 因為能夠預
測未來是最困難的。
但話說那麼困難, 事實上每一個計程車司機都有一個能夠預測的頭腦,有時他們的經驗
與準確度是可以嚇死人的, 所以聽起來也不是完全做不到。
只是這種經驗與預測能不能被記錄, 被擴大, 被實用而已。
在 10 年之前就有推出 Smart City 的計劃, 但這些計劃有很多前置動作是沒有完成的
, 也就是那時候得資訊系統, 要知道人流與車流的成本太高了, 所以在資料不足的情
型下準確度當然不足。
所以效用與實用就大打折扣, 而現在的世界已經不一樣了, 要精確的知道人流與車流已
經沒有那麼困難, 甚至要進一步的做出預測或輔助系統跟以前的環境與條件好很多了。
甚至下一步的建立交通的共享經濟, 公用腳踏車、機車、汽車,或是 "共享交通工具"
等等的概念也不是沒有人想過, 甚至有很多人在做或想做,只是這部份說要做出實用需
要很大的量變到質變。
就像是 U-Bike 之前的公共腳踏車不是沒有推動過, 但在之前沒有足夠的資訊系統讓大
家租借與付款、使用方便之前, 已經有太多次失敗。
但這樣不代表這概念不會成功, 現在不是就成功了嗎?
所以真的要建立智慧交通, 智慧城市也不是一蹴可及的, 但也不是做不到, 我認為台
灣或台北市有很多機會點都比很多國家城市有更好的基礎
無論是網路使用率或心態等等, 雖然不會是最有利, 也不至於最差, 再加上台灣工程
師能力, 與台灣的產業, 倒是很有機會去打造出真正的 Smart City。
依台灣現在的政商模式, 更容易發生就像我當初離開 ITS 計劃的原因, 也包含我們已
經很熟知的 "遠通電收" 事件。
浪費更多的資源去打造出這樣的系統, 或者是明明有機會做得更好卻沒有去做, 更像是
現在在討論 Uber 與計程車的問題……
所以我們該討論的不是禁Uber而是如何優化我們的交通系統,讓這種花太多人力資源與能
源,占據道路面積吞吐量的計程車,在很多地方很多角落可以升級成 "客製化共用汽車系
統"。
讓原本傳統計程車系統去轉型, 而不是透過 "法律去禁止", 就像是我們在面對 Uber
一樣。
接下來我們該怎做, 事實上我也知道台灣有不少人已經在規劃與實驗, 再加上國外有更
多的經驗與實例, 這些技術與資源也都慢慢解決與成熟。
真正的問題不是怎做而已, 而是我們的心態, 更包含我們對社會的期許, 以及接下來
大家所需要的努力, 以及 Big Data!!!!!
這邊舉個已經實作的例子,就像是 Google Now 一樣,可以從 Android 手機來知道一個
人移動改變,就可以輕易判斷出在今年五月一日上線的 Parking Location (停車地點).
透過這樣的機制,可以發展出即時人流與車流的交通狀況與須求,甚至可以發展成預測出
交通運輸的須求的系統,若是加以結合日曆或行事曆系統,
就可以知道活動與人潮的須求,提高準確度,做出一套交通預測與規劃系統.
政府該做只是這套系統後,提供資訊給計程車司機,誰說要達到目標是很困難的?
--
BigData真正要開發的時候,想到一個有幫助的「應用」是第一關。
針對這篇所提到的應用,各位科技版的有什麼看法呢?
好讀圖文版:http://goo.gl/rLySqw
原作者:食夢黑貘 已獲編輯轉載授權
記得曾經有人說過,若是台北把計程車給封印起來,交通會好上一倍。
台北計程車有超過一半的時間不是在讓人到達目的地
而是浪費汽油資源, 浪費司機時間, 浪費道路流量。
計程車這麼浪費資源目的只是為了讓一些人節省一點時間。
雖然說很多狀況下都是招不到的,所以也節省不到時間但我們早已感到習慣。
由於這樣的習慣帶來這樣的市場,帶來這樣的狀況。
我們不需要用高道德標準來看人要不要計程車,
但如何在改善交通,節省資源、節省時間,創造價值的角度來看
我們是否真的可以建立一套系統能夠實現這願望?
交通會是經濟成長的重點
我一直認為,政府是不需要 「創造」 什麼經濟成長,這應該由人民來主導,政府需要的
是創造環境來讓經濟更順暢就夠了, 而其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 「交通」。
在十幾年前因為參與一些 ITS (Intelligent Transport System) 的經驗
也一直在想說透過資訊系統,如何來輔助這樣的系統的建立,能夠讓交通運輸降低資源需
求但提高使用的情形
以現在的角度來看, 就是如何利用 Big Data 來促成 "Smart City" 的可能。
我們不該只是討論 Uber 的合法性, 創新與創業的問題, 也不該鎖定在計程車生計等等
的問題, 而是更應該去思考
我們如何去創造出我們要的社會,我們要的城市,而我們知道影響到我們生活與情續最大
的一個關鍵也是 "交通"。
要設計出一套系統能夠讓節省接送時間,降低等待時間, 最重要的關鍵就是 "能夠預測
出乘客的需求, 並規劃出最省資源的可能性",
這樣就可以做到了, 這句話聽起來很簡單, 但真的要實作是沒那麼簡單, 因為能夠預
測未來是最困難的。
但話說那麼困難, 事實上每一個計程車司機都有一個能夠預測的頭腦,有時他們的經驗
與準確度是可以嚇死人的, 所以聽起來也不是完全做不到。
只是這種經驗與預測能不能被記錄, 被擴大, 被實用而已。
在 10 年之前就有推出 Smart City 的計劃, 但這些計劃有很多前置動作是沒有完成的
, 也就是那時候得資訊系統, 要知道人流與車流的成本太高了, 所以在資料不足的情
型下準確度當然不足。
所以效用與實用就大打折扣, 而現在的世界已經不一樣了, 要精確的知道人流與車流已
經沒有那麼困難, 甚至要進一步的做出預測或輔助系統跟以前的環境與條件好很多了。
甚至下一步的建立交通的共享經濟, 公用腳踏車、機車、汽車,或是 "共享交通工具"
等等的概念也不是沒有人想過, 甚至有很多人在做或想做,只是這部份說要做出實用需
要很大的量變到質變。
就像是 U-Bike 之前的公共腳踏車不是沒有推動過, 但在之前沒有足夠的資訊系統讓大
家租借與付款、使用方便之前, 已經有太多次失敗。
但這樣不代表這概念不會成功, 現在不是就成功了嗎?
所以真的要建立智慧交通, 智慧城市也不是一蹴可及的, 但也不是做不到, 我認為台
灣或台北市有很多機會點都比很多國家城市有更好的基礎
無論是網路使用率或心態等等, 雖然不會是最有利, 也不至於最差, 再加上台灣工程
師能力, 與台灣的產業, 倒是很有機會去打造出真正的 Smart City。
依台灣現在的政商模式, 更容易發生就像我當初離開 ITS 計劃的原因, 也包含我們已
經很熟知的 "遠通電收" 事件。
浪費更多的資源去打造出這樣的系統, 或者是明明有機會做得更好卻沒有去做, 更像是
現在在討論 Uber 與計程車的問題……
所以我們該討論的不是禁Uber而是如何優化我們的交通系統,讓這種花太多人力資源與能
源,占據道路面積吞吐量的計程車,在很多地方很多角落可以升級成 "客製化共用汽車系
統"。
讓原本傳統計程車系統去轉型, 而不是透過 "法律去禁止", 就像是我們在面對 Uber
一樣。
接下來我們該怎做, 事實上我也知道台灣有不少人已經在規劃與實驗, 再加上國外有更
多的經驗與實例, 這些技術與資源也都慢慢解決與成熟。
真正的問題不是怎做而已, 而是我們的心態, 更包含我們對社會的期許, 以及接下來
大家所需要的努力, 以及 Big Data!!!!!
這邊舉個已經實作的例子,就像是 Google Now 一樣,可以從 Android 手機來知道一個
人移動改變,就可以輕易判斷出在今年五月一日上線的 Parking Location (停車地點).
透過這樣的機制,可以發展出即時人流與車流的交通狀況與須求,甚至可以發展成預測出
交通運輸的須求的系統,若是加以結合日曆或行事曆系統,
就可以知道活動與人潮的須求,提高準確度,做出一套交通預測與規劃系統.
政府該做只是這套系統後,提供資訊給計程車司機,誰說要達到目標是很困難的?
--
Tags:
工程師
All Comments
By Lucy
at 2014-07-12T04:37
at 2014-07-12T04:37
By Delia
at 2014-07-15T15:57
at 2014-07-15T15:57
By Megan
at 2014-07-18T11:05
at 2014-07-18T11:05
By Bethany
at 2014-07-22T05:28
at 2014-07-22T05:28
By Hedy
at 2014-07-26T06:19
at 2014-07-26T06:19
By Sarah
at 2014-07-29T11:59
at 2014-07-29T11:59
By Robert
at 2014-08-02T18:36
at 2014-08-02T18:36
By Agnes
at 2014-08-04T16:55
at 2014-08-04T16:55
By Charlie
at 2014-08-05T13:50
at 2014-08-05T13:50
Related Posts
群創的 設備技術士 跟 作業員
By Elvira
at 2014-07-09T08:10
at 2014-07-09T08:10
請問晶碩光學 研發工程師
By Quintina
at 2014-07-09T08:00
at 2014-07-09T08:00
研替offer請益
By Daph Bay
at 2014-07-09T00:08
at 2014-07-09T00:08
崇越研發替代役面試通知
By Frederica
at 2014-07-09T00:00
at 2014-07-09T00:00
三年700萬台!群創拿下墨西哥大單
By Mary
at 2014-07-08T22:41
at 2014-07-08T2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