徵求對開放政府有興趣的公務員鄉民 - 公職
By Ida
at 2016-12-02T12:00
at 2016-12-02T12:00
Table of Contents
其實這個話題本身就是一場革命,
大家都在寫歷史,只是身處在洪流之中,有些人沒有察覺到而已,
好比當年 孫文創立興中會那樣子,
一群熱血中年人、年輕人挺身而出,對抗陳腐的體制。
插個題外話,
我們來換位思考一下,
誰沒有年輕過呢?
你們眼中的那些討人厭的老長官們,
年輕的時侯也是意氣風發的飽學之士,曾想在公務體系有所作為,
但是進來久了以後,熱情就被那些體制給熄滅了、給同化了,
而現在的你們不正是處在被同化的那個關鍵時間點上嗎?
歷史上的改革都是30幾歲、20幾歲的人在推動的,
因為你們還有救,所以找你們出來推動變革也是理所當然。
所以我個人是贊成唐主委在PTT徵人的,
只有在這裡才找得到熱血中、青年。
你叫各部會首長在自已的機關裡找名單,
那就是請鬼拿藥單,
那種保守派是能夠找得到什麼直梗之士,
他們會傻到拿石頭砸自已的腳嗎?
能夠平平穩穩地升官,然後退休,無事一身輕不是很好?
所以透過網路平台,才能夠繞過那些體制,找到青銅聖鬥士。
拉回來,
看到大家的發言踴躍,我很感動。
首先我很替所有在台灣的人類感謝在這個板關注這個話題的人,
你們的憤怒或是說熱情讓我感受到在沈淪的台灣大環境底下,
還有一股向上的力量。
身為一個在ptt 15年以上的老人,
我差不多在05年感受到台灣的經濟成長已經回不去了,
和我小時侯也就是1989年左右時的榮景相比,就是今之涼涼矣。
而14年「才」爆發的學運運動,比我的感受晚了將近10年,
(其實有些人早就感受到這股社會的反抗力量,
只是不清楚壓力鍋何時會炸裂而已。)
也就是說,
年紀比我小的人可能沒法親自體會到一熱一冷的那種明顯對比。
和我年紀相仿的人也許才能夠感受到那種被大陸、東南亞各國追趕上來的
那種壓力。
平常我是不到這個板的,
是因為昨天12月1日恰巧在萊爾富看到聯合晚報有這標題才又拿起報紙來
看的,我不得不說這也是一種命運中的巧合,因為1年365天看不到10天報紙。
聯晚的立場雖然是藍的,但是他們對於台灣的前途也是有一種使命感,
可以是攸關大家利益、前途的話題是不分藍綠的。
拉回主題,
看完所有討論串的文章和推噓文後感想如下:
1、我看完報紙後的當下直覺就如同ocrder說的:他有沒有在罵我們機關。
我也是想到網路匿名性可以相對上保障言論自由,
而唐政委的這種構想,是要擔一種直言之士被曝光的風險。
講白一點,靠山是否夠不夠力。
就連林全院長本身能幹得了多久,我們都不清楚,
能否抵擋得了一些綠營大佬的不信任?
而你本人是否夠不夠力去保障這些熱血中、青年也尚未知數,
也因此之後出現了不少文章反映了這種心理上的焦慮感,
這是你要去解決的。
不然人亡政息,你離開後照樣可以在資訊界揮灑,
而這些人呢?也許就是在體制內的黑名單裡升不上去,
畢竟他們也是上有高堂,下有妻兒要養。
這一點要慎思。
2 引述Roy3567之言:翻轉整個行政流程,公文逐級陳核模式,文官體制打掉。
這位體制內的網友真得是一針見血。我到現在還不清楚為何公務體系仍然要
紙筆作業,能否在林全內閣任內大刀闊釜,至少做到所有的公文簽稿一律是
電子公文,然後在無關於國防等擔心被敵人知曉得所有領域的公文,都能夠
讓民眾自由的上網看到和查閱,就我個人而言,這才是所謂的開放政府。
也就是決策透明公開化。
你們這些專業人士的決策到底是憑什麼書上的學理,憑著什麼洞見,憑著什麼的
心靈神巧,我想都得在所謂的簽上面一一陳述。
也就是所有的長官都應該把他所考量的點,
學理、法規、思路等等清楚的交待在簽上面。
那些意見本來就是可以透過思辯來判斷真偽對錯。
而不是只是寫短短的幾項數言,就交待下級得照辦。
因為我們不清楚這項政策的制定,到底滲了多少私人的利益在裡面。
還有下級是否在簽上面夠駁斥上級的意見呢?而沒有任何的秋後算帳。
6等的人意見比9等的高明,那麼下次論功行賞時,
是否能升6等,而不升9等呢?
公務體系的升遷到底是以年資為重,還是思慮周延、決策高明為重呢?
如果一個很聰明的30歲年輕人,是否得像坐電梯那樣子一層層往上升,
一定得等到50多歲才升得到12職等以上呢?
這些都是我內心存在已久的疑問。
3 引述ocrder之言:因為他們是教授,我們講得話就是屁。
這一點我也是心有戚戚。
絕大多數的民眾的腦袋都不清楚的,
所以只能夠相信權威,也因此廣告都會出現白袍醫師的背書,
甚至是找不相關領域的綜藝明星來代言,增加產品的說服力。
但是這種思考模式無疑是一種反智的,
靠聲望、靠曝光度、靠掌控媒體,甚至靠按贊的數量,
都不是一種理性的思考態度。
所以開放政府要避免那種「人微言輕」,只有大佬、權威搶佔話語權的那種傳統文化,
讓所有的年輕人都能夠勇敢發言,集思廣義,來凝聚一項較為妥善而被各利害
關係人尚能夠接受的政策。
--
Tags:
公職
All Comments
By Zenobia
at 2016-12-04T00:17
at 2016-12-04T00:17
By Hedwig
at 2016-12-05T19:09
at 2016-12-05T19:09
By Hedy
at 2016-12-10T11:34
at 2016-12-10T11:34
By Lydia
at 2016-12-14T01:00
at 2016-12-14T01:00
By Edwina
at 2016-12-17T07:11
at 2016-12-17T07:11
By Quintina
at 2016-12-21T15:26
at 2016-12-21T15:26
By Charlie
at 2016-12-26T05:12
at 2016-12-26T05:12
By Hamiltion
at 2016-12-27T10:42
at 2016-12-27T10:42
By Carolina Franco
at 2016-12-30T00:37
at 2016-12-30T00:37
By Lydia
at 2016-12-30T12:46
at 2016-12-30T12:46
By Rebecca
at 2016-12-30T14:03
at 2016-12-30T14:03
By Thomas
at 2016-12-30T17:08
at 2016-12-30T17:08
By Edith
at 2017-01-04T10:14
at 2017-01-04T10:14
By Steve
at 2017-01-07T17:06
at 2017-01-07T17:06
By Quintina
at 2017-01-08T15:59
at 2017-01-08T15:59
Related Posts
跟預算有關係,鐵路工會爭取的危險津貼
By Necoo
at 2016-12-02T09:40
at 2016-12-02T09:40
徵求對開放政府有興趣的公務員鄉民
By Kama
at 2016-12-02T01:17
at 2016-12-02T01:17
地特綁約即將期滿,投履歷疑問
By Enid
at 2016-12-01T21:34
at 2016-12-01T21:34
工友轉任公務人員 年假部分如何累積?
By Agnes
at 2016-12-01T21:04
at 2016-12-01T21:04
法警工作地點-簡易庭
By Ursula
at 2016-12-01T19:52
at 2016-12-01T19: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