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Rapidus與IBM攜手開發2奈米半導體技 - 工程師
By Quanna
at 2023-06-04T15:54
at 2023-06-04T15:54
Table of Contents
日本Rapidus與IBM攜手開發2奈米半導體技術,邁向2027年量產
https://bit.ly/42e5sCw
據日經新聞5月30日報導,今年4月,日本新興半導體公司Rapidus在與IBM達成協議後,持
續積極投入開發2奈米半導體技術。自去年底簽署技術協議以來,該合作關係取得了顯著
成果。至今年4月,已有100名工程師派駐IBM,今年夏季並將再派遣100名工程師。
隨著半導體技術迅速發展,全球競爭加劇,日本政府擴大對Rapidus的投入,今年4月宣布
將提供額外2600億日圓(約19億美元)的補貼來支持該計畫。與此同時,日本政府也積極
與美國合作提升半導體技術能力。
此次合作對象IBM所掌握的環繞式閘極(gate-all-around, GAA)技術,被認為是半導體先
進製造的關鍵製程技術,有助於半導體線寬在微縮同時,防止漏電。IBM已於2021年首次
生產全球2奈米產品原型,Rapidus將支付授權費用來獲得此一技術。
在日本政府的倡導下,日本與美國合作訂立下一代半導體技術的發展路線圖,並在人力資
源發展方面加強技術合作。兩國也共同聲明將提高半導體領域的合作。
日本和美國進一步深化合作的原因在於,目前主要先進半導體製造集中於台灣和韓國兩國
。因此,希望擴大先進半導體製造供應鏈與多樣化,同時能牽制中國的影響力。
IBM執行長Arvind Krishna表示,美國和日本將在先進半導體以及量子運算領域有更多的
合作。他認為日本半導體產業投資充足,重新取得半導體技術的成功機會很大,且IBM將
提供技術。
Rapidus將與IBM緊密合作,力求在2027年實現2奈米晶片的量產。該合作將有望提升日本
在全球半導體市場的競爭地位。成功達成此目標將是對日本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投資的回報
。
然而,除了技術挑戰之外,2奈米半導體生產還面臨其他問題,例如生產成本、環境問題
等。因此,研發團隊需要不斷創新,克服可能的困難。總之,Rapidus和IBM在半導體技術
方面的合作,有望為日本半導體產業注入新的動力。雙方之間的成功合作將有望提升日本
在全球半導體市場的競爭地位,也將對全球半導體產業生態產生深遠影響。
--
https://bit.ly/42e5sCw
據日經新聞5月30日報導,今年4月,日本新興半導體公司Rapidus在與IBM達成協議後,持
續積極投入開發2奈米半導體技術。自去年底簽署技術協議以來,該合作關係取得了顯著
成果。至今年4月,已有100名工程師派駐IBM,今年夏季並將再派遣100名工程師。
隨著半導體技術迅速發展,全球競爭加劇,日本政府擴大對Rapidus的投入,今年4月宣布
將提供額外2600億日圓(約19億美元)的補貼來支持該計畫。與此同時,日本政府也積極
與美國合作提升半導體技術能力。
此次合作對象IBM所掌握的環繞式閘極(gate-all-around, GAA)技術,被認為是半導體先
進製造的關鍵製程技術,有助於半導體線寬在微縮同時,防止漏電。IBM已於2021年首次
生產全球2奈米產品原型,Rapidus將支付授權費用來獲得此一技術。
在日本政府的倡導下,日本與美國合作訂立下一代半導體技術的發展路線圖,並在人力資
源發展方面加強技術合作。兩國也共同聲明將提高半導體領域的合作。
日本和美國進一步深化合作的原因在於,目前主要先進半導體製造集中於台灣和韓國兩國
。因此,希望擴大先進半導體製造供應鏈與多樣化,同時能牽制中國的影響力。
IBM執行長Arvind Krishna表示,美國和日本將在先進半導體以及量子運算領域有更多的
合作。他認為日本半導體產業投資充足,重新取得半導體技術的成功機會很大,且IBM將
提供技術。
Rapidus將與IBM緊密合作,力求在2027年實現2奈米晶片的量產。該合作將有望提升日本
在全球半導體市場的競爭地位。成功達成此目標將是對日本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投資的回報
。
然而,除了技術挑戰之外,2奈米半導體生產還面臨其他問題,例如生產成本、環境問題
等。因此,研發團隊需要不斷創新,克服可能的困難。總之,Rapidus和IBM在半導體技術
方面的合作,有望為日本半導體產業注入新的動力。雙方之間的成功合作將有望提升日本
在全球半導體市場的競爭地位,也將對全球半導體產業生態產生深遠影響。
--
Tags:
工程師
All Comments
By Christine
at 2023-06-06T13:43
at 2023-06-06T13:43
By Candice
at 2023-06-08T11:33
at 2023-06-08T11:33
By Franklin
at 2023-06-10T09:22
at 2023-06-10T09:22
By Barb Cronin
at 2023-06-12T07:11
at 2023-06-12T07:11
By Daniel
at 2023-06-14T05:00
at 2023-06-14T05:00
Related Posts
為什麼有人說AI會讓資工人失去工作?
By Franklin
at 2023-06-04T01:17
at 2023-06-04T01:17
蘋果MR頭戴裝置 6/5亮相
By Bennie
at 2023-06-03T22:29
at 2023-06-03T22:29
AI伺服器需求爆發 鴻佰增闢產線因應客戶
By Quintina
at 2023-06-03T21:05
at 2023-06-03T21:05
阿里參與RISC-V軟體生態計畫 啟動
By Ida
at 2023-06-03T19:38
at 2023-06-03T19:38
新創公司的推動下,人形機器人的時代即將
By Hardy
at 2023-06-03T16:06
at 2023-06-03T1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