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銘宗強力做多台股 劇本大曝光 - 金融業討論

By Delia
at 2014-03-22T15:20
at 2014-03-22T15:20
Table of Contents
【新聞】曾銘宗強力做多台股 劇本大曝光
摘錄內容來源:商業周刊 1375期 採訪整理 劉佩修、鄧麗萍、蔡靚萱
http://www.businessweekly.com.tw/KArticle.aspx?id=53849
去年八月以來,台股活蹦亂跳,漲幅超過美、日、韓,更把中、港遠拋在後。
同一時間,台股市值從二十二兆七千萬元,逼近二十五兆元,多出兩兆多元。誰是台股背
後的「多頭總司令」?市場直指金管會主委曾銘宗。
他曾在四十三歲執掌合作金庫,是國內大型銀行史上最年輕總經理;也曾在改朝換代時被
貶為金管會副處長。起伏劇烈的經歷,讓他比許多官員作風更大膽。
上任二百二十七天內,他對台股射出「三支箭」,近期還打算放寬保險、證券海外購併門
檻。一連串開放下,金融業今年獲利可望創歷史新高。
三月十五日,曾銘宗接受《商業周刊》專訪,首次完整披露「三支箭」決策思維,看好台
股的背後邏輯、「公公併」進度,與下一波開放措施。以下為專訪紀要……
談整併> 民間誰要跟你併
公公併最可行,七月底前公布第一案
問:你力推公股銀行合併,這是有效率的嗎?兩隻大象抱在一起怎麼跳舞?
答:台灣的銀行有三十九家,其中十四家市店率低於1%,真正高於5%的只有七家,前三大
市占只有25%;新加坡前三大銀行市占94%,香港60%,美國42%,最差的韓國也有40%。
我的意思是,銀行業需要整併,整併有四種態樣,第一是民民併,我們把機制法規弄好,
它自然會去併,像前陣子開發併萬泰,很多案子會一直併,以後會更多。
問:今年會發生嗎?
答:會,你放心,會有更多的整併案件。民民併很自然,第二是公併民,但民間有誰要跟
你併?
問:為什麼不行?
答:要併民間銀行premium(溢價)要很高,假設付出這麼高的premium,會引起很大的爭
議。
第三是民併公,更不可能。你說,把彰銀併給台新,我認為台灣這社會還沒有成熟到這種
程度。
問:這案子要怎麼解決?拖越久顯示政府越無能。
答:就哪一天等到彰銀股價高到原來那個成本,可能就會解決了。
問:現在還差很多吧?
答:對啊,那個成本要26塊多,它(彰銀)現在才17塊多。
問:你的意思是,最後還是讓台新賣出彰銀的持股嗎?
答:我沒有……,這個東西要怎麼處理,其實應該由台新來決定,我沒辦法幫它出這個點
子。但我純粹從理論來講,現在以公股相對大,民營小,民併公,大眾能不能接受是個問
題。
假設公併民不太可行,民併公又有爭議,那麼,就剩下公併公。現在九家公股(含輸銀)
市占率還有53%,假設不進行整併,其它47%再怎麼變,也很有限,會影響整個銀行業的發
展。
問:但這是把一群業餘球員加在一起去打亞洲盃,教練又不能挑球員,要怎麼打?
答:公併公的同時,能夠讓CEO或經營的權責更彈性化,併完之後,應讓經營權進一步鬆
綁。
問:經營權鬆綁是指什麼?
答:比如說,讓CEO有更大的彈性用人,薪資有更大彈性。兆豐和星展就是對照組,1998
年星展規模跟現在的兆豐差不多,但98年併了新加坡的郵政銀行,15年後,它現在的規模
和獲利是兆豐的三倍。兆豐15年前也沒有比星展差啊,主要是沒併,對不對?
淡馬錫現在還持有星展股份28%,最重要就是它的經營權有彈性,只管董事長。但涉及台
灣整個社會觀感,年薪五、六百萬就是肥貓,拚命打,這哪是肥貓?
問:公公併要過工會這關,最後會不會流於口號?
答:行政院長請財政部洽金管會做後續處理,財政部說,最慢四個月內會有(結果)。
問:那就是七月底,會有具體案例嗎?
答:會宣布要跟誰併。
問:聽說是兆豐和一銀併?
答:還沒確定,財政部還沒決定,決定後會跟我們講。
問:但兆豐和一銀的重疊性很高,海外布局也有重複。
答:國外分行重覆是沒問題的,像美國這麼大,兩家分行重複又有什麼關係?
問:不裁員、不撤分行,公公併要幾年才能看到綜效?
答:雖然不是一步到位,但你不做就沒有。公併公是second best (次好),我當然希望公
併民、民併公。
規模夠大之後,它可以走出台灣,如果兆豐只有現在這個Size (規模),哪有可能?規模
太小,身高只有160,連出去都不可能。
併完之後,你身高才夠,但你身高夠,不表示你可以打。長高這段時期,你可以產品創新
,請更好的人進來經營,才有辦法打亞洲盃。
問:現在去亞洲購併,成本已經很高?
答:你現在嫌高,那以後你就不買了嗎?亞洲的經營蓬勃發展,經濟成長率是全球經濟的
兩倍。依照亞洲開發銀行的預估,亞洲地區占世界GDP的占比現在是31%,預估2050年,或
者更早,占比會超過5成。這表示,整個亞洲地區的經營蓬勃發展,那我們為什麼不趕快
強力部署亞洲?我的想法是3到5年內,台灣有一到兩家亞洲區域型的金融機構。
問:民間金融業子彈較少,怎麼出去併?
答:民間走很快,你放心,我可以跟你預告,你這個月看到元大去併東洋證券,下個月,
快的話這個月,你可以看到民營銀行到國外去買銀行。
報紙說國泰人壽增資500億,它想做什麼?我相信它要整併。假設部署國內市場,它不需
要500億。(編按:保險資金赴海外購併將放寬,以東南亞為優先。)
老實說,三、四十年一晃眼就過去,所以為什麼會傾全力推動,去年推動銀行,今年加上
壽險、證券。過去證券的海外購併受限於轉投資占淨值的40%,這部分最慢六月底也會拿
掉,讓它有更大空間。
問:現在去打亞洲盃,還來得及嗎?
答:現在已經太慢了,而且時間有限。時間不站在我們這邊,我們要快!趕快追,我們還
有機會。
※以上僅為部分摘錄,完整內文可自行上商周網站選購這期(1375)的商業周刊:
http://service.businessweekly.com.tw/bw/single.php
心得:照金管會主委曾先生的講法,在七月底會公布是哪家銀行要跟兆豐整併。
老實說,沒有銀行想做消滅行,都想做存續行。前不久華南金就表示要自己去打
亞洲盃,最近又推出超級現金回饋卡,接下來還要推櫃買中心聯名卡,看得出來
華南銀行的積極性。其實現在謠言多,但按曾主委的講法,七月底應該會公布,
就等著看吧。不過我想會不會有內部人士預先知道,已經先買股等著賺了?
--
《從聖經觀點看同性戀》 http://ppt.cc/jGOb
--
摘錄內容來源:商業周刊 1375期 採訪整理 劉佩修、鄧麗萍、蔡靚萱
http://www.businessweekly.com.tw/KArticle.aspx?id=53849
去年八月以來,台股活蹦亂跳,漲幅超過美、日、韓,更把中、港遠拋在後。
同一時間,台股市值從二十二兆七千萬元,逼近二十五兆元,多出兩兆多元。誰是台股背
後的「多頭總司令」?市場直指金管會主委曾銘宗。
他曾在四十三歲執掌合作金庫,是國內大型銀行史上最年輕總經理;也曾在改朝換代時被
貶為金管會副處長。起伏劇烈的經歷,讓他比許多官員作風更大膽。
上任二百二十七天內,他對台股射出「三支箭」,近期還打算放寬保險、證券海外購併門
檻。一連串開放下,金融業今年獲利可望創歷史新高。
三月十五日,曾銘宗接受《商業周刊》專訪,首次完整披露「三支箭」決策思維,看好台
股的背後邏輯、「公公併」進度,與下一波開放措施。以下為專訪紀要……
談整併> 民間誰要跟你併
公公併最可行,七月底前公布第一案
問:你力推公股銀行合併,這是有效率的嗎?兩隻大象抱在一起怎麼跳舞?
答:台灣的銀行有三十九家,其中十四家市店率低於1%,真正高於5%的只有七家,前三大
市占只有25%;新加坡前三大銀行市占94%,香港60%,美國42%,最差的韓國也有40%。
我的意思是,銀行業需要整併,整併有四種態樣,第一是民民併,我們把機制法規弄好,
它自然會去併,像前陣子開發併萬泰,很多案子會一直併,以後會更多。
問:今年會發生嗎?
答:會,你放心,會有更多的整併案件。民民併很自然,第二是公併民,但民間有誰要跟
你併?
問:為什麼不行?
答:要併民間銀行premium(溢價)要很高,假設付出這麼高的premium,會引起很大的爭
議。
第三是民併公,更不可能。你說,把彰銀併給台新,我認為台灣這社會還沒有成熟到這種
程度。
問:這案子要怎麼解決?拖越久顯示政府越無能。
答:就哪一天等到彰銀股價高到原來那個成本,可能就會解決了。
問:現在還差很多吧?
答:對啊,那個成本要26塊多,它(彰銀)現在才17塊多。
問:你的意思是,最後還是讓台新賣出彰銀的持股嗎?
答:我沒有……,這個東西要怎麼處理,其實應該由台新來決定,我沒辦法幫它出這個點
子。但我純粹從理論來講,現在以公股相對大,民營小,民併公,大眾能不能接受是個問
題。
假設公併民不太可行,民併公又有爭議,那麼,就剩下公併公。現在九家公股(含輸銀)
市占率還有53%,假設不進行整併,其它47%再怎麼變,也很有限,會影響整個銀行業的發
展。
問:但這是把一群業餘球員加在一起去打亞洲盃,教練又不能挑球員,要怎麼打?
答:公併公的同時,能夠讓CEO或經營的權責更彈性化,併完之後,應讓經營權進一步鬆
綁。
問:經營權鬆綁是指什麼?
答:比如說,讓CEO有更大的彈性用人,薪資有更大彈性。兆豐和星展就是對照組,1998
年星展規模跟現在的兆豐差不多,但98年併了新加坡的郵政銀行,15年後,它現在的規模
和獲利是兆豐的三倍。兆豐15年前也沒有比星展差啊,主要是沒併,對不對?
淡馬錫現在還持有星展股份28%,最重要就是它的經營權有彈性,只管董事長。但涉及台
灣整個社會觀感,年薪五、六百萬就是肥貓,拚命打,這哪是肥貓?
問:公公併要過工會這關,最後會不會流於口號?
答:行政院長請財政部洽金管會做後續處理,財政部說,最慢四個月內會有(結果)。
問:那就是七月底,會有具體案例嗎?
答:會宣布要跟誰併。
問:聽說是兆豐和一銀併?
答:還沒確定,財政部還沒決定,決定後會跟我們講。
問:但兆豐和一銀的重疊性很高,海外布局也有重複。
答:國外分行重覆是沒問題的,像美國這麼大,兩家分行重複又有什麼關係?
問:不裁員、不撤分行,公公併要幾年才能看到綜效?
答:雖然不是一步到位,但你不做就沒有。公併公是second best (次好),我當然希望公
併民、民併公。
規模夠大之後,它可以走出台灣,如果兆豐只有現在這個Size (規模),哪有可能?規模
太小,身高只有160,連出去都不可能。
併完之後,你身高才夠,但你身高夠,不表示你可以打。長高這段時期,你可以產品創新
,請更好的人進來經營,才有辦法打亞洲盃。
問:現在去亞洲購併,成本已經很高?
答:你現在嫌高,那以後你就不買了嗎?亞洲的經營蓬勃發展,經濟成長率是全球經濟的
兩倍。依照亞洲開發銀行的預估,亞洲地區占世界GDP的占比現在是31%,預估2050年,或
者更早,占比會超過5成。這表示,整個亞洲地區的經營蓬勃發展,那我們為什麼不趕快
強力部署亞洲?我的想法是3到5年內,台灣有一到兩家亞洲區域型的金融機構。
問:民間金融業子彈較少,怎麼出去併?
答:民間走很快,你放心,我可以跟你預告,你這個月看到元大去併東洋證券,下個月,
快的話這個月,你可以看到民營銀行到國外去買銀行。
報紙說國泰人壽增資500億,它想做什麼?我相信它要整併。假設部署國內市場,它不需
要500億。(編按:保險資金赴海外購併將放寬,以東南亞為優先。)
老實說,三、四十年一晃眼就過去,所以為什麼會傾全力推動,去年推動銀行,今年加上
壽險、證券。過去證券的海外購併受限於轉投資占淨值的40%,這部分最慢六月底也會拿
掉,讓它有更大空間。
問:現在去打亞洲盃,還來得及嗎?
答:現在已經太慢了,而且時間有限。時間不站在我們這邊,我們要快!趕快追,我們還
有機會。
※以上僅為部分摘錄,完整內文可自行上商周網站選購這期(1375)的商業周刊:
http://service.businessweekly.com.tw/bw/single.php
心得:照金管會主委曾先生的講法,在七月底會公布是哪家銀行要跟兆豐整併。
老實說,沒有銀行想做消滅行,都想做存續行。前不久華南金就表示要自己去打
亞洲盃,最近又推出超級現金回饋卡,接下來還要推櫃買中心聯名卡,看得出來
華南銀行的積極性。其實現在謠言多,但按曾主委的講法,七月底應該會公布,
就等著看吧。不過我想會不會有內部人士預先知道,已經先買股等著賺了?
--
《從聖經觀點看同性戀》 http://ppt.cc/jGOb
--
Tags:
金融業
All Comments

By Emma
at 2014-03-23T23:28
at 2014-03-23T23:28

By John
at 2014-03-25T07:36
at 2014-03-25T07:36

By Hazel
at 2014-03-26T15:45
at 2014-03-26T15:45

By Blanche
at 2014-03-27T23:53
at 2014-03-27T23:53

By Isabella
at 2014-03-29T08:01
at 2014-03-29T08:01

By Kelly
at 2014-03-30T16:09
at 2014-03-30T16:09

By Yuri
at 2014-04-01T00:17
at 2014-04-01T00:17

By Blanche
at 2014-04-02T08:25
at 2014-04-02T08:25
Related Posts
貨銀考題

By Tracy
at 2014-03-21T22:22
at 2014-03-21T22:22
Mega筆試無法應考

By Gilbert
at 2014-03-20T16:05
at 2014-03-20T16:05
請問有聽過星源投資嗎??

By Hedwig
at 2014-03-20T15:46
at 2014-03-20T15:46
國銀員工貢獻獲利 京城奪冠

By Rebecca
at 2014-03-20T11:49
at 2014-03-20T11:49
力促公公併 財金部會送四利多

By Kristin
at 2014-03-20T07:21
at 2014-03-20T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