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莞臺商進化論:未撤離東莞 數量繼續增 - 大陸工作
By Doris
at 2013-09-16T10:19
at 2013-09-16T10:19
Table of Contents
“我可以向各位保證,臺商絕對沒有從東莞撤離的風潮,我們的會員數量一直在增加
,我們仍然看好東莞的投資營商環境,也做了很多的努力和嘗試。”
9月12日,在四家臺資企業擴大投資簽約儀式上,東莞市臺商投資企業協會會長謝慶
源擲地有聲的宣言,有力地回擊了外界因近年來國際經濟形勢動蕩而發出的“臺商撤離
東莞”的質疑。
昨日,第四屆東莞臺灣名品博覽會(下稱“臺博會”)剛剛落下帷幕,近400家臺企
再一次集體接受檢閱。以臺博會為窗口,更可管窺東莞數千家臺企在巨大壓力下的生存
發展狀態。
而在本屆臺博會的展前新聞發布會上公布的一組數據,則更為宏觀地顯示了當前臺
商在東莞的發展勢頭:今年1到6月的東莞合同利用外資中,臺資達到5.63億美元,同比
增長達28.43%;外資企業注冊的新品牌當中,臺企占到了50%的比例。
種種跡象表明,東莞臺企在當前并不樂觀的經濟形勢下,仍能保持良好的發展態勢
,也意味著幾年來的轉型升級取得了顯著成效。
從2008年在金融風暴中遭受沉重打擊,到如今面對國際經濟形勢動蕩時的泰然自若
,在不斷的摸索中已悄然進化。
臺博會鏡像
從2010到2013年,從第一屆到第四屆,于東莞臺商群體而言,臺博會既是推動轉型
的平臺,也是檢閱成果的窗口。從臺博會的變遷,能看出東莞臺商的生存狀況。
在本屆臺博會上,璋泰五金制品廠、吉聯電線電纜有限公司、明安運動器材(東莞
)有限公司和廣東大眾康藥業有限公司分別與清溪、虎門、東城等鎮街相關負責人進行
了擴大投資簽約。臺企在國際經濟形勢并不樂觀的局面下踴躍增資東莞,引起了外界的
高度關注。
實際上,在臺博會上簽約擴大投資的企業僅僅是臺企增資潮的冰山一角。據謝慶源
透露,簽約的4家臺企是從近來大量擴大投資的臺企中挑選出來的幾家。“東莞很多大型
臺企一直在增資,從五六千萬到一兩個億都有。”謝慶源說,這表明臺商看好東莞的發
展潛力。但是,“很多臺商都只是默默地經營,因此增資的信息并未過多地向外透露。
”
如果說臺商的增資潮尚難以確切地顯示東莞臺企總體的發展態勢,那么下面這一組
數字無疑能夠更清晰地展現東莞臺企目前良好的經營勢頭。臺博會新聞發布會上透露,
今年1到6月的東莞合同外資中,臺資達到5.63億美元,同比增長達28.43%;外資企業注
冊的新品牌中,臺企占到了50%的比例;東莞臺企的總體內銷比例從2008年的不到10%提
升到30%左右;東莞臺協的會員數量從去年底的2900多家增加到了目前的3050家;目前東
莞投資總額超千萬美元的臺商有360家,過億美元的有13家……
這種良好的態勢在展會的籌備過程中得到了更為具體的體現。陳漢生,臺博會的總召
集人,“本屆臺博會的總攤位數是920個,這一數字比去年減少了80個;與此相應的是,
特裝展位的比例從以往的20%到30%提升到了50%以上。”更多的參展商采用特裝,表明臺
企的實力在增強。
另一方面,東莞臺企轉型升級的內生動力也在不斷加強。參展的東莞臺企比例達到
六成,企業報名的熱情更加踴躍,首次參展的企業增多。“這是因為在今年來國外市場
恢復緩慢、各項成本不斷上漲的局面下,更多的臺企意識到了臺博會對于轉型拓內銷的
重要性。”陳漢生表示。 從另一個角度也可看出東莞臺企日益高漲的轉型訴求,那
就是展會市場化程度的不斷提高。據了解,去年臺博會的市政府補助經費為450萬元,今
年減少了50萬元,市臺協也成立了專業的展覽公司——東莞華莞展覽公司具體負責臺博
會的展務工作,以推動臺博會逐步市場化運作。謝慶源說,“有市場需求,展會才有市
場化的可能。而正是東莞臺企轉型升級需求的高漲,為臺博會加速市場化提供了支撐。
”
從歷屆臺博會統計數據的變化,也可映射東莞臺商的生存發展狀態變遷。2010年的
第一屆臺博會有400家廠商參展,共設1100個展位,展出超過20000項臺灣產品,展會期
間共創造了19.4億元人民幣的商機,吸引了超過34萬人次進場參觀;到第二屆臺博會,
4天內共有7000多家專業采購商與400多家參展商積極對接,創造了總采購商機20.0119億
人民幣,并創造了6680萬元的現場零售紀錄;在去年舉辦的第三屆臺博會上,共吸引了
35.8萬人次入場參觀采購,其中專業采購商8634人次;展會創造的總商機達27.1億元,
其中現場零售8509萬元;而今年臺博會,展位數量已減少到920個,首日成交金額便達2
2億元,有9605人次專業采購商入場采購。
可以看出,四屆臺博會的展位數量呈不斷減少的趨勢,這意味著單個展位面積的擴
大和特裝展位數量的提升,反映了臺企實力的增強;參展的采購商不斷增多,第二屆、
第三屆和第四屆分別為7000多人次、8634人次和9605人次,這也使展會采購金額逐年上
升,表明東莞臺商開拓內銷市場取得了良好的進展。
“近年來受全球經濟形勢影響,臺商也承受了不小的壓力,但同時也面對很多的機
遇,如何將壓力轉化為動力,讓臺資企業在新一輪產業變革中占據主動、提升競爭力,
是東莞市委、市政府非常關注的問題。”開幕式上,市委常委、統戰部部長李小梅說,
東莞希望通過政策、市場、平臺等手段,幫助廣大臺商扎根東莞,進一步做大做強。
進化中的臺商
“自2008年金融風暴之后一直到2012年,面臨國際經濟形勢的壓力,臺商繼續扎根
東莞發展的堅定信心沒有動搖。”這是謝慶源對當前東莞臺商群體心態的總結。
與遭遇2008年那次金融風暴時截然不同,今天的東莞臺商面對國際經濟形勢的動蕩
已泰然自若,而這份從容則源自臺商群體通過不斷摸索、艱難嘗試所實現的蛻變與進化
。
“不是僅僅從外銷變成內銷,從代工變成品牌,而是從企業的管理、技術、人員、
執行力乃至經營理念、運作模式等多個方面全面地進化,才能實現附加值的提高、抗風
險能力的強化。”陳漢生經營的企業叫做東莞僑運表業有限公司,位于厚街鎮,對于轉
型升級過程中的艱難和迂回,陳漢生深有感觸。“要經過多次、反復的探索,才能找到
正確的路徑。”
僑運表業于1990年成立,主要生產石英表、不銹鋼表及合金表,年產量達300萬塊。
和很多在東莞經營多年的臺資企業一樣,僑運表業一直以外銷代工為主,產品主要銷往
中東市場。但近年來受金融風暴、歐債危機等事件的影響,全球經濟環境惡化,這讓陳
漢生萌生了加速內銷布局的念頭。
陳漢生瞄準了13億人的禮品市場,進軍飾品業,主要生產各類不銹鋼、合金飾品。
然而,由于市場環境的不利因素,禮品的需求持續減弱,僑運表業在飾品市場的發展也
并不理想。“飾品行業競爭激烈,突圍很困難。”
很快,陳漢生有了新的戰略。從今年7月開始,僑運表業開始為國外品牌Hello Kit
ty生產手表,同時成為該品牌在廣東區域的代理商。“我希望以國外知名品牌帶動公司
其他自主品牌的成長。”在陳漢生看來,這樣“曲線轉型”的方式,也是臺企在轉型升
級遭遇阻力之后比較合理的選擇。
明安運動器材(東莞)有限公司是在本屆臺博會上簽約擴大投資的四家企業之一,
在東莞建廠已20年,現擁有8000多名員工,此前一直為歐美品牌代工,年銷售額達到12
3億臺幣。
“以前,代工所得的利潤尚能維持公司的發展,但當人力等綜合成本上漲之后,代
工的利潤卻無法隨之提高,僅靠代工就難以為繼了。”該公司業務管理師黃安暉對記者
直言,正因此,該公司于今年建立了內銷品牌“霸王鯨”,主要生產高爾夫球具、單車
等碳纖制品。
在外銷市場,明安公司也有意創立自主品牌,但由于可能與代工品牌產生沖突,該
公司計劃采用一種漸進的方式突破,即先通過與國外品牌廠商協同開發的模式,提高參
與度,為未來的升級發展奠定基礎。
同時,明安公司也積極向產業鏈上游延伸。本次簽約的內容即為投資5000萬元,在
東莞建廠生產復合材料。
而另一家簽約擴大投資的廣東大眾康藥業有限公司則選擇了跨界轉型。這家公司原
是一家傳統電子企業,在今年成立了新公司,試水生物醫藥領域;曾以精美的琉璃制品
和燈具聞名的臺企永晉集團也實現了從傳統產業向新興產業的轉型,在本屆臺博會上帶
來了全新研發的綠屏風、結合LED顯示的生態綠墻等綠能產品。
自2010年到2013年之間,大部分東莞臺商都在進行著各種各樣的嘗試。“20年前,
我們開始在大陸建廠生產,抓住了制造業的機會,領先于大陸的企業;現在,我們在國
內市場已經落后于大陸的企業,從領跑者變成了追趕者。”在陳漢生看來,這正是東莞
臺企乃至大陸臺企急于改變現狀的心理動因。
有專家認為,臺商群體在強烈的升級訴求驅動下,于短短幾年內取得階段性成效并
不意外,而各路臺商“八仙過海”似的轉型試驗,也正是臺商快速進化的基礎。“這個
過程不可能一帆風順,很可能是曲折、迂回的。”無論是僑運表業那樣曲線、迂回地嘗
試,還是明安公司協同開發的模式和產業鏈延伸,抑或更多臺企從傳統產業向新興產業
的跨越,都表明臺商群體與幾年前已經截然不同。“能夠根據外界要素的轉變,及時、
合理地調整自身,正是一種進化的表現,而這種進化目前仍在進行中。”
陳漢生也認為,憑借多年來全球行銷的經驗和優質的產品,臺商必定能夠扭轉在國
內市場落后的局面。
艱難的探索
以中小企業為主的東莞臺商群體,憑單打獨斗很難實現順利的蛻變。
一方面,常年習慣于外銷代工的臺企要轉向內銷,資金、人才都是問題;另一方面
,內銷市場的復雜結構,也為臺企的轉型設置了重重障礙。
在這樣的背景下,被稱為“天下第一臺協”的東莞市臺商投資企業協會(下稱東莞
臺協)擔負起了集聚資源、搭建平臺、輔導升級的功能,開啟了一系列雖然艱難卻是卓
有成效的探索,一手推動了東莞臺商的進化。
結合臺商在轉型升級過程中面臨的重重障礙,東莞臺協幾年來搭建起5大平臺,從不
同的角度為臺商提供幫助。在轉型升級方面,成立了診斷輔導平臺聯合服務辦公室,引
進了15家專業輔導機構,幾年來診斷臺資企業800多家,輔導臺資企業400多家。據統計
,接受輔導的企業生產成本降低了10%,企業庫存減少了10%,企業用工減少了7%,投資
額新增5.5億美元,內銷新增30.9億人民幣。
外銷轉內銷方面,成功舉辦了臺博會,吸引了100多萬人次,創造了近70億元的商機
。
內銷渠道方面,成立了大麥客賣場、小麥客連鎖通路以及東莞加工貿易產品訂購中
心,并協助臺商產品推廣中俄邊貿。
物流方面,成立了富全(東莞)物流有限公司,進駐了東莞保稅物流中心,為臺企
提供保稅貨物一日游、跨關區貨物結轉以及出口離境貨物退港分拆、包裝等服務,幫助
企業出口轉內銷。
此外,還成立了東莞華莞展覽公司,除了舉辦臺博會的功能之外,還協助東莞臺商
到全國參展,以及集體進駐百貨商場。
“這些年來,我們搭建的這些平臺,無不顯示出臺商在東莞扎根發展的決心。”謝
慶源對記者說:“臺商是一個有韌性的群體。在東莞的臺商,有的從30多歲干到60多歲
,什么驚濤駭浪都經歷過了。”
盡管在東莞臺協的積極推動下,東莞臺商的轉型升級已初見成效,但前路仍非坦途
。“以前做代工,產品制造出來,交貨給客戶就不管了。現在要做內銷,渠道、品牌推
廣都要考慮,最重要的是要建立服務的意識和能力,這也是最難的。”陳漢生說。而謝
慶源也認為,臺商的轉型升級“不是兩三年的事”,而是一個漫長、艱難的過程。
新時代的鑰匙
“大環境不好,但全球市場這塊餅不會消失,一些人被淘汰了,另一些人就會有更
大的空間。”
談到東莞臺商今后的發展,謝慶源在保持樂觀的同時,也看到了顯性的和潛在的風
險:“人力成本高、招聘難、專業人才尤其難找,此外不明朗的政策也會帶來潛在的風
險。”謝慶源認為,東莞應進一步加大政策宣導的力度。
面對變幻莫測的外部經濟環境,東莞臺商應如何應對?在謝慶源看來,分工與合作
、開放與融合是今后東莞臺商發展的主題。“現在大陸的企業迅速崛起,一些原來在臺
企工作的員工自己也開始出去創業,產業鏈上的一些環節臺商可以與大陸企業充分合作
,通過產業分工,也分散了風險。”謝慶源說。
實際上,由于臺灣企業向東莞的遷移具有組群式整體移動的特點,許多產業的上下
游都聚集于此,所以東莞的臺資企業自發形成了許多“內循環”商圈。這些內循環的商
圈作為一個整體參與國際競爭,商圈內部企業形成功能明確的分包加工體系,共同接單
協作生產,采用訂單和出廠核銷單代替各種生產協議。以IT產業為例,北京大學教授王
緝慈曾調研過東莞的臺資IT產業集群。她發現,臺資IT企業幾乎很少與體系之外的企業
進行交易。有專家認為,這樣抱團發展的體系有利于更方便地整合資源。
然而,面對新的競爭形勢,臺企的“內循環”商圈也在不斷開放。采訪中,謝慶源
一再提到“資源共享”、“共贏”等字眼,也意味著臺商與大陸企業的融合發展正在提
速。
在具體的轉型方向上,謝慶源再一次提到他多年來熱衷引進的觀光工廠,并強調應
該充分認識到這一產業形態對于東莞臺企轉型升級的重要作用。而就在本屆臺博會開幕
當天,市委副書記、市長袁寶成對觀光工廠也表現出濃厚的興趣,袁寶成表示,這種模
式非常好,可在東莞推動觀光工廠試點。
讓謝慶源頗感欣慰的是,目前已經有臺企開始謀劃建立觀光工廠,有5家企業表現出
這樣的意愿,希望通過這一模式從傳統產業順利轉型為文化創意產業。(記者 劉耕)
【發文前須知】
請勿張貼與大陸職場所需無關、或具有政治色彩的新聞、或違反著作權法之文章。
若有相關情形,版主將不告知進行刪除,善請體察。
閱讀完畢後,請善用ctrl+y 刪行功能消除。
--
,我們仍然看好東莞的投資營商環境,也做了很多的努力和嘗試。”
9月12日,在四家臺資企業擴大投資簽約儀式上,東莞市臺商投資企業協會會長謝慶
源擲地有聲的宣言,有力地回擊了外界因近年來國際經濟形勢動蕩而發出的“臺商撤離
東莞”的質疑。
昨日,第四屆東莞臺灣名品博覽會(下稱“臺博會”)剛剛落下帷幕,近400家臺企
再一次集體接受檢閱。以臺博會為窗口,更可管窺東莞數千家臺企在巨大壓力下的生存
發展狀態。
而在本屆臺博會的展前新聞發布會上公布的一組數據,則更為宏觀地顯示了當前臺
商在東莞的發展勢頭:今年1到6月的東莞合同利用外資中,臺資達到5.63億美元,同比
增長達28.43%;外資企業注冊的新品牌當中,臺企占到了50%的比例。
種種跡象表明,東莞臺企在當前并不樂觀的經濟形勢下,仍能保持良好的發展態勢
,也意味著幾年來的轉型升級取得了顯著成效。
從2008年在金融風暴中遭受沉重打擊,到如今面對國際經濟形勢動蕩時的泰然自若
,在不斷的摸索中已悄然進化。
臺博會鏡像
從2010到2013年,從第一屆到第四屆,于東莞臺商群體而言,臺博會既是推動轉型
的平臺,也是檢閱成果的窗口。從臺博會的變遷,能看出東莞臺商的生存狀況。
在本屆臺博會上,璋泰五金制品廠、吉聯電線電纜有限公司、明安運動器材(東莞
)有限公司和廣東大眾康藥業有限公司分別與清溪、虎門、東城等鎮街相關負責人進行
了擴大投資簽約。臺企在國際經濟形勢并不樂觀的局面下踴躍增資東莞,引起了外界的
高度關注。
實際上,在臺博會上簽約擴大投資的企業僅僅是臺企增資潮的冰山一角。據謝慶源
透露,簽約的4家臺企是從近來大量擴大投資的臺企中挑選出來的幾家。“東莞很多大型
臺企一直在增資,從五六千萬到一兩個億都有。”謝慶源說,這表明臺商看好東莞的發
展潛力。但是,“很多臺商都只是默默地經營,因此增資的信息并未過多地向外透露。
”
如果說臺商的增資潮尚難以確切地顯示東莞臺企總體的發展態勢,那么下面這一組
數字無疑能夠更清晰地展現東莞臺企目前良好的經營勢頭。臺博會新聞發布會上透露,
今年1到6月的東莞合同外資中,臺資達到5.63億美元,同比增長達28.43%;外資企業注
冊的新品牌中,臺企占到了50%的比例;東莞臺企的總體內銷比例從2008年的不到10%提
升到30%左右;東莞臺協的會員數量從去年底的2900多家增加到了目前的3050家;目前東
莞投資總額超千萬美元的臺商有360家,過億美元的有13家……
這種良好的態勢在展會的籌備過程中得到了更為具體的體現。陳漢生,臺博會的總召
集人,“本屆臺博會的總攤位數是920個,這一數字比去年減少了80個;與此相應的是,
特裝展位的比例從以往的20%到30%提升到了50%以上。”更多的參展商采用特裝,表明臺
企的實力在增強。
另一方面,東莞臺企轉型升級的內生動力也在不斷加強。參展的東莞臺企比例達到
六成,企業報名的熱情更加踴躍,首次參展的企業增多。“這是因為在今年來國外市場
恢復緩慢、各項成本不斷上漲的局面下,更多的臺企意識到了臺博會對于轉型拓內銷的
重要性。”陳漢生表示。 從另一個角度也可看出東莞臺企日益高漲的轉型訴求,那
就是展會市場化程度的不斷提高。據了解,去年臺博會的市政府補助經費為450萬元,今
年減少了50萬元,市臺協也成立了專業的展覽公司——東莞華莞展覽公司具體負責臺博
會的展務工作,以推動臺博會逐步市場化運作。謝慶源說,“有市場需求,展會才有市
場化的可能。而正是東莞臺企轉型升級需求的高漲,為臺博會加速市場化提供了支撐。
”
從歷屆臺博會統計數據的變化,也可映射東莞臺商的生存發展狀態變遷。2010年的
第一屆臺博會有400家廠商參展,共設1100個展位,展出超過20000項臺灣產品,展會期
間共創造了19.4億元人民幣的商機,吸引了超過34萬人次進場參觀;到第二屆臺博會,
4天內共有7000多家專業采購商與400多家參展商積極對接,創造了總采購商機20.0119億
人民幣,并創造了6680萬元的現場零售紀錄;在去年舉辦的第三屆臺博會上,共吸引了
35.8萬人次入場參觀采購,其中專業采購商8634人次;展會創造的總商機達27.1億元,
其中現場零售8509萬元;而今年臺博會,展位數量已減少到920個,首日成交金額便達2
2億元,有9605人次專業采購商入場采購。
可以看出,四屆臺博會的展位數量呈不斷減少的趨勢,這意味著單個展位面積的擴
大和特裝展位數量的提升,反映了臺企實力的增強;參展的采購商不斷增多,第二屆、
第三屆和第四屆分別為7000多人次、8634人次和9605人次,這也使展會采購金額逐年上
升,表明東莞臺商開拓內銷市場取得了良好的進展。
“近年來受全球經濟形勢影響,臺商也承受了不小的壓力,但同時也面對很多的機
遇,如何將壓力轉化為動力,讓臺資企業在新一輪產業變革中占據主動、提升競爭力,
是東莞市委、市政府非常關注的問題。”開幕式上,市委常委、統戰部部長李小梅說,
東莞希望通過政策、市場、平臺等手段,幫助廣大臺商扎根東莞,進一步做大做強。
進化中的臺商
“自2008年金融風暴之后一直到2012年,面臨國際經濟形勢的壓力,臺商繼續扎根
東莞發展的堅定信心沒有動搖。”這是謝慶源對當前東莞臺商群體心態的總結。
與遭遇2008年那次金融風暴時截然不同,今天的東莞臺商面對國際經濟形勢的動蕩
已泰然自若,而這份從容則源自臺商群體通過不斷摸索、艱難嘗試所實現的蛻變與進化
。
“不是僅僅從外銷變成內銷,從代工變成品牌,而是從企業的管理、技術、人員、
執行力乃至經營理念、運作模式等多個方面全面地進化,才能實現附加值的提高、抗風
險能力的強化。”陳漢生經營的企業叫做東莞僑運表業有限公司,位于厚街鎮,對于轉
型升級過程中的艱難和迂回,陳漢生深有感觸。“要經過多次、反復的探索,才能找到
正確的路徑。”
僑運表業于1990年成立,主要生產石英表、不銹鋼表及合金表,年產量達300萬塊。
和很多在東莞經營多年的臺資企業一樣,僑運表業一直以外銷代工為主,產品主要銷往
中東市場。但近年來受金融風暴、歐債危機等事件的影響,全球經濟環境惡化,這讓陳
漢生萌生了加速內銷布局的念頭。
陳漢生瞄準了13億人的禮品市場,進軍飾品業,主要生產各類不銹鋼、合金飾品。
然而,由于市場環境的不利因素,禮品的需求持續減弱,僑運表業在飾品市場的發展也
并不理想。“飾品行業競爭激烈,突圍很困難。”
很快,陳漢生有了新的戰略。從今年7月開始,僑運表業開始為國外品牌Hello Kit
ty生產手表,同時成為該品牌在廣東區域的代理商。“我希望以國外知名品牌帶動公司
其他自主品牌的成長。”在陳漢生看來,這樣“曲線轉型”的方式,也是臺企在轉型升
級遭遇阻力之后比較合理的選擇。
明安運動器材(東莞)有限公司是在本屆臺博會上簽約擴大投資的四家企業之一,
在東莞建廠已20年,現擁有8000多名員工,此前一直為歐美品牌代工,年銷售額達到12
3億臺幣。
“以前,代工所得的利潤尚能維持公司的發展,但當人力等綜合成本上漲之后,代
工的利潤卻無法隨之提高,僅靠代工就難以為繼了。”該公司業務管理師黃安暉對記者
直言,正因此,該公司于今年建立了內銷品牌“霸王鯨”,主要生產高爾夫球具、單車
等碳纖制品。
在外銷市場,明安公司也有意創立自主品牌,但由于可能與代工品牌產生沖突,該
公司計劃采用一種漸進的方式突破,即先通過與國外品牌廠商協同開發的模式,提高參
與度,為未來的升級發展奠定基礎。
同時,明安公司也積極向產業鏈上游延伸。本次簽約的內容即為投資5000萬元,在
東莞建廠生產復合材料。
而另一家簽約擴大投資的廣東大眾康藥業有限公司則選擇了跨界轉型。這家公司原
是一家傳統電子企業,在今年成立了新公司,試水生物醫藥領域;曾以精美的琉璃制品
和燈具聞名的臺企永晉集團也實現了從傳統產業向新興產業的轉型,在本屆臺博會上帶
來了全新研發的綠屏風、結合LED顯示的生態綠墻等綠能產品。
自2010年到2013年之間,大部分東莞臺商都在進行著各種各樣的嘗試。“20年前,
我們開始在大陸建廠生產,抓住了制造業的機會,領先于大陸的企業;現在,我們在國
內市場已經落后于大陸的企業,從領跑者變成了追趕者。”在陳漢生看來,這正是東莞
臺企乃至大陸臺企急于改變現狀的心理動因。
有專家認為,臺商群體在強烈的升級訴求驅動下,于短短幾年內取得階段性成效并
不意外,而各路臺商“八仙過海”似的轉型試驗,也正是臺商快速進化的基礎。“這個
過程不可能一帆風順,很可能是曲折、迂回的。”無論是僑運表業那樣曲線、迂回地嘗
試,還是明安公司協同開發的模式和產業鏈延伸,抑或更多臺企從傳統產業向新興產業
的跨越,都表明臺商群體與幾年前已經截然不同。“能夠根據外界要素的轉變,及時、
合理地調整自身,正是一種進化的表現,而這種進化目前仍在進行中。”
陳漢生也認為,憑借多年來全球行銷的經驗和優質的產品,臺商必定能夠扭轉在國
內市場落后的局面。
艱難的探索
以中小企業為主的東莞臺商群體,憑單打獨斗很難實現順利的蛻變。
一方面,常年習慣于外銷代工的臺企要轉向內銷,資金、人才都是問題;另一方面
,內銷市場的復雜結構,也為臺企的轉型設置了重重障礙。
在這樣的背景下,被稱為“天下第一臺協”的東莞市臺商投資企業協會(下稱東莞
臺協)擔負起了集聚資源、搭建平臺、輔導升級的功能,開啟了一系列雖然艱難卻是卓
有成效的探索,一手推動了東莞臺商的進化。
結合臺商在轉型升級過程中面臨的重重障礙,東莞臺協幾年來搭建起5大平臺,從不
同的角度為臺商提供幫助。在轉型升級方面,成立了診斷輔導平臺聯合服務辦公室,引
進了15家專業輔導機構,幾年來診斷臺資企業800多家,輔導臺資企業400多家。據統計
,接受輔導的企業生產成本降低了10%,企業庫存減少了10%,企業用工減少了7%,投資
額新增5.5億美元,內銷新增30.9億人民幣。
外銷轉內銷方面,成功舉辦了臺博會,吸引了100多萬人次,創造了近70億元的商機
。
內銷渠道方面,成立了大麥客賣場、小麥客連鎖通路以及東莞加工貿易產品訂購中
心,并協助臺商產品推廣中俄邊貿。
物流方面,成立了富全(東莞)物流有限公司,進駐了東莞保稅物流中心,為臺企
提供保稅貨物一日游、跨關區貨物結轉以及出口離境貨物退港分拆、包裝等服務,幫助
企業出口轉內銷。
此外,還成立了東莞華莞展覽公司,除了舉辦臺博會的功能之外,還協助東莞臺商
到全國參展,以及集體進駐百貨商場。
“這些年來,我們搭建的這些平臺,無不顯示出臺商在東莞扎根發展的決心。”謝
慶源對記者說:“臺商是一個有韌性的群體。在東莞的臺商,有的從30多歲干到60多歲
,什么驚濤駭浪都經歷過了。”
盡管在東莞臺協的積極推動下,東莞臺商的轉型升級已初見成效,但前路仍非坦途
。“以前做代工,產品制造出來,交貨給客戶就不管了。現在要做內銷,渠道、品牌推
廣都要考慮,最重要的是要建立服務的意識和能力,這也是最難的。”陳漢生說。而謝
慶源也認為,臺商的轉型升級“不是兩三年的事”,而是一個漫長、艱難的過程。
新時代的鑰匙
“大環境不好,但全球市場這塊餅不會消失,一些人被淘汰了,另一些人就會有更
大的空間。”
談到東莞臺商今后的發展,謝慶源在保持樂觀的同時,也看到了顯性的和潛在的風
險:“人力成本高、招聘難、專業人才尤其難找,此外不明朗的政策也會帶來潛在的風
險。”謝慶源認為,東莞應進一步加大政策宣導的力度。
面對變幻莫測的外部經濟環境,東莞臺商應如何應對?在謝慶源看來,分工與合作
、開放與融合是今后東莞臺商發展的主題。“現在大陸的企業迅速崛起,一些原來在臺
企工作的員工自己也開始出去創業,產業鏈上的一些環節臺商可以與大陸企業充分合作
,通過產業分工,也分散了風險。”謝慶源說。
實際上,由于臺灣企業向東莞的遷移具有組群式整體移動的特點,許多產業的上下
游都聚集于此,所以東莞的臺資企業自發形成了許多“內循環”商圈。這些內循環的商
圈作為一個整體參與國際競爭,商圈內部企業形成功能明確的分包加工體系,共同接單
協作生產,采用訂單和出廠核銷單代替各種生產協議。以IT產業為例,北京大學教授王
緝慈曾調研過東莞的臺資IT產業集群。她發現,臺資IT企業幾乎很少與體系之外的企業
進行交易。有專家認為,這樣抱團發展的體系有利于更方便地整合資源。
然而,面對新的競爭形勢,臺企的“內循環”商圈也在不斷開放。采訪中,謝慶源
一再提到“資源共享”、“共贏”等字眼,也意味著臺商與大陸企業的融合發展正在提
速。
在具體的轉型方向上,謝慶源再一次提到他多年來熱衷引進的觀光工廠,并強調應
該充分認識到這一產業形態對于東莞臺企轉型升級的重要作用。而就在本屆臺博會開幕
當天,市委副書記、市長袁寶成對觀光工廠也表現出濃厚的興趣,袁寶成表示,這種模
式非常好,可在東莞推動觀光工廠試點。
讓謝慶源頗感欣慰的是,目前已經有臺企開始謀劃建立觀光工廠,有5家企業表現出
這樣的意愿,希望通過這一模式從傳統產業順利轉型為文化創意產業。(記者 劉耕)
【發文前須知】
請勿張貼與大陸職場所需無關、或具有政治色彩的新聞、或違反著作權法之文章。
若有相關情形,版主將不告知進行刪除,善請體察。
閱讀完畢後,請善用ctrl+y 刪行功能消除。
--
Tags:
大陸工作
All Comments
By Dinah
at 2013-09-17T06:46
at 2013-09-17T06:46
By Yuri
at 2013-09-17T18:01
at 2013-09-17T18:01
By Brianna
at 2013-09-20T13:06
at 2013-09-20T13:06
By Ethan
at 2013-09-23T23:47
at 2013-09-23T23:47
By Eden
at 2013-09-27T03:53
at 2013-09-27T03:53
By Yuri
at 2013-09-29T18:29
at 2013-09-29T18:29
By Eden
at 2013-09-29T20:23
at 2013-09-29T20:23
By Megan
at 2013-10-03T00:34
at 2013-10-03T00:34
By Anthony
at 2013-10-06T14:51
at 2013-10-06T14:51
By Kama
at 2013-10-09T15:09
at 2013-10-09T15:09
By Tristan Cohan
at 2013-10-10T22:56
at 2013-10-10T22:56
Related Posts
還沒想到畢業感言的家當出清(上海嘉定)
By Ursula
at 2013-09-15T19:59
at 2013-09-15T19:59
四川省政府附近
By Carolina Franco
at 2013-09-15T19:21
at 2013-09-15T19:21
VPN測試
By Edith
at 2013-09-15T10:35
at 2013-09-15T10:35
有人有Astrxxx VPN可以租用嗎?
By Hedy
at 2013-09-14T23:57
at 2013-09-14T23:57
不同於台灣的大陸手機合約方案
By Ophelia
at 2013-09-14T21:39
at 2013-09-14T2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