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 立即停止濫權羈押/高鐵案當事人 謝清志 - 律師工作討論
By Lily
at 2008-12-04T20:41
at 2008-12-04T20:41
Table of Contents
※ [本文轉錄自 Gossiping 看板]
作者: lyfelf (無情的城市) 站內: Gossiping
標題: [爆卦] 立即停止濫權羈押/高鐵案當事人 謝清志
時間: Thu Dec 4 20:36:10 2008
http://www.wretch.cc/blog/chinshieh/17812030
除了「危害自己或他人安全之虞」外,不得以「串供」或「湮滅證據」等理由,羈押任何
人。
文/謝清志
七月卅日,曾因所謂的「南科高鐵減振工程弊案」被起訴的十位「貪官」、「奸商」與「
學術蠹蟲」,一審全部被判無罪(廠商另因違反《公司法》被判徒刑得易科罰金),而我
就是媒體曾形容的貪官。
近來特偵組及部分地檢署的種種作為,無異押人取供,不禁讓我想起過去兩年多的折磨與
煎熬,尤其是五十九天的收押禁見。
究竟誰在串供、湮滅證據?
二○○六年五月廿三日我到南檢應訊,經過幾個小時疲勞問訊後,檢察官說我涉嫌重大,
要求當庭收押,我立即被戴上手銬;請注意,此時我還只是一位嫌疑人而已。
幾個小時後才開始的羈押審理庭上,法官質疑檢察官證據不足,檢察官眼看情況「不妙」
,竟要求延後審理,我的律師抗議無效;再過幾小時,三位法官(又加入另二位法官)同
意了檢察官的主張。
於是,我被收押禁見,隨即送往看守所,開始在「五乘九台尺」的空間內與其他嫌疑人共
同生活,每回進出還得檢查私處。請注意,在法院宣判之前,我還是一個無罪之身的人,
但已開始接受「犯人」般的對待。
五十九天後,也就是二個月羈押期屆滿之際,檢察官還想繼續羈押我,提出的理由竟包括
「還有一位證人尚未傳訊到案」。這回,法官不同意檢察官的主張,我因而順利交保。
台灣的檢察官辦案動輒以預防「串供」、「湮滅證據」為由羈押嫌疑人,當時我被收押禁
見,檢察官也持同樣的理由。
我被羈押,我當然無法「串供」;結果竟是檢察官在「外頭」,透過傳訊相關人士,開始
編撰我們的犯罪故事。
我被羈押,我當然無法「湮滅證據」,因為幾乎所有資料都已被檢察官查扣了;結果竟是
檢察官片斷、扭曲地拿出所謂不利於我的「證據」。後來,我在檢方未查扣的資料中找到
一些有利於自己的證據,我直呼阿彌陀佛,如果當時這些也被查扣,我的有利證據豈不被
湮滅了?
直到今日,我已一審無罪,當初檢察官從我這邊所查扣的資料完全沒有歸還。一審過程,
我曾向檢方索討銀行存摺,檢方竟要我直接向銀行宣稱「遺失」,藉以換發新存摺。
換言之,檢察官羈押了我,結果卻是他開始進行他的「串供」與「湮滅證據」。
然而,更嚴重的是,我被收押禁見,不只無法串供、湮滅證據,我還在檢察官不斷偵訊、
洗腦下,開始懷疑起自己,以為自己真的就像檢察官所稱做了什麼犯法的事。
二千多年前,《戰國策》上「曾參殺人」的心理學問題在我身上應證了;曾參的母親在外
人連說三次「曾參殺人」後,也開始懷疑起自己的兒子真的殺了人。在看守所中,檢察官
詢問某項決策是不是我做的決定,某項資料是不是我洩露的,第一次我還自信地否認,第
二次我還是否認,但內心竟開始自我懷疑;直到我交保之後找出有利自己的證據之前,有
好一段時間,我還不時懷疑自己可能真的做了什麼不法的事。
朱朝亮憑什麼「教訓」人?
目前特偵組檢察官之一的朱朝亮,就是二○○六年台南地檢署起訴我們時的檢察長,他後
來在接受《今周刊》(二○○七年七月廿三日)訪問暢談其辦案經驗時竟說到:「檢察官
辦案不一定是要當事人被判有罪,但至少要讓他們得到『教訓』。」
檢察官憑什麼權力來決定一個人該不該接受教訓?這不正是白色恐怖時期未經審判即無端
遭受「管束」的許多受害者的下場?
一個檢察官,有本事就該拿出證據來起訴嫌疑人,如果明知無法定罪卻還要以起訴來「教
訓」嫌疑人,心態可議;檢察官在聲押嫌疑人時,何嘗不是朱朝亮這種「整人」的心態?
我在看守所五十九天期間,曾有三位「牢友」和我關在一起。我有三位律師,時時逼著檢
察官儘速查案,好讓我這位當事人早日交保,但我那三位牢友命運全然不同。
第一位牢友被羈押近四個月後交保,第二位牢友被羈押五個星期後交保,第三位牢友在我
交保時已被羈押一個半月,他們在這段羈押期間,檢察官從未就案情提訊過他們。檢察官
在順利將他們羈押進看守所後,似乎就忘了他們的存在;在法院判決之前,他們還是無罪
之身,檢察官能用羈押來「整」他們嗎?這就是朱朝亮所謂的「教訓」嗎?
「無罪推定」與「證據裁判主義」是法學ABC的入門知識。無罪推定,就是在法院判決之
前,所有人,即使是嫌疑人,也要被推定是無罪的;證據裁判主義,就是檢察官要指控他
人犯罪,法官要判人有罪,都要根據「證據」,而且,這些證據還不能只是一般的合理懷
疑而已,也就是要「超越合理懷疑」(beyond reasonable doubt)的程度。
例如,甲匯了一筆錢給乙。一般合理的懷疑,可能包括了:(一)甲「送」乙;(二)甲
「還」乙;(三)甲「賄賂」乙;(四)甲受乙脅迫而支付的金錢等等。然而,在法庭上
,檢察官有責任提出具體證據,讓人確認就只有上述某一種狀況,而不會有其他可能。
我與其他被告遭起訴,就是檢察官依其「臆測推論」而編撰了一個虛構的犯罪故事;而我
們一審得以清白無罪,就是檢察官的這些「臆測推論」或「合理懷疑」完全經不起證據的
檢驗。
然而,我們的聲譽受損,如何補償,我們的公道,誰能還?
在法庭上公平競賽
假如,司法偵查與訴訟是一場「競賽」,代表國家的檢察官自始就居於優勢,因為他擁有
搜索、調查、調閱(包括政府與民間資料、當事人隱私資料)、監聽、限制出境等手段;
相反地,嫌疑人或被告,除了花錢請律師辯護外,幾乎沒有什麼力量與之抗衡。更甚者,
檢察官任意指控,完全不負舉證責任,被告還得找證據來證明自己的清白。
這是一個民主國家司法制度應有的「遊戲規則」嗎?我不相信!然而,這確實存在於所謂
的民主化台灣社會中!
假如,這場競賽要趨於公平,檢察官的「權力」應受節制,檢察官的辦案「能力」該被提
昇,而不是檢察官躲在制度的優勢裡來掩飾其無能與濫權。
現行的羈押制度,只會讓檢察官便宜行事,嫌疑人卻因此喪失自由,被剝奪為自己尋找有
利證據的機會,羈押變成對他們的另類刑求與逼供。
在此,我以切身慘痛經驗鄭重要求:「立即停止『濫權』羈押。」今後,除了「危害自己
或他人安全之虞」外,不得以「串供」或「湮滅證據」等理由,羈押任何人。
同時,在法院判決之前,所有人都是無罪認定,且應受人權保障與合理對待;檢察官要指
控他人犯罪應負舉證責任;法院本於證據裁判主義,唯有在強而有力的證據下才可定人於
罪。
(作者為前國科會副主委)
--
作者: lyfelf (無情的城市) 站內: Gossiping
標題: [爆卦] 立即停止濫權羈押/高鐵案當事人 謝清志
時間: Thu Dec 4 20:36:10 2008
http://www.wretch.cc/blog/chinshieh/17812030
除了「危害自己或他人安全之虞」外,不得以「串供」或「湮滅證據」等理由,羈押任何
人。
文/謝清志
七月卅日,曾因所謂的「南科高鐵減振工程弊案」被起訴的十位「貪官」、「奸商」與「
學術蠹蟲」,一審全部被判無罪(廠商另因違反《公司法》被判徒刑得易科罰金),而我
就是媒體曾形容的貪官。
近來特偵組及部分地檢署的種種作為,無異押人取供,不禁讓我想起過去兩年多的折磨與
煎熬,尤其是五十九天的收押禁見。
究竟誰在串供、湮滅證據?
二○○六年五月廿三日我到南檢應訊,經過幾個小時疲勞問訊後,檢察官說我涉嫌重大,
要求當庭收押,我立即被戴上手銬;請注意,此時我還只是一位嫌疑人而已。
幾個小時後才開始的羈押審理庭上,法官質疑檢察官證據不足,檢察官眼看情況「不妙」
,竟要求延後審理,我的律師抗議無效;再過幾小時,三位法官(又加入另二位法官)同
意了檢察官的主張。
於是,我被收押禁見,隨即送往看守所,開始在「五乘九台尺」的空間內與其他嫌疑人共
同生活,每回進出還得檢查私處。請注意,在法院宣判之前,我還是一個無罪之身的人,
但已開始接受「犯人」般的對待。
五十九天後,也就是二個月羈押期屆滿之際,檢察官還想繼續羈押我,提出的理由竟包括
「還有一位證人尚未傳訊到案」。這回,法官不同意檢察官的主張,我因而順利交保。
台灣的檢察官辦案動輒以預防「串供」、「湮滅證據」為由羈押嫌疑人,當時我被收押禁
見,檢察官也持同樣的理由。
我被羈押,我當然無法「串供」;結果竟是檢察官在「外頭」,透過傳訊相關人士,開始
編撰我們的犯罪故事。
我被羈押,我當然無法「湮滅證據」,因為幾乎所有資料都已被檢察官查扣了;結果竟是
檢察官片斷、扭曲地拿出所謂不利於我的「證據」。後來,我在檢方未查扣的資料中找到
一些有利於自己的證據,我直呼阿彌陀佛,如果當時這些也被查扣,我的有利證據豈不被
湮滅了?
直到今日,我已一審無罪,當初檢察官從我這邊所查扣的資料完全沒有歸還。一審過程,
我曾向檢方索討銀行存摺,檢方竟要我直接向銀行宣稱「遺失」,藉以換發新存摺。
換言之,檢察官羈押了我,結果卻是他開始進行他的「串供」與「湮滅證據」。
然而,更嚴重的是,我被收押禁見,不只無法串供、湮滅證據,我還在檢察官不斷偵訊、
洗腦下,開始懷疑起自己,以為自己真的就像檢察官所稱做了什麼犯法的事。
二千多年前,《戰國策》上「曾參殺人」的心理學問題在我身上應證了;曾參的母親在外
人連說三次「曾參殺人」後,也開始懷疑起自己的兒子真的殺了人。在看守所中,檢察官
詢問某項決策是不是我做的決定,某項資料是不是我洩露的,第一次我還自信地否認,第
二次我還是否認,但內心竟開始自我懷疑;直到我交保之後找出有利自己的證據之前,有
好一段時間,我還不時懷疑自己可能真的做了什麼不法的事。
朱朝亮憑什麼「教訓」人?
目前特偵組檢察官之一的朱朝亮,就是二○○六年台南地檢署起訴我們時的檢察長,他後
來在接受《今周刊》(二○○七年七月廿三日)訪問暢談其辦案經驗時竟說到:「檢察官
辦案不一定是要當事人被判有罪,但至少要讓他們得到『教訓』。」
檢察官憑什麼權力來決定一個人該不該接受教訓?這不正是白色恐怖時期未經審判即無端
遭受「管束」的許多受害者的下場?
一個檢察官,有本事就該拿出證據來起訴嫌疑人,如果明知無法定罪卻還要以起訴來「教
訓」嫌疑人,心態可議;檢察官在聲押嫌疑人時,何嘗不是朱朝亮這種「整人」的心態?
我在看守所五十九天期間,曾有三位「牢友」和我關在一起。我有三位律師,時時逼著檢
察官儘速查案,好讓我這位當事人早日交保,但我那三位牢友命運全然不同。
第一位牢友被羈押近四個月後交保,第二位牢友被羈押五個星期後交保,第三位牢友在我
交保時已被羈押一個半月,他們在這段羈押期間,檢察官從未就案情提訊過他們。檢察官
在順利將他們羈押進看守所後,似乎就忘了他們的存在;在法院判決之前,他們還是無罪
之身,檢察官能用羈押來「整」他們嗎?這就是朱朝亮所謂的「教訓」嗎?
「無罪推定」與「證據裁判主義」是法學ABC的入門知識。無罪推定,就是在法院判決之
前,所有人,即使是嫌疑人,也要被推定是無罪的;證據裁判主義,就是檢察官要指控他
人犯罪,法官要判人有罪,都要根據「證據」,而且,這些證據還不能只是一般的合理懷
疑而已,也就是要「超越合理懷疑」(beyond reasonable doubt)的程度。
例如,甲匯了一筆錢給乙。一般合理的懷疑,可能包括了:(一)甲「送」乙;(二)甲
「還」乙;(三)甲「賄賂」乙;(四)甲受乙脅迫而支付的金錢等等。然而,在法庭上
,檢察官有責任提出具體證據,讓人確認就只有上述某一種狀況,而不會有其他可能。
我與其他被告遭起訴,就是檢察官依其「臆測推論」而編撰了一個虛構的犯罪故事;而我
們一審得以清白無罪,就是檢察官的這些「臆測推論」或「合理懷疑」完全經不起證據的
檢驗。
然而,我們的聲譽受損,如何補償,我們的公道,誰能還?
在法庭上公平競賽
假如,司法偵查與訴訟是一場「競賽」,代表國家的檢察官自始就居於優勢,因為他擁有
搜索、調查、調閱(包括政府與民間資料、當事人隱私資料)、監聽、限制出境等手段;
相反地,嫌疑人或被告,除了花錢請律師辯護外,幾乎沒有什麼力量與之抗衡。更甚者,
檢察官任意指控,完全不負舉證責任,被告還得找證據來證明自己的清白。
這是一個民主國家司法制度應有的「遊戲規則」嗎?我不相信!然而,這確實存在於所謂
的民主化台灣社會中!
假如,這場競賽要趨於公平,檢察官的「權力」應受節制,檢察官的辦案「能力」該被提
昇,而不是檢察官躲在制度的優勢裡來掩飾其無能與濫權。
現行的羈押制度,只會讓檢察官便宜行事,嫌疑人卻因此喪失自由,被剝奪為自己尋找有
利證據的機會,羈押變成對他們的另類刑求與逼供。
在此,我以切身慘痛經驗鄭重要求:「立即停止『濫權』羈押。」今後,除了「危害自己
或他人安全之虞」外,不得以「串供」或「湮滅證據」等理由,羈押任何人。
同時,在法院判決之前,所有人都是無罪認定,且應受人權保障與合理對待;檢察官要指
控他人犯罪應負舉證責任;法院本於證據裁判主義,唯有在強而有力的證據下才可定人於
罪。
(作者為前國科會副主委)
--
Tags:
律師
All Comments
By Zora
at 2008-12-07T01:00
at 2008-12-07T01:00
By Olga
at 2008-12-09T05:19
at 2008-12-09T05:19
By Noah
at 2008-12-11T09:39
at 2008-12-11T09:39
By Catherine
at 2008-12-13T13:58
at 2008-12-13T13:58
By Puput
at 2008-12-15T18:17
at 2008-12-15T18:17
By Andrew
at 2008-12-17T22:37
at 2008-12-17T22:37
By Bethany
at 2008-12-20T02:56
at 2008-12-20T02:56
By Caroline
at 2008-12-22T07:15
at 2008-12-22T07:15
By Rae
at 2008-12-24T11:35
at 2008-12-24T11:35
By Jacky
at 2008-12-26T15:54
at 2008-12-26T15:54
By Jacob
at 2008-12-28T20:13
at 2008-12-28T20:13
By Hazel
at 2008-12-31T00:32
at 2008-12-31T00:32
By Faithe
at 2009-01-02T04:52
at 2009-01-02T04:52
By Olive
at 2009-01-04T09:11
at 2009-01-04T09:11
By Charlotte
at 2009-01-06T13:30
at 2009-01-06T13:30
By Blanche
at 2009-01-08T17:50
at 2009-01-08T17:50
By Hamiltion
at 2009-01-10T22:09
at 2009-01-10T22:09
By Ina
at 2009-01-13T02:28
at 2009-01-13T02:28
By Michael
at 2009-01-15T06:48
at 2009-01-15T06:48
By David
at 2009-01-17T11:07
at 2009-01-17T11:07
By Rae
at 2009-01-19T15:26
at 2009-01-19T15:26
By Hedda
at 2009-01-21T19:45
at 2009-01-21T19:45
By Barb Cronin
at 2009-01-24T00:05
at 2009-01-24T00:05
By Edith
at 2009-01-26T04:24
at 2009-01-26T04:24
By Franklin
at 2009-01-28T08:43
at 2009-01-28T08:43
By Damian
at 2009-01-30T13:03
at 2009-01-30T13:03
By Ursula
at 2009-02-01T17:22
at 2009-02-01T17:22
By Kyle
at 2009-02-03T21:41
at 2009-02-03T21:41
By Tracy
at 2009-02-06T02:01
at 2009-02-06T02:01
By Brianna
at 2009-02-08T06:20
at 2009-02-08T06:20
By Wallis
at 2009-02-10T10:39
at 2009-02-10T10:39
By Audriana
at 2009-02-12T14:58
at 2009-02-12T14:58
By Joseph
at 2009-02-14T19:18
at 2009-02-14T19:18
By Lydia
at 2009-02-16T23:37
at 2009-02-16T23:37
By Zenobia
at 2009-02-19T03:56
at 2009-02-19T03:56
By Brianna
at 2009-02-21T08:16
at 2009-02-21T08:16
By Mia
at 2009-02-23T12:35
at 2009-02-23T12:35
By Joe
at 2009-02-25T16:54
at 2009-02-25T16:54
By Ina
at 2009-02-27T21:14
at 2009-02-27T21:14
By Franklin
at 2009-03-02T01:33
at 2009-03-02T01:33
By Caroline
at 2009-03-04T05:52
at 2009-03-04T05:52
By Anonymous
at 2009-03-06T10:11
at 2009-03-06T10:11
By Doris
at 2009-03-08T14:31
at 2009-03-08T14:31
By Linda
at 2009-03-10T18:50
at 2009-03-10T18:50
By Damian
at 2009-03-12T23:09
at 2009-03-12T23:09
By Jake
at 2009-03-15T03:29
at 2009-03-15T03:29
By Ina
at 2009-03-17T07:48
at 2009-03-17T07:48
Related Posts
實習
By Delia
at 2008-12-01T23:30
at 2008-12-01T23:30
請問環宇法律事務所的工作環境可好?
By Zora
at 2008-12-01T02:26
at 2008-12-01T02:26
聽過法官說過最扯的話?
By Cara
at 2008-11-29T13:58
at 2008-11-29T13:58
大家好,我想請問一下關於實習律師的問題。
By Ina
at 2008-11-28T10:19
at 2008-11-28T10:19
台南的大福德國際律師事務所?
By Rachel
at 2008-11-27T20:30
at 2008-11-27T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