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新創公司走向全球化,矽谷不再獨享優 - 工程師
By Noah
at 2020-07-15T16:46
at 2020-07-15T16:46
Table of Contents
科技新創公司走向全球化,矽谷不再獨享優勢
https://bit.ly/3eyA9JI
根據Startup Genome公司2020年最新出版的新創公司生態報告,指出創業運動正在全球化
並做出三大結論。
1.創新正從矽谷走向了全球
現今在全球,已經有超過400家獨角獸公司。十年前,獨角獸公司主要都集中在矽谷,但
是現今卻遍佈28個國家。根據統計2013年一共增加了4家獨角獸公司,但是到了2019年卻
有高達84家新創公司加入這十億美元的俱樂部。
以產業類別來區分,金融科技與網路軟體和服務是全球創新案例最多的兩個產業。其次則
是電子商務或D2C(Direct-to-Consumer)以及人工智慧。
2.技術資本正受到挑戰
成為下一個矽谷已經不是重點,因為愈來愈多地區都擁有豐厚資金進行創投。取而代之的
是,區域贏家或者專業生態體系。例如:領先的生態系統中有30%來自於亞太地區。在亞
太領域,2019年新創公司數目比2012年還要成長了50%。這些變化比起當初預估的速度還
要快。
此外,正在建立的新創公司類型也在發生變化。例如:最大的數位銀行是在巴西(Nubank
),其進行了區域擴展;最大的機器人自動化公司誕生在羅馬尼亞(UiPath);最大的VR
成功的誕生在布拉格(Beat Saber);最大的超級應用程式發生在中國(騰訊)。
3.新創公司的前景更加艱困
建立一家新創企業充滿了挑戰,但是在資金充沛的前幾年似乎並沒有那麼困難。但是隨著
COVID-19大流行,正挑戰了各地的新創企業,受影響最大的可能是那些在全球更艱難且資
源更少的生態系統中的新創企業。
因為現今全球創投資本已經下降了20%,而且都集中在新興生態體系中。全球近20%的新創
公司創始人被逼迫下台,而將近50%發現其獲得資金流程顯著放緩。超過72%的新創公司營
收下降。這也迫使60%的新創公司解雇一些員工。
從以上三點可以知道,在逆風之下,新創公司要取得成功,必須擁有韌性。更重要的是,
其必須開創一種新的營運模式。其實,全球許多地區都正在改寫矽谷規則,也就是說,全
球不能夠再複製矽谷成功模式,而是要開創一個新的生態體系。
這對於美國科技產業也是一種警訊,如果美國再一次限縮外國人才移民至美國,那麼未來
的創新規則不再是美國主導,而是各地開花的景象。
--
https://bit.ly/3eyA9JI
根據Startup Genome公司2020年最新出版的新創公司生態報告,指出創業運動正在全球化
並做出三大結論。
1.創新正從矽谷走向了全球
現今在全球,已經有超過400家獨角獸公司。十年前,獨角獸公司主要都集中在矽谷,但
是現今卻遍佈28個國家。根據統計2013年一共增加了4家獨角獸公司,但是到了2019年卻
有高達84家新創公司加入這十億美元的俱樂部。
以產業類別來區分,金融科技與網路軟體和服務是全球創新案例最多的兩個產業。其次則
是電子商務或D2C(Direct-to-Consumer)以及人工智慧。
2.技術資本正受到挑戰
成為下一個矽谷已經不是重點,因為愈來愈多地區都擁有豐厚資金進行創投。取而代之的
是,區域贏家或者專業生態體系。例如:領先的生態系統中有30%來自於亞太地區。在亞
太領域,2019年新創公司數目比2012年還要成長了50%。這些變化比起當初預估的速度還
要快。
此外,正在建立的新創公司類型也在發生變化。例如:最大的數位銀行是在巴西(Nubank
),其進行了區域擴展;最大的機器人自動化公司誕生在羅馬尼亞(UiPath);最大的VR
成功的誕生在布拉格(Beat Saber);最大的超級應用程式發生在中國(騰訊)。
3.新創公司的前景更加艱困
建立一家新創企業充滿了挑戰,但是在資金充沛的前幾年似乎並沒有那麼困難。但是隨著
COVID-19大流行,正挑戰了各地的新創企業,受影響最大的可能是那些在全球更艱難且資
源更少的生態系統中的新創企業。
因為現今全球創投資本已經下降了20%,而且都集中在新興生態體系中。全球近20%的新創
公司創始人被逼迫下台,而將近50%發現其獲得資金流程顯著放緩。超過72%的新創公司營
收下降。這也迫使60%的新創公司解雇一些員工。
從以上三點可以知道,在逆風之下,新創公司要取得成功,必須擁有韌性。更重要的是,
其必須開創一種新的營運模式。其實,全球許多地區都正在改寫矽谷規則,也就是說,全
球不能夠再複製矽谷成功模式,而是要開創一個新的生態體系。
這對於美國科技產業也是一種警訊,如果美國再一次限縮外國人才移民至美國,那麼未來
的創新規則不再是美國主導,而是各地開花的景象。
--
Tags:
工程師
All Comments
By Joseph
at 2020-07-18T01:55
at 2020-07-18T01:55
By Quanna
at 2020-07-22T07:54
at 2020-07-22T07:54
By Lydia
at 2020-07-24T03:04
at 2020-07-24T03:04
By Xanthe
at 2020-07-28T21:26
at 2020-07-28T21:26
By Enid
at 2020-07-30T04:38
at 2020-07-30T04:38
By Lydia
at 2020-08-01T03:58
at 2020-08-01T03:58
By Isla
at 2020-08-04T17:14
at 2020-08-04T17:14
By Barb Cronin
at 2020-08-07T14:00
at 2020-08-07T14:00
By James
at 2020-08-11T04:37
at 2020-08-11T04:37
By Elvira
at 2020-08-12T22:24
at 2020-08-12T22:24
By Gary
at 2020-08-15T10:33
at 2020-08-15T10:33
By Jacky
at 2020-08-16T19:46
at 2020-08-16T19:46
By Jacob
at 2020-08-18T15:08
at 2020-08-18T15:08
Related Posts
強拉員工下台南,志同道合已死??
By Elvira
at 2020-07-15T16:16
at 2020-07-15T16:16
台積續創歷史天價 張忠謀身價增百億
By Emily
at 2020-07-15T12:58
at 2020-07-15T12:58
台積電化學實驗室
By Bennie
at 2020-07-15T12:16
at 2020-07-15T12:16
軟銀傳賣安謀 蘋果可能有興趣收購
By Poppy
at 2020-07-15T11:46
at 2020-07-15T11:46
MTK 產品工程師
By Harry
at 2020-07-15T10:23
at 2020-07-15T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