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選部:律師專業要細分,才可解決流浪。 - 律師工作討論

By Sarah
at 2014-01-03T09:30
at 2014-01-03T09:30
Table of Contents
※ 引述《letita (let it A)》之銘言:
: 我對於法律經濟學沒啥興趣。(我猜很多律師也沒興趣,對於這個爭論也懶得看。)
: 律師業務縮減的原因大致上就不外乎:
: 1. 每年一千個律師出現,如果其中每年只要出現50個很拼很認真很強努力的律師,
: 對於整個市場的大餅就會影響很大了。
以前每年六百個律師左右,也是一樣可能會出現50個很拼的很認真很強的努力的律師,
就您的意思來說應該說如果錄取超過50個律師,只要這些律師都很認真,就會影響整
個市場的大餅,所以是
國考造就了這個50個很拼很認真很強很努力的律師錯了,因為影響市場的大餅?!
申言之,為什麼我們不是應該期待所有考上的律師都應該是很拼很認真很強努力的律師?!
而是認為這些強者破壞市場,所以造成律師業務縮減?!
: 2. 免費律師資源越來越多,本來需要借錢請律師的,現在都免了。
其實在網路時代開始google流行以後,消費者很多資訊都可以透過google取得。
: 3. 免費法律服務諮詢越來越多,以前本來可以收談話費的,現在都不用錢了。
同上,因為網路google流行,很多人透過搜尋來找他自己類似的案件經驗,
免費法律諮詢很多都是為了後面的成案,其實現在還是有律師在收談話費,
但是在大事務所的大律師。
: 還可以一次問十幾個律師,然後自己寫狀子打官司XD
這個跟某老師很強調的,司法應該親民化有關,起訴狀就算寫得阿里不達,
法官也是有辦法審理的。
: 4. 臺灣人收入變少,一般人請不起律師。
正確來說,台灣人在爭議或臨訟本來就沒有請律師的習慣,錢通常花在請民代喬事
或是乾脆想能不能買通司法官比較快。因為媒體發達跟教育程度的提升,大家以司法
處理問題已經比過去提升很多了。
: 5. 臺灣經濟邊緣化,影響國際非訟業務的量。
國際非送業務本來也都是大的事務所再做的,中小型的事務所本來就是本土業務為主,
影響的不大。
要說真正環境上的影響是,當初這些本土業務事務所的客戶就是中小企業的老闆,
但是因為政府強力push企業去大陸投資,所以當初這些客戶都跑去中國去做生意了。
原本的客戶跑了,當然會壓縮到這些中小型事務所的律師業務。
: 至於什麼律師分流、專業化根本就是放屁,餅就那麼大。
: 一家便當店每天的客人就100個,
所以台灣的律師只會考試不會做生意,只能期待上面能不能丟點糖吃。
你要便當店不應該只是想每天客人只會有100個去想。
而是你應該想辦法去行銷你的便當,使得你的便當可以賣1000個。
透過廣告、外送或是其他附加價值的服務來行銷你的產品。
: 並不會因為你把原本的三寶飯分拆成叉燒、油雞、烤鴨三種便當賣,
: 客人就會變成三百個。
如果你原本只有三寶飯,那有人只喜歡吃叉燒,有人只喜歡吃油雞、有人只喜歡吃烤鴨
的,如果你有把這些東西單獨拆開賣,還是會吸引到這些顧客,而增加顧客數目。
有些店的叉燒就是特別好吃,有些店烤鴨是一流的,他們也可用此作為名號,
: 只會因為一條巷子突然開了十間便當店,或是政府整天發放免錢便當....
開十間便當店,就同你前面說的,裡面如果出了一個阿基師等級的,那大概其他
沒特色的便當店也只是等著倒,你會想我當初好好的開便當店每天都有一百個客人,
結果你政府竟然開放了其他人也在這開便當店,還出了一個阿基師害我收入下降,
我就只能哭哭了,讀過藍海策略嗎?你知道怎麼做差異化服務嗎?
: 本來要拜師十年才能出師的,現在新手阿貓阿狗都自己開家店賣難吃便當...
: 客人覺得難吃,就乾脆整條街以後都不來了....
: 然後這家便當店也倒店了...XD
現在整個社會跟律師業趨勢都是一樣的,就是兩極化,你律師固守原本的業務,
不用生意頭腦去改變的經營模式,倒掉本來就是活該而已,這是市場競爭,
跟專技人員工作權保障無關。難道我以前一堆雜貨店因為政府讓連鎖超商一間一間開
害我沒辦法用過去的經營模式繼續下去,所以我應該叫政府去限制超商數量?!
其實我真的有點灰心,當初能夠念法律系的我相信都是頭腦相當不錯的高手,
能夠考上律師的,表示在腦袋上也具有相當的天分。
作律師本來就是等於是在做生意,如果業績不好,應該是想辦法拓展自己的業績。
而不是抱怨政府讓太多人來當律師搶生意了。
就算政府要縮減兩極化,也只是盡量製造大家都有平等競爭的機會即可。
盡量讓資源可以平衡,但是如果涉及到個人努不努力或天分的問題,那就不是政府
可以幫助的。
我想一定會有人覺得我這樣的論調跟政府沒兩樣,其實強調競爭力是沒錯,
一個完全競爭市場所帶來的競爭者平均利益絕對是比壟斷跟寡占低的。
但是帶來促使增加所有消費者跟社會的利益,這是經濟學的觀點,
所以政府為什麼要避免壟斷跟寡占還有聯合行為,就是為了促進政體社會的利益。
流浪律師的問題,如果真的沒能力沒本事接案,如果不加強自己就是退出市場而已。
真的想要穩定固定的收入生活,那就是去當公務員吧,我相信各位道長會想當律師
就是有自己開創事業的想法,不然能夠考上律師,要考上公務員對大家哪有問題,
不是嗎?
--
: 我對於法律經濟學沒啥興趣。(我猜很多律師也沒興趣,對於這個爭論也懶得看。)
: 律師業務縮減的原因大致上就不外乎:
: 1. 每年一千個律師出現,如果其中每年只要出現50個很拼很認真很強努力的律師,
: 對於整個市場的大餅就會影響很大了。
以前每年六百個律師左右,也是一樣可能會出現50個很拼的很認真很強的努力的律師,
就您的意思來說應該說如果錄取超過50個律師,只要這些律師都很認真,就會影響整
個市場的大餅,所以是
國考造就了這個50個很拼很認真很強很努力的律師錯了,因為影響市場的大餅?!
申言之,為什麼我們不是應該期待所有考上的律師都應該是很拼很認真很強努力的律師?!
而是認為這些強者破壞市場,所以造成律師業務縮減?!
: 2. 免費律師資源越來越多,本來需要借錢請律師的,現在都免了。
其實在網路時代開始google流行以後,消費者很多資訊都可以透過google取得。
: 3. 免費法律服務諮詢越來越多,以前本來可以收談話費的,現在都不用錢了。
同上,因為網路google流行,很多人透過搜尋來找他自己類似的案件經驗,
免費法律諮詢很多都是為了後面的成案,其實現在還是有律師在收談話費,
但是在大事務所的大律師。
: 還可以一次問十幾個律師,然後自己寫狀子打官司XD
這個跟某老師很強調的,司法應該親民化有關,起訴狀就算寫得阿里不達,
法官也是有辦法審理的。
: 4. 臺灣人收入變少,一般人請不起律師。
正確來說,台灣人在爭議或臨訟本來就沒有請律師的習慣,錢通常花在請民代喬事
或是乾脆想能不能買通司法官比較快。因為媒體發達跟教育程度的提升,大家以司法
處理問題已經比過去提升很多了。
: 5. 臺灣經濟邊緣化,影響國際非訟業務的量。
國際非送業務本來也都是大的事務所再做的,中小型的事務所本來就是本土業務為主,
影響的不大。
要說真正環境上的影響是,當初這些本土業務事務所的客戶就是中小企業的老闆,
但是因為政府強力push企業去大陸投資,所以當初這些客戶都跑去中國去做生意了。
原本的客戶跑了,當然會壓縮到這些中小型事務所的律師業務。
: 至於什麼律師分流、專業化根本就是放屁,餅就那麼大。
: 一家便當店每天的客人就100個,
所以台灣的律師只會考試不會做生意,只能期待上面能不能丟點糖吃。
你要便當店不應該只是想每天客人只會有100個去想。
而是你應該想辦法去行銷你的便當,使得你的便當可以賣1000個。
透過廣告、外送或是其他附加價值的服務來行銷你的產品。
: 並不會因為你把原本的三寶飯分拆成叉燒、油雞、烤鴨三種便當賣,
: 客人就會變成三百個。
如果你原本只有三寶飯,那有人只喜歡吃叉燒,有人只喜歡吃油雞、有人只喜歡吃烤鴨
的,如果你有把這些東西單獨拆開賣,還是會吸引到這些顧客,而增加顧客數目。
有些店的叉燒就是特別好吃,有些店烤鴨是一流的,他們也可用此作為名號,
: 只會因為一條巷子突然開了十間便當店,或是政府整天發放免錢便當....
開十間便當店,就同你前面說的,裡面如果出了一個阿基師等級的,那大概其他
沒特色的便當店也只是等著倒,你會想我當初好好的開便當店每天都有一百個客人,
結果你政府竟然開放了其他人也在這開便當店,還出了一個阿基師害我收入下降,
我就只能哭哭了,讀過藍海策略嗎?你知道怎麼做差異化服務嗎?
: 本來要拜師十年才能出師的,現在新手阿貓阿狗都自己開家店賣難吃便當...
: 客人覺得難吃,就乾脆整條街以後都不來了....
: 然後這家便當店也倒店了...XD
現在整個社會跟律師業趨勢都是一樣的,就是兩極化,你律師固守原本的業務,
不用生意頭腦去改變的經營模式,倒掉本來就是活該而已,這是市場競爭,
跟專技人員工作權保障無關。難道我以前一堆雜貨店因為政府讓連鎖超商一間一間開
害我沒辦法用過去的經營模式繼續下去,所以我應該叫政府去限制超商數量?!
其實我真的有點灰心,當初能夠念法律系的我相信都是頭腦相當不錯的高手,
能夠考上律師的,表示在腦袋上也具有相當的天分。
作律師本來就是等於是在做生意,如果業績不好,應該是想辦法拓展自己的業績。
而不是抱怨政府讓太多人來當律師搶生意了。
就算政府要縮減兩極化,也只是盡量製造大家都有平等競爭的機會即可。
盡量讓資源可以平衡,但是如果涉及到個人努不努力或天分的問題,那就不是政府
可以幫助的。
我想一定會有人覺得我這樣的論調跟政府沒兩樣,其實強調競爭力是沒錯,
一個完全競爭市場所帶來的競爭者平均利益絕對是比壟斷跟寡占低的。
但是帶來促使增加所有消費者跟社會的利益,這是經濟學的觀點,
所以政府為什麼要避免壟斷跟寡占還有聯合行為,就是為了促進政體社會的利益。
流浪律師的問題,如果真的沒能力沒本事接案,如果不加強自己就是退出市場而已。
真的想要穩定固定的收入生活,那就是去當公務員吧,我相信各位道長會想當律師
就是有自己開創事業的想法,不然能夠考上律師,要考上公務員對大家哪有問題,
不是嗎?
--
All Comments

By Thomas
at 2014-01-05T20:23
at 2014-01-05T20:23

By Oscar
at 2014-01-08T07:16
at 2014-01-08T07:16

By Mason
at 2014-01-10T18:10
at 2014-01-10T18:10

By Joseph
at 2014-01-13T05:03
at 2014-01-13T05:03

By Mia
at 2014-01-15T15:56
at 2014-01-15T15:56

By Anonymous
at 2014-01-18T02:49
at 2014-01-18T02:49

By Heather
at 2014-01-20T13:43
at 2014-01-20T13:43

By Elizabeth
at 2014-01-23T00:36
at 2014-01-23T00:36

By Xanthe
at 2014-01-25T11:29
at 2014-01-25T11:29

By Adele
at 2014-01-27T22:22
at 2014-01-27T22:22

By Iris
at 2014-01-30T09:16
at 2014-01-30T09:16

By Ingrid
at 2014-02-01T20:09
at 2014-02-01T20:09

By Enid
at 2014-02-04T07:02
at 2014-02-04T07:02

By Todd Johnson
at 2014-02-06T17:55
at 2014-02-06T17:55
Related Posts
想請問一下 新鮮人 目前的起薪?

By Anthony
at 2014-01-02T23:01
at 2014-01-02T23:01
想請問一下 新鮮人 目前的起薪?

By Mia
at 2014-01-02T22:34
at 2014-01-02T22:34
想請問一下 新鮮人 目前的起薪?

By Valerie
at 2014-01-02T22:25
at 2014-01-02T22:25
寫書狀的速度

By Harry
at 2014-01-02T21:59
at 2014-01-02T21:59
衛生福利部專業訓

By Rae
at 2014-01-02T20:54
at 2014-01-02T2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