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價不到10美元 美媒狂推台晶圓二哥 - 工程師
By Iris
at 2021-01-04T23:01
at 2021-01-04T23:01
Table of Contents
※ [本文轉錄自 cjol 信箱]
作者: abramtw (世界原來是如此耀眼啊) 看板: Stock
標題: [新聞] 股價不到10美元 美媒狂推台晶圓二哥
時間: Mon Jan 4 22:12:07 2021
1.原文連結:
https://ctee.com.tw/news/tech/397141.html
2.原文內容:
股價不到10美元 美媒狂推台晶圓二哥
工商時報 數位編輯 2021.01.04
過去一年,科技股快速成長,而新的一年,科技股又有什麼值得關注的股票呢?有美媒推薦在美國市場上股價低
於10美元、估值合理的3大潛力股,就有聯電ADR,而聯電ADR周三(30日)上漲4.21%,收
至8.66美元。
《The Motley Fool》報導,美股目前股價低於10美元、估值合理的3大潛力股,分別為聯
電ADR、Limelight Networks及Glu Mobile。
科技及消費品專家Lion Sun撰文指出,總部位於台灣的半導體代工廠聯華電子(UMC)的
光芒,通常被其台灣的另一競爭對手、全球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給掩蓋。
但在全球晶圓代工市場中,聯電排名僅落後台積電、三星(Samsung)及格羅方德(
GlobalFoundries),高居第4名。
報導指出,與台積電相比,聯電生產的晶片體積更大、技術含量更低,聯電在兩年前表示
,除了14奈米製程外,公司不會生產更先進晶片,而是聚焦在技術含量較低的物聯網和汽
車應用產品。台積電製造體積更小、更省電的晶片,今年初已開始實現5奈米晶片量產。
由於聯電放棄先進製程發展,並未讓投資人滿意,聯電不僅將先進製程市場的市佔率拱手
讓給台積電、三星,並且未能滿足高階晶片的需求,去年營收還下滑2%,可是專注資本密
集程度較低的生產,聯電營收也跟著成長了38%。
報導並補充,今年前9個月,聯電營收年增長24%,利潤年增長逾2倍。聯電將此成長歸功
於來自28奈米、65奈米晶片的強勁需求,以及對日本晶圓廠的收購。
分析師預計,今年聯電的營收、利潤將分別成長25%及139%,明年則分別成長10%、19%。
報導指出,聯電ADR股價今年已上漲超過3倍,但其預估本益比仍僅19倍,預估收益率為
1.7%,這使其成為台積電的有價值替代選擇。
3.心得/評論:
這篇報導的原文來源是國外The Motley Fool 或許代表部分外資的看法
--
作者: abramtw (世界原來是如此耀眼啊) 看板: Stock
標題: [新聞] 股價不到10美元 美媒狂推台晶圓二哥
時間: Mon Jan 4 22:12:07 2021
1.原文連結:
https://ctee.com.tw/news/tech/397141.html
2.原文內容:
股價不到10美元 美媒狂推台晶圓二哥
工商時報 數位編輯 2021.01.04
過去一年,科技股快速成長,而新的一年,科技股又有什麼值得關注的股票呢?有美媒推薦在美國市場上股價低
於10美元、估值合理的3大潛力股,就有聯電ADR,而聯電ADR周三(30日)上漲4.21%,收
至8.66美元。
《The Motley Fool》報導,美股目前股價低於10美元、估值合理的3大潛力股,分別為聯
電ADR、Limelight Networks及Glu Mobile。
科技及消費品專家Lion Sun撰文指出,總部位於台灣的半導體代工廠聯華電子(UMC)的
光芒,通常被其台灣的另一競爭對手、全球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給掩蓋。
但在全球晶圓代工市場中,聯電排名僅落後台積電、三星(Samsung)及格羅方德(
GlobalFoundries),高居第4名。
報導指出,與台積電相比,聯電生產的晶片體積更大、技術含量更低,聯電在兩年前表示
,除了14奈米製程外,公司不會生產更先進晶片,而是聚焦在技術含量較低的物聯網和汽
車應用產品。台積電製造體積更小、更省電的晶片,今年初已開始實現5奈米晶片量產。
由於聯電放棄先進製程發展,並未讓投資人滿意,聯電不僅將先進製程市場的市佔率拱手
讓給台積電、三星,並且未能滿足高階晶片的需求,去年營收還下滑2%,可是專注資本密
集程度較低的生產,聯電營收也跟著成長了38%。
報導並補充,今年前9個月,聯電營收年增長24%,利潤年增長逾2倍。聯電將此成長歸功
於來自28奈米、65奈米晶片的強勁需求,以及對日本晶圓廠的收購。
分析師預計,今年聯電的營收、利潤將分別成長25%及139%,明年則分別成長10%、19%。
報導指出,聯電ADR股價今年已上漲超過3倍,但其預估本益比仍僅19倍,預估收益率為
1.7%,這使其成為台積電的有價值替代選擇。
3.心得/評論:
這篇報導的原文來源是國外The Motley Fool 或許代表部分外資的看法
--
Tags:
工程師
All Comments
By Yedda
at 2021-01-07T08:26
at 2021-01-07T08:26
By Linda
at 2021-01-11T12:09
at 2021-01-11T12:09
By Faithe
at 2021-01-16T07:15
at 2021-01-16T07:15
By Joe
at 2021-01-17T23:25
at 2021-01-17T23:25
By Tom
at 2021-01-19T01:14
at 2021-01-19T01:14
By Hamiltion
at 2021-01-23T06:44
at 2021-01-23T06:44
By Frederica
at 2021-01-23T13:20
at 2021-01-23T13:20
By Anonymous
at 2021-01-28T08:13
at 2021-01-28T08:13
By Elvira
at 2021-01-29T15:00
at 2021-01-29T15:00
By Mia
at 2021-01-30T05:50
at 2021-01-30T05:50
By Ivy
at 2021-02-02T02:20
at 2021-02-02T02:20
By Joseph
at 2021-02-04T11:27
at 2021-02-04T11:27
By Regina
at 2021-02-08T09:41
at 2021-02-08T09:41
By Rebecca
at 2021-02-10T14:11
at 2021-02-10T14:11
By Megan
at 2021-02-11T07:14
at 2021-02-11T07:14
By Yuri
at 2021-02-13T22:27
at 2021-02-13T22:27
By Jacky
at 2021-02-18T18:56
at 2021-02-18T18:56
By Yedda
at 2021-02-19T13:00
at 2021-02-19T13:00
By David
at 2021-02-23T19:46
at 2021-02-23T19:46
By Emily
at 2021-02-24T16:23
at 2021-02-24T16:23
By Olivia
at 2021-02-28T03:25
at 2021-02-28T03:25
By Agnes
at 2021-03-04T09:20
at 2021-03-04T09:20
By Linda
at 2021-03-07T19:57
at 2021-03-07T19:57
By Leila
at 2021-03-11T02:49
at 2021-03-11T02:49
By Hedy
at 2021-03-15T09:54
at 2021-03-15T09:54
By Elizabeth
at 2021-03-15T22:39
at 2021-03-15T22:39
By Charlie
at 2021-03-16T11:53
at 2021-03-16T11:53
By Hedwig
at 2021-03-21T03:40
at 2021-03-21T03:40
By Hedy
at 2021-03-22T21:34
at 2021-03-22T21:34
By Thomas
at 2021-03-23T20:18
at 2021-03-23T20:18
By Frederic
at 2021-03-25T00:24
at 2021-03-25T00:24
Related Posts
嚴凱泰毀了全台灣機械系
By Jessica
at 2021-01-04T17:36
at 2021-01-04T17:36
嚴凱泰毀了全台灣機械系
By Emily
at 2021-01-04T16:34
at 2021-01-04T16:34
中媒:中芯國際獲成熟製程許可消息不實
By Kama
at 2021-01-04T15:43
at 2021-01-04T15:43
台積設備預聘
By Audriana
at 2021-01-04T15:29
at 2021-01-04T15:29
緯創集團 奪iPhone天線大單
By Suhail Hany
at 2021-01-04T14:42
at 2021-01-04T14: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