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愛 Can Love 的小朋友們 - 感想篇 - 志工

By Delia
at 2008-08-18T16:05
at 2008-08-18T16:05
Table of Contents
原文在我的 Blog : http://errantrier.blogspot.com/2008/08/can-love_17.html
這是我從事的第一個志工服務 : 肯愛協會的課輔老師
( 相關連結 : http://www.canlove.org.tw/guidance_study.html )
在感想篇裡面,雖然似乎不需要寫的很有結構性,
但為了我自己切割方便以及閱讀上的方便,我還是分成兩塊,
分別是自我的成長及對課程的觀察與想法。
自我的成長
在做這個志工前,我從來沒有從事過任何跟小朋友有關的服務,
也沒有受過相關的訓練,一開始面對小朋友時比較容易發生不知所措的情況,
但慢慢的就比較知道怎麼和小朋友相處,其實小朋友們是很直接的,
我一直認為「情緒」是最初級的「想法」,而隨著慢慢成長,
我們就學會發展出更多層的「想法」去掩蓋也許表現出來不是這麼恰當的「情緒」。
但對於還在國小階段的小朋友們,他們的「想法」層次比較少,
會很直接的展現出他們的情緒。觀察他們的言行其實是一件很值得的事情,
有時候回想起來,他們直接的舉止會給你更多展現自己、面對環境的勇氣。
另外更直觀的成長就是我更清楚要怎麼帶小朋友作活動。
帶小朋友進行活動的一大重點是在活動開始前將許多規則給契約化,
同時讓活動不要太過複雜;例如在分析篇裡面有提到,
我比較常帶他們進行體育課,這其實是一大挑戰,
因為在肯愛的小朋友從二年級到六年級都有,
要想出一種能夠全體參與又玩得盡興的體育活動是相當困難的。
同時這個體育活動進行起來也不能太過複雜,最後我選擇了足壘球來作為體育課的活動,
開始前就要他們在過程中注重禮節,諸如跟主審打招呼、兩隊列隊敬禮等。
只要注意不要太過繁複,這樣的契約化都能讓小朋友樂於遵守,進而維持更好的流暢度。
課程的觀察與想法
觀察一下課程的安排,還是以學科為主,
由於新子的家庭背景相對容易出現學習障礙的問題,
所以我認為安排學科為主是一個不錯的方式,
但發現問題後是不是能夠給予適當的處理我就比較擔心,
例如我發現班上有一位五年級的學生不會用ㄅㄆㄇ,
想要教他卻發現他有學習上的障礙,
可是我們這些課輔老師也不知道這種狀況要怎麼處理,
只能把這種情況往上報,卻不知道後續要怎麼進行。
而且一個星期一次的見面機會,說真的要對孩子做甚麼大改變是沒有辦法的,
即使發現了問題,可能你也沒有足夠的時間與能力去幫助他們。
有時候覺得這些小朋友們跟學科比起來,更需要的是個別的輔導,
讓他們對於人際關係能夠有更好的發展,對人與人的互動掌握的更好,
至少在團體中不要成為問題。
記得我自己小時候常覺得老師們不懂我們真的想要的是甚麼,
所以我一直希望從他們的需求出發去設計課程,
也許在這樣的輔導課程中,
更重要的是找到他們在哪些方面有特別的興趣甚至是才能,
這方面我覺得肯愛算是有在重視,課輔老師會去找小朋友們對於甚麼東西比較有興趣。
誰知道呢?儘管學科成績、人際關係不是這麼亮眼,
也許在這樣的班裡面也藏著菲爾普斯般的人物。
--
這是我從事的第一個志工服務 : 肯愛協會的課輔老師
( 相關連結 : http://www.canlove.org.tw/guidance_study.html )
在感想篇裡面,雖然似乎不需要寫的很有結構性,
但為了我自己切割方便以及閱讀上的方便,我還是分成兩塊,
分別是自我的成長及對課程的觀察與想法。
自我的成長
在做這個志工前,我從來沒有從事過任何跟小朋友有關的服務,
也沒有受過相關的訓練,一開始面對小朋友時比較容易發生不知所措的情況,
但慢慢的就比較知道怎麼和小朋友相處,其實小朋友們是很直接的,
我一直認為「情緒」是最初級的「想法」,而隨著慢慢成長,
我們就學會發展出更多層的「想法」去掩蓋也許表現出來不是這麼恰當的「情緒」。
但對於還在國小階段的小朋友們,他們的「想法」層次比較少,
會很直接的展現出他們的情緒。觀察他們的言行其實是一件很值得的事情,
有時候回想起來,他們直接的舉止會給你更多展現自己、面對環境的勇氣。
另外更直觀的成長就是我更清楚要怎麼帶小朋友作活動。
帶小朋友進行活動的一大重點是在活動開始前將許多規則給契約化,
同時讓活動不要太過複雜;例如在分析篇裡面有提到,
我比較常帶他們進行體育課,這其實是一大挑戰,
因為在肯愛的小朋友從二年級到六年級都有,
要想出一種能夠全體參與又玩得盡興的體育活動是相當困難的。
同時這個體育活動進行起來也不能太過複雜,最後我選擇了足壘球來作為體育課的活動,
開始前就要他們在過程中注重禮節,諸如跟主審打招呼、兩隊列隊敬禮等。
只要注意不要太過繁複,這樣的契約化都能讓小朋友樂於遵守,進而維持更好的流暢度。
課程的觀察與想法
觀察一下課程的安排,還是以學科為主,
由於新子的家庭背景相對容易出現學習障礙的問題,
所以我認為安排學科為主是一個不錯的方式,
但發現問題後是不是能夠給予適當的處理我就比較擔心,
例如我發現班上有一位五年級的學生不會用ㄅㄆㄇ,
想要教他卻發現他有學習上的障礙,
可是我們這些課輔老師也不知道這種狀況要怎麼處理,
只能把這種情況往上報,卻不知道後續要怎麼進行。
而且一個星期一次的見面機會,說真的要對孩子做甚麼大改變是沒有辦法的,
即使發現了問題,可能你也沒有足夠的時間與能力去幫助他們。
有時候覺得這些小朋友們跟學科比起來,更需要的是個別的輔導,
讓他們對於人際關係能夠有更好的發展,對人與人的互動掌握的更好,
至少在團體中不要成為問題。
記得我自己小時候常覺得老師們不懂我們真的想要的是甚麼,
所以我一直希望從他們的需求出發去設計課程,
也許在這樣的輔導課程中,
更重要的是找到他們在哪些方面有特別的興趣甚至是才能,
這方面我覺得肯愛算是有在重視,課輔老師會去找小朋友們對於甚麼東西比較有興趣。
誰知道呢?儘管學科成績、人際關係不是這麼亮眼,
也許在這樣的班裡面也藏著菲爾普斯般的人物。
--
All Comments

By Ethan
at 2008-08-20T23:33
at 2008-08-20T23:33
Related Posts
過期newsweek雜誌

By Annie
at 2008-08-16T22:49
at 2008-08-16T22:49
afubo

By Ophelia
at 2008-08-16T17:44
at 2008-08-16T17:44
印尼雅加達習經院志工團

By Cara
at 2008-08-16T00:57
at 2008-08-16T00:57
yupik

By Necoo
at 2008-08-15T09:22
at 2008-08-15T09:22
vicandn

By Linda
at 2008-08-15T00:48
at 2008-08-15T0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