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爾「五年振興計畫」2奈米2024年量產 - 工程師
By Skylar Davis
at 2022-02-22T17:49
at 2022-02-22T17:49
Table of Contents
英特爾「五年振興計畫」2奈米2024年量產
https://bit.ly/3vfvBDY
英特爾(Intel)於2月17日舉行「投資人日」會議,執行長Gelsinger預測今年(2022)全
年財測與未來五年(2022~2026)的長期成長策略。
英特爾發布「五年振興計畫」
英特爾發布「五年振興計畫」設定:
未來三到四年的營收年成長率要達到二位數的目標;
旗下的晶圓代工服務(IFS)成立汽車事業群,搶攻車用晶片市場;
晶圓代工事業部分,2奈米製程將在2024年上半年量產,企圖超前台積電的2025年量產。
英特爾預估,今年整體營收將低個位數成長,達760億美元,估成長1.7%,每股盈餘為3.5
美元,都高於市場預期;全年淨資本支出將約為270億美元。
毛利率方面,英特爾預測,今年(2022) 毛利率為52%;2023與2024年的營收成長將加速到
中高個位數,毛利率估為51%-53%;2025與2026年營收成長將提高到10%-12%,毛利率估為
54%-58%。
英特爾期望加速成為全球最大晶圓廠之一,其中擴大晶片市占的策略之一,就是未來一年
大幅降低對亞洲晶片製造業務的依賴,2030年前降至50%,拉高美國生產的晶片將占全球
30%,歐洲占20%。基辛格預估2030年的半導體產業營收將倍增到1兆美元。
晶圓代工服務(IFS)成立汽車事業群
基辛格說,晶圓事業有望在2026年前大幅成長,並表示晶圓事業服務將設立汽車事業部門
,預期2030年車用晶片市場規模可望翻倍到1,150億美元。車用市場部分,英特爾將朝開
放中心運算架構、車用級製程,並積極透過IFS加速器計畫協助車用晶片業者轉入先進製
程與封裝技術。
先進2奈米製程將在2024年上半年量產
在先進製程發展,英特爾7奈米製程大量出貨,4奈米今年(2022)下半年準備製造生產、3
奈米預計明年下半年、2奈米規劃2024年上半年。
而台積電方面,3奈米今年下半年量產,2奈米預計2025年量產。
英特爾公佈Xeon處理器路線圖
英特爾未來幾代新架構戰略將製定基於性能核心 (P-core) 和高效核心 (E-core) 產品的
雙軌路線圖,從兩個優化平台轉變為一個通用的行業定義平台。 這條新路徑將最大限度
地提高每瓦性能、細分功能和英特爾在行業內的整體競爭力。
英特爾電晶體演進與摩爾定律
在 2010 年代中後期,業界曾多次預測“摩爾定律即將死亡”。但,英特爾覺得摩爾定律
消亡之說被誇大了。電晶體藉由不斷創新並未消亡,通過材料創新、工藝創新、封裝創新
和架構創新來維持摩爾定律。
英特爾下一個創新架構是 RibbonFET,這是實現環柵 (GAA)電晶體,與英特爾 20A 一起
推出。RibbonFET 代表英特爾自 FinFET 以來的第一個新電晶體架構。RibbonFET 在更小
的佔位面積內以相同的驅動電流,提供更快的晶體管開關速度。同時,還提供業界首個背
面供電架構 PowerVia。以前,電源來自晶片頂部,並與信號互連競爭。通過分離電源和
信號,可以更有效地使用金屬層,以提高性能。下一代極紫外 (EUV) 微影技術,即高數
值孔徑或“High NA”,進一步提高了分辨率並減少了誤差,通過增加設計規則的靈活性
來降低流程複雜性。英特爾與 ASML 和其他生態系統合作夥伴密切合作,率先將這項技術
投入大批量生產。
這些例子只是開始。在引入帶有 Intel 20A 和 Intel 18A 的 RibbonFET 和 PowerVia
之後,新的後續工藝節點已經在開發中,在功率、性能和密度方面提供效益。預計到
2024 年實現電晶體性能比,到 2025 年實現領先地位。
結語
長期以來,英特爾與台積電處於既競爭又合作關係。由英特爾電晶體演進圖來看,英特爾
將目標放在埃世代(Angstrom Era)趕上台積電,然而,先進製程技術其實涵蓋整體半導體
供應鏈生態系完善、製造能力優異、良率高和商業模式成功,而這些方面正是台積電長久
以來累積而來的優勢。
--
https://bit.ly/3vfvBDY
英特爾(Intel)於2月17日舉行「投資人日」會議,執行長Gelsinger預測今年(2022)全
年財測與未來五年(2022~2026)的長期成長策略。
英特爾發布「五年振興計畫」
英特爾發布「五年振興計畫」設定:
未來三到四年的營收年成長率要達到二位數的目標;
旗下的晶圓代工服務(IFS)成立汽車事業群,搶攻車用晶片市場;
晶圓代工事業部分,2奈米製程將在2024年上半年量產,企圖超前台積電的2025年量產。
英特爾預估,今年整體營收將低個位數成長,達760億美元,估成長1.7%,每股盈餘為3.5
美元,都高於市場預期;全年淨資本支出將約為270億美元。
毛利率方面,英特爾預測,今年(2022) 毛利率為52%;2023與2024年的營收成長將加速到
中高個位數,毛利率估為51%-53%;2025與2026年營收成長將提高到10%-12%,毛利率估為
54%-58%。
英特爾期望加速成為全球最大晶圓廠之一,其中擴大晶片市占的策略之一,就是未來一年
大幅降低對亞洲晶片製造業務的依賴,2030年前降至50%,拉高美國生產的晶片將占全球
30%,歐洲占20%。基辛格預估2030年的半導體產業營收將倍增到1兆美元。
晶圓代工服務(IFS)成立汽車事業群
基辛格說,晶圓事業有望在2026年前大幅成長,並表示晶圓事業服務將設立汽車事業部門
,預期2030年車用晶片市場規模可望翻倍到1,150億美元。車用市場部分,英特爾將朝開
放中心運算架構、車用級製程,並積極透過IFS加速器計畫協助車用晶片業者轉入先進製
程與封裝技術。
先進2奈米製程將在2024年上半年量產
在先進製程發展,英特爾7奈米製程大量出貨,4奈米今年(2022)下半年準備製造生產、3
奈米預計明年下半年、2奈米規劃2024年上半年。
而台積電方面,3奈米今年下半年量產,2奈米預計2025年量產。
英特爾公佈Xeon處理器路線圖
英特爾未來幾代新架構戰略將製定基於性能核心 (P-core) 和高效核心 (E-core) 產品的
雙軌路線圖,從兩個優化平台轉變為一個通用的行業定義平台。 這條新路徑將最大限度
地提高每瓦性能、細分功能和英特爾在行業內的整體競爭力。
英特爾電晶體演進與摩爾定律
在 2010 年代中後期,業界曾多次預測“摩爾定律即將死亡”。但,英特爾覺得摩爾定律
消亡之說被誇大了。電晶體藉由不斷創新並未消亡,通過材料創新、工藝創新、封裝創新
和架構創新來維持摩爾定律。
英特爾下一個創新架構是 RibbonFET,這是實現環柵 (GAA)電晶體,與英特爾 20A 一起
推出。RibbonFET 代表英特爾自 FinFET 以來的第一個新電晶體架構。RibbonFET 在更小
的佔位面積內以相同的驅動電流,提供更快的晶體管開關速度。同時,還提供業界首個背
面供電架構 PowerVia。以前,電源來自晶片頂部,並與信號互連競爭。通過分離電源和
信號,可以更有效地使用金屬層,以提高性能。下一代極紫外 (EUV) 微影技術,即高數
值孔徑或“High NA”,進一步提高了分辨率並減少了誤差,通過增加設計規則的靈活性
來降低流程複雜性。英特爾與 ASML 和其他生態系統合作夥伴密切合作,率先將這項技術
投入大批量生產。
這些例子只是開始。在引入帶有 Intel 20A 和 Intel 18A 的 RibbonFET 和 PowerVia
之後,新的後續工藝節點已經在開發中,在功率、性能和密度方面提供效益。預計到
2024 年實現電晶體性能比,到 2025 年實現領先地位。
結語
長期以來,英特爾與台積電處於既競爭又合作關係。由英特爾電晶體演進圖來看,英特爾
將目標放在埃世代(Angstrom Era)趕上台積電,然而,先進製程技術其實涵蓋整體半導體
供應鏈生態系完善、製造能力優異、良率高和商業模式成功,而這些方面正是台積電長久
以來累積而來的優勢。
--
Tags:
工程師
All Comments
By Bethany
at 2022-02-23T13:36
at 2022-02-23T13:36
By Oscar
at 2022-02-23T03:57
at 2022-02-23T03:57
By Tom
at 2022-02-23T23:45
at 2022-02-23T23:45
By Charlie
at 2022-02-23T03:57
at 2022-02-23T03:57
By Rebecca
at 2022-02-23T23:45
at 2022-02-23T23:45
By Mary
at 2022-02-23T03:57
at 2022-02-23T03:57
By Skylar Davis
at 2022-02-23T23:45
at 2022-02-23T23:45
By Sandy
at 2022-02-23T03:57
at 2022-02-23T03:57
By Mason
at 2022-02-23T23:45
at 2022-02-23T23:45
By Brianna
at 2022-02-23T03:57
at 2022-02-23T03:57
By Yedda
at 2022-02-23T23:45
at 2022-02-23T23:45
By Joseph
at 2022-02-23T03:57
at 2022-02-23T03:57
By Queena
at 2022-02-23T23:45
at 2022-02-23T23:45
By Faithe
at 2022-02-23T03:57
at 2022-02-23T03:57
By Lily
at 2022-02-23T23:45
at 2022-02-23T23:45
By Eartha
at 2022-02-23T03:57
at 2022-02-23T03:57
By Wallis
at 2022-02-23T23:45
at 2022-02-23T23:45
By Carol
at 2022-02-23T03:57
at 2022-02-23T03:57
By Connor
at 2022-02-23T23:45
at 2022-02-23T23:45
By James
at 2022-02-23T03:57
at 2022-02-23T03:57
Related Posts
現在機械系也能進GG RD?
By John
at 2022-02-22T14:42
at 2022-02-22T14:42
大立光分紅...平均每人47.4萬元
By Connor
at 2022-02-22T08:43
at 2022-02-22T08:43
為何科技業被眼紅的程度遠低於醫生
By Hedda
at 2022-02-21T23:06
at 2022-02-21T23:06
英特爾 兩年內成台積前三大客戶
By Carol
at 2022-02-21T22:06
at 2022-02-21T22:06
現在是不是隨便讀個私立電資碩都比較好
By Callum
at 2022-02-21T21:31
at 2022-02-21T2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