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對於生成式AI和LLM的態度相對保守, - 工程師

By Tracy
at 2023-05-03T21:17
at 2023-05-03T21:17
Table of Contents
蘋果對於生成式AI和LLM的態度相對保守,這將影響其未來競爭力
https://bit.ly/3niHR5l
隨著驅動ChatGPT等開創性工具的大型語言模型(LLM)興起的情況下,蘋果正在努力跟上AI功能和創新的步伐。
隨著谷歌將全部精力投入到Bard等產品中,而微軟將ChatGPT和相關的AI功能注入到Bing、Word以及GitHub的各種產品中,蘋果最近對AI的態度有所不同。
原本蘋果將AI和機器學習都應用在改善iPhone和iPad的應用上,相對於蘋果的保守戰略,谷歌和微軟甚至其他大廠卻積極以實驗和創新的態度投入LLM,這種感覺似乎有一點錯亂。但也說明了長期企業經營的一個通病,那就是一旦一家企業成為主導市場的領導者,其會被原本成功的產品或服務所牽絆,而逐漸尚失創新的能力。如今蘋果到底是不是進入了這個循環或魔咒呢?
事實上,根據The Information的消息來源指出,許多蘋果高層阻止(或至少控制)公司AI團隊積極努力的例子。因為他們害怕ChatGPT及其同類產品在運作過程中出現令人尷尬的事實錯誤或精神錯亂的行為,這對於蘋果品牌帶來傷害。換句話說,蘋果並不熱衷於容忍許多從事AI研究和產品開發的人,稱之為「幻覺」的工作,因為蘋果擔心其必須為錯誤負責。
公司內部的一些工程師認為,蘋果應該對奇怪的邊緣案例和事實錯誤更加容忍,並表示需要一定的犯錯才能真正改善它們。
雖然蘋果內部的工程師已經開始研究一些主要的LLM驅動功能,並希望在2024年的iOS更新中引入這些功能,但是會做到什麼程度,必須看到成果才能評斷了。
毫無疑問,蘋果公司在全新的AI創新方面落後於大型科技公司的競爭對手,可是圍繞生成式AI和LLM的熱門話題,到底未來會如何發展,其實還很難知道結果。畢竟,擲骰子找出答案從來都不是蘋果的DNA。
野心勃勃的蘋果AI開發人員希望在一個相對不受官僚主義和限制束縛的環境中工作是可以理解的。許多專家表示,蘋果如果持續的保守下去,其人才的流失可能最終導致該公司在尋求與谷歌、微軟和其他公司競爭時,面臨失敗的風險。
從長遠來看,AI的新發展可能會威脅到蘋果的地位。因為蘋果到底要在無限制的創新以及受限制的研究中,選擇哪一項可能過個一至兩年就可以知道,畢竟,妥協和保持競爭力有時候是衝突的,這幾年的決策將影響到蘋果未來的命運啊!
--
https://bit.ly/3niHR5l
隨著驅動ChatGPT等開創性工具的大型語言模型(LLM)興起的情況下,蘋果正在努力跟上AI功能和創新的步伐。
隨著谷歌將全部精力投入到Bard等產品中,而微軟將ChatGPT和相關的AI功能注入到Bing、Word以及GitHub的各種產品中,蘋果最近對AI的態度有所不同。
原本蘋果將AI和機器學習都應用在改善iPhone和iPad的應用上,相對於蘋果的保守戰略,谷歌和微軟甚至其他大廠卻積極以實驗和創新的態度投入LLM,這種感覺似乎有一點錯亂。但也說明了長期企業經營的一個通病,那就是一旦一家企業成為主導市場的領導者,其會被原本成功的產品或服務所牽絆,而逐漸尚失創新的能力。如今蘋果到底是不是進入了這個循環或魔咒呢?
事實上,根據The Information的消息來源指出,許多蘋果高層阻止(或至少控制)公司AI團隊積極努力的例子。因為他們害怕ChatGPT及其同類產品在運作過程中出現令人尷尬的事實錯誤或精神錯亂的行為,這對於蘋果品牌帶來傷害。換句話說,蘋果並不熱衷於容忍許多從事AI研究和產品開發的人,稱之為「幻覺」的工作,因為蘋果擔心其必須為錯誤負責。
公司內部的一些工程師認為,蘋果應該對奇怪的邊緣案例和事實錯誤更加容忍,並表示需要一定的犯錯才能真正改善它們。
雖然蘋果內部的工程師已經開始研究一些主要的LLM驅動功能,並希望在2024年的iOS更新中引入這些功能,但是會做到什麼程度,必須看到成果才能評斷了。
毫無疑問,蘋果公司在全新的AI創新方面落後於大型科技公司的競爭對手,可是圍繞生成式AI和LLM的熱門話題,到底未來會如何發展,其實還很難知道結果。畢竟,擲骰子找出答案從來都不是蘋果的DNA。
野心勃勃的蘋果AI開發人員希望在一個相對不受官僚主義和限制束縛的環境中工作是可以理解的。許多專家表示,蘋果如果持續的保守下去,其人才的流失可能最終導致該公司在尋求與谷歌、微軟和其他公司競爭時,面臨失敗的風險。
從長遠來看,AI的新發展可能會威脅到蘋果的地位。因為蘋果到底要在無限制的創新以及受限制的研究中,選擇哪一項可能過個一至兩年就可以知道,畢竟,妥協和保持競爭力有時候是衝突的,這幾年的決策將影響到蘋果未來的命運啊!
--
Tags:
工程師
All Comments

By William
at 2023-05-07T15:47
at 2023-05-07T15:47
榨噁心供應鏈 打要亞洲奴隸帝國崛起的 那個供應鏈不

By Franklin
at 2023-05-05T23:01
at 2023-05-05T23:01

By Ida
at 2023-05-09T17:32
at 2023-05-09T17:32

By Liam
at 2023-05-05T23:01
at 2023-05-05T23:01

By Margaret
at 2023-05-09T17:32
at 2023-05-09T17:32

By Olive
at 2023-05-05T23:01
at 2023-05-05T23:01

By Edith
at 2023-05-09T17:32
at 2023-05-09T17:32

By Belly
at 2023-05-05T23:01
at 2023-05-05T23:01

By Joseph
at 2023-05-09T17:32
at 2023-05-09T17:32

By Damian
at 2023-05-05T23:01
at 2023-05-05T23:01

By Elvira
at 2023-05-09T17:32
at 2023-05-09T17:32
樣不管怎樣都會幫主子講話

By Cara
at 2023-05-05T23:01
at 2023-05-05T23:01
但要6G RAM 打臉那些說RAM很夠的果仔

By Michael
at 2023-05-09T17:32
at 2023-05-09T17:32

By Gilbert
at 2023-05-05T23:01
at 2023-05-05T23:01

By Agnes
at 2023-05-09T17:32
at 2023-05-09T17:32
但 Apple 吃相實在難看
雖然產品好用但真心無法認同他們的所作所為

By Hazel
at 2023-05-05T23:01
at 2023-05-05T23:01

By Queena
at 2023-05-09T17:32
at 2023-05-09T17:32

By Rosalind
at 2023-05-05T23:01
at 2023-05-05T23:01

By Zenobia
at 2023-05-09T17:32
at 2023-05-09T17:32
結果內文還在捧谷歌 笑死

By Hedy
at 2023-05-05T23:01
at 2023-05-05T23:01

By Poppy
at 2023-05-09T17:32
at 2023-05-09T17:32

By Vanessa
at 2023-05-05T23:01
at 2023-05-05T23:01

By Frederica
at 2023-05-09T17:32
at 2023-05-09T17:32

By Noah
at 2023-05-05T23:01
at 2023-05-05T23:01

By Anonymous
at 2023-05-09T17:32
at 2023-05-09T17:32
已!
Related Posts
高雄不缺電 台積電投資如期進行

By Edith
at 2023-05-03T20:39
at 2023-05-03T20:39
Wwwwwww 開獎

By Charlie
at 2023-05-03T14:42
at 2023-05-03T14:42
台積電美製晶片可能比台製貴達30% 美國

By Oscar
at 2023-05-03T13:27
at 2023-05-03T13:27
最近工作很難找

By Donna
at 2023-05-03T12:18
at 2023-05-03T12:18
杜邦製程實習

By Barb Cronin
at 2023-05-03T05:56
at 2023-05-03T0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