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dell - PMP
By Xanthe
at 2008-12-02T10:46
at 2008-12-02T10:46
Table of Contents
好吧 既然有人說冷
我就來poopo文
之前有做dell的專題
並且最近有朋友被dell裁了
所以 對於dell的新聞就稍微注意一下
之前我也都認為 如果電腦產業要賺錢
應該如dell一樣專注於企業客戶
不僅在行銷上的成本較少
且因為企業客戶較有能力購買較昂貴的機種 這樣會讓所獲得的利潤較高
但是似乎眾人的力量是大的 現在一些專注於comsumer 端的企業開始獲利較大 如hp
反之專注於企業客戶的dell 不再有優勢
在虧損的壓力下大量裁員
以 下的新聞在說筆電市場的變化
http://member.digitimes.com.tw/default.asp?Url=/n/shwnws.asp?f=Y&DatePublish=2008/12/01&Pages=X4&All_Seq=77
PC市場變遷 戴爾經營模式受到考驗
--------------------------------------------------------------------------------
陳穎芃/綜合外電 2008/12/01
據華爾街日報(WSJ)報導,2004年戴爾(Dell)是美國PC市場稱霸一時的龍頭,對手惠普
(HP)當年苦追在後,但4年後PC市場變遷,戴爾創辦人Michael Dell最初的成功經營模式
開始受到考驗。戴爾上季營收獲利雙雙下滑,但惠普的PC營收反而比2007年同期成長1成
。
放大
圖說:戴爾創辦人Maichael Dell當年以直銷策略成功打響戴爾桌上型電腦名聲,但如今
桌上型電腦已不再獨霸PC市場,Dell開創的商業模式受到考驗。彭博
放大
放大戴爾上季檯面上雖然勉強維持了獲利成長率,但檯面下慘痛的代價卻是大規模裁員,
且為了控制成本,戴爾更因此暫停推出音樂播放器和手機的計畫。2008年戴爾商業模式備
受考驗的原因之一是筆記型電腦大為普及,卻不是戴爾的生產主力,且筆記型電腦鎖定的
一般消費族群也不是戴爾向來主攻的企業市場。
另一原因則是,許多PC大廠已紛紛將廠房外移至亞洲,利用當地低廉的勞工來壓低成本。
然而,戴爾旗下多數廠房仍在美國境內,成本無法得到有效控制,因此在價格上也漸漸失
去競爭力。戴爾近期試圖賣掉部分廠房,但研究機構iSuppli於10月報告中推測,戴爾廠
房不僅難脫手,甚至還可能賠本變賣。
Dell當年以銷售高穩定性的桌上型電腦為口號,配合網路及電話下單的直銷方式,成功打
響戴爾的品牌。2004年Dell離開戴爾時,戴爾已成功拿下企業PC市場。但科技業瞬息萬變
、電腦推陳出新,筆記型電腦市場快速增長,且大部分消費者也開始喜歡在門市購買,以
便在購買前實際試用電腦。
2006年,惠普看準戴爾電話及網路直銷策略的弱點,大舉攻佔零售通路,此後戴爾的銷售
量逐漸受到打壓。2007年,Dell重回戴爾力行改革,下令大幅刪減PC成本,轉為投資音樂
播放器及企業內部網路等高利潤產品線,但新政策進行得並不順利,有限的獲利成長使戴
爾無法在新產品線上投入足夠資金進行研發。
2008年,全球不景氣更加打擊企業PC市場。即便戴爾自行研發的音樂播放器已進入原型測
試階段,但礙於資金短缺,戴爾只能忍痛放棄,就連研發手機的計畫也跟著暫停。在急於
拓展觸角、跟隨科技業大砍成本的同時,戴爾或許更應重新檢新檢視公司多年來的商業模
式,重新定義戴爾在PC市場的價值。
--
TFCBTUJBO
如果你問我最想要什麼生日禮物
我最想要跟你談戀愛!
--
我就來poopo文
之前有做dell的專題
並且最近有朋友被dell裁了
所以 對於dell的新聞就稍微注意一下
之前我也都認為 如果電腦產業要賺錢
應該如dell一樣專注於企業客戶
不僅在行銷上的成本較少
且因為企業客戶較有能力購買較昂貴的機種 這樣會讓所獲得的利潤較高
但是似乎眾人的力量是大的 現在一些專注於comsumer 端的企業開始獲利較大 如hp
反之專注於企業客戶的dell 不再有優勢
在虧損的壓力下大量裁員
以 下的新聞在說筆電市場的變化
http://member.digitimes.com.tw/default.asp?Url=/n/shwnws.asp?f=Y&DatePublish=2008/12/01&Pages=X4&All_Seq=77
PC市場變遷 戴爾經營模式受到考驗
--------------------------------------------------------------------------------
陳穎芃/綜合外電 2008/12/01
據華爾街日報(WSJ)報導,2004年戴爾(Dell)是美國PC市場稱霸一時的龍頭,對手惠普
(HP)當年苦追在後,但4年後PC市場變遷,戴爾創辦人Michael Dell最初的成功經營模式
開始受到考驗。戴爾上季營收獲利雙雙下滑,但惠普的PC營收反而比2007年同期成長1成
。
放大
圖說:戴爾創辦人Maichael Dell當年以直銷策略成功打響戴爾桌上型電腦名聲,但如今
桌上型電腦已不再獨霸PC市場,Dell開創的商業模式受到考驗。彭博
放大
放大戴爾上季檯面上雖然勉強維持了獲利成長率,但檯面下慘痛的代價卻是大規模裁員,
且為了控制成本,戴爾更因此暫停推出音樂播放器和手機的計畫。2008年戴爾商業模式備
受考驗的原因之一是筆記型電腦大為普及,卻不是戴爾的生產主力,且筆記型電腦鎖定的
一般消費族群也不是戴爾向來主攻的企業市場。
另一原因則是,許多PC大廠已紛紛將廠房外移至亞洲,利用當地低廉的勞工來壓低成本。
然而,戴爾旗下多數廠房仍在美國境內,成本無法得到有效控制,因此在價格上也漸漸失
去競爭力。戴爾近期試圖賣掉部分廠房,但研究機構iSuppli於10月報告中推測,戴爾廠
房不僅難脫手,甚至還可能賠本變賣。
Dell當年以銷售高穩定性的桌上型電腦為口號,配合網路及電話下單的直銷方式,成功打
響戴爾的品牌。2004年Dell離開戴爾時,戴爾已成功拿下企業PC市場。但科技業瞬息萬變
、電腦推陳出新,筆記型電腦市場快速增長,且大部分消費者也開始喜歡在門市購買,以
便在購買前實際試用電腦。
2006年,惠普看準戴爾電話及網路直銷策略的弱點,大舉攻佔零售通路,此後戴爾的銷售
量逐漸受到打壓。2007年,Dell重回戴爾力行改革,下令大幅刪減PC成本,轉為投資音樂
播放器及企業內部網路等高利潤產品線,但新政策進行得並不順利,有限的獲利成長使戴
爾無法在新產品線上投入足夠資金進行研發。
2008年,全球不景氣更加打擊企業PC市場。即便戴爾自行研發的音樂播放器已進入原型測
試階段,但礙於資金短缺,戴爾只能忍痛放棄,就連研發手機的計畫也跟著暫停。在急於
拓展觸角、跟隨科技業大砍成本的同時,戴爾或許更應重新檢新檢視公司多年來的商業模
式,重新定義戴爾在PC市場的價值。
--
TFCBTUJBO
如果你問我最想要什麼生日禮物
我最想要跟你談戀愛!
--
Tags:
PMP
All Comments
Related Posts
顯示卡供應鍊
By Edwina
at 2008-12-02T00:39
at 2008-12-02T00:39
Re: 冷~~~
By Suhail Hany
at 2008-12-02T00:21
at 2008-12-02T00:21
電子供應鍊
By Victoria
at 2008-12-01T23:13
at 2008-12-01T23:13
最八卦的產業八卦團 招募團員囉!
By Gary
at 2008-12-01T22:47
at 2008-12-01T22:47
這家公司的應徵項目
By Michael
at 2008-12-01T20:11
at 2008-12-01T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