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直流供電(二):降低設備耗電量 - PMP
By Franklin
at 2009-08-10T14:08
at 2009-08-10T14:08
Table of Contents
走向直流供電(二):降低設備耗電量
降低設備耗電量
在資料中心、辦公室、工廠、店鋪及家庭等多個領域,為何近來導入直流供電的舉措
開始加快呢?理由是直流供電可成為應對全球變暖的有效對策。比如,日本提出“力爭
2050年將CO2排放量減至目前的一半”,但這一目標可能無法實現。人們普遍認為,連京
都議定書規定的“日本到2012年CO2排放量比1990年度減少6%”的要求甚至都很難達到。
原因就在於日本的CO2排放量趨於增加,2007年度比1990年度增加了8.7%。因此,
CO2排放量較大的電力轉換部門的批評越來越多,降低耗電開始成為亟需解決的問題。
:IT設備耗電量日益增加日本國內IT設備耗電量預計2025年將達到2006年的5倍以上,到
2050年將進一步增至12倍。本圖由《日經電子》根據日本經濟產業省的資料製成。
日本的資料中心耗電量到2025年將增至2006年的5倍以上,屆時電費和資料中心的空
調都將成為令人頭疼的問題(圖2)。“如果繼續使用現有設備,就會受到電能及空調能
力不足的影響。直流供電正好是有效對策之一”(資料中心運營商)。
目前的交流供電系統在工作時先向各個設備供給交流電,然後再通過各個設備配備的
AC適配器等AC-DC逆變器轉換成直流電。轉換效率大多只有80%左右。這會使投入電力的
20%以熱量的形式浪費掉。
而且,有的設備還會反復進行交流到直流、直流到交流的轉換,其轉換損失就更大。
因此,如果將電網電力先用高效AC-DC逆變器統一轉換成直流電,然後再向各個設備供電
,可提高省電效果。比如,採用轉換效率為90%的AC-DC逆變器時,與原來相比可將耗電
減少10%以上。
直流供電的導入開始加快的原因還有一個。那就是太陽能電池的迅速普及。如果太陽
能電池導入順利,那麼家庭及企業希望直接利用所發電力的需求也將隨之擴大。
屆時如果仍使用目前的系統的話,所發電力就需要從直流到交流、再從交流到直流的
轉換,會造成很大的浪費。“好不容易才創造出來的能源就這樣在DC-AC轉換過程中被消
耗掉了”(長崎大學研究生院生產科學研究系系統科學專業教授松尾博文)。(記者:狩
集 浩志、山下 勝已)
[轉貼]http://china.nikkeibp.com.cn/news/econ/46755-20090628.html
--
降低設備耗電量
在資料中心、辦公室、工廠、店鋪及家庭等多個領域,為何近來導入直流供電的舉措
開始加快呢?理由是直流供電可成為應對全球變暖的有效對策。比如,日本提出“力爭
2050年將CO2排放量減至目前的一半”,但這一目標可能無法實現。人們普遍認為,連京
都議定書規定的“日本到2012年CO2排放量比1990年度減少6%”的要求甚至都很難達到。
原因就在於日本的CO2排放量趨於增加,2007年度比1990年度增加了8.7%。因此,
CO2排放量較大的電力轉換部門的批評越來越多,降低耗電開始成為亟需解決的問題。
:IT設備耗電量日益增加日本國內IT設備耗電量預計2025年將達到2006年的5倍以上,到
2050年將進一步增至12倍。本圖由《日經電子》根據日本經濟產業省的資料製成。
日本的資料中心耗電量到2025年將增至2006年的5倍以上,屆時電費和資料中心的空
調都將成為令人頭疼的問題(圖2)。“如果繼續使用現有設備,就會受到電能及空調能
力不足的影響。直流供電正好是有效對策之一”(資料中心運營商)。
目前的交流供電系統在工作時先向各個設備供給交流電,然後再通過各個設備配備的
AC適配器等AC-DC逆變器轉換成直流電。轉換效率大多只有80%左右。這會使投入電力的
20%以熱量的形式浪費掉。
而且,有的設備還會反復進行交流到直流、直流到交流的轉換,其轉換損失就更大。
因此,如果將電網電力先用高效AC-DC逆變器統一轉換成直流電,然後再向各個設備供電
,可提高省電效果。比如,採用轉換效率為90%的AC-DC逆變器時,與原來相比可將耗電
減少10%以上。
直流供電的導入開始加快的原因還有一個。那就是太陽能電池的迅速普及。如果太陽
能電池導入順利,那麼家庭及企業希望直接利用所發電力的需求也將隨之擴大。
屆時如果仍使用目前的系統的話,所發電力就需要從直流到交流、再從交流到直流的
轉換,會造成很大的浪費。“好不容易才創造出來的能源就這樣在DC-AC轉換過程中被消
耗掉了”(長崎大學研究生院生產科學研究系系統科學專業教授松尾博文)。(記者:狩
集 浩志、山下 勝已)
[轉貼]http://china.nikkeibp.com.cn/news/econ/46755-20090628.html
--
Tags:
PMP
All Comments
Related Posts
電子紙的未來(一):電子紙創造豐富多彩的未來
By Oliver
at 2009-08-10T13:46
at 2009-08-10T13:46
CES 2009熱點回顧:3D顯示器和新舊藍光標準
By Susan
at 2009-08-10T11:58
at 2009-08-10T11:58
臺灣聯發科技採用英國ARM的多處理器圖形處理IP內核
By Charlotte
at 2009-08-10T11:54
at 2009-08-10T11:54
FPD的下一個主題——“紙張替代”
By Anthony
at 2009-08-10T11:49
at 2009-08-10T11:49
公司走火入魔了
By Zora
at 2009-08-09T00:34
at 2009-08-09T0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