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畫到簿"的相關問題 - 幼教

By Isabella
at 2009-02-10T02:19
at 2009-02-10T02:19
Table of Contents
※ 引述《yuchu (喜歡晴天)》之銘言:
: 版上的各位老師好:
: 我是東華大學美崙校區視覺藝術教育研究所的學生,
: 大學是念屏師(當時還是師範體系)幼教系,後來實習與代課選擇到國小
: 沒想到研究又轉回到幼兒藝術方面.
: 目前對於"畫到簿"極有興趣,但因為大學畢業後就離開幼教圈了,
: 所以想請教版上有經驗的幼教老師們:
: 1.畫到簿由來:是由國外取經或國內老師自行研發出?
: (會有此問題是我的引導研究教授也很有興趣,甚至還希望我找出第一本畫到簿^ ^")
原則上,這可以從兩種由來說起。
第一,幼兒一天的作息,就是從來到學校報到開始。
而到了教室,幼兒就必須放置書包、放水壺等等,
為了達到教師方便控管人數,就有一種讓幼兒放置卡片(或掛名牌)的方式。
這種類似簽到的的方式,應該是所有相關類似方法的起源,
歐美幼兒園也有類似的方式,他們就叫做Attendance Chart,
臺灣除了幼兒園,部分國小也有這種方法。
第二,以「簽名」的方式來實行,
就跟來自美國的「全語言」(whole language)教學觀念有關。
「全語言」概念根基於建構主義,認為社會文化對於認知形成具有重大影響,
因此語言的學習,必須沉浸在社會的情境脈絡中,
以藉由吸收實際生活中的社會符號來創塑意義並達到內化的目的。
所以佈置一個全語言環境(情境脈絡,context),
就是把「聽說讀寫」的機會佈置在幼兒可及之處,
藉由這種語言環境讓幼兒於生活經驗中接觸、探索語言,從而自然學習。
而畫到簿就是一個「寫」層面的佈置,
原本應該是「簽到簿」,可是幼兒用「畫」的,
就是不強求幼兒必須立即學習國字,這樣既生澀也無法達到有效學習,
而是透過塗鴉,一方面學習透過塗鴉(圖像轉換符號的運用)來自由表達,
這也是人類書寫語言傳達最基本的目的;
另一方面則是讓幼兒自己對文字的觀察與練習,有教師的引導,
他們會慢慢將文字符號開始簽進去,進而達到讀寫學習目的。
再者,這種方式也可以讓幼兒接觸書寫的場合、情境、機會。
關於這種「畫到簿」的教學法,也不限於臺灣,
光是在美國語言教育家Ken Goodman對全語言的論述中,
就已有建議此方式的施行,以達全語言當中「讀寫」的目的。
所以…要說他們是在畫畫嘛…
其實他們是在寫「字」,只是他們用的文字符號跟我們不一樣。
: 2.畫到簿vs.日記畫有何相同與相異處
: 3.畫到簿目前各園所進行的情況為何?(是普遍或稀少呢?)
基本上,這種教學方式還滿常見的,
至少在學時期,透過教學實習,都會接觸到這種教學法,
大部分都會將畫到簿佈置在教室門口或是學習區內。
(說常見也只是憑印象,如果你要研究,
或許可親身至現場進行調查,順便收集文本。)
只是實行方式可能有所差異,
有些教師就請幼兒用描的方式寫自己的名字文字簽到。
當然,以全語言的理論來看,這叫描線條,不叫寫字了。
: 希冀有經驗老師可以協助回答,感謝!!
--
: 版上的各位老師好:
: 我是東華大學美崙校區視覺藝術教育研究所的學生,
: 大學是念屏師(當時還是師範體系)幼教系,後來實習與代課選擇到國小
: 沒想到研究又轉回到幼兒藝術方面.
: 目前對於"畫到簿"極有興趣,但因為大學畢業後就離開幼教圈了,
: 所以想請教版上有經驗的幼教老師們:
: 1.畫到簿由來:是由國外取經或國內老師自行研發出?
: (會有此問題是我的引導研究教授也很有興趣,甚至還希望我找出第一本畫到簿^ ^")
原則上,這可以從兩種由來說起。
第一,幼兒一天的作息,就是從來到學校報到開始。
而到了教室,幼兒就必須放置書包、放水壺等等,
為了達到教師方便控管人數,就有一種讓幼兒放置卡片(或掛名牌)的方式。
這種類似簽到的的方式,應該是所有相關類似方法的起源,
歐美幼兒園也有類似的方式,他們就叫做Attendance Chart,
臺灣除了幼兒園,部分國小也有這種方法。
第二,以「簽名」的方式來實行,
就跟來自美國的「全語言」(whole language)教學觀念有關。
「全語言」概念根基於建構主義,認為社會文化對於認知形成具有重大影響,
因此語言的學習,必須沉浸在社會的情境脈絡中,
以藉由吸收實際生活中的社會符號來創塑意義並達到內化的目的。
所以佈置一個全語言環境(情境脈絡,context),
就是把「聽說讀寫」的機會佈置在幼兒可及之處,
藉由這種語言環境讓幼兒於生活經驗中接觸、探索語言,從而自然學習。
而畫到簿就是一個「寫」層面的佈置,
原本應該是「簽到簿」,可是幼兒用「畫」的,
就是不強求幼兒必須立即學習國字,這樣既生澀也無法達到有效學習,
而是透過塗鴉,一方面學習透過塗鴉(圖像轉換符號的運用)來自由表達,
這也是人類書寫語言傳達最基本的目的;
另一方面則是讓幼兒自己對文字的觀察與練習,有教師的引導,
他們會慢慢將文字符號開始簽進去,進而達到讀寫學習目的。
再者,這種方式也可以讓幼兒接觸書寫的場合、情境、機會。
關於這種「畫到簿」的教學法,也不限於臺灣,
光是在美國語言教育家Ken Goodman對全語言的論述中,
就已有建議此方式的施行,以達全語言當中「讀寫」的目的。
所以…要說他們是在畫畫嘛…
其實他們是在寫「字」,只是他們用的文字符號跟我們不一樣。
: 2.畫到簿vs.日記畫有何相同與相異處
: 3.畫到簿目前各園所進行的情況為何?(是普遍或稀少呢?)
基本上,這種教學方式還滿常見的,
至少在學時期,透過教學實習,都會接觸到這種教學法,
大部分都會將畫到簿佈置在教室門口或是學習區內。
(說常見也只是憑印象,如果你要研究,
或許可親身至現場進行調查,順便收集文本。)
只是實行方式可能有所差異,
有些教師就請幼兒用描的方式寫自己的名字文字簽到。
當然,以全語言的理論來看,這叫描線條,不叫寫字了。
: 希冀有經驗老師可以協助回答,感謝!!
--
All Comments

By Elma
at 2009-02-12T02:41
at 2009-02-12T02:41

By Hamiltion
at 2009-02-14T17:53
at 2009-02-14T17:53

By Yedda
at 2009-02-19T03:16
at 2009-02-19T03:16
Related Posts
悠遊字在-說羊

By Annie
at 2009-02-09T14:40
at 2009-02-09T14:40
王立杰-幼稚教育考試精粹

By Mia
at 2009-02-08T16:01
at 2009-02-08T16:01
悠遊字在—倉頡的眼淚

By Kama
at 2009-02-07T17:33
at 2009-02-07T17:33
台南的幼稚園

By Isabella
at 2009-02-05T17:45
at 2009-02-05T17:45
[分享] 日本幼稚園給家長的震撼教育

By Puput
at 2009-02-05T17:25
at 2009-02-05T1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