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門舞集創辦人 林懷民 要有志氣! - 工程師
By Carol
at 2012-09-02T00:36
at 2012-09-02T00:36
Table of Contents
作者: 《遠見雜誌》採訪/楊瑪利、高宜凡、王思涵,整理∕王思涵 | 遠見雜誌 –
2012年8月24日 下午1:42
每一代年輕人都有他的福報跟挑戰,我是比較同情這代的年輕人。
我們這一代,挑糞、搓煤球,做很多事情長大,物質進步是「加法」上來。我念政大法律
一年級時,第一個禮拜下課開始,2∕3的同學全進圖書館背《六法全書》,大家都是鄉下
小孩,這是他們的前程,所以非常用功。
而這一代年輕人大概還不會講話就開始按鈕,按到今天,忽然間,繁華會不會瞬間過去,
我不知道。在按鈕之間,他們學到很多技能與知識,但也有新的考驗,比較辛苦的是,這
個轉折是「減法」。但我相信每一代都會找出他的方法。
怎麼因應?要面對你的夢想。世界不會因為你的夢想而改變,你必須改變自己來完成你自
己的夢想,甚至來改變這個世界。
講了半天,從古至今,老人家跟我們講的話就只有兩個字是永恆的,那就是要有「志氣」
。
志氣,需要鍛鍊,不是坐在家裡說要有志氣。「夢」這個字,也要從電視廣告片裡拉下來
,變成現實裡面的計畫。
常常有人問我:「我可以跳舞嗎?可以變成舞蹈家嗎?」這樣問,我一定說:「絕對不會
,」對方臉都黑了。這真的是所謂的「做夢」,下午茶式的那個mood(心情)。真的喜歡
跳舞,老早去上課了。他如果問我要跟哪個老師學,或請我推薦老師,我願意跟他談。
有些年輕人想實現夢想,又不想那麼辛苦,這個也很容易完成:打工、存錢、然後買樂透
。如果這真是你的夢想,就去實踐,別只坐在那裡做夢。真的,你去麥當勞打工,每個月
拿500元買樂透,或許有一天會得到,然後,要有志氣地持之有恆。
多自省、多增加生活體驗
另外,自省非常重要。現在的年輕朋友跟以前的年輕朋友不太一樣,「比較」不能接受批
評。這是真的,你說兩句,他已經臉垮下來,說四句,眼眶就要紅了。
現在30歲以下都自認為少年,轉大人的年齡從過去18歲延後到30歲。因為他們的成長過程
就沒有逆來,父母都順受了嘛!進職場就比較辛苦一點。
9月開始巡演的《九歌》首演是19年前,現在年輕舞者的標準動作都沒問題,但有件事比
較難:這代從小就當舞者,卻不太有生活經驗,所以比較缺乏情緒。上一代舞者,大概是
五年級生,比較知道生活怎麼過來。有一次,我完全沒轍,我告訴舞者要表演出「害怕」
,但看起來還不是害怕。我問他,有沒有嚇到渾身軟、卡冷筍(台語,打從身體最深處的
寒冷)的經驗?沒有。地震?稍稍嚇了一跳;坐飛機遇到亂流?他說,那小小的。我不知
道怎麼談下去!
我們這一代在家裡,亂七八糟跑出去,被隔壁的歐巴桑ㄌㄧㄚ(台語,抓)回來,這些經
驗都很重要,但都沒了。現在就是安親班一路過來,暑假去度假,「嘻」,拍了很多照片
,他們的生活經驗就是這樣,沒機會冒險。
活出夢想比做出貢獻更重要
但我們還是要講正面的,還有很多真有志氣的。2006年開始的「流浪者計畫」,成為我接
觸年輕人的管道,我受到很大鼓舞。
你看,謝旺霖回來寫了《轉山》,還有很多人讓我非常吃驚,像楊蕙慈到大陸學藍染,沒
想到發現廣西瑤族的小朋友沒有教室,結果一個20幾歲的女生回來募款,募到36萬,幫他
們蓋了一個小學,現在還要繼續擴張學校。我們選人時,從來沒有期待他們回來能幹什麼
,反而都告訴他們,放空吧。
但他們卻都做出很多奇怪的事情,我真得很佩服,嚇死人了。最好的是,他們都很願意到
學校分享,現在,一年有2萬5000個學生聽他們的分享,其中很多學生來自偏鄉地區。
另外還有樂生青年,我好佩服,佩服得不得了。
他們多少年了,多少挫折,你懂我意思嗎?他們沒有放棄,有志氣,很了不起! 以前,
年輕人只有在職場成功,才算成功,現在是多采多姿,還有很多在做公益。 很多年輕人
去澳洲打工遊學,我覺得非常好,今天的年輕人可以擁有全天下,不要評價他對社會的貢
獻是什麼,那個東西不一定重要,重要的是,是不是活出夢想。 我們這代為國家民族,
他們現在沒有了,就是要enjoy到各地去過生活,選擇人生的路,把東西做得好,做得帥
,活出生命的典型,就是一種成功。
-------------------------------
這篇比嚴長壽的有意義多了...
-------------------------------
--
2012年8月24日 下午1:42
每一代年輕人都有他的福報跟挑戰,我是比較同情這代的年輕人。
我們這一代,挑糞、搓煤球,做很多事情長大,物質進步是「加法」上來。我念政大法律
一年級時,第一個禮拜下課開始,2∕3的同學全進圖書館背《六法全書》,大家都是鄉下
小孩,這是他們的前程,所以非常用功。
而這一代年輕人大概還不會講話就開始按鈕,按到今天,忽然間,繁華會不會瞬間過去,
我不知道。在按鈕之間,他們學到很多技能與知識,但也有新的考驗,比較辛苦的是,這
個轉折是「減法」。但我相信每一代都會找出他的方法。
怎麼因應?要面對你的夢想。世界不會因為你的夢想而改變,你必須改變自己來完成你自
己的夢想,甚至來改變這個世界。
講了半天,從古至今,老人家跟我們講的話就只有兩個字是永恆的,那就是要有「志氣」
。
志氣,需要鍛鍊,不是坐在家裡說要有志氣。「夢」這個字,也要從電視廣告片裡拉下來
,變成現實裡面的計畫。
常常有人問我:「我可以跳舞嗎?可以變成舞蹈家嗎?」這樣問,我一定說:「絕對不會
,」對方臉都黑了。這真的是所謂的「做夢」,下午茶式的那個mood(心情)。真的喜歡
跳舞,老早去上課了。他如果問我要跟哪個老師學,或請我推薦老師,我願意跟他談。
有些年輕人想實現夢想,又不想那麼辛苦,這個也很容易完成:打工、存錢、然後買樂透
。如果這真是你的夢想,就去實踐,別只坐在那裡做夢。真的,你去麥當勞打工,每個月
拿500元買樂透,或許有一天會得到,然後,要有志氣地持之有恆。
多自省、多增加生活體驗
另外,自省非常重要。現在的年輕朋友跟以前的年輕朋友不太一樣,「比較」不能接受批
評。這是真的,你說兩句,他已經臉垮下來,說四句,眼眶就要紅了。
現在30歲以下都自認為少年,轉大人的年齡從過去18歲延後到30歲。因為他們的成長過程
就沒有逆來,父母都順受了嘛!進職場就比較辛苦一點。
9月開始巡演的《九歌》首演是19年前,現在年輕舞者的標準動作都沒問題,但有件事比
較難:這代從小就當舞者,卻不太有生活經驗,所以比較缺乏情緒。上一代舞者,大概是
五年級生,比較知道生活怎麼過來。有一次,我完全沒轍,我告訴舞者要表演出「害怕」
,但看起來還不是害怕。我問他,有沒有嚇到渾身軟、卡冷筍(台語,打從身體最深處的
寒冷)的經驗?沒有。地震?稍稍嚇了一跳;坐飛機遇到亂流?他說,那小小的。我不知
道怎麼談下去!
我們這一代在家裡,亂七八糟跑出去,被隔壁的歐巴桑ㄌㄧㄚ(台語,抓)回來,這些經
驗都很重要,但都沒了。現在就是安親班一路過來,暑假去度假,「嘻」,拍了很多照片
,他們的生活經驗就是這樣,沒機會冒險。
活出夢想比做出貢獻更重要
但我們還是要講正面的,還有很多真有志氣的。2006年開始的「流浪者計畫」,成為我接
觸年輕人的管道,我受到很大鼓舞。
你看,謝旺霖回來寫了《轉山》,還有很多人讓我非常吃驚,像楊蕙慈到大陸學藍染,沒
想到發現廣西瑤族的小朋友沒有教室,結果一個20幾歲的女生回來募款,募到36萬,幫他
們蓋了一個小學,現在還要繼續擴張學校。我們選人時,從來沒有期待他們回來能幹什麼
,反而都告訴他們,放空吧。
但他們卻都做出很多奇怪的事情,我真得很佩服,嚇死人了。最好的是,他們都很願意到
學校分享,現在,一年有2萬5000個學生聽他們的分享,其中很多學生來自偏鄉地區。
另外還有樂生青年,我好佩服,佩服得不得了。
他們多少年了,多少挫折,你懂我意思嗎?他們沒有放棄,有志氣,很了不起! 以前,
年輕人只有在職場成功,才算成功,現在是多采多姿,還有很多在做公益。 很多年輕人
去澳洲打工遊學,我覺得非常好,今天的年輕人可以擁有全天下,不要評價他對社會的貢
獻是什麼,那個東西不一定重要,重要的是,是不是活出夢想。 我們這代為國家民族,
他們現在沒有了,就是要enjoy到各地去過生活,選擇人生的路,把東西做得好,做得帥
,活出生命的典型,就是一種成功。
-------------------------------
這篇比嚴長壽的有意義多了...
-------------------------------
--
Tags:
工程師
All Comments
By Tristan Cohan
at 2012-09-02T12:06
at 2012-09-02T12:06
By Una
at 2012-09-05T13:56
at 2012-09-05T13:56
By Steve
at 2012-09-07T02:35
at 2012-09-07T02:35
By James
at 2012-09-09T05:04
at 2012-09-09T05:04
By Ina
at 2012-09-13T07:03
at 2012-09-13T07:03
By Christine
at 2012-09-17T02:16
at 2012-09-17T02:16
By Jacky
at 2012-09-19T05:38
at 2012-09-19T05:38
By Damian
at 2012-09-22T19:29
at 2012-09-22T19:29
By Irma
at 2012-09-23T10:52
at 2012-09-23T10:52
By Christine
at 2012-09-25T15:06
at 2012-09-25T15:06
By Eartha
at 2012-09-28T12:48
at 2012-09-28T12:48
By Joe
at 2012-09-29T19:08
at 2012-09-29T19:08
By Jacky
at 2012-09-30T06:57
at 2012-09-30T06:57
By Necoo
at 2012-10-02T06:20
at 2012-10-02T06:20
By David
at 2012-10-06T00:01
at 2012-10-06T00:01
By Brianna
at 2012-10-08T10:57
at 2012-10-08T10:57
By Dorothy
at 2012-10-12T23:13
at 2012-10-12T23:13
By Hazel
at 2012-10-14T19:34
at 2012-10-14T19:34
By Christine
at 2012-10-19T02:24
at 2012-10-19T02:24
By Connor
at 2012-10-22T22:20
at 2012-10-22T22:20
By Quintina
at 2012-10-24T23:03
at 2012-10-24T23:03
By Delia
at 2012-10-29T10:08
at 2012-10-29T10:08
By Charlie
at 2012-11-01T11:36
at 2012-11-01T11:36
By Hardy
at 2012-11-03T23:43
at 2012-11-03T23:43
By Tristan Cohan
at 2012-11-07T05:27
at 2012-11-07T05:27
By Queena
at 2012-11-12T04:15
at 2012-11-12T04:15
By Ursula
at 2012-11-15T18:52
at 2012-11-15T18:52
By Poppy
at 2012-11-17T17:21
at 2012-11-17T17:21
By Wallis
at 2012-11-18T14:09
at 2012-11-18T14:09
By Robert
at 2012-11-22T16:03
at 2012-11-22T16:03
By Agatha
at 2012-11-26T13:29
at 2012-11-26T13:29
By Steve
at 2012-11-28T21:22
at 2012-11-28T21:22
By Sandy
at 2012-12-03T12:12
at 2012-12-03T12:12
By Audriana
at 2012-12-04T19:30
at 2012-12-04T19:30
By Mia
at 2012-12-06T18:23
at 2012-12-06T18:23
By Liam
at 2012-12-11T00:42
at 2012-12-11T00:42
By Hedda
at 2012-12-15T16:34
at 2012-12-15T16:34
By Jacob
at 2012-12-16T21:57
at 2012-12-16T21:57
By Hazel
at 2012-12-17T21:15
at 2012-12-17T21:15
By Quintina
at 2012-12-19T13:09
at 2012-12-19T13:09
By David
at 2012-12-21T02:38
at 2012-12-21T02:38
By Ida
at 2012-12-25T13:59
at 2012-12-25T13:59
By Susan
at 2012-12-30T07:49
at 2012-12-30T07:49
By Ivy
at 2012-12-31T09:17
at 2012-12-31T09:17
By Freda
at 2013-01-04T10:36
at 2013-01-04T10:36
Related Posts
請問一下試用期
By Yedda
at 2012-09-02T00:09
at 2012-09-02T00:09
在職班?
By Emily
at 2012-09-01T23:58
at 2012-09-01T23:58
奇實下半年又有開缺了
By Suhail Hany
at 2012-09-01T23:40
at 2012-09-01T23:40
設備工程師 = 機械系的原罪
By Andy
at 2012-09-01T23:23
at 2012-09-01T23:23
設備工程師 = 機械系的原罪
By Hedy
at 2012-09-01T23:21
at 2012-09-01T2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