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時代職業發展兩極化 一技之長是贏家關鍵 - 工程師

By Olga
at 2018-07-30T08:07
at 2018-07-30T08:07
Table of Contents
AI在1950年,電腦剛開始使用時就被提出,當時的人認為AI取代人類是早晚的事,於是投
了很多錢做AI,最後人類被取代了嗎?大家都很清楚,AI在當時搜刮了不少研究經費,可
以說是場AI鍊金術。
後來的AI轉去做機器學習,現在就有很多工作機會被自動化機械取代,這算不算AI取代人
類?嚴格來說,算。機器學習屬於AI的領域,但是有更多事是機器無法取代的。
未來呢?不只郭董,越來越多公司會有所謂的關燈工廠,這些工廠不管有沒有AI,都注定
底層人力需求的減少。
現在的AI,我覺得有在回頭走1950年第一次AI鍊金術的路,什麼東西都要AI一下,甚至有
些人覺得,只要訓練好一個AI的模型,整個部門的工程師都可以裁掉,擺台AI電腦,整個
部門就可以運作了。但是事實上,這是不可能的。
現在的AI我認為是用來補足人類不足的地方,透過AI來分析超大量(big data)資料的共通
性,找出人類在面對超量資料時無法快速判讀的共通性或特異性,讓使用者可以更精準的
判斷接下來該怎麼做,該做什麼。AI是輔助判斷的工具,但是現在太多人(老闆)認為,AI
會自動判斷,並給出決定for everything。所以得出只要有AI,就不需要工程師的結論。
--
了很多錢做AI,最後人類被取代了嗎?大家都很清楚,AI在當時搜刮了不少研究經費,可
以說是場AI鍊金術。
後來的AI轉去做機器學習,現在就有很多工作機會被自動化機械取代,這算不算AI取代人
類?嚴格來說,算。機器學習屬於AI的領域,但是有更多事是機器無法取代的。
未來呢?不只郭董,越來越多公司會有所謂的關燈工廠,這些工廠不管有沒有AI,都注定
底層人力需求的減少。
現在的AI,我覺得有在回頭走1950年第一次AI鍊金術的路,什麼東西都要AI一下,甚至有
些人覺得,只要訓練好一個AI的模型,整個部門的工程師都可以裁掉,擺台AI電腦,整個
部門就可以運作了。但是事實上,這是不可能的。
現在的AI我認為是用來補足人類不足的地方,透過AI來分析超大量(big data)資料的共通
性,找出人類在面對超量資料時無法快速判讀的共通性或特異性,讓使用者可以更精準的
判斷接下來該怎麼做,該做什麼。AI是輔助判斷的工具,但是現在太多人(老闆)認為,AI
會自動判斷,並給出決定for everything。所以得出只要有AI,就不需要工程師的結論。
--
Tags:
工程師
All Comments

By Ivy
at 2018-07-31T14:30
at 2018-07-31T14:30
近年 AI 的突破點就是改用 GPU 而不是 CPU

By Joseph
at 2018-08-03T11:37
at 2018-08-03T11:37

By Christine
at 2018-08-03T14:22
at 2018-08-03T14:22

By Robert
at 2018-08-06T04:17
at 2018-08-06T04:17
這種事也不是當年的 AI 運算速度可以做到的
當年的 AI 開上路可能每一公尺就停下來計算要怎麼開...

By Brianna
at 2018-08-06T21:01
at 2018-08-06T21:01

By Zanna
at 2018-08-10T08:05
at 2018-08-10T08:05

By Tracy
at 2018-08-14T13:42
at 2018-08-14T13:42
不過天氣預報的確是逐年累計資料後預報越來越準確

By Carol
at 2018-08-17T07:40
at 2018-08-17T07:40

By Joseph
at 2018-08-19T21:47
at 2018-08-19T21:47

By Puput
at 2018-08-20T07:20
at 2018-08-20T07:20

By Olga
at 2018-08-24T16:05
at 2018-08-24T16:05
Related Posts
台中 鴻匠科技

By Puput
at 2018-07-30T02:34
at 2018-07-30T02:34
在gg當設備大概是什麼感覺?

By Harry
at 2018-07-30T01:11
at 2018-07-30T01:11
AI時代職業發展兩極化 一技之長是贏家關鍵

By Ida
at 2018-07-29T23:57
at 2018-07-29T23:57
台灣敏捷軟體開發實踐的關鍵成功因素

By Dorothy
at 2018-07-29T23:20
at 2018-07-29T23:20
產能不是台灣面板廠突圍唯一關鍵 技術、

By Dorothy
at 2018-07-29T22:05
at 2018-07-29T2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