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cruitment ratio - 離職

By Lydia
at 2008-06-07T00:29
at 2008-06-07T00:29
Table of Contents
※ 引述《eekas (依卡斯~ )》之銘言:
: ※ 引述《lonelyriver (寂寞長河)》之銘言:
: : 最近一直在思考招募率的計算問題
: : 想請問各位負責招募的板友們,是透過哪一種公式計算招募率的呢?
: 招募的指標很多....每個指標都有它不同的管理意涵
講招募的指標前,先講講指標管理。
不同的指標,有不同的管理意涵,透過這些數據,可以找出流程中需要改進的地方
整個招募流程粗估,大概有十幾個具有意義的管理指標吧(姑且簡稱為 MI 好了),
在這十幾個指標中,其中可能有幾個是可以成為招募人員的績效指標的,稱之為PI。
幾個PI中,若是跟公司營運策略有關的,就可以稱它為KPI了。
: 你得先釐清,計算這指標的 "目的" 為何?
: 以及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 請問你的 "招募率"定義為何???
因為你的"招募率"顯然沒有定義清楚,且也不知你的"招募率"用意為何,
所以不知該用什麼公式計算比較對。
以招募甄選來看,假設今天是要評估「招募管道」的,那就可以有:
A. 招募管道效率 = 某招募管道接收履歷數/該招募管道成本
(花同樣錢,有越多履歷的管道越好)
B. 招募管道品質 = 有效履歷數/某招募管道接收履歷數
(同樣履歷數,無效履歷越少越好)
C. 招募管道平均成本 = 該招募管道成本/該管道錄取人數
(平均招募一個人的費用,越低越好)
同樣的,若是要評估「招募甄選過程」的,那就可以有:
D. 面試邀約成功率 = 實際面試人數/有效履歷總數
(數字越低,表示面試邀約不力,很多合格的應徵者沒來面試)
E. 面試效率 = 錄取人數/面試總次數
(數字越低,表示面試效率不佳。通常是在履歷篩選上有問題,找錯人來面試)
F. 錄取率 = 實際錄取人數/總應徵人數
(數字越低,表示競爭越激烈,僧多飯少。這其實就是原po剛剛的第一個公式!)
而如果是要看「甄選有效性」的,那就可以有:
G. 新人報到率:已報到的新人數/總錄取人數
(報到率越低,自然就得從中去檢討原因做改善)
H. 試用期合格率:通過試用期考核人數/新人報到數
(數字越低,表示甄選方式有問題,才會錄取不合格的人員)
I. 新人離職率:新人一年內離職人數/總報到人數
(離職率越高,就得去檢討留不住新人的原因)
以上只是各舉三個做例子,實際上可用的指標絕不止這些
根據目的不同,可以從 品質、效率、成本等方面來自行挑選指標,
將 指標名稱、指標涵意、分子、分母都定義清楚,這指標就有了計算的意義。
: : 不知道能不能大家一起討論看看
: : 究竟怎麼樣計算才能得到合理的招募率數值呢?
前面所講的九個指標,每一個指標都有它管理上的意涵,就是前面所謂的 MI,
將這些數據整理出來,可以做為招募甄選改善的依據。
但卻不是每個 MI 都可以是 PI,
其中可能可以當招募人員 PI 的,像 A~D、E、H。
可能可以當直線主管 PI 的,如 E、H、I。
而KPI呢,就得看公司的策略而定,能當成策略績效驅動因素的,就是KPI囉。
打到這邊星光大道也剛好播完,就講到這邊告一段落好了 ^^
--
: ※ 引述《lonelyriver (寂寞長河)》之銘言:
: : 最近一直在思考招募率的計算問題
: : 想請問各位負責招募的板友們,是透過哪一種公式計算招募率的呢?
: 招募的指標很多....每個指標都有它不同的管理意涵
講招募的指標前,先講講指標管理。
不同的指標,有不同的管理意涵,透過這些數據,可以找出流程中需要改進的地方
整個招募流程粗估,大概有十幾個具有意義的管理指標吧(姑且簡稱為 MI 好了),
在這十幾個指標中,其中可能有幾個是可以成為招募人員的績效指標的,稱之為PI。
幾個PI中,若是跟公司營運策略有關的,就可以稱它為KPI了。
: 你得先釐清,計算這指標的 "目的" 為何?
: 以及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 請問你的 "招募率"定義為何???
因為你的"招募率"顯然沒有定義清楚,且也不知你的"招募率"用意為何,
所以不知該用什麼公式計算比較對。
以招募甄選來看,假設今天是要評估「招募管道」的,那就可以有:
A. 招募管道效率 = 某招募管道接收履歷數/該招募管道成本
(花同樣錢,有越多履歷的管道越好)
B. 招募管道品質 = 有效履歷數/某招募管道接收履歷數
(同樣履歷數,無效履歷越少越好)
C. 招募管道平均成本 = 該招募管道成本/該管道錄取人數
(平均招募一個人的費用,越低越好)
同樣的,若是要評估「招募甄選過程」的,那就可以有:
D. 面試邀約成功率 = 實際面試人數/有效履歷總數
(數字越低,表示面試邀約不力,很多合格的應徵者沒來面試)
E. 面試效率 = 錄取人數/面試總次數
(數字越低,表示面試效率不佳。通常是在履歷篩選上有問題,找錯人來面試)
F. 錄取率 = 實際錄取人數/總應徵人數
(數字越低,表示競爭越激烈,僧多飯少。這其實就是原po剛剛的第一個公式!)
而如果是要看「甄選有效性」的,那就可以有:
G. 新人報到率:已報到的新人數/總錄取人數
(報到率越低,自然就得從中去檢討原因做改善)
H. 試用期合格率:通過試用期考核人數/新人報到數
(數字越低,表示甄選方式有問題,才會錄取不合格的人員)
I. 新人離職率:新人一年內離職人數/總報到人數
(離職率越高,就得去檢討留不住新人的原因)
以上只是各舉三個做例子,實際上可用的指標絕不止這些
根據目的不同,可以從 品質、效率、成本等方面來自行挑選指標,
將 指標名稱、指標涵意、分子、分母都定義清楚,這指標就有了計算的意義。
: : 不知道能不能大家一起討論看看
: : 究竟怎麼樣計算才能得到合理的招募率數值呢?
前面所講的九個指標,每一個指標都有它管理上的意涵,就是前面所謂的 MI,
將這些數據整理出來,可以做為招募甄選改善的依據。
但卻不是每個 MI 都可以是 PI,
其中可能可以當招募人員 PI 的,像 A~D、E、H。
可能可以當直線主管 PI 的,如 E、H、I。
而KPI呢,就得看公司的策略而定,能當成策略績效驅動因素的,就是KPI囉。
打到這邊星光大道也剛好播完,就講到這邊告一段落好了 ^^
--
All Comments

By Bethany
at 2008-06-08T04:35
at 2008-06-08T04:35

By Ophelia
at 2008-06-09T05:52
at 2008-06-09T05:52

By Robert
at 2008-06-12T00:42
at 2008-06-12T00:42
Related Posts
請教一下中研院及國衛院

By Damian
at 2008-06-06T22:02
at 2008-06-06T22:02
有人知道"台灣法迪亞股份有限公司"嗎??

By Margaret
at 2008-06-06T17:58
at 2008-06-06T17:58
高雄榮總誠徵碩士級研究助理一名

By Mia
at 2008-06-06T17:18
at 2008-06-06T17:18
請問虹纖生醫科技

By Margaret
at 2008-06-06T16:42
at 2008-06-06T16:42
研究助理*新竹清華大學生科系*

By Ivy
at 2008-06-06T14:47
at 2008-06-06T14: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