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企業開出2至3倍薪資挖角 台灣已流失3 - 工程師
By Daph Bay
at 2019-12-04T19:47
at 2019-12-04T19:47
Table of Contents
要搭配這篇新聞( https://reurl.cc/mdNM7l )一起看會比較接近事實的真相
一方面說是刻意高薪挖角,另一方面說早就沒這行情了
其實兩篇講的大部分都是事實,只是最後都歸納出自己想要的結論。
『離開的理由』
依照不同的工作經驗跟薪資,據我所聽到的從最低1.3倍到2.5倍都有
而根據極小量的抽樣訪談,會過去的很少只是單純為了錢
畢竟有待過台灣半導體晶圓廠的都能感受到身為工程師的各種無奈
而這時候有人提出更高的薪資以及更大的舞台
在一推一拉之間不少人就選擇過去了。
『機會』
這兩年給的薪資確實有比較低了,最主要就是資金不足
加上前一陣子德科碼的拖欠薪資事件,證明是有幾間公司單純想要圈錢
用略高的薪資加上未來股票房屋補貼的夢挖一些台灣工程師去演演戲
但最後都只是一場空,所以要過去的風險也變得比較高
不過真正想認真做好的工廠也是有,一樣給出還不錯的薪資
加上蓋新廠很多設備外商的FAE缺也很喜歡找台灣人,所以舞台機會還是不少的
不信任新廠至少可以信任設備商,反正全世界都得用這幾家
至於說會不會做幾年就被鬥走,有幾家確實有聽說,但也有做個十年都好好的
這種事本來就不應該有固定答案的
『代價』
要過去工作最大的犧牲就是家庭了
單身的這方面沒什麼影響,但有小孩的就有非常多需要考量的地方
雖然好一點的公司都有國際學校的補助,但醫療問題是另外需要考慮的
而另外的代價就是回台灣相對困難
老實說會過去的比較多是有一定年資的
台灣公司一直發新聞擔憂流失人才,但其實中年工程師在台灣業界並不受歡迎
就有例子在對岸已經拿到數個offer,在台灣卻連面試都沒有就被拒絕了
這其實是可以理解的,台灣公司不大可能需要從外面找個空降主管,
而主管也不希望手下有個從外面來比自己資深的工程師。
進一步問為什麼台灣半導體晶圓廠比較不需要有經驗的工程師?
因為台灣的工廠都有完整的制度跟文化,並不那麼仰賴幾個工程師的經驗
雖然有些資深工程師可能有強大的解決工程問題的能力,但絕不是很難取代的
便宜的新鮮人只要多賣幾個月的肝還是可以免強補上
而中國目前需要的就是這些晶圓廠mindset,這是除了技術外最大的差異
所以願意花較多的薪資招台灣人
另外也有幾間公司,本地資深員工薪水也不比台灣人差
畢竟回到市場機制,需求大於供給的時候薪資就比較高
所以並不完全能說是高薪挖台灣人,而是不夠高的薪資就是找不到合適的人
短時間內半導體人才市場在中國需求還是大於供給的
但台灣半導體廠要留人也未必需要提高薪資,不能減少拉力至少能避免推力
像是若可以改善下班責任制,少review沒意義的KPI來減少資源的浪費
也能讓員工覺得工作比較有意義,而下班後也能發展自己的生活
我相信會離開的人就會少很多了
※ 引述《tw689 (台灣689)》之銘言:
: https://www.cmmedia.com.tw/home/articles/18815
: 中國企業開出2至3倍薪資挖角 台灣已流失3000多名半導體業人才
: 中國正在大張旗鼓,招募台灣半導體人才,希望吸引高層管理人員和工程師,來支援在美
: 中貿易戰火下中國極弱的半導體產業。
: 這種激進的徵才舉動引發台灣擔憂半導體產業人才外流,台灣晶片業正努力應付官方充分
: 補貼的中國公司的削價競爭。
: 一年前,一位50多歲的工程師離開台灣一家先進的半導體製造商,跳槽至中國公司。他在
: 回台北的途中告訴《日經亞洲評論》:「中國公司自發地發起一個大型項目,並提升我作
: 為一位工程師的價值。」
: 這名男子在中國的薪水因此提高一倍以上,新老闆為他念私立學校的孩子支付學費。「高
: 層很快就做出這個慷慨的決定。」他說。
: 幾位台積電、南亞科叛將前往大陸發展
: 台灣《商業周刊》報導,已有3000多名半導體工程師離開台灣,前往中國公司任職。台灣
: 經濟研究所的分析師說,這個數字應該是準確的,大約是台灣4萬名半導體研發工程師的
: 十分之一。
: 這不是新鮮事,2000年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TSMC)併購張汝京一手創辦的世大半導體後
: ,張汝京帶了超過100名工程師,到上海創辦中芯國際。
: 正如前TSMC董事長張忠謀2000年所料,中芯國際營運很辛苦,經常虧損賠錢,但是中芯現
: 已成為全球第五大晶圓代工製造商,並在北京的補貼支持下,成為台積電的主要競爭對手
: 。
: 前台積電共同運營長蔣尚義、資深研發長梁孟松分別擔任武漢弘芯執行長和中芯國際聯席
: 執行長。被稱為台灣DRAM產業「教父」的高啟全也於2015年加入清華紫光集團。擔任DRAM
: 事業群執行長,與南亞科技等台灣廠商競爭。
: 中國高薪挖角產生明顯的效果
: 但是,在北京力推「中國製造2025」政策的時候,加速半導體產業人才挖角行動,該政策
: 目標在促進高科技產業的自給自足。
: 半導體製造既需要大量資金,也需要大量人才。即使一家公司擁有市場上最好的設備,但
: 是如果沒有技術人員來工作,這家公司也無法大規模生產晶片。
: 一位台灣業內人士說,「中國企業現在正試圖招募高級管理人員,而不是挖走整個生產團
: 隊,來克服這一障礙。他們付出的薪水是台灣公司的2到3倍。」
: 南亞科技總經理李培英說:「我們正在提高薪酬水平,但很難與中國公司競爭。」
: 台灣在2013年修正《營業秘密法》,對於在海外洩露公司機密的犯罪者最高判處10年徒刑
: ,但是這沒有阻止半導體人才的跳槽到中國。
: 中國希望掏空台灣電子業人才
: 中國高薪挖角行動產生明顯的效果。2020年,中國的長鑫儲存和長江存儲公司將開始大量
: 生產記憶體晶片,這是台灣電子業的優勢。
: 在半導體製造設備的市場方面,明年中國有望超過台灣成為全球最大的市場。
: 除了全力補貼支持晶片產業外,北京還為台灣工程師鋪開紅地毯,希望台灣人才幫助中共
: 邁向兩岸統一的長期目標。北京在11月宣布26項惠台措施,主張將台灣人民與中國人民一
: 視同仁,希望號召更多台灣人在中國工作和學習。
: 台灣國立成功大學副教授蒙志成表示,「中國的目標是將台灣人才帶到大陸,並掏空台灣
: 的人才。」
--
一方面說是刻意高薪挖角,另一方面說早就沒這行情了
其實兩篇講的大部分都是事實,只是最後都歸納出自己想要的結論。
『離開的理由』
依照不同的工作經驗跟薪資,據我所聽到的從最低1.3倍到2.5倍都有
而根據極小量的抽樣訪談,會過去的很少只是單純為了錢
畢竟有待過台灣半導體晶圓廠的都能感受到身為工程師的各種無奈
而這時候有人提出更高的薪資以及更大的舞台
在一推一拉之間不少人就選擇過去了。
『機會』
這兩年給的薪資確實有比較低了,最主要就是資金不足
加上前一陣子德科碼的拖欠薪資事件,證明是有幾間公司單純想要圈錢
用略高的薪資加上未來股票房屋補貼的夢挖一些台灣工程師去演演戲
但最後都只是一場空,所以要過去的風險也變得比較高
不過真正想認真做好的工廠也是有,一樣給出還不錯的薪資
加上蓋新廠很多設備外商的FAE缺也很喜歡找台灣人,所以舞台機會還是不少的
不信任新廠至少可以信任設備商,反正全世界都得用這幾家
至於說會不會做幾年就被鬥走,有幾家確實有聽說,但也有做個十年都好好的
這種事本來就不應該有固定答案的
『代價』
要過去工作最大的犧牲就是家庭了
單身的這方面沒什麼影響,但有小孩的就有非常多需要考量的地方
雖然好一點的公司都有國際學校的補助,但醫療問題是另外需要考慮的
而另外的代價就是回台灣相對困難
老實說會過去的比較多是有一定年資的
台灣公司一直發新聞擔憂流失人才,但其實中年工程師在台灣業界並不受歡迎
就有例子在對岸已經拿到數個offer,在台灣卻連面試都沒有就被拒絕了
這其實是可以理解的,台灣公司不大可能需要從外面找個空降主管,
而主管也不希望手下有個從外面來比自己資深的工程師。
進一步問為什麼台灣半導體晶圓廠比較不需要有經驗的工程師?
因為台灣的工廠都有完整的制度跟文化,並不那麼仰賴幾個工程師的經驗
雖然有些資深工程師可能有強大的解決工程問題的能力,但絕不是很難取代的
便宜的新鮮人只要多賣幾個月的肝還是可以免強補上
而中國目前需要的就是這些晶圓廠mindset,這是除了技術外最大的差異
所以願意花較多的薪資招台灣人
另外也有幾間公司,本地資深員工薪水也不比台灣人差
畢竟回到市場機制,需求大於供給的時候薪資就比較高
所以並不完全能說是高薪挖台灣人,而是不夠高的薪資就是找不到合適的人
短時間內半導體人才市場在中國需求還是大於供給的
但台灣半導體廠要留人也未必需要提高薪資,不能減少拉力至少能避免推力
像是若可以改善下班責任制,少review沒意義的KPI來減少資源的浪費
也能讓員工覺得工作比較有意義,而下班後也能發展自己的生活
我相信會離開的人就會少很多了
※ 引述《tw689 (台灣689)》之銘言:
: https://www.cmmedia.com.tw/home/articles/18815
: 中國企業開出2至3倍薪資挖角 台灣已流失3000多名半導體業人才
: 中國正在大張旗鼓,招募台灣半導體人才,希望吸引高層管理人員和工程師,來支援在美
: 中貿易戰火下中國極弱的半導體產業。
: 這種激進的徵才舉動引發台灣擔憂半導體產業人才外流,台灣晶片業正努力應付官方充分
: 補貼的中國公司的削價競爭。
: 一年前,一位50多歲的工程師離開台灣一家先進的半導體製造商,跳槽至中國公司。他在
: 回台北的途中告訴《日經亞洲評論》:「中國公司自發地發起一個大型項目,並提升我作
: 為一位工程師的價值。」
: 這名男子在中國的薪水因此提高一倍以上,新老闆為他念私立學校的孩子支付學費。「高
: 層很快就做出這個慷慨的決定。」他說。
: 幾位台積電、南亞科叛將前往大陸發展
: 台灣《商業周刊》報導,已有3000多名半導體工程師離開台灣,前往中國公司任職。台灣
: 經濟研究所的分析師說,這個數字應該是準確的,大約是台灣4萬名半導體研發工程師的
: 十分之一。
: 這不是新鮮事,2000年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TSMC)併購張汝京一手創辦的世大半導體後
: ,張汝京帶了超過100名工程師,到上海創辦中芯國際。
: 正如前TSMC董事長張忠謀2000年所料,中芯國際營運很辛苦,經常虧損賠錢,但是中芯現
: 已成為全球第五大晶圓代工製造商,並在北京的補貼支持下,成為台積電的主要競爭對手
: 。
: 前台積電共同運營長蔣尚義、資深研發長梁孟松分別擔任武漢弘芯執行長和中芯國際聯席
: 執行長。被稱為台灣DRAM產業「教父」的高啟全也於2015年加入清華紫光集團。擔任DRAM
: 事業群執行長,與南亞科技等台灣廠商競爭。
: 中國高薪挖角產生明顯的效果
: 但是,在北京力推「中國製造2025」政策的時候,加速半導體產業人才挖角行動,該政策
: 目標在促進高科技產業的自給自足。
: 半導體製造既需要大量資金,也需要大量人才。即使一家公司擁有市場上最好的設備,但
: 是如果沒有技術人員來工作,這家公司也無法大規模生產晶片。
: 一位台灣業內人士說,「中國企業現在正試圖招募高級管理人員,而不是挖走整個生產團
: 隊,來克服這一障礙。他們付出的薪水是台灣公司的2到3倍。」
: 南亞科技總經理李培英說:「我們正在提高薪酬水平,但很難與中國公司競爭。」
: 台灣在2013年修正《營業秘密法》,對於在海外洩露公司機密的犯罪者最高判處10年徒刑
: ,但是這沒有阻止半導體人才的跳槽到中國。
: 中國希望掏空台灣電子業人才
: 中國高薪挖角行動產生明顯的效果。2020年,中國的長鑫儲存和長江存儲公司將開始大量
: 生產記憶體晶片,這是台灣電子業的優勢。
: 在半導體製造設備的市場方面,明年中國有望超過台灣成為全球最大的市場。
: 除了全力補貼支持晶片產業外,北京還為台灣工程師鋪開紅地毯,希望台灣人才幫助中共
: 邁向兩岸統一的長期目標。北京在11月宣布26項惠台措施,主張將台灣人民與中國人民一
: 視同仁,希望號召更多台灣人在中國工作和學習。
: 台灣國立成功大學副教授蒙志成表示,「中國的目標是將台灣人才帶到大陸,並掏空台灣
: 的人才。」
--
All Comments
By Skylar DavisLinda
at 2019-12-08T22:01
at 2019-12-08T22:01
By Ethan
at 2019-12-12T17:09
at 2019-12-12T17:09
By Queena
at 2019-12-13T15:38
at 2019-12-13T15:38
By Edith
at 2019-12-18T14:23
at 2019-12-18T14:23
By Tom
at 2019-12-21T23:23
at 2019-12-21T23:23
By Tristan Cohan
at 2019-12-25T21:14
at 2019-12-25T21:14
By Ula
at 2019-12-26T05:07
at 2019-12-26T05:07
By Ingrid
at 2019-12-30T18:47
at 2019-12-30T18:47
By Bethany
at 2020-01-04T09:20
at 2020-01-04T09:20
By Emily
at 2020-01-05T22:59
at 2020-01-05T22:59
By Ingrid
at 2020-01-10T18:49
at 2020-01-10T18:49
By Edwina
at 2020-01-12T13:15
at 2020-01-12T13:15
By Poppy
at 2020-01-15T23:33
at 2020-01-15T23:33
By Kristin
at 2020-01-17T09:00
at 2020-01-17T09:00
By Joseph
at 2020-01-19T05:35
at 2020-01-19T05:35
By Lydia
at 2020-01-19T12:01
at 2020-01-19T12:01
By Valerie
at 2020-01-20T01:10
at 2020-01-20T01:10
By Dinah
at 2020-01-21T07:32
at 2020-01-21T07:32
By Callum
at 2020-01-24T06:42
at 2020-01-24T06:42
By Ina
at 2020-01-28T19:17
at 2020-01-28T19:17
By Enid
at 2020-01-30T08:08
at 2020-01-30T08:08
By Hazel
at 2020-02-01T13:39
at 2020-02-01T13:39
By Lydia
at 2020-02-06T04:45
at 2020-02-06T04:45
By Rae
at 2020-02-09T15:37
at 2020-02-09T15:37
By Suhail Hany
at 2020-02-12T19:26
at 2020-02-12T19:26
By Hazel
at 2020-02-17T13:08
at 2020-02-17T13:08
By Hamiltion
at 2020-02-19T09:01
at 2020-02-19T09:01
By Gilbert
at 2020-02-23T12:55
at 2020-02-23T12:55
By Sierra Rose
at 2020-02-23T21:11
at 2020-02-23T21:11
By Quintina
at 2020-02-24T18:09
at 2020-02-24T18:09
Related Posts
力晶創辦人黃崇仁 傳跨足航空
By Connor
at 2019-12-04T19:11
at 2019-12-04T19:11
offer請益
By Dinah
at 2019-12-04T18:22
at 2019-12-04T18:22
歐洲央行態度大轉變、將發行數位貨幣
By Thomas
at 2019-12-04T18:11
at 2019-12-04T18:11
昔日股王益通下市成定局 這家電子廠終得
By Belly
at 2019-12-04T18:07
at 2019-12-04T18:07
[新聞]大聯大收購文曄案遭手機中國聯盟舉報
By Robert
at 2019-12-04T16:59
at 2019-12-04T16: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