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油僱員油料操作類考試心得(上) - 國營工作討論

By Edith
at 2018-02-05T01:10
at 2018-02-05T01:10
Table of Contents
本文為幫同梯次考生代PO文 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準備油操考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終於考完了,筆者談談我個人106年油操筆試心得與備考經驗,目的是給將來有打算考這類
型考試的網友參考,希望能有幫助
開始之前,筆者先做三點聲明,打個預防針
1.個人看法見仁見智,筆者並不是要任何人接受我的看法,純粹是經驗分享,或者可以幫某
些網友省些時間,
覺得有用之處拿去使用即可,若覺得沒用一笑置之可以,嗤之以鼻也無妨,任何批評指教因
與我目的無關,故恕我一概不回應
2.筆者的看法有一個預設基礎--即是假設有較為充分的時間準備考試,例如至少三個月以
上,最好是有半年以上全職準備考試。
但我知道有許多網友是邊工作邊準備考試,實在非常辛苦,而時間有限的情況下,考試範圍
又極廣,所以能選擇準備考試的策略也有限,筆者的看法對這類網友參考價值不大
3.文中談到題目分類的部分,簡單的題目不代表我考試答對,題目分類純粹是談論我個人備
考的觀念
先談談今年油操的題目,筆者在12/23號考完後一直覺得頭昏昏的,下午有個念頭常在腦中
打轉,今年專業題目怎麼出那麼偏。
然而等過二、三天後,在壓力釋放掉的鬆弛感和空虛感緩和後,再重新檢視整份考題,就沒
有這種想法了。通常人對於快樂或憤怒、
沮喪或鼓舞的事情會聚焦放大,所以振奮或失落的事情會強化我們的感覺,出乎意料的題目
自然就很容易增強不滿的感覺,然而從情緒抽離出來會讓人較能制定更有效準備考試的方法
。
在筆者看來,油操這類型的考試是難以拿某一年或者某些考試題目來說沒有鑑別性或者太偏
,因為油操考試的範圍實在是太過廣大龐雜了,每年在山堆的題材中不過拿80題當考題,根本
談不上哪些部分是很重要一定要考的。題目不難,但是那麼多材料要讀,人的記憶力又有限,
一來讀不完,再者讀後面前面又忘了,讀了新的材料又要安排時間複習舊的。
光在"被烤"過程要能耐得住煎熬儘可能地反反覆覆努力讀熟那麼多教材這點就太有鑑別性
。
以我看來這類型的考試如果有下列三種情況才算是沒有鑑別性
1.考古題重複出現比例太高
2.過高比例的考題集中在某一個子科目
3.難度高的題目太多
拿製圖實習這個科目來當例子,圓錐曲線、線條種類、正投影法、尺度標註基本規範、半
剖視圖這些重點是都很重要沒錯,
但如果製圖每年考的題目都在這些範圍打轉,幾年下來再考這樣的題目有鑑別性嗎?今年油
操圖學只考一題,第42題4個選項
分別問正方形、球體、厚度與錐度的尺度標註,這個題目考得很細,很難但也非常有鑑別性
,這個題目如果答對,那
應該絕對也知道圓錐曲線、線條種類、正投影法、尺度標註基本規範、半剖視圖等往年考
過的重點,所以這個題目是很
有鑑別性,當然一份考卷80題中這麼難的題目一般是不可能太多。
筆者拿104年油操專業第10題來跟上面這個題目做比較,第10題考
--下列何者屬於「非失真、有壓縮、支援全彩、有透明效果」的圖檔格式?
這個題目的難度完全不輸給今年圖學的題目,這一題要答對等於要對BMP、JPG、GIF等5種
圖檔格式的壓縮、動畫支援、色彩格式等5種特性都瞭若指掌並且在考試的短短時間分辨
出區別,選到正確答案,這個題目如果是今年第一次考,那就直接投降了,
但因為104年已經考過,所以往後如果再考就會了。其實這點正是今年試題內容衝擊那麼大
的2個原因之一,一個是多了填充,一個是考古題作用很有限,往年的題目如果對考古題研究
較深入,其實是有個簡便的方式可以準備考試的,不過從今年以後大概也沒有用了,今年試題
的轉變應該也是預示了至少未來幾年油操考試的方向,依賴考古題效果會不高,從考試範圍
所包含的科目教材下基本功可能比較可行!當然考古題還是不容忽視,一來練習,二來很多舊
題涵蓋了基本重點,同樣有助增強實力。
其實還可以從很多面向去分析比較今年的題目跟往年相比是否真的有比較偏、沒有鑑定性
,但那樣要打太多字很辛苦,筆者下面就簡單的舉些例子供參考:
1."今年填充第7題考萬向接頭相交的角度不可超過30度",這個題目很細很刁鑽。但102年
油操第30題考
"在CNS 規範中,三角皮帶之夾角為:40度"其實也不遑多讓,差別只是這是考古題,讀過
了所以容易。
2.在100年到105這6年間,機械力學在100及101各考3題,102一口氣考了7題,但如果103參加
考試想說力學好重要,要努力準備。
抱歉,103及104力學都沒考,105僅考一題
3.再例如說103年電機常識的部分突然考了5題電子學題目,102考了2題
總結地說,依筆者備考經驗,油操考試材料內容特性--廣、龐雜、細,每年題目可能變動很
大,依今年看未來更是如此
接下來,筆者簡單談談我備考的方法供有興趣者參考。
筆者先談談一個迷思,就我以前看過有些網友備考時會先直接放棄共同科目或其他科目,以
我個人淺見,恕我直言,這是一個完全錯誤的備考策略。
很多考試目的並不是要把人考倒,而是要區別出應考者的程度,換句話說,就是當我們在答
一份考卷,考題有淺易、基本、中等、難的分別。備考者是絕對不能忽略這點,我任意舉個
例子來說明,假設我的背景是機械,機械讀起來較易上手,所以決定放棄我不熟悉的科目,假
設我已經投入100個小時讀機械,可以拿到機械八成的分數,包括淺易、基本及部分中等的題
目。但接下來邊際效用遞減的現象就非常劇烈了,我可能再投入30個小時只能再多得到5%機
械的分數,所以共要再投入120個小時才能拿到機械
其餘2成的分數。換個方向思考,雖然我對電機一竅不通,但依此類型考試標定的特性,如果
把這120個小時投入電機,能不能拿到電機淺易跟基本的分數哪?所以該如何抉擇?同理類推,
筆者淺見將專業1題的分數當成遠超過國英並不正確,專業就是三科組成,每個科目為23%,
國英各15%,這個測驗要甄別的是希望應試者能在每個應試科目能達到基本要求,而不是某
科目100分,某個科目20分,題目設計亦基於此。
筆者暫時先完成文章上半部。
--
Tags:
考試
All Comments

By Michael
at 2018-02-06T22:53
at 2018-02-06T22:53

By Una
at 2018-02-08T20:36
at 2018-02-08T20:36

By Tristan Cohan
at 2018-02-10T18:20
at 2018-02-10T18:20

By Emily
at 2018-02-12T16:03
at 2018-02-12T16:03

By Lucy
at 2018-02-14T13:47
at 2018-02-14T13:47

By Ursula
at 2018-02-16T11:30
at 2018-02-16T11:30

By Emily
at 2018-02-18T09:13
at 2018-02-18T09:13

By Christine
at 2018-02-20T06:57
at 2018-02-20T06:57

By Quintina
at 2018-02-22T04:40
at 2018-02-22T04:40

By Tom
at 2018-02-24T02:23
at 2018-02-24T02:23
Related Posts
請問106電機(甲)複試

By Madame
at 2018-02-04T21:38
at 2018-02-04T21:38
2/3中油油操油廠國小面試心得

By Belly
at 2018-02-04T21:33
at 2018-02-04T21:33
為何泛公股銀行要招法務人員當櫃員

By Suhail Hany
at 2018-02-04T19:15
at 2018-02-04T19:15
軍公教加薪 115萬人受惠

By Madame
at 2018-02-04T12:28
at 2018-02-04T12:28
網友連署公務員請假以「每小時」為單位

By Daniel
at 2018-02-04T12:10
at 2018-02-04T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