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 vs 新加坡生活比較 - offer
By Rebecca
at 2019-02-06T05:07
at 2019-02-06T05:07
Table of Contents
大家新年好。來回覆一下以及推文中原PO沒回答的問題。(絕對不是要冷飯熱炒)
其實我真的沒有要比較新加坡跟灣區哪邊比較好的意思。看我原文應該就知道,目的只是
以同樣一個家庭從新加坡搬到灣區後發現的差異。
並且,原PO家雙薪,住 condo,孩子唸私校,還可以請佣人,這等級離我太遙遠了 XD。
其實說真的,收入好的家庭會覺得在新加坡錢比較好花是正常的。這也是為什麼 FB
的共同創辦人寧可放棄美國籍搬到新加坡的原因:新加坡被稱稅務天堂不是叫假的。
我們家的話,只有我一份薪水,住 HDB,家務就辛苦的老婆全包了。因為收入有限,孩子
只能考慮公立學校。不管在美國或新加坡,我們只能在制度內想辦法讓孩子能接受最好的
教育。
當然每個人情況不同。以我的情況來說,搬來美國是比較好的決定。短期的原因最主要其
實還是拿到了好的 offer(稅後約增加 50% 以上),長期來講,以製藥產業來說,新加坡
其實沒有什麼沒有什麼科研環境。我若待在新加坡還想跳槽的話,是沒太多機會的。相反
的,灣區是科研的重鎮。挑戰雖然大,機會也比較多。
至於治安方面對兩地的比較,我覺得各方面的論點都有一點以偏概全。首先,因為常常在
新聞上看到校園槍擊好可怕,所以美國校園很不安全?但是新加坡才美國的一個中型城市
大小而己。美國絕大多數的城市學校都沒有發生過槍擊啊,這樣比本來就不公平了。
接下就來請允許我滑坡一下:真要比的話至少要跟地理大小相符。先別說拿北美跟東南亞
比好了。就比較大馬+印尼+新加坡整體與美國整體治安比較,哪邊治安比較差可能還有
得談呢。當然,好辯者可能會說那你就待在新加坡別出國就好啦幹麻跑去大馬印尼自找麻
煩?那一樣就的在美國你就不能待在好區就好嗎?從以上就可以看出其實直接拿治安數據
來比較新美兩地就不完全合理了。實際上,你不可能永遠只待在新加坡不去鄰國,或者永
遠待在美國的好區不去隔壁可能治安比較不好的市鎮。多了解自己所在的地方並作好應該
有的準備才是王道。
娛樂方面,原PO對於我對新加坡休閒活動的評價有不同的看法。主要是認為在新加坡主要
的玩法就是出國玩。這點我只能同意一半。最主要是因為每個住在新加坡的人都是這樣想
的。所以若沒有提早非常早準備的話,機票船票是一票難求。所以比較短的假期或者是週
末的話,還是 mall 逛一逛就好了吧。新加坡人還因此發展出很有趣的休假方式:住飯店
XD。週末訂個飯店住一兩晚。用用飯店裏面的設施服務之類的。有時候飯店就在自家隔壁
而己。我有不少新加坡朋友都習慣這樣玩,有時候會邀我們家一起去。只是這個不是我會
選擇的玩法。另一方面,我也不太認為出國玩才算是玩就是了。
當然,在美國遇到大節日的話,機票船票也是一樣一票難求。不過,在開車或者走路會到
的範圍,在灣區的選擇是比新加坡多得多。至於塞車,新加坡與灣區倒是差不多一樣。
原PO推文中有對 "有靈魂", "沒靈魂" 有一番討論。其實我不是很確定什麼叫作有靈魂。
我暫時解讀成社會群體或者個人是否有內在的個性。關於這點我倒是有一點體會。新加坡
尤於地小人稠,非常講究群體活動以及競爭。其實我個人覺得社會氛圍跟日本相差不多。
就對於離群點的存在是比較不能容忍的。舉例來說,孩子學校的課外活動理應著重在開發
孩子各種適性。但是很奇怪的,到最後課外活動的目標都會變成能不能代表學校出去比賽
?能不能在升學管道中加分?這點是我比較不能認同的。
另外,新加坡幾乎沒有本土文化。新加坡立國的時間太短,國土太小。沒有時間跟空間將
外來文化收納成為本土文化。另外,政府也刻意地淡化英、日殖民時期留下來的文化遺產
。剩下的其實也不多了。所以在新加坡,有名的建築或者景點都是近期為了行銷新加坡而
打造出來。外觀極儘花俏,其實很難感覺到什麼文化底韻。我想新加坡文化的累積還是需
要更多時間來發展。
原PO推文中有朋友問到政治方面有關問題。我們異鄉人對這方面總是比較低調一點。有興
趣的話我再補充。
※ 引述《mnbv711 (宥)》之銘言:
: 跟原po相反, 我們是在灣區待了6~7年然後舉家搬來新加坡. 目前在新待了半年.
: 在這裡讓我也來分享一下我們的感想.
: 簡單介紹一下我們的背景,我跟我老公都是軟體工程師,有兩個小孩-分別是3歲和5歲.
: 我們在灣區就是雙薪,來新加坡之後一樣兩個都還在工作.
: 生活品質--
: 我們有請幫傭(500~750 SGD/月),基本上打掃煮飯洗衣全包.
: 每天早上起床就有早餐,下班就有晚餐,衣服放進洗衣籃隔兩天就洗好燙好疊好.
: 買菜什麼的也不用我自己去,交代好就好.
: 從前在灣區,因為實在太忙,我們也有請鐘點阿姨來幫忙煮飯打掃,一個小時$20鎂,
: 一個星期來五天,一天三個小時,一個月就1200鎂.
: 而且因為人人都有這個需求,阿姨基本上說話很大聲,一副反正我不找她,一堆人要找,
: 所以我也不敢要求做東做西, 例如阿姨不想洗廁所, 我們也不好意思提.
: 從前小孩上下學(托兒所),我們兩個都要接送,現在都有校車到公寓樓下接.
: 從前小孩常要求我陪著玩,講故事,我因為在忙著整理家裡煮飯洗衣等等,
: 很常回說"等一下媽媽".
: 現在我回到家,可以好好陪他們吃晚餐,晚飯後我們一起玩一起看書一起畫畫.
: 最重要的是,因為時間多很多,我多許多耐心教導和陪伴.
: 我感覺我小孩都因此也脾氣好很多.
: (有小孩的大概可以理解我在說什麼)
: 從前在美國,沒有親人,雖然有好朋友但是大家都有家庭不好隨便叨擾,
: 所以如果要跟老公約會只能靠請假或蹺班.
: 現在只要小孩睡著後,我們可以去逛街,甚至可以去看電影!
: 因為有幫傭,我們可以把寶貴的時間花在重要的地方上.
: 治安--
: 灣區治安越來越糟.
: 我們不只一個朋友家裡或車子遭小偷,包裹丟失是很常見的事.
: 常常就看到家附近有槍擊案,
: 我們在家裡裝上了攝影機,保全系統,
: 就算這樣,我老公出差時候,我一個人帶小孩在家還是很害怕, 睡都睡不安穩.
: 每天超過了九點就不敢在外面走,除非開車去商店.
: 帶小孩出去,不管是公園還是商場,我都不敢一刻看不到他們.
: 相較之下,新加坡治安好相信大家都知道.
: 存錢--
: 這個是很因人而異的.
: 不過以我們的例子,我們存的錢比在灣區多.
: 雖然薪水比較少,但是稅少很多 (~33% v.s. ~10%).
: 我感覺,如果有年紀小的小孩,在灣區負擔是很大的,
: 很多時候另外一半選擇不去工作,
: 因為賺的錢扣掉了稅還不見得比把小孩送去 daycare 的費用還多.
: (在灣區 daycare 費用從 $1000 ~ $2700/月 都有, 生兩個生三個就更貴了)
: 教育--
: 原po談到最多的是教育,我也來分享一下我們的情況,
: 再次強調每個人對教育有不同看法,純粹分享:
: 我們對教育的想法大致上是--
: * 快樂學習; 反對以考試成績來驅動學習, 反對讓小孩感受到學習壓力.
: * 注重能力的發展,而非知識的灌輸.
: 比起傳統亞洲的教育,我們比較認同歐美式.
: 因此我們送小孩去在新加坡的國際學校.
: 我們到目前為止很滿意這個學校,
: 他們的教法很活,寓教於樂. 小孩也變得有自信許多.
: 在灣區時候,我們小孩年紀還沒到公立學校,也沒有上國際學校,所以無從比較.
: 但是從許多朋友分享得知,滿多灣區的學校都面臨資源缺乏問題,
: 因為cost of living實在太貴,找不到足夠的老師,
: 所以有的學校沒有美術課,音樂課.
: 還很常要求家長到學校幫忙教課或是當助手,還有要求捐款捐東西.
: 說實在雙薪家庭在這樣情況下是很不方便的.
: 小孩回家抱怨誰誰誰媽媽都很常來學校幫忙,
: 小孩放學想參加足球隊但是得有人接送... 等等問題.
: 我認識的就有兩個朋友,因為小孩而決定轉換工作型態
: (選擇不用整天坐辦公室的工作,又或調整減少上班時間).
: 新加坡的國際學校選擇很多,
: 美國學校,加拿大學校,德國學校,澳洲.... 費用差別不小.
: 當然是小孩年紀越大越貴,像我們念幼稚園,一年20000多~40000多的學校都有.
: 玩樂--
: 美國的玩法跟新加坡玩法很不一樣.
: 原po提到美國有很多世界知名景點,而新加坡沒有.
: 但是新加坡的好處就在於離其他國家都近啊!
: 而美國要飛到其他國家,就只有加拿大跟墨西哥而已.
: 我有個也是從美國搬來的同事,到目前為止都還維持著他每個月一個新國家的計畫.
: 而我們在短短半年內,足跡也遍佈了四個國家.
: 其實有不只一個同事跟我說過,他們搬來這裡就是為了旅遊.
: 結論--
: 在搬來以前,我們也已經相當適應美國生活了,
: 很喜歡在那裡時,人與人之間的距離比較近,人們比較親切.
: 喜歡在自家院子裡悠哉坐在躺椅上,看著小孩玩沙溜滑梯.
: 喜歡聖誕節,萬聖節時跟小孩一起佈置家裡,復活節撿蛋,
: 沒事就去公園遛小孩...
: 現在想起來還是很懷念.
: 但是就像我上面提到,灣區生活有他的問題--治安,cost of living,教育...
: 當你在至少兩地住過後,就會發現沒有一個地方是完美的.
: 在每個不同的人生階段,會有比較適合你居住的地方.
: 我們選擇搬家到新加坡,一方面是為了家庭,一方面也是希望可以在不同的地方待待看.
: 我們到目前為止都很享受新加坡的生活.
: 但誰知道三五年後會在哪兒.
: 只是還是很推薦新加坡給大家--特別是有小小孩的夫婦!
--
其實我真的沒有要比較新加坡跟灣區哪邊比較好的意思。看我原文應該就知道,目的只是
以同樣一個家庭從新加坡搬到灣區後發現的差異。
並且,原PO家雙薪,住 condo,孩子唸私校,還可以請佣人,這等級離我太遙遠了 XD。
其實說真的,收入好的家庭會覺得在新加坡錢比較好花是正常的。這也是為什麼 FB
的共同創辦人寧可放棄美國籍搬到新加坡的原因:新加坡被稱稅務天堂不是叫假的。
我們家的話,只有我一份薪水,住 HDB,家務就辛苦的老婆全包了。因為收入有限,孩子
只能考慮公立學校。不管在美國或新加坡,我們只能在制度內想辦法讓孩子能接受最好的
教育。
當然每個人情況不同。以我的情況來說,搬來美國是比較好的決定。短期的原因最主要其
實還是拿到了好的 offer(稅後約增加 50% 以上),長期來講,以製藥產業來說,新加坡
其實沒有什麼沒有什麼科研環境。我若待在新加坡還想跳槽的話,是沒太多機會的。相反
的,灣區是科研的重鎮。挑戰雖然大,機會也比較多。
至於治安方面對兩地的比較,我覺得各方面的論點都有一點以偏概全。首先,因為常常在
新聞上看到校園槍擊好可怕,所以美國校園很不安全?但是新加坡才美國的一個中型城市
大小而己。美國絕大多數的城市學校都沒有發生過槍擊啊,這樣比本來就不公平了。
接下就來請允許我滑坡一下:真要比的話至少要跟地理大小相符。先別說拿北美跟東南亞
比好了。就比較大馬+印尼+新加坡整體與美國整體治安比較,哪邊治安比較差可能還有
得談呢。當然,好辯者可能會說那你就待在新加坡別出國就好啦幹麻跑去大馬印尼自找麻
煩?那一樣就的在美國你就不能待在好區就好嗎?從以上就可以看出其實直接拿治安數據
來比較新美兩地就不完全合理了。實際上,你不可能永遠只待在新加坡不去鄰國,或者永
遠待在美國的好區不去隔壁可能治安比較不好的市鎮。多了解自己所在的地方並作好應該
有的準備才是王道。
娛樂方面,原PO對於我對新加坡休閒活動的評價有不同的看法。主要是認為在新加坡主要
的玩法就是出國玩。這點我只能同意一半。最主要是因為每個住在新加坡的人都是這樣想
的。所以若沒有提早非常早準備的話,機票船票是一票難求。所以比較短的假期或者是週
末的話,還是 mall 逛一逛就好了吧。新加坡人還因此發展出很有趣的休假方式:住飯店
XD。週末訂個飯店住一兩晚。用用飯店裏面的設施服務之類的。有時候飯店就在自家隔壁
而己。我有不少新加坡朋友都習慣這樣玩,有時候會邀我們家一起去。只是這個不是我會
選擇的玩法。另一方面,我也不太認為出國玩才算是玩就是了。
當然,在美國遇到大節日的話,機票船票也是一樣一票難求。不過,在開車或者走路會到
的範圍,在灣區的選擇是比新加坡多得多。至於塞車,新加坡與灣區倒是差不多一樣。
原PO推文中有對 "有靈魂", "沒靈魂" 有一番討論。其實我不是很確定什麼叫作有靈魂。
我暫時解讀成社會群體或者個人是否有內在的個性。關於這點我倒是有一點體會。新加坡
尤於地小人稠,非常講究群體活動以及競爭。其實我個人覺得社會氛圍跟日本相差不多。
就對於離群點的存在是比較不能容忍的。舉例來說,孩子學校的課外活動理應著重在開發
孩子各種適性。但是很奇怪的,到最後課外活動的目標都會變成能不能代表學校出去比賽
?能不能在升學管道中加分?這點是我比較不能認同的。
另外,新加坡幾乎沒有本土文化。新加坡立國的時間太短,國土太小。沒有時間跟空間將
外來文化收納成為本土文化。另外,政府也刻意地淡化英、日殖民時期留下來的文化遺產
。剩下的其實也不多了。所以在新加坡,有名的建築或者景點都是近期為了行銷新加坡而
打造出來。外觀極儘花俏,其實很難感覺到什麼文化底韻。我想新加坡文化的累積還是需
要更多時間來發展。
原PO推文中有朋友問到政治方面有關問題。我們異鄉人對這方面總是比較低調一點。有興
趣的話我再補充。
※ 引述《mnbv711 (宥)》之銘言:
: 跟原po相反, 我們是在灣區待了6~7年然後舉家搬來新加坡. 目前在新待了半年.
: 在這裡讓我也來分享一下我們的感想.
: 簡單介紹一下我們的背景,我跟我老公都是軟體工程師,有兩個小孩-分別是3歲和5歲.
: 我們在灣區就是雙薪,來新加坡之後一樣兩個都還在工作.
: 生活品質--
: 我們有請幫傭(500~750 SGD/月),基本上打掃煮飯洗衣全包.
: 每天早上起床就有早餐,下班就有晚餐,衣服放進洗衣籃隔兩天就洗好燙好疊好.
: 買菜什麼的也不用我自己去,交代好就好.
: 從前在灣區,因為實在太忙,我們也有請鐘點阿姨來幫忙煮飯打掃,一個小時$20鎂,
: 一個星期來五天,一天三個小時,一個月就1200鎂.
: 而且因為人人都有這個需求,阿姨基本上說話很大聲,一副反正我不找她,一堆人要找,
: 所以我也不敢要求做東做西, 例如阿姨不想洗廁所, 我們也不好意思提.
: 從前小孩上下學(托兒所),我們兩個都要接送,現在都有校車到公寓樓下接.
: 從前小孩常要求我陪著玩,講故事,我因為在忙著整理家裡煮飯洗衣等等,
: 很常回說"等一下媽媽".
: 現在我回到家,可以好好陪他們吃晚餐,晚飯後我們一起玩一起看書一起畫畫.
: 最重要的是,因為時間多很多,我多許多耐心教導和陪伴.
: 我感覺我小孩都因此也脾氣好很多.
: (有小孩的大概可以理解我在說什麼)
: 從前在美國,沒有親人,雖然有好朋友但是大家都有家庭不好隨便叨擾,
: 所以如果要跟老公約會只能靠請假或蹺班.
: 現在只要小孩睡著後,我們可以去逛街,甚至可以去看電影!
: 因為有幫傭,我們可以把寶貴的時間花在重要的地方上.
: 治安--
: 灣區治安越來越糟.
: 我們不只一個朋友家裡或車子遭小偷,包裹丟失是很常見的事.
: 常常就看到家附近有槍擊案,
: 我們在家裡裝上了攝影機,保全系統,
: 就算這樣,我老公出差時候,我一個人帶小孩在家還是很害怕, 睡都睡不安穩.
: 每天超過了九點就不敢在外面走,除非開車去商店.
: 帶小孩出去,不管是公園還是商場,我都不敢一刻看不到他們.
: 相較之下,新加坡治安好相信大家都知道.
: 存錢--
: 這個是很因人而異的.
: 不過以我們的例子,我們存的錢比在灣區多.
: 雖然薪水比較少,但是稅少很多 (~33% v.s. ~10%).
: 我感覺,如果有年紀小的小孩,在灣區負擔是很大的,
: 很多時候另外一半選擇不去工作,
: 因為賺的錢扣掉了稅還不見得比把小孩送去 daycare 的費用還多.
: (在灣區 daycare 費用從 $1000 ~ $2700/月 都有, 生兩個生三個就更貴了)
: 教育--
: 原po談到最多的是教育,我也來分享一下我們的情況,
: 再次強調每個人對教育有不同看法,純粹分享:
: 我們對教育的想法大致上是--
: * 快樂學習; 反對以考試成績來驅動學習, 反對讓小孩感受到學習壓力.
: * 注重能力的發展,而非知識的灌輸.
: 比起傳統亞洲的教育,我們比較認同歐美式.
: 因此我們送小孩去在新加坡的國際學校.
: 我們到目前為止很滿意這個學校,
: 他們的教法很活,寓教於樂. 小孩也變得有自信許多.
: 在灣區時候,我們小孩年紀還沒到公立學校,也沒有上國際學校,所以無從比較.
: 但是從許多朋友分享得知,滿多灣區的學校都面臨資源缺乏問題,
: 因為cost of living實在太貴,找不到足夠的老師,
: 所以有的學校沒有美術課,音樂課.
: 還很常要求家長到學校幫忙教課或是當助手,還有要求捐款捐東西.
: 說實在雙薪家庭在這樣情況下是很不方便的.
: 小孩回家抱怨誰誰誰媽媽都很常來學校幫忙,
: 小孩放學想參加足球隊但是得有人接送... 等等問題.
: 我認識的就有兩個朋友,因為小孩而決定轉換工作型態
: (選擇不用整天坐辦公室的工作,又或調整減少上班時間).
: 新加坡的國際學校選擇很多,
: 美國學校,加拿大學校,德國學校,澳洲.... 費用差別不小.
: 當然是小孩年紀越大越貴,像我們念幼稚園,一年20000多~40000多的學校都有.
: 玩樂--
: 美國的玩法跟新加坡玩法很不一樣.
: 原po提到美國有很多世界知名景點,而新加坡沒有.
: 但是新加坡的好處就在於離其他國家都近啊!
: 而美國要飛到其他國家,就只有加拿大跟墨西哥而已.
: 我有個也是從美國搬來的同事,到目前為止都還維持著他每個月一個新國家的計畫.
: 而我們在短短半年內,足跡也遍佈了四個國家.
: 其實有不只一個同事跟我說過,他們搬來這裡就是為了旅遊.
: 結論--
: 在搬來以前,我們也已經相當適應美國生活了,
: 很喜歡在那裡時,人與人之間的距離比較近,人們比較親切.
: 喜歡在自家院子裡悠哉坐在躺椅上,看著小孩玩沙溜滑梯.
: 喜歡聖誕節,萬聖節時跟小孩一起佈置家裡,復活節撿蛋,
: 沒事就去公園遛小孩...
: 現在想起來還是很懷念.
: 但是就像我上面提到,灣區生活有他的問題--治安,cost of living,教育...
: 當你在至少兩地住過後,就會發現沒有一個地方是完美的.
: 在每個不同的人生階段,會有比較適合你居住的地方.
: 我們選擇搬家到新加坡,一方面是為了家庭,一方面也是希望可以在不同的地方待待看.
: 我們到目前為止都很享受新加坡的生活.
: 但誰知道三五年後會在哪兒.
: 只是還是很推薦新加坡給大家--特別是有小小孩的夫婦!
--
All Comments
By Elizabeth
at 2019-02-06T14:54
at 2019-02-06T14:54
By Heather
at 2019-02-08T10:32
at 2019-02-08T10:32
By Eartha
at 2019-02-08T13:59
at 2019-02-08T13:59
By Dorothy
at 2019-02-11T19:39
at 2019-02-11T19:39
By Rachel
at 2019-02-13T22:13
at 2019-02-13T22:13
By Charlotte
at 2019-02-14T17:50
at 2019-02-14T17:50
By Sarah
at 2019-02-19T00:24
at 2019-02-19T00:24
By Ida
at 2019-02-23T05:54
at 2019-02-23T05:54
By Sarah
at 2019-02-26T00:14
at 2019-02-26T00:14
By Jessica
at 2019-02-28T12:32
at 2019-02-28T12:32
By Hardy
at 2019-03-03T16:10
at 2019-03-03T16:10
By Freda
at 2019-03-07T08:25
at 2019-03-07T08:25
By James
at 2019-03-08T12:33
at 2019-03-08T12:33
By Enid
at 2019-03-08T18:05
at 2019-03-08T18:05
By Rachel
at 2019-03-11T22:29
at 2019-03-11T22:29
By Irma
at 2019-03-14T02:58
at 2019-03-14T02:58
By Skylar Davis
at 2019-03-15T20:10
at 2019-03-15T20:10
By Zanna
at 2019-03-16T17:06
at 2019-03-16T17:06
By Ina
at 2019-03-19T00:10
at 2019-03-19T00:10
By Noah
at 2019-03-22T14:18
at 2019-03-22T14:18
By John
at 2019-03-23T21:07
at 2019-03-23T21:07
By Daph Bay
at 2019-03-24T01:26
at 2019-03-24T01:26
By Joe
at 2019-03-27T15:42
at 2019-03-27T15:42
By Candice
at 2019-03-29T11:04
at 2019-03-29T11:04
Related Posts
日本 多個職缺
By Linda
at 2019-02-03T21:05
at 2019-02-03T21:05
新加坡工作機會請益
By Rebecca
at 2019-02-02T16:39
at 2019-02-02T16:39
新加坡工作機會請益
By Odelette
at 2019-02-02T15:56
at 2019-02-02T15:56
德國軟韌體工作
By Aaliyah
at 2019-02-02T05:40
at 2019-02-02T05:40
德國軟韌體工作
By Hedda
at 2019-02-01T22:43
at 2019-02-01T2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