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庫正取心得 - 金融業討論

By Puput
at 2018-01-25T11:54
at 2018-01-25T11:54
Table of Contents
前言: 因為一些因素是否去就職還不一定,但看板上最近沒什麼心得文,想拋磚引玉,
讓大家可以多PO一些心得文,畢竟之前也受到板上資料的幫助。
PS1:私心跪求今年考合庫GA的大大分享口試內容><
PS2:剛剛有收到人資的通知信,請問有大大願意開個LINE的群組嗎?
給這次參加合庫甄選正備取的人互相交換資訊的空間
不然正取的人等通知等分行生怕錯過,備取的人也不知何時能等到
若有大大願意熱心創,可以在本篇下方宣傳一下讓大家加入。
成績: 筆試 → 近80
口試 → 91
結果 → 數金人員 正取
背景: 商科門外漢
準備不到一個月
無證照
英檢中級初試
準備過程: 10月底才決定要考,準備時間短,所以我的準備方式有些極端。
分析了一下考情,覺得會計和貨銀比較難處理,所以大戰略是這兩科先下手,
花大部分時間在這兩科,票據法和銀行法因為是背科,擺在後面來讀。
第一周: 先讀貨銀 (沒基礎)
書本採用 志光 貨幣銀行學概要 (共12章)
規定自己一天讀2章左右,進入瘋狂讀書狀態
花4~5天讀完前8章,覺得後面只剩4章應該差不多了
周末回母校打球...猶豫超久...後來也有些後悔...
因為當時還不知道會計這麼硬,少了一天的準備會計時間...
周日晚上讀了一下會計覺得有些不妙...
第二周: 會計 (沒基礎)
書本採用 宏典 會計學 (共12章) 這本好處是會統計章節出題比率
例題會有出題屆數、有些有簡單的解題過程。
但這科我真的亂讀,比起貨銀,會計對於新手其實不好上手
我因為時間有限,就算搞不懂也不能延後我的進度
所以讀完該章節內容後就完成該章節的試題
但時間有限到後來也就挑比較常出的題目做= =
所以都是一知半解亂搞一通 但觀念題要把握 尤其沒數字的
數字題就盡量算,但也只讀到第5~6章,發現讀不太完
周末果斷開始回防貨銀
這周有加減開始看金融數位力 (東展)
第三周: 貨銀+銀行法+票據法
買了一本 志光 銀行考前攻略 (4合1)
我最後階段這三科都採用這本,滿推薦的。
前周周末就開始回防貨銀,這本有重點整理,每章後面有考古題
按年度排列,按章節排考古題好處是容易掌握爭點和觀念
容易熟悉。之前沒讀完的4章,直接用這本讀,用一天晚上搞懂
IS-LM 、AS-AD 模型 全部整理在一張A4紙上(要畫圖比較好理解)
之後複習就用這張。國際金融市場還沒看,但想說只剩一點就把貨銀
先放一個段落,開始準備銀行法和票據法。
教材都相同,就這本。(銀行法無基礎)
銀行法不看內容,直接做後面的歷屆試題,並且搭配小六法,
重點直接標記在法條上和劃黃色粉蠟筆,方便之後複習和記憶。
強迫自己在一天之內完成。
完成後隔天讀票據法 (票據法有基礎)
跟銀行法相同的方法,不贅述,但時間花了2天半。
第四周: 前周最後一天開始回防會計,把剩下章節讀完。但發現後面章節更難
考慮之下就加減讀 (比前六章更隨便),我的想法是把另外三科顧好
反正會計分數只占25%,我只要拿一半分數,另外75%衝高還是ok
所以最後一周重點擺在貨銀、票據、銀行法這三科的複習
貨銀就是繼續重複做4合1題目,但從後面倒著做過來
(因為國際金融還沒讀) 而且後半章節出題比率較高、也比較難
順帶一提,這本好處是會統計各家銀行歷屆出題章節題數 大推
對貨銀這科很有用,因為貨銀明顯後半段出題數較多。
銀行法和票據法這周直接用小六法複習,會計就盡量準備。
考前也把金融數位力複習完。
其他雜科 : 英文 → 沒準備,全部猜3,只有閱測第一題嘗試自己做 寫2(還是錯)
最後只猜對1題...
邏輯 → 同樣沒準備,提醒大家,這科也可帶計算機,有題還真被我算出來
(附近的人瘋狂按計算機超吵,提醒了我應該有題目可以用計算機)
錯2題
防制洗錢 → 考前周五晚上有讀志光出的書
花一小時快速翻閱,真的亂翻亂讀有個印象就好,考試時憑印象,
結果6題全錯
口試 : 1分鐘自介
9分鐘考官提問,主要問自傳和個人經歷。
我這個試場沒問3.0,中間的女考官比較硬,左右的男考官比較軟。
左邊的問工讀經驗、右邊的問錄取後如何邊上班邊準備金融證照。
總結: 抱歉打得有點亂,不知怎麼描述只好回想當初的準備過程用流水帳形式呈現。
主要是想說給非商科的人參考。
另外要特別注意我票據法本身有基礎,沒基礎的人若採同樣方式可能要花比較久的
時間。若要參考的人要留意一下。
大家若有心得也可以分享,互相參考一下。
想知道GA的口試...跪求...
並且再提醒一下有沒有好心人要創群組。
最後的最後還是感謝板上的大家,謝謝。
--
讓大家可以多PO一些心得文,畢竟之前也受到板上資料的幫助。
PS1:私心跪求今年考合庫GA的大大分享口試內容><
PS2:剛剛有收到人資的通知信,請問有大大願意開個LINE的群組嗎?
給這次參加合庫甄選正備取的人互相交換資訊的空間
不然正取的人等通知等分行生怕錯過,備取的人也不知何時能等到
若有大大願意熱心創,可以在本篇下方宣傳一下讓大家加入。
成績: 筆試 → 近80
口試 → 91
結果 → 數金人員 正取
背景: 商科門外漢
準備不到一個月
無證照
英檢中級初試
準備過程: 10月底才決定要考,準備時間短,所以我的準備方式有些極端。
分析了一下考情,覺得會計和貨銀比較難處理,所以大戰略是這兩科先下手,
花大部分時間在這兩科,票據法和銀行法因為是背科,擺在後面來讀。
第一周: 先讀貨銀 (沒基礎)
書本採用 志光 貨幣銀行學概要 (共12章)
規定自己一天讀2章左右,進入瘋狂讀書狀態
花4~5天讀完前8章,覺得後面只剩4章應該差不多了
周末回母校打球...猶豫超久...後來也有些後悔...
因為當時還不知道會計這麼硬,少了一天的準備會計時間...
周日晚上讀了一下會計覺得有些不妙...
第二周: 會計 (沒基礎)
書本採用 宏典 會計學 (共12章) 這本好處是會統計章節出題比率
例題會有出題屆數、有些有簡單的解題過程。
但這科我真的亂讀,比起貨銀,會計對於新手其實不好上手
我因為時間有限,就算搞不懂也不能延後我的進度
所以讀完該章節內容後就完成該章節的試題
但時間有限到後來也就挑比較常出的題目做= =
所以都是一知半解亂搞一通 但觀念題要把握 尤其沒數字的
數字題就盡量算,但也只讀到第5~6章,發現讀不太完
周末果斷開始回防貨銀
這周有加減開始看金融數位力 (東展)
第三周: 貨銀+銀行法+票據法
買了一本 志光 銀行考前攻略 (4合1)
我最後階段這三科都採用這本,滿推薦的。
前周周末就開始回防貨銀,這本有重點整理,每章後面有考古題
按年度排列,按章節排考古題好處是容易掌握爭點和觀念
容易熟悉。之前沒讀完的4章,直接用這本讀,用一天晚上搞懂
IS-LM 、AS-AD 模型 全部整理在一張A4紙上(要畫圖比較好理解)
之後複習就用這張。國際金融市場還沒看,但想說只剩一點就把貨銀
先放一個段落,開始準備銀行法和票據法。
教材都相同,就這本。(銀行法無基礎)
銀行法不看內容,直接做後面的歷屆試題,並且搭配小六法,
重點直接標記在法條上和劃黃色粉蠟筆,方便之後複習和記憶。
強迫自己在一天之內完成。
完成後隔天讀票據法 (票據法有基礎)
跟銀行法相同的方法,不贅述,但時間花了2天半。
第四周: 前周最後一天開始回防會計,把剩下章節讀完。但發現後面章節更難
考慮之下就加減讀 (比前六章更隨便),我的想法是把另外三科顧好
反正會計分數只占25%,我只要拿一半分數,另外75%衝高還是ok
所以最後一周重點擺在貨銀、票據、銀行法這三科的複習
貨銀就是繼續重複做4合1題目,但從後面倒著做過來
(因為國際金融還沒讀) 而且後半章節出題比率較高、也比較難
順帶一提,這本好處是會統計各家銀行歷屆出題章節題數 大推
對貨銀這科很有用,因為貨銀明顯後半段出題數較多。
銀行法和票據法這周直接用小六法複習,會計就盡量準備。
考前也把金融數位力複習完。
其他雜科 : 英文 → 沒準備,全部猜3,只有閱測第一題嘗試自己做 寫2(還是錯)
最後只猜對1題...
邏輯 → 同樣沒準備,提醒大家,這科也可帶計算機,有題還真被我算出來
(附近的人瘋狂按計算機超吵,提醒了我應該有題目可以用計算機)
錯2題
防制洗錢 → 考前周五晚上有讀志光出的書
花一小時快速翻閱,真的亂翻亂讀有個印象就好,考試時憑印象,
結果6題全錯
口試 : 1分鐘自介
9分鐘考官提問,主要問自傳和個人經歷。
我這個試場沒問3.0,中間的女考官比較硬,左右的男考官比較軟。
左邊的問工讀經驗、右邊的問錄取後如何邊上班邊準備金融證照。
總結: 抱歉打得有點亂,不知怎麼描述只好回想當初的準備過程用流水帳形式呈現。
主要是想說給非商科的人參考。
另外要特別注意我票據法本身有基礎,沒基礎的人若採同樣方式可能要花比較久的
時間。若要參考的人要留意一下。
大家若有心得也可以分享,互相參考一下。
想知道GA的口試...跪求...
並且再提醒一下有沒有好心人要創群組。
最後的最後還是感謝板上的大家,謝謝。
--
All Comments

By Delia
at 2018-01-29T03:39
at 2018-01-29T03:39

By Quanna
at 2018-02-01T19:23
at 2018-02-01T19:23

By Yedda
at 2018-02-05T11:08
at 2018-02-05T11:08

By Elizabeth
at 2018-02-09T02:52
at 2018-02-09T02:52

By John
at 2018-02-12T18:37
at 2018-02-12T18:37

By Agnes
at 2018-02-16T10:21
at 2018-02-16T10:21

By Belly
at 2018-02-20T02:06
at 2018-02-20T02:06

By Daniel
at 2018-02-23T17:50
at 2018-02-23T17:50

By Tristan Cohan
at 2018-02-27T09:35
at 2018-02-27T09:35

By Kumar
at 2018-03-03T01:19
at 2018-03-03T01:19

By Tom
at 2018-03-06T17:04
at 2018-03-06T17:04

By Hedda
at 2018-03-10T08:48
at 2018-03-10T08:48

By Frederic
at 2018-03-14T00:33
at 2018-03-14T00:33

By Catherine
at 2018-03-17T16:18
at 2018-03-17T16:18

By Freda
at 2018-03-21T08:02
at 2018-03-21T08:02

By Dorothy
at 2018-03-24T23:47
at 2018-03-24T23:47

By Heather
at 2018-03-28T15:31
at 2018-03-28T15:31

By Frederic
at 2018-04-01T07:16
at 2018-04-01T07:16

By Necoo
at 2018-04-04T23:00
at 2018-04-04T23:00

By Ina
at 2018-04-08T14:45
at 2018-04-08T14:45

By Anthony
at 2018-04-12T06:29
at 2018-04-12T06:29

By Queena
at 2018-04-15T22:14
at 2018-04-15T22:14

By Jacky
at 2018-04-19T13:58
at 2018-04-19T13:58

By Lucy
at 2018-04-23T05:43
at 2018-04-23T05:43

By Odelette
at 2018-04-26T21:27
at 2018-04-26T21:27

By Agnes
at 2018-04-30T13:12
at 2018-04-30T13:12

By Xanthe
at 2018-05-04T04:56
at 2018-05-04T04:56

By Dorothy
at 2018-05-07T20:41
at 2018-05-07T20:41
Related Posts
桃園少年之家誠徵高關懷社工員

By Leila
at 2018-01-24T22:42
at 2018-01-24T22:42
職業軍人公務員資格保留問題?

By Frederic
at 2018-01-24T12:44
at 2018-01-24T12:44
最有利標的大騙局

By Jacky
at 2018-01-24T11:27
at 2018-01-24T11:27
環安新鮮人

By Edward Lewis
at 2018-01-23T19:11
at 2018-01-23T19:11
兆豐107年招考

By Sarah
at 2018-01-23T11:11
at 2018-01-23T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