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改前後月退試算(以個人為例) - 公職
By Catherine
at 2017-07-09T13:23
at 2017-07-09T13:23
Table of Contents
本來想寫完整的試算結果
但鑑於個人隱私及避免被有心人士作文章
因此僅做一些重要結論(含有沒有必要購買年資)
前提:
一、試算結果是以個人最佳利益為考量,亦即以可全額領取月退為基準。
二、月退金僅以退輔制度計算,未納入公保等其他年金。
三、本人公職年資約10來年,已購買兵役年資約2年,預估至少9職等退休。
試算結果:
一、年改前以85制計算,預計於滿58歲可領全額月退。
二、年改後可領全額月退為滿65歲,因屆時依年資計算所得月退金已超出
替代率上限(60%)約一萬元,故提早退休較划算(每提早一年減額
4%、末15年均奉差異不大),預估滿62歲時減額之退休金與替代率上
限(58.5%)約略相等。
三、年改前後比較,延後4年退休,相對月退金差異約1,500元(年改前如
滿62歲退休,則月退金差異約9,000元)。
結論:
一、個人年資、職等、年齡各異,以上資料僅供參考。
以我所提的最佳利益為前提,退休金差異不大(約1,500元),
主要延退了4年,年資越久影響越大。
延伸討論(是否購買年資):
一、狀況一(滿65歲含購買年資未達35年)
因年資每差一年替代率上限差1.5%,如有購買2年年資則月退休金約
差1,400元(以7等年功頂計算),幾年就可以回本了。
二、狀況二(滿65歲未含購買年資已達35年,即本人之例)
因受替代率上限影響,一般均會選擇提早退休,以使減額退休金與替
代率上限達到平衡。而提早退休時的年資即會縮減到35年以內,此時
購買2年年資的效果一樣會是3%的替代率上限。
三、前面很多人提到購買一年的年資的效益只有0.5%,那是在年資滿35年
以後,問題是如同前述,年資這麼久了人考量替代率上限其實不太可
能會做超過35年。
--
但鑑於個人隱私及避免被有心人士作文章
因此僅做一些重要結論(含有沒有必要購買年資)
前提:
一、試算結果是以個人最佳利益為考量,亦即以可全額領取月退為基準。
二、月退金僅以退輔制度計算,未納入公保等其他年金。
三、本人公職年資約10來年,已購買兵役年資約2年,預估至少9職等退休。
試算結果:
一、年改前以85制計算,預計於滿58歲可領全額月退。
二、年改後可領全額月退為滿65歲,因屆時依年資計算所得月退金已超出
替代率上限(60%)約一萬元,故提早退休較划算(每提早一年減額
4%、末15年均奉差異不大),預估滿62歲時減額之退休金與替代率上
限(58.5%)約略相等。
三、年改前後比較,延後4年退休,相對月退金差異約1,500元(年改前如
滿62歲退休,則月退金差異約9,000元)。
結論:
一、個人年資、職等、年齡各異,以上資料僅供參考。
以我所提的最佳利益為前提,退休金差異不大(約1,500元),
主要延退了4年,年資越久影響越大。
延伸討論(是否購買年資):
一、狀況一(滿65歲含購買年資未達35年)
因年資每差一年替代率上限差1.5%,如有購買2年年資則月退休金約
差1,400元(以7等年功頂計算),幾年就可以回本了。
二、狀況二(滿65歲未含購買年資已達35年,即本人之例)
因受替代率上限影響,一般均會選擇提早退休,以使減額退休金與替
代率上限達到平衡。而提早退休時的年資即會縮減到35年以內,此時
購買2年年資的效果一樣會是3%的替代率上限。
三、前面很多人提到購買一年的年資的效益只有0.5%,那是在年資滿35年
以後,問題是如同前述,年資這麼久了人考量替代率上限其實不太可
能會做超過35年。
--
Tags:
公職
All Comments
By Eden
at 2017-07-14T08:08
at 2017-07-14T08:08
By Aaliyah
at 2017-07-15T17:54
at 2017-07-15T17:54
By Olive
at 2017-07-16T20:22
at 2017-07-16T20:22
By Mary
at 2017-07-21T20:10
at 2017-07-21T20:10
Related Posts
第二胎產假及育嬰請益
By Rae
at 2017-07-08T23:03
at 2017-07-08T23:03
一位現職警察的一封信
By Jacky
at 2017-07-08T20:07
at 2017-07-08T20:07
公務員悲歌 為揭弊丟鐵飯碗
By Ida
at 2017-07-08T19:19
at 2017-07-08T19:19
勞保局長下周退休 羅五湖:勞保非改不可
By Jacob
at 2017-07-08T17:55
at 2017-07-08T17:55
公務員悲歌 為揭弊丟鐵飯碗(詳解)
By Selena
at 2017-07-08T10:50
at 2017-07-08T1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