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元豪:律師考試讓八成法律系學生沒證照 - 律師工作討論
By Bethany
at 2018-02-02T11:08
at 2018-02-02T11:08
Table of Contents
※ [本文轉錄自 Gossiping 看板 #1QSycg7A ]
作者: AshleyYoung (阿犀利。羊) 看板: Gossiping
標題: [FB] 廖元豪:律師考試讓八成法律系學生沒證照
時間: Fri Feb 2 10:15:04 2018
FB卦點說明:(繁體中文 20 個字)
台灣每年各大學法律系產出數以萬計的法律系畢業生,
理論上來說這些學生在受過專業法律教育後,都應該要平等的有取得律師證照的可能
這樣才能執行律師業務,否則過去四年跟白念了有什麼不一樣?
結果台灣現在的律師考試卻極度嚴苛,每年錄取率只有10%左右,政府卻還想再砍更低
讓各個大學法律系學生都過著水深火熱的生活
每年律師放榜,律師名額幾乎都被政、東、台、北四家霸佔,
其他學校連想分點肉汁都有困難,甚至有些學校一年都沒考上一個律師
這麼畸形的考試制度,讓政大專精憲法學的廖元豪老師相當憤愾
認為這樣的制度根本就是在殘害台灣每一家大學法律系學生的未來!
應該要放寬律師名額,讓所有法律系學生都有取得律師證照的機會才對!
FB連結:https://www.facebook.com/bruce.y.liao
FB內容:
律師數量是否要控制,可以討論。但這種「八成法律系畢業生沒有法律證照」的體制,無
論如何都說不通。法律教育更是怎麼改也沒有太大用處,超慘。
-----------
引文:看著這些學生拼命讀書,追求正義與理性,卻要在這種既不公平也不理性的泥沼裡
打滾,浪費智能與精力,實在不忍。魯迅的《狂人日記》暗指仁義道德的字縫裡看出來都
寫著「吃人」兩字,我們的學生們會不會也感染了這種感覺?—你們教授部長資深律師們
滿口的正義嚨是假,以後我考上後也要吃人!我真的很想喊著魯迅在這部小說的最後一句
話:「救救孩子……。」
-----------
台灣的律師錄取率一向採取嚴格標準,即使在考選部前任董部長的努力下,也只提升到
10%左右。而司法官或其他法律相關的證照考試,錄取率更低。結果就是,每年全國法律
系畢業生,能從事有證照或公務員資格法律工作的人,大約也不會超過20%。也就是說,
法律教育培養出來的畢業生,有八成無法從事法律專業工作!無論怎麼看,這都是一個非
常浪費資源的現象。而考選部現在卻不顧各界反對,毅然決定要把門檻變得更嚴格。作為
一個大學法律系教師,看著學生們努力卻沒有出路,同時又看著台灣明明欠缺法律人才卻
又不要律師,真是無限感慨。
法律教育應該是一種專門職業人員的培養教育,而不是一種通識教育。它與醫學教育類似
,預設進入這個系所的人,將來都要從事特定行業。所以在大學教育時期,就該致力於涵
化這門行業的專業倫理與價值,培養學生在典範內批判思考與實務操作的能力,並且以大
量的實習時數,讓實務與學術相結合。畢業之後,這個科系的人既然經過嚴格的職業訓練
,應該大部分都能投入這個職業。在這種「專門職業訓練」的模式下,學校教師應該嚴格
要求甚至大量淘汰不合格的學生;教育內容應該要與實務操作相結合,使每個學生都能嫻
熟搜尋、分析、研究實務的法律問題;畢業前的實習應該是學生們最在乎的訓練,因為那
很可能影響了學生將來能否找到好的工作機會;律師事務所或各公司的法務部門也會樂意
讓法律系學生來實習或見習,以便提早「訂下」優秀有潛力的學生。
但現在這個理想的圖像,在「低錄取率」之下根本就無法實現。以我在歷期「律師職前訓
練」授課的經驗來看,四所法律系畢業生(政大、東吳、台大,與台北大)佔了絕大部分
的律師名額—相信在其他考試也差不多—而其他學校的畢業生加起來也遠遠不及這四所,
甚至有些學校的法律系可能一年連一個考上的應屆生也沒有!在這麼低的錄取率下,「四
校以外」的法律系學生連「從事法律職業」的企圖心都很低。而前端「四校」的法律系學
生也滿腦子只關心「能不能通過考試」。結果呢,要嘛是不在乎學校的教學與成績;要嘛
是只急著學習「考試用」的知識,而非實務或學術。許多學生覺得,學校教育與實習,除
了「文憑」外,都跟我的前途無關—因為考不上的話,再好的理論或實務,都是廢話。我
尊敬的已故恩師法治斌教授就曾感嘆,法律系學生考上前惶惶然不知所措,考不上就如同
喪家之犬,考上了則驕其妻妾。不少律師怪罪學校沒把學生教好,「實務上不好用」。這
是吾等大學教師要檢討之處。可是,律師大德們,在這種考試制度下,很難教啊!
於是就產生了最壞的結果:法律系學生對學術與實務訓練都沒興趣,卻汲汲營營於補習或
準備考試的讀書小組。學校裡最「認真」的學生,對學術、批判、司法實務訓練,都興趣
缺缺—他們僅對「考試」認真而已。偏偏錄取率越低,這種學生的「理性」思考就對他們
越有利。最後,能通過低門檻錄取率的考生,恐怕也不一定就是最有能力當律師、司法人
員、法制人員的人才。
相信法律系教授、律師、司法人員、法制人員,或各公司的法務人員,都非常瞭解一件事
:「考試用」知識與「實務用」知識,天差地遠,甚至相互牴觸。大規模考試有其本質限
制,它只能做基本門檻的篩選,而無法具有細緻的鑑別力。它不容易考出「分析複雜問題
」的能力,也很難測試出「聽了客戶陳述就抓出重點」的本事,更不能保證考試高分的人
具有搜尋資料「把不懂的弄懂」之實力。
支持降低律師錄取門檻的人,會強調現在律師已經「太多了」。就如蔡部長所云:「市場
消化不了這麼多律師,律師界哀鴻遍野、流浪律師日增,已成國安問題」。然而,考選部
是否曾做過真正的實證研究,證明我們的「市場」需要多少律師?現在真的「消化不了」
?事實上,台灣社會對法律專業的需求非常高,重點恐怕是要設計一套機制,讓公私部門
把「法律」當成決策或行為「前」的一個必要考慮,而非只有在面臨訴訟時才想要找律師
。試想,全國各機關學校,都有政風、人事、總務、會計,為何卻沒有將法制人員(政府
律師)當成必要配置?各公司都有會計、人資,卻未必有法務部門。如果在各種制度中,
將「內部法律審核」當成究責或審核的一環,那法律實務工作者的需求量難道還少了嗎?
多少公司或學校,一個法規或契約都寫不出來,這像話嗎?一個法治國家,凡事考慮法律
,天經地義。怎麼在二十一世紀的今日,對法律的想像還只是「訴訟」,而且還加上傳統
「訟則凶」的落後想法?
就算考選部真的能證明律師「太多了」,也未必該用考試來當篩選門檻。第一種因應方法
是從市場角度來看問題,讓拿到律師執照的人,自行瞭解法律行業生態,自己找出路—民
刑事訴訟市場太小,那難道不能從事其他法律工作嗎?國家並沒有義務擔保人人當律師又
有錢可賺,但是把「資格考」門檻升高,限制人民的工作機會,正當性就比較可疑。另一
種因應方式則是從前端控制法律系所的數量—既然市場這麼小,為什麼要開放十倍的人來
就讀?前者是請法律系畢業生「個人」為自己負責;後者則是教育部主責事務。無論如何
,八、九成的法律系畢業生「用非所學」,而學校教育無從施力(因為大學總不該為考試
而教學),考上的學生通常又沒有實習經驗與寫狀能力,既不能文又不能武,這樣的局面
擺明了是「多輸」!
相信考選部與其他倡議降低律師錄取率的人,其實也都出於健全律師執業環境的善意考慮
。但如今的法律教育、法律考試,與法律執業,三者切分各自為政的結果,造成的是學生
們花上無數時間投注在無用的考試之學。教育、政府,與實務界,真該好好合作來思考怎
樣做結構性的改變。否則。看著這些學生拼命讀書,追求正義與理性,卻要在這種既不公
平也不理性的泥沼裡打滾,浪費智能與精力,實在不忍。魯迅的《狂人日記》暗指仁義道
德的字縫裡看出來都寫著「吃人」兩字,我們的學生們會不會也感染了這種感覺?—你們
教授部長資深律師們滿口的正義嚨是假,以後我考上後也要吃人!我真的很想喊著魯迅在
這部小說的最後一句話:「救救孩子……。」
--
作者: AshleyYoung (阿犀利。羊) 看板: Gossiping
標題: [FB] 廖元豪:律師考試讓八成法律系學生沒證照
時間: Fri Feb 2 10:15:04 2018
FB卦點說明:(繁體中文 20 個字)
台灣每年各大學法律系產出數以萬計的法律系畢業生,
理論上來說這些學生在受過專業法律教育後,都應該要平等的有取得律師證照的可能
這樣才能執行律師業務,否則過去四年跟白念了有什麼不一樣?
結果台灣現在的律師考試卻極度嚴苛,每年錄取率只有10%左右,政府卻還想再砍更低
讓各個大學法律系學生都過著水深火熱的生活
每年律師放榜,律師名額幾乎都被政、東、台、北四家霸佔,
其他學校連想分點肉汁都有困難,甚至有些學校一年都沒考上一個律師
這麼畸形的考試制度,讓政大專精憲法學的廖元豪老師相當憤愾
認為這樣的制度根本就是在殘害台灣每一家大學法律系學生的未來!
應該要放寬律師名額,讓所有法律系學生都有取得律師證照的機會才對!
FB連結:https://www.facebook.com/bruce.y.liao
FB內容:
律師數量是否要控制,可以討論。但這種「八成法律系畢業生沒有法律證照」的體制,無
論如何都說不通。法律教育更是怎麼改也沒有太大用處,超慘。
-----------
引文:看著這些學生拼命讀書,追求正義與理性,卻要在這種既不公平也不理性的泥沼裡
打滾,浪費智能與精力,實在不忍。魯迅的《狂人日記》暗指仁義道德的字縫裡看出來都
寫著「吃人」兩字,我們的學生們會不會也感染了這種感覺?—你們教授部長資深律師們
滿口的正義嚨是假,以後我考上後也要吃人!我真的很想喊著魯迅在這部小說的最後一句
話:「救救孩子……。」
-----------
台灣的律師錄取率一向採取嚴格標準,即使在考選部前任董部長的努力下,也只提升到
10%左右。而司法官或其他法律相關的證照考試,錄取率更低。結果就是,每年全國法律
系畢業生,能從事有證照或公務員資格法律工作的人,大約也不會超過20%。也就是說,
法律教育培養出來的畢業生,有八成無法從事法律專業工作!無論怎麼看,這都是一個非
常浪費資源的現象。而考選部現在卻不顧各界反對,毅然決定要把門檻變得更嚴格。作為
一個大學法律系教師,看著學生們努力卻沒有出路,同時又看著台灣明明欠缺法律人才卻
又不要律師,真是無限感慨。
法律教育應該是一種專門職業人員的培養教育,而不是一種通識教育。它與醫學教育類似
,預設進入這個系所的人,將來都要從事特定行業。所以在大學教育時期,就該致力於涵
化這門行業的專業倫理與價值,培養學生在典範內批判思考與實務操作的能力,並且以大
量的實習時數,讓實務與學術相結合。畢業之後,這個科系的人既然經過嚴格的職業訓練
,應該大部分都能投入這個職業。在這種「專門職業訓練」的模式下,學校教師應該嚴格
要求甚至大量淘汰不合格的學生;教育內容應該要與實務操作相結合,使每個學生都能嫻
熟搜尋、分析、研究實務的法律問題;畢業前的實習應該是學生們最在乎的訓練,因為那
很可能影響了學生將來能否找到好的工作機會;律師事務所或各公司的法務部門也會樂意
讓法律系學生來實習或見習,以便提早「訂下」優秀有潛力的學生。
但現在這個理想的圖像,在「低錄取率」之下根本就無法實現。以我在歷期「律師職前訓
練」授課的經驗來看,四所法律系畢業生(政大、東吳、台大,與台北大)佔了絕大部分
的律師名額—相信在其他考試也差不多—而其他學校的畢業生加起來也遠遠不及這四所,
甚至有些學校的法律系可能一年連一個考上的應屆生也沒有!在這麼低的錄取率下,「四
校以外」的法律系學生連「從事法律職業」的企圖心都很低。而前端「四校」的法律系學
生也滿腦子只關心「能不能通過考試」。結果呢,要嘛是不在乎學校的教學與成績;要嘛
是只急著學習「考試用」的知識,而非實務或學術。許多學生覺得,學校教育與實習,除
了「文憑」外,都跟我的前途無關—因為考不上的話,再好的理論或實務,都是廢話。我
尊敬的已故恩師法治斌教授就曾感嘆,法律系學生考上前惶惶然不知所措,考不上就如同
喪家之犬,考上了則驕其妻妾。不少律師怪罪學校沒把學生教好,「實務上不好用」。這
是吾等大學教師要檢討之處。可是,律師大德們,在這種考試制度下,很難教啊!
於是就產生了最壞的結果:法律系學生對學術與實務訓練都沒興趣,卻汲汲營營於補習或
準備考試的讀書小組。學校裡最「認真」的學生,對學術、批判、司法實務訓練,都興趣
缺缺—他們僅對「考試」認真而已。偏偏錄取率越低,這種學生的「理性」思考就對他們
越有利。最後,能通過低門檻錄取率的考生,恐怕也不一定就是最有能力當律師、司法人
員、法制人員的人才。
相信法律系教授、律師、司法人員、法制人員,或各公司的法務人員,都非常瞭解一件事
:「考試用」知識與「實務用」知識,天差地遠,甚至相互牴觸。大規模考試有其本質限
制,它只能做基本門檻的篩選,而無法具有細緻的鑑別力。它不容易考出「分析複雜問題
」的能力,也很難測試出「聽了客戶陳述就抓出重點」的本事,更不能保證考試高分的人
具有搜尋資料「把不懂的弄懂」之實力。
支持降低律師錄取門檻的人,會強調現在律師已經「太多了」。就如蔡部長所云:「市場
消化不了這麼多律師,律師界哀鴻遍野、流浪律師日增,已成國安問題」。然而,考選部
是否曾做過真正的實證研究,證明我們的「市場」需要多少律師?現在真的「消化不了」
?事實上,台灣社會對法律專業的需求非常高,重點恐怕是要設計一套機制,讓公私部門
把「法律」當成決策或行為「前」的一個必要考慮,而非只有在面臨訴訟時才想要找律師
。試想,全國各機關學校,都有政風、人事、總務、會計,為何卻沒有將法制人員(政府
律師)當成必要配置?各公司都有會計、人資,卻未必有法務部門。如果在各種制度中,
將「內部法律審核」當成究責或審核的一環,那法律實務工作者的需求量難道還少了嗎?
多少公司或學校,一個法規或契約都寫不出來,這像話嗎?一個法治國家,凡事考慮法律
,天經地義。怎麼在二十一世紀的今日,對法律的想像還只是「訴訟」,而且還加上傳統
「訟則凶」的落後想法?
就算考選部真的能證明律師「太多了」,也未必該用考試來當篩選門檻。第一種因應方法
是從市場角度來看問題,讓拿到律師執照的人,自行瞭解法律行業生態,自己找出路—民
刑事訴訟市場太小,那難道不能從事其他法律工作嗎?國家並沒有義務擔保人人當律師又
有錢可賺,但是把「資格考」門檻升高,限制人民的工作機會,正當性就比較可疑。另一
種因應方式則是從前端控制法律系所的數量—既然市場這麼小,為什麼要開放十倍的人來
就讀?前者是請法律系畢業生「個人」為自己負責;後者則是教育部主責事務。無論如何
,八、九成的法律系畢業生「用非所學」,而學校教育無從施力(因為大學總不該為考試
而教學),考上的學生通常又沒有實習經驗與寫狀能力,既不能文又不能武,這樣的局面
擺明了是「多輸」!
相信考選部與其他倡議降低律師錄取率的人,其實也都出於健全律師執業環境的善意考慮
。但如今的法律教育、法律考試,與法律執業,三者切分各自為政的結果,造成的是學生
們花上無數時間投注在無用的考試之學。教育、政府,與實務界,真該好好合作來思考怎
樣做結構性的改變。否則。看著這些學生拼命讀書,追求正義與理性,卻要在這種既不公
平也不理性的泥沼裡打滾,浪費智能與精力,實在不忍。魯迅的《狂人日記》暗指仁義道
德的字縫裡看出來都寫著「吃人」兩字,我們的學生們會不會也感染了這種感覺?—你們
教授部長資深律師們滿口的正義嚨是假,以後我考上後也要吃人!我真的很想喊著魯迅在
這部小說的最後一句話:「救救孩子……。」
--
All Comments
By Tom
at 2018-02-06T15:11
at 2018-02-06T15:11
By Hedda
at 2018-02-10T19:13
at 2018-02-10T19:13
By Yuri
at 2018-02-14T23:16
at 2018-02-14T23:16
By David
at 2018-02-19T03:18
at 2018-02-19T03:18
By Dorothy
at 2018-02-23T07:21
at 2018-02-23T07:21
By Agnes
at 2018-02-27T11:24
at 2018-02-27T11:24
By Ursula
at 2018-03-03T15:26
at 2018-03-03T15:26
By Dorothy
at 2018-03-07T19:29
at 2018-03-07T19:29
By Brianna
at 2018-03-11T23:31
at 2018-03-11T23:31
By Susan
at 2018-03-16T03:34
at 2018-03-16T03:34
By Zenobia
at 2018-03-20T07:37
at 2018-03-20T07:37
By Ethan
at 2018-03-24T11:39
at 2018-03-24T11:39
By Necoo
at 2018-03-28T15:42
at 2018-03-28T15:42
By Sandy
at 2018-04-01T19:44
at 2018-04-01T19:44
By Delia
at 2018-04-05T23:47
at 2018-04-05T23:47
By Eden
at 2018-04-10T03:50
at 2018-04-10T03:50
By Jack
at 2018-04-14T07:52
at 2018-04-14T07:52
By Poppy
at 2018-04-18T11:55
at 2018-04-18T11:55
By James
at 2018-04-22T15:57
at 2018-04-22T15:57
By Mason
at 2018-04-26T20:00
at 2018-04-26T20:00
By Christine
at 2018-05-01T00:03
at 2018-05-01T00:03
By Una
at 2018-05-05T04:05
at 2018-05-05T04:05
By Frederic
at 2018-05-09T08:08
at 2018-05-09T08:08
By Blanche
at 2018-05-13T12:10
at 2018-05-13T12:10
By Thomas
at 2018-05-17T16:13
at 2018-05-17T16:13
By Quintina
at 2018-05-21T20:16
at 2018-05-21T20:16
By Regina
at 2018-05-26T00:18
at 2018-05-26T00:18
By Thomas
at 2018-05-30T04:21
at 2018-05-30T04:21
By Ophelia
at 2018-06-03T08:23
at 2018-06-03T08:23
By John
at 2018-06-07T12:26
at 2018-06-07T12:26
By Victoria
at 2018-06-11T16:29
at 2018-06-11T16:29
By Harry
at 2018-06-15T20:31
at 2018-06-15T20:31
By Skylar Davis
at 2018-06-20T00:34
at 2018-06-20T00:34
By Poppy
at 2018-06-24T04:36
at 2018-06-24T04:36
By Jake
at 2018-06-28T08:39
at 2018-06-28T08:39
By Caroline
at 2018-07-02T12:42
at 2018-07-02T12:42
By Tracy
at 2018-07-06T16:44
at 2018-07-06T16:44
By Steve
at 2018-07-10T20:47
at 2018-07-10T20:47
By Suhail Hany
at 2018-07-15T00:49
at 2018-07-15T00:49
By Ivy
at 2018-07-19T04:52
at 2018-07-19T04:52
By Ina
at 2018-07-23T08:55
at 2018-07-23T08:55
By Blanche
at 2018-07-27T12:57
at 2018-07-27T12:57
By Catherine
at 2018-07-31T17:00
at 2018-07-31T17:00
By Elma
at 2018-08-04T21:02
at 2018-08-04T21:02
By Odelette
at 2018-08-09T01:05
at 2018-08-09T01:05
By Anonymous
at 2018-08-13T05:08
at 2018-08-13T05:08
By Steve
at 2018-08-17T09:10
at 2018-08-17T09:10
By Catherine
at 2018-08-21T13:13
at 2018-08-21T13:13
By Blanche
at 2018-08-25T17:15
at 2018-08-25T17:15
By Lydia
at 2018-08-29T21:18
at 2018-08-29T21:18
By Andrew
at 2018-09-03T01:21
at 2018-09-03T01:21
By Frederic
at 2018-09-07T05:23
at 2018-09-07T05:23
By Anonymous
at 2018-09-11T09:26
at 2018-09-11T09:26
By Necoo
at 2018-09-15T13:28
at 2018-09-15T13:28
By Elizabeth
at 2018-09-19T17:31
at 2018-09-19T17:31
By Ursula
at 2018-09-23T21:34
at 2018-09-23T21:34
By Olive
at 2018-09-28T01:36
at 2018-09-28T01:36
By Eden
at 2018-10-02T05:39
at 2018-10-02T05:39
By Skylar DavisLinda
at 2018-10-06T09:41
at 2018-10-06T09:41
By Ethan
at 2018-10-10T13:44
at 2018-10-10T13:44
By Jake
at 2018-10-14T17:47
at 2018-10-14T17:47
By William
at 2018-10-18T21:49
at 2018-10-18T21:49
By Una
at 2018-10-23T01:52
at 2018-10-23T01:52
By Ivy
at 2018-10-27T05:54
at 2018-10-27T05:54
By Emily
at 2018-10-31T09:57
at 2018-10-31T09:57
By Tristan Cohan
at 2018-11-04T14:00
at 2018-11-04T14:00
By Skylar Davis
at 2018-11-08T18:02
at 2018-11-08T18:02
By Olga
at 2018-11-12T22:05
at 2018-11-12T22:05
By Hedwig
at 2018-11-17T02:07
at 2018-11-17T02:07
By Kama
at 2018-11-21T06:10
at 2018-11-21T06:10
By Wallis
at 2018-11-25T10:13
at 2018-11-25T10:13
By Emily
at 2018-11-29T14:15
at 2018-11-29T14:15
By Valerie
at 2018-12-03T18:18
at 2018-12-03T18:18
By Oliver
at 2018-12-07T22:20
at 2018-12-07T22:20
By Isla
at 2018-12-12T02:23
at 2018-12-12T02:23
By Quanna
at 2018-12-16T06:26
at 2018-12-16T06:26
By Iris
at 2018-12-20T10:28
at 2018-12-20T10:28
By Barb Cronin
at 2018-12-24T14:31
at 2018-12-24T14:31
By Yedda
at 2018-12-28T18:33
at 2018-12-28T18:33
By William
at 2019-01-01T22:36
at 2019-01-01T22:36
By Kristin
at 2019-01-06T02:39
at 2019-01-06T02:39
By Jacky
at 2019-01-10T06:41
at 2019-01-10T06:41
By Genevieve
at 2019-01-14T10:44
at 2019-01-14T10:44
By Enid
at 2019-01-18T14:46
at 2019-01-18T14:46
By Charlotte
at 2019-01-22T18:49
at 2019-01-22T18:49
By Kristin
at 2019-01-26T22:52
at 2019-01-26T22:52
By Suhail Hany
at 2019-01-31T02:54
at 2019-01-31T02:54
By Leila
at 2019-02-04T06:57
at 2019-02-04T06:57
By Quintina
at 2019-02-08T10:59
at 2019-02-08T10:59
By Sierra Rose
at 2019-02-12T15:02
at 2019-02-12T15:02
By George
at 2019-02-16T19:05
at 2019-02-16T19:05
By Joe
at 2019-02-20T23:07
at 2019-02-20T23:07
By Mary
at 2019-02-25T03:10
at 2019-02-25T03:10
By Ina
at 2019-03-01T07:12
at 2019-03-01T07:12
By Selena
at 2019-03-05T11:15
at 2019-03-05T11:15
By Anonymous
at 2019-03-09T15:18
at 2019-03-09T15:18
By Kumar
at 2019-03-13T19:20
at 2019-03-13T19:20
By Elma
at 2019-03-17T23:23
at 2019-03-17T23:23
By Tom
at 2019-03-22T03:25
at 2019-03-22T03:25
By Annie
at 2019-03-26T07:28
at 2019-03-26T07:28
By Eden
at 2019-03-30T11:31
at 2019-03-30T11:31
By Andrew
at 2019-04-03T15:33
at 2019-04-03T15:33
By Tom
at 2019-04-07T19:36
at 2019-04-07T19:36
By Hamiltion
at 2019-04-11T23:38
at 2019-04-11T23:38
By Rachel
at 2019-04-16T03:41
at 2019-04-16T03:41
By Megan
at 2019-04-20T07:44
at 2019-04-20T07:44
By Ophelia
at 2019-04-24T11:46
at 2019-04-24T11:46
By Hedy
at 2019-04-28T15:49
at 2019-04-28T15:49
By Adele
at 2019-05-02T19:51
at 2019-05-02T19:51
By Sarah
at 2019-05-06T23:54
at 2019-05-06T23:54
By Linda
at 2019-05-11T03:57
at 2019-05-11T03:57
By Elvira
at 2019-05-15T07:59
at 2019-05-15T07:59
By Tristan Cohan
at 2019-05-19T12:02
at 2019-05-19T12:02
By Poppy
at 2019-05-23T16:04
at 2019-05-23T16:04
By Rosalind
at 2019-05-27T20:07
at 2019-05-27T20:07
By Madame
at 2019-06-01T00:10
at 2019-06-01T00:10
By Tristan Cohan
at 2019-06-05T04:12
at 2019-06-05T04:12
By William
at 2019-06-09T08:15
at 2019-06-09T08:15
By Adele
at 2019-06-13T12:17
at 2019-06-13T12:17
By Hedwig
at 2019-06-17T16:20
at 2019-06-17T16:20
By Robert
at 2019-06-21T20:23
at 2019-06-21T20:23
By Harry
at 2019-06-26T00:25
at 2019-06-26T00:25
By Frederica
at 2019-06-30T04:28
at 2019-06-30T04:28
By Margaret
at 2019-07-04T08:30
at 2019-07-04T08:30
By Jacob
at 2019-07-08T12:33
at 2019-07-08T12:33
By Andrew
at 2019-07-12T16:36
at 2019-07-12T16:36
Related Posts
合庫土銀上榜心得
By Damian
at 2018-02-01T22:40
at 2018-02-01T22:40
關於永豐理專
By Olive
at 2018-02-01T18:50
at 2018-02-01T18:50
花旗/富邦 理專選擇
By Lily
at 2018-02-01T15:45
at 2018-02-01T15:45
請教實習表單問題
By Megan
at 2018-02-01T14:37
at 2018-02-01T14:37
為何泛公股銀行要招法務人員當櫃員
By Caroline
at 2018-02-01T12:11
at 2018-02-01T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