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問個RC問題 - 土木
By Victoria
at 2008-12-11T18:11
at 2008-12-11T18:11
Table of Contents
※ 引述《AHELF (^^)》之銘言:
: ※ 引述《koka13 ()》之銘言:
: : 雙筋矩形斷面梁的部份
: : 其中 Cc+Cs = T
: : Cc = 0.85fc'ab
: : Cs = As'*fy
: : T = As *fy
: : 在Cs的部份我看到有書寫
: : Cs = As' (fy-0.85fc')
: 這最早提出近似矩形塊提出時
: 當時的書並未特意去除壓力筋部分
: 目前解釋的理由
: 近似矩形塊本身就是試驗而來 且這壓力筋部分值影響極小
: 近似矩形塊本身的誤差可能都大於壓力筋部分造成的大小...
: 所以有無扣除無大影響
: 甚至你計算時的捨位誤差影響都可能比這個大...
看來大家都不知道惠特尼應力方塊是什麼東西 , 才會在這鬼扯
首先 ! 大家回去看RC的書 !
真實的壓力區的應力分佈 ,
是從純混凝土的壓力試驗的應力-應變圖轉90度而來
(為何要轉90度,麻煩自己從材料力學去想,不用我再解釋吧)
但這樣要算總壓力就要對這條曲線積分,太麻煩了 !
於是1930年左右 , Whitney提除了以0.85f'c之矩形應力塊來取代計算
經後續學者來驗證,發覺差異不大,但計算方便多了 ,所以就沿用至今 !
請問以上所述,跟壓力筋有何關係 ????
: : 與我學到的不同
: : 有書寫到可以無視 0.85fc'的影響而省略
: : 我迷惘了
: : 不知道考試的時候要寫哪一種
: : 雖然答案只差一點點
: 但也有人
: 強調這部分完全要體現出來 才符合力學平衡的觀念..
: 就理論上來說...的確也是這樣
: 某些版規範 就乾脆把一個寫作精確解 一個寫作近似姐
: 但 大部分實務及考試上 幾乎都不去扣除..
: 其實你可以試試看
: 同一題目
: 除法一率取小數後2位 後3位 後4位 後5位
: 一般考試的人大都算到後3位後4位 又是為什麼?
: 再計算 有扣沒扣壓力近部分的結果
: 你會發現 設計這種科目 只要答案不是誤差太大
: 怎麼算都對....XD
: 但老師會跟你說 取到第幾位 才是正確的嗎?
: 因原PO提到考試
: 相信去考試的人 大都忽略..
: 畢竟 計算速度 減少錯誤 是考試的目的..XD
: 尤其是現在可以用的計算機 非常陽春....
: 至於爭論到誰對誰錯 似乎意義不大
: 因為 rc公式本身就很多是經驗式
: 只是相較於大地工程的經驗式更精確一點..
: 你能接受大地工程經驗式的不精確
: 應該也能接受RC公式的不精確性吧
我同意這本來就是經驗公式 ,不用去管他答案的精度在那
重點在於正確的物理意義是,混凝土的面積被壓力筋取代了一部份 !
既然沒那一塊面積了 , 所以在物理意義上是要被扣掉的
大家都知道 : 總壓力 = 壓應力 X 面積
Whitney應力塊反應的是壓應力不是面積
這邊扣掉的是面積的修正 , 跟 Whitney應力塊 一點關係都沒有 ,不要再鬼扯了
至於大家圖個方便 ,認為面積不大 ,不扣沒差到那
反正經驗公式本來就不準 !
這我可以認同 ! 大家考試會過就好 !
但把正確的觀念當累贅 , 這種想法我個人認為是做工程的一大隱憂 !
連計算都嫌麻煩的 ,你說這種人不會偷工減料嗎
再說 原po只是他搞不懂 ,沒說是要應付考試 ,更沒說是要準備那一種考試 !
有必要一直鼓吹大家都不要精算嗎 !
前面幾位大大強調不要扣 , 我想這不是問題重點 !
重點是沒有強調不扣是為了方便計算 , 還誤導別人這是 Whitney經驗公式的修正
那這就是力學觀念的錯誤 ! 老人家只好多嘴幾句 !
希望大家把他當純學術討論 ! 自己去思考自己要用什麼態度來學習RC吧 !
--
: ※ 引述《koka13 ()》之銘言:
: : 雙筋矩形斷面梁的部份
: : 其中 Cc+Cs = T
: : Cc = 0.85fc'ab
: : Cs = As'*fy
: : T = As *fy
: : 在Cs的部份我看到有書寫
: : Cs = As' (fy-0.85fc')
: 這最早提出近似矩形塊提出時
: 當時的書並未特意去除壓力筋部分
: 目前解釋的理由
: 近似矩形塊本身就是試驗而來 且這壓力筋部分值影響極小
: 近似矩形塊本身的誤差可能都大於壓力筋部分造成的大小...
: 所以有無扣除無大影響
: 甚至你計算時的捨位誤差影響都可能比這個大...
看來大家都不知道惠特尼應力方塊是什麼東西 , 才會在這鬼扯
首先 ! 大家回去看RC的書 !
真實的壓力區的應力分佈 ,
是從純混凝土的壓力試驗的應力-應變圖轉90度而來
(為何要轉90度,麻煩自己從材料力學去想,不用我再解釋吧)
但這樣要算總壓力就要對這條曲線積分,太麻煩了 !
於是1930年左右 , Whitney提除了以0.85f'c之矩形應力塊來取代計算
經後續學者來驗證,發覺差異不大,但計算方便多了 ,所以就沿用至今 !
請問以上所述,跟壓力筋有何關係 ????
: : 與我學到的不同
: : 有書寫到可以無視 0.85fc'的影響而省略
: : 我迷惘了
: : 不知道考試的時候要寫哪一種
: : 雖然答案只差一點點
: 但也有人
: 強調這部分完全要體現出來 才符合力學平衡的觀念..
: 就理論上來說...的確也是這樣
: 某些版規範 就乾脆把一個寫作精確解 一個寫作近似姐
: 但 大部分實務及考試上 幾乎都不去扣除..
: 其實你可以試試看
: 同一題目
: 除法一率取小數後2位 後3位 後4位 後5位
: 一般考試的人大都算到後3位後4位 又是為什麼?
: 再計算 有扣沒扣壓力近部分的結果
: 你會發現 設計這種科目 只要答案不是誤差太大
: 怎麼算都對....XD
: 但老師會跟你說 取到第幾位 才是正確的嗎?
: 因原PO提到考試
: 相信去考試的人 大都忽略..
: 畢竟 計算速度 減少錯誤 是考試的目的..XD
: 尤其是現在可以用的計算機 非常陽春....
: 至於爭論到誰對誰錯 似乎意義不大
: 因為 rc公式本身就很多是經驗式
: 只是相較於大地工程的經驗式更精確一點..
: 你能接受大地工程經驗式的不精確
: 應該也能接受RC公式的不精確性吧
我同意這本來就是經驗公式 ,不用去管他答案的精度在那
重點在於正確的物理意義是,混凝土的面積被壓力筋取代了一部份 !
既然沒那一塊面積了 , 所以在物理意義上是要被扣掉的
大家都知道 : 總壓力 = 壓應力 X 面積
Whitney應力塊反應的是壓應力不是面積
這邊扣掉的是面積的修正 , 跟 Whitney應力塊 一點關係都沒有 ,不要再鬼扯了
至於大家圖個方便 ,認為面積不大 ,不扣沒差到那
反正經驗公式本來就不準 !
這我可以認同 ! 大家考試會過就好 !
但把正確的觀念當累贅 , 這種想法我個人認為是做工程的一大隱憂 !
連計算都嫌麻煩的 ,你說這種人不會偷工減料嗎
再說 原po只是他搞不懂 ,沒說是要應付考試 ,更沒說是要準備那一種考試 !
有必要一直鼓吹大家都不要精算嗎 !
前面幾位大大強調不要扣 , 我想這不是問題重點 !
重點是沒有強調不扣是為了方便計算 , 還誤導別人這是 Whitney經驗公式的修正
那這就是力學觀念的錯誤 ! 老人家只好多嘴幾句 !
希望大家把他當純學術討論 ! 自己去思考自己要用什麼態度來學習RC吧 !
--
Tags:
土木
All Comments
By Thomas
at 2008-12-15T05:25
at 2008-12-15T05:25
By Isla
at 2008-12-17T15:55
at 2008-12-17T15:55
By Oliver
at 2008-12-21T02:00
at 2008-12-21T02:00
By Mia
at 2008-12-24T21:30
at 2008-12-24T21:30
By Oliver
at 2008-12-25T18:36
at 2008-12-25T18:36
By Lydia
at 2008-12-27T16:32
at 2008-12-27T16:32
By Mia
at 2008-12-29T20:14
at 2008-12-29T20:14
By Jacob
at 2009-01-01T03:41
at 2009-01-01T03:41
Related Posts
版上唸水利或從事水利的好像很少?
By Faithe
at 2008-12-10T23:45
at 2008-12-10T23:45
我想問個RC問題
By Madame
at 2008-12-10T22:02
at 2008-12-10T22:02
請問土木會用到哪些程式軟體?
By Gary
at 2008-12-10T05:02
at 2008-12-10T05:02
營建管理的問題
By Ivy
at 2008-12-10T00:31
at 2008-12-10T00:31
請教有操作過土壤三軸試驗的前輩有關反水壓的問題
By Mary
at 2008-12-09T22:20
at 2008-12-09T2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