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被獵頭了,前進中國好嗎? - 薪水
By Todd Johnson
at 2014-03-11T00:12
at 2014-03-11T00:12
Table of Contents
http://0rz.tw/d7rqj
「最近有獵人頭顧問和我連絡,詢問我對於關於中國的工作機會有沒有興趣。請問我可以
聽聽看板主的見解嗎?」這大概是這兩三年來,我的部落格上定期會出現的問題。
職涯是一件非常複雜的事情。其中的道理就像是:即便你熟讀檯面上某一位企業家的自傳
,做和他一樣的決定,也不可能像他一樣成功。沒有哪二個人可以走出一 模一樣的路來
,更別提每一個人決策考慮的因素都不一樣:舞台有多大、薪水有多高、前景好不好、家
人怎麼安排等等,莫不是實際的問題。現在會考慮到中國工作 的人,幾乎都著眼於更高
的財務報酬和未來更大的發展機會;至於那些經過深思熟慮以後決定留在台灣的,則通常
都是因為家庭因素或是風險考量。這應該不是對錯 問題,但從比較悲觀的角度出發,現
在台灣人可以自主選擇要不要去中國工作,還算是不幸中的大幸;不知道會不會再過一兩
個世代,到中國工作變成我們這一代必 須要離鄉去台北找工作一樣,是個不滿意但必須
接受的選擇。
從人力資源專業的角度出發,我覺得自己總還是有一些觀點可以和大家分享。
其實就算不是中國,如果有人提供給你海外工作的機會,只要薪資福利可以接受,都應該
要認真考慮。
這是一個越來越「平」的世界,你不去國際上和別人競爭,別人也會透過各種方式來台灣
和我們競爭。比方說你是研發手機的,在台灣不乏工作機會;但美國、韓 國的高價手機
和中國的低價手機,事實上正在逐漸侵蝕台灣的手機大廠的獲利,進一步壓縮你的雇主可
以雇用的人力。不過若要開始講這個問題,大概再三倍的篇幅 也講不完,總而言之,到
台灣以外的地方去工作幾年,你會經歷到、學習到很多在台灣沒有的經驗。我當年到海外
工作的那段日子,人生地不熟,面對新的工作夥 伴、新的工作流程、沒有一個人聽得懂
或是會講你從小講到大的語言...我還記得我剛去的前幾天,幾乎沒有一晚是睡得好的。
中國大概好一點,但嚴格地說,除 了語言文字接近(我甚至不會樂觀到用「相同」來形
容),文化上那也就是個「國外」。但正因為有這些差異,你會學習得特別快、會看到很
多以前沒有機會看到的 人事物。而這絕對是你在台灣無論花多少錢去參加觀光團或自助
旅遊(後者好一點)都不會得到的人生經驗。
也許這是一種本能,但只要離開了熟悉的環境,大多數人的潛力都會馬上被激發出來。中
國因為人口眾多,許多人真的就是用盡了各種方法想要出頭。在較大的壓力和競爭之下,
許多轉赴中國的工作者都因此有了非常多的成長。
到不同的國家工作,會學到的事情是很不一樣的。某一些國家的人民會認為工作只是人生
的一小部分、或是追求生活和工作的平衡。但在中國則顯然不是這麼一回 事。相較於台
灣,工作或薪資在中國經常代表了成功或失敗的評量標準。也因此,我的個人經驗是,你
在台灣的職場上會遇到的很多經驗,無論好的或是壞的,在中國都會放大很多倍。
中國真的就是個大國,很多舞台和空間不是 台灣這個島嶼可以提供的。舉一個簡單的例
子,在台灣,很多職銜掛協理的人,轄下直接管理的就是三位部門經理;但我前一陣子聽
某一個在上海工作的朋友說,在 他的公司裡,一位協理旗下大概要管50到100位經理!你
可以想像得到,如果你需要管三個經理,你負責的工作大概是什麼、薪水又該是多少;再
對照一下如果 你需要管50位經理,你負責的任務大概會變成什麼樣子、以及公司會支付
你多少錢的薪水。
不同規格的工作內容、不同規格的薪資福利待遇。這是很多前往中國的台灣工作者追求的
目標,也可能是現階段的台灣越來越難提供(在台灣,這樣的位子大概都已經被其他人佔
住了,很少有新的位子產生,你也看不見他們離開這個位子的機會)的。
但壞事也同樣以倍數放大。為了幾百元人民幣的差異而跳槽的故事在中國時有所聞、為了
競爭主管的位子而被同事中傷或毀謗,我自己也親眼見過不少次。其他像 是收受回扣、
在辦公室裡組小圈圈、走旁門左道以求得到升遷...這些事情只要有人的地方本來就都會
有,當工作環境的競爭變得激烈,這些行為就隨著被顯著地 引發。台灣人向來重視敦厚
的美德,很多人到了中國的初期或多或少都吃過一些虧。
因為這些那些不好的經驗,我自己初到中國的時候,很多更早到中國發展的前輩都會授以
「厚黑」的心法以幫助我在中國生存下來。不過其實我會說,「禮尚往來」是不同文化之
間的共同信念價值。我還真的不知道「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的古訓是源於
中國或是台灣,但至少對我來說,記得這二句話就非常好用了。
還有一個常常必須提醒打算去中國工作的朋友考 慮的,是中年以後生涯規劃的問題。我
有一個朋友年輕的時候就去了中國工作,然後隨著公司的政策調整,他到了越南繼續建廠
和管理生產線的工作。一晃眼七八年過去,他自己年近35歲、父母的健康狀況也開始走下
坡,於是很正常的,他考慮要回台灣工作。
我想大家都猜得到結果了,他在台灣找工作並不順利,非常多公司找他去面試,但絕大多
數都希望借重他在海外管理工廠的經驗,繼續在海外工作。所以每一次只要他提到他正在
找一個可以留在台灣的工作,就再也沒有下文。
而且這種故事還真的不少。一位年輕朋友在中國的某台商公司負責業務,每年可以動用的
預算高達千萬人民幣。後來他因為家庭因素想要回台灣工作,才發現他的 年資和經驗在
台灣大概只能找到基層業務主管的職務,後來他跟我分享,他現在在公司裡,連要買個簡
單的禮物送給客戶,都要他老闆的老闆同意才算數。
很多人會問我,如果我去中國工作以後發現不適應,我還有機會可以回來台灣嗎?關於這
個問題,我聽過最機車的說法來自於我以前的老闆,他曾經告訴我說:「如果你去中國做
得好,你大概也不會想要回台灣工作了;如果你去中國做得不好,你大概也不可能再回台
灣工作了。」
我沒有這麼機車,但我確實同意這是個值得深思的問題。如果你的故鄉是高雄美濃,而你
在台北工作,現在你因為家庭因素必須要回故鄉,請問你可以做什麼工 作?我當然不是
歧視美濃,因為那正好就是我每一年過年過節都要回去的地方。但我心裡非常清楚,我在
那裡找不到一個同樣性質的工作,可以提供給我一樣的舞台 並且支付我一樣的薪水。拿
這兩個城市來比較也許是過份了點,但就算沒有這麼極端,類似的問題仍然都會存在。
換了一個工作環境,心態就必須要歸零。就算在台灣換個公司也是如此,跟是不是中國沒
有太大的關係。比方說你原來在中國是個手握上千萬預算資源的行銷主 管,回台灣以後
也許找不到這樣的工作,但小一點的公司少一點的資源,換得的是陪伴家人的時間和機會
;真的找不到相同性質的工作,擔任講師分享你在中國的行 銷經驗,也不失為一個好的
出路。
你要去中國,請想清楚你為了什麼而去;有一天你要回台灣,也請記得你為什麼而回來。
剩下的,其實很殘酷也很現實:人才無論到哪裡都會被賞識和看重。至少在現在,台灣絕
對有工作機會留給台幹、但恐怕不會有太多工作機會留給台流。
最後講一個小故事,好幾年前我和二個公司裡的同事一起去登長城,他們二人分別是台北
人和上海人。我還記得那是個零下十幾度的冬天。到了長城,來自台北的 同事看著長城
北面荒涼的土地,說了一句話:「可以想像古時候駐守在這裡的將士們,生活該有多辛苦
。」結果來自上海的朋友看著長城南面,也說了一句話:「可 以想像古時候為什麼那麼
多人為了皇帝的位子爭得你死我活,你看這城牆以南都是我一個人的,該是一件多得意的
事情?」
我們這群追求生活中的小確幸就開心得不得了的台灣人,真的準備好要去和中國人競爭了
嗎?
--
應徵時
『老闆你好 我是國立的 』 『有消息會跟你聯絡』
『老闆你好 我是私立的 』 『有消息會跟你聯絡』
『(把奶放在桌上) 老~~~~~~~闆~~~~~~』 『Amy! 給她個私人秘書職位』
國立私立尬不過兩粒 φT3T
--
「最近有獵人頭顧問和我連絡,詢問我對於關於中國的工作機會有沒有興趣。請問我可以
聽聽看板主的見解嗎?」這大概是這兩三年來,我的部落格上定期會出現的問題。
職涯是一件非常複雜的事情。其中的道理就像是:即便你熟讀檯面上某一位企業家的自傳
,做和他一樣的決定,也不可能像他一樣成功。沒有哪二個人可以走出一 模一樣的路來
,更別提每一個人決策考慮的因素都不一樣:舞台有多大、薪水有多高、前景好不好、家
人怎麼安排等等,莫不是實際的問題。現在會考慮到中國工作 的人,幾乎都著眼於更高
的財務報酬和未來更大的發展機會;至於那些經過深思熟慮以後決定留在台灣的,則通常
都是因為家庭因素或是風險考量。這應該不是對錯 問題,但從比較悲觀的角度出發,現
在台灣人可以自主選擇要不要去中國工作,還算是不幸中的大幸;不知道會不會再過一兩
個世代,到中國工作變成我們這一代必 須要離鄉去台北找工作一樣,是個不滿意但必須
接受的選擇。
從人力資源專業的角度出發,我覺得自己總還是有一些觀點可以和大家分享。
其實就算不是中國,如果有人提供給你海外工作的機會,只要薪資福利可以接受,都應該
要認真考慮。
這是一個越來越「平」的世界,你不去國際上和別人競爭,別人也會透過各種方式來台灣
和我們競爭。比方說你是研發手機的,在台灣不乏工作機會;但美國、韓 國的高價手機
和中國的低價手機,事實上正在逐漸侵蝕台灣的手機大廠的獲利,進一步壓縮你的雇主可
以雇用的人力。不過若要開始講這個問題,大概再三倍的篇幅 也講不完,總而言之,到
台灣以外的地方去工作幾年,你會經歷到、學習到很多在台灣沒有的經驗。我當年到海外
工作的那段日子,人生地不熟,面對新的工作夥 伴、新的工作流程、沒有一個人聽得懂
或是會講你從小講到大的語言...我還記得我剛去的前幾天,幾乎沒有一晚是睡得好的。
中國大概好一點,但嚴格地說,除 了語言文字接近(我甚至不會樂觀到用「相同」來形
容),文化上那也就是個「國外」。但正因為有這些差異,你會學習得特別快、會看到很
多以前沒有機會看到的 人事物。而這絕對是你在台灣無論花多少錢去參加觀光團或自助
旅遊(後者好一點)都不會得到的人生經驗。
也許這是一種本能,但只要離開了熟悉的環境,大多數人的潛力都會馬上被激發出來。中
國因為人口眾多,許多人真的就是用盡了各種方法想要出頭。在較大的壓力和競爭之下,
許多轉赴中國的工作者都因此有了非常多的成長。
到不同的國家工作,會學到的事情是很不一樣的。某一些國家的人民會認為工作只是人生
的一小部分、或是追求生活和工作的平衡。但在中國則顯然不是這麼一回 事。相較於台
灣,工作或薪資在中國經常代表了成功或失敗的評量標準。也因此,我的個人經驗是,你
在台灣的職場上會遇到的很多經驗,無論好的或是壞的,在中國都會放大很多倍。
中國真的就是個大國,很多舞台和空間不是 台灣這個島嶼可以提供的。舉一個簡單的例
子,在台灣,很多職銜掛協理的人,轄下直接管理的就是三位部門經理;但我前一陣子聽
某一個在上海工作的朋友說,在 他的公司裡,一位協理旗下大概要管50到100位經理!你
可以想像得到,如果你需要管三個經理,你負責的工作大概是什麼、薪水又該是多少;再
對照一下如果 你需要管50位經理,你負責的任務大概會變成什麼樣子、以及公司會支付
你多少錢的薪水。
不同規格的工作內容、不同規格的薪資福利待遇。這是很多前往中國的台灣工作者追求的
目標,也可能是現階段的台灣越來越難提供(在台灣,這樣的位子大概都已經被其他人佔
住了,很少有新的位子產生,你也看不見他們離開這個位子的機會)的。
但壞事也同樣以倍數放大。為了幾百元人民幣的差異而跳槽的故事在中國時有所聞、為了
競爭主管的位子而被同事中傷或毀謗,我自己也親眼見過不少次。其他像 是收受回扣、
在辦公室裡組小圈圈、走旁門左道以求得到升遷...這些事情只要有人的地方本來就都會
有,當工作環境的競爭變得激烈,這些行為就隨著被顯著地 引發。台灣人向來重視敦厚
的美德,很多人到了中國的初期或多或少都吃過一些虧。
因為這些那些不好的經驗,我自己初到中國的時候,很多更早到中國發展的前輩都會授以
「厚黑」的心法以幫助我在中國生存下來。不過其實我會說,「禮尚往來」是不同文化之
間的共同信念價值。我還真的不知道「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的古訓是源於
中國或是台灣,但至少對我來說,記得這二句話就非常好用了。
還有一個常常必須提醒打算去中國工作的朋友考 慮的,是中年以後生涯規劃的問題。我
有一個朋友年輕的時候就去了中國工作,然後隨著公司的政策調整,他到了越南繼續建廠
和管理生產線的工作。一晃眼七八年過去,他自己年近35歲、父母的健康狀況也開始走下
坡,於是很正常的,他考慮要回台灣工作。
我想大家都猜得到結果了,他在台灣找工作並不順利,非常多公司找他去面試,但絕大多
數都希望借重他在海外管理工廠的經驗,繼續在海外工作。所以每一次只要他提到他正在
找一個可以留在台灣的工作,就再也沒有下文。
而且這種故事還真的不少。一位年輕朋友在中國的某台商公司負責業務,每年可以動用的
預算高達千萬人民幣。後來他因為家庭因素想要回台灣工作,才發現他的 年資和經驗在
台灣大概只能找到基層業務主管的職務,後來他跟我分享,他現在在公司裡,連要買個簡
單的禮物送給客戶,都要他老闆的老闆同意才算數。
很多人會問我,如果我去中國工作以後發現不適應,我還有機會可以回來台灣嗎?關於這
個問題,我聽過最機車的說法來自於我以前的老闆,他曾經告訴我說:「如果你去中國做
得好,你大概也不會想要回台灣工作了;如果你去中國做得不好,你大概也不可能再回台
灣工作了。」
我沒有這麼機車,但我確實同意這是個值得深思的問題。如果你的故鄉是高雄美濃,而你
在台北工作,現在你因為家庭因素必須要回故鄉,請問你可以做什麼工 作?我當然不是
歧視美濃,因為那正好就是我每一年過年過節都要回去的地方。但我心裡非常清楚,我在
那裡找不到一個同樣性質的工作,可以提供給我一樣的舞台 並且支付我一樣的薪水。拿
這兩個城市來比較也許是過份了點,但就算沒有這麼極端,類似的問題仍然都會存在。
換了一個工作環境,心態就必須要歸零。就算在台灣換個公司也是如此,跟是不是中國沒
有太大的關係。比方說你原來在中國是個手握上千萬預算資源的行銷主 管,回台灣以後
也許找不到這樣的工作,但小一點的公司少一點的資源,換得的是陪伴家人的時間和機會
;真的找不到相同性質的工作,擔任講師分享你在中國的行 銷經驗,也不失為一個好的
出路。
你要去中國,請想清楚你為了什麼而去;有一天你要回台灣,也請記得你為什麼而回來。
剩下的,其實很殘酷也很現實:人才無論到哪裡都會被賞識和看重。至少在現在,台灣絕
對有工作機會留給台幹、但恐怕不會有太多工作機會留給台流。
最後講一個小故事,好幾年前我和二個公司裡的同事一起去登長城,他們二人分別是台北
人和上海人。我還記得那是個零下十幾度的冬天。到了長城,來自台北的 同事看著長城
北面荒涼的土地,說了一句話:「可以想像古時候駐守在這裡的將士們,生活該有多辛苦
。」結果來自上海的朋友看著長城南面,也說了一句話:「可 以想像古時候為什麼那麼
多人為了皇帝的位子爭得你死我活,你看這城牆以南都是我一個人的,該是一件多得意的
事情?」
我們這群追求生活中的小確幸就開心得不得了的台灣人,真的準備好要去和中國人競爭了
嗎?
--
應徵時
『老闆你好 我是國立的 』 『有消息會跟你聯絡』
『老闆你好 我是私立的 』 『有消息會跟你聯絡』
『(把奶放在桌上) 老~~~~~~~闆~~~~~~』 『Amy! 給她個私人秘書職位』
國立私立尬不過兩粒 φT3T
--
All Comments
By Poppy
at 2014-03-11T17:05
at 2014-03-11T17:05
By Poppy
at 2014-03-15T19:39
at 2014-03-15T19:39
By Elizabeth
at 2014-03-19T18:59
at 2014-03-19T18:59
By Megan
at 2014-03-23T09:58
at 2014-03-23T09:58
By Leila
at 2014-03-26T06:25
at 2014-03-26T06:25
By Tom
at 2014-03-29T21:29
at 2014-03-29T21:29
By Elvira
at 2014-03-30T14:22
at 2014-03-30T14:22
By Emily
at 2014-04-03T15:19
at 2014-04-03T15:19
By Olivia
at 2014-04-04T16:40
at 2014-04-04T16:40
By Jack
at 2014-04-08T10:02
at 2014-04-08T10:02
By Carolina Franco
at 2014-04-09T21:34
at 2014-04-09T21:34
By Frederica
at 2014-04-13T10:31
at 2014-04-13T10:31
By Callum
at 2014-04-13T14:07
at 2014-04-13T14:07
By Anonymous
at 2014-04-17T13:41
at 2014-04-17T13:41
By Dorothy
at 2014-04-20T04:27
at 2014-04-20T04:27
By Belly
at 2014-04-21T18:35
at 2014-04-21T18:35
By Oliver
at 2014-04-25T02:56
at 2014-04-25T02:56
Related Posts
南光製藥臨床研究專員面試??
By Elizabeth
at 2014-03-10T23:59
at 2014-03-10T23:59
現職或是轉職
By Jack
at 2014-03-10T23:37
at 2014-03-10T23:37
關於機構工程師與CAE工程師
By Agnes
at 2014-03-10T23:20
at 2014-03-10T23:20
offer選擇
By Jacky
at 2014-03-10T22:12
at 2014-03-10T22:12
面試準備
By Genevieve
at 2014-03-10T21:45
at 2014-03-10T2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