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紋辨識發展(神盾&義隆&敦泰) - 工程師
By Poppy
at 2015-12-24T09:54
at 2015-12-24T09:54
Table of Contents
剛好小弟有服務這個...來回一下
理論上C大回覆都沒錯
目前指紋辨識器大概分三種辨識方式及兩種使用方式
辨識方式1.光學式2.電容式3. 光電混和(最近有公司研發出來,有新聞稿,公開的)
使用方式1.滑採式2.按壓式
先來談談辨識方式:
1.光學式最大缺點就是厚度,卡在Lens的可視角(抱歉業務只知道皮毛,更詳細要問了.囧)
優點就沒ESD問題,
2. 電容式,很薄
缺點就是ESD問題(人的手指都帶電,所以筆電上面的指紋辨識器常常1.2年就壞了)
而這缺點APPLE用藍寶石克服了,其他的廠商...這部分我知識淺薄,煩請各位大大補充
再來談談使用方式
1.滑採式
也就是筆電小小都會內建的
優點,薄小,便宜
缺點,ESD問題,人使用的模式會影響判讀,必須學習(滑的速度,方向性等等..)
最簡單的問題就是...你筆電上的滑採式指紋辨識器多久沒用了....?好不好用....?
所以現在新筆電越來越少放這東西了
2.按壓式
按壓又分光學跟電容
光學按壓,體積大
電容按壓,由於採樣面積也會影響電容的價格...越大片越貴...
大概是以上
回到發展性部分,個人是看好這未來發展的,
畢竟1mm都作出來了,應該是會變所有產品的標配,就跟現在手機一定有camera是一樣的(camera又是另一個發展了...)
※ 引述《chengcti (版主請投我一票!)》之銘言:
: 其實 都是假的
: 很多都是光學式, 市場就是打卡機這類安控產業用
: 比較好一點的是電容式 (sweep) 一條線裝在 notebook 上那種
: 光學式的厚度太大 裝不上手機
: 大家市場都是看在手機, 不過手機上面的電容式專利都被兩家(apple, synaptics) 卡死
: 所以後面想做電容式的也都進不去, 不然就是光學式厚度太大 放不進手機
: 演算法就跟北京一家公司買, 只要產生影像就可以丟到 library
: 因此... 炒股用
: 沒有前景
: ※ 引述《y301661 (y301661)》之銘言:
: : 指紋辨識發展(神盾&義隆&敦泰)
: : 今天看到神盾上櫃,漲逾22%!
: : 想請問未來指紋辨識的前景看好嗎?
: : 義隆最近搞VR又搞指紋辨識= =
: : 神盾&義隆&敦泰 這幾間哪間比較有機會吃下這塊大餅呢?
: : 還是這兩間之外的呢?
: : 謝謝。
--
理論上C大回覆都沒錯
目前指紋辨識器大概分三種辨識方式及兩種使用方式
辨識方式1.光學式2.電容式3. 光電混和(最近有公司研發出來,有新聞稿,公開的)
使用方式1.滑採式2.按壓式
先來談談辨識方式:
1.光學式最大缺點就是厚度,卡在Lens的可視角(抱歉業務只知道皮毛,更詳細要問了.囧)
優點就沒ESD問題,
2. 電容式,很薄
缺點就是ESD問題(人的手指都帶電,所以筆電上面的指紋辨識器常常1.2年就壞了)
而這缺點APPLE用藍寶石克服了,其他的廠商...這部分我知識淺薄,煩請各位大大補充
再來談談使用方式
1.滑採式
也就是筆電小小都會內建的
優點,薄小,便宜
缺點,ESD問題,人使用的模式會影響判讀,必須學習(滑的速度,方向性等等..)
最簡單的問題就是...你筆電上的滑採式指紋辨識器多久沒用了....?好不好用....?
所以現在新筆電越來越少放這東西了
2.按壓式
按壓又分光學跟電容
光學按壓,體積大
電容按壓,由於採樣面積也會影響電容的價格...越大片越貴...
大概是以上
回到發展性部分,個人是看好這未來發展的,
畢竟1mm都作出來了,應該是會變所有產品的標配,就跟現在手機一定有camera是一樣的(camera又是另一個發展了...)
※ 引述《chengcti (版主請投我一票!)》之銘言:
: 其實 都是假的
: 很多都是光學式, 市場就是打卡機這類安控產業用
: 比較好一點的是電容式 (sweep) 一條線裝在 notebook 上那種
: 光學式的厚度太大 裝不上手機
: 大家市場都是看在手機, 不過手機上面的電容式專利都被兩家(apple, synaptics) 卡死
: 所以後面想做電容式的也都進不去, 不然就是光學式厚度太大 放不進手機
: 演算法就跟北京一家公司買, 只要產生影像就可以丟到 library
: 因此... 炒股用
: 沒有前景
: ※ 引述《y301661 (y301661)》之銘言:
: : 指紋辨識發展(神盾&義隆&敦泰)
: : 今天看到神盾上櫃,漲逾22%!
: : 想請問未來指紋辨識的前景看好嗎?
: : 義隆最近搞VR又搞指紋辨識= =
: : 神盾&義隆&敦泰 這幾間哪間比較有機會吃下這塊大餅呢?
: : 還是這兩間之外的呢?
: : 謝謝。
--
Tags:
工程師
All Comments
By Tristan Cohan
at 2015-12-26T05:18
at 2015-12-26T05:18
By Gary
at 2015-12-28T13:43
at 2015-12-28T13:43
By Damian
at 2015-12-31T07:05
at 2015-12-31T07:05
Related Posts
可怕的highlight文化
By Freda
at 2015-12-23T23:05
at 2015-12-23T23:05
歐美日中,軟體工程師薪資是一般人的4,5倍
By Jake
at 2015-12-23T22:55
at 2015-12-23T22:55
請問宣德科技的pm
By Mary
at 2015-12-23T22:50
at 2015-12-23T22:50
工研院電光所/台積製程整合bumping
By Jake
at 2015-12-23T22:24
at 2015-12-23T22:24
指紋辨識發展(神盾&義隆&敦泰)
By Mary
at 2015-12-23T22:11
at 2015-12-23T2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