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結訓座談會砲火猛烈 - 律師工作討論

Dorothy avatar
By Dorothy
at 2013-06-07T10:47

Table of Contents

突然有個想法,
現在的爭執其實是觀念的不同:

在現行考用分離的制度設計下,
讓你取得律師合格證書不代表你就已是律師,
還要經過公會這邊的實習歷練認定你合格了,
你才能取得法務部對你是律師之承認,
然後你還要去法院登錄才能執業。
這其實是個層層篩選的機制:國考→實習→登錄執業。
因此就算考上了,
找不到實習的地方或實習沒過,
都是這一篩選機制的關卡,
──換言之,實習的缺就在那邊,
能否爭取到也是各憑本事。


但對多數參與律師高考的考生們而言,
我考上了我就是要成為法務部認可的律師(不管後面是不是有登錄執業),
因此後階段的實習應與前階段的國考包裹處理,
亦即我考上了就要保證我有地方實習,
這是我考上的權利。
但真是這樣嗎?
至少我知道也有不少人僅以律師合格為目標,
光是有律師合格證明就足以讓他們出去闖盪(當然不是當執業律師那種闖蕩),
反過來說在實習與國考應作包裹處理的觀念下,
「沒去找實習」成為了他們的社會包袱,
就跟親友總會問你法律系畢業了之後為何不去考試的意思差不多,
但我法律系畢業就代表一定要考律師嗎?
我律師高考合格就代表一定要去實習嗎?

我不知道將國考與實習視作一個包裹是否比較好?
但至少從現實的社會機制是,
國家根本管不到也不應管到業界應開放多少實習名額,
這種希望能包裹式處理的輿論壓力迫使業界為了形象低頭,
也使考選部師出有名地介入公會對於律師的管理,
比如開放去政府機關實習等於變相剝奪了公會對於律師養成的傳統權力,
──這種專業社群(professional community)權力壟斷其實多少是必要的,
自中世紀有基爾特(Guild)就存在。

當然,公會或業界部分的指導律師這邊也很糟糕,
因為他們並沒有就如何篩選考核取得律師資格的實習生,
建立起一套公正客觀且具體的實習篩選制度,
甚至我懷疑還不少人只顧著為自己牟利,
或是對身為律師與維繫律師社群形象的社會責任感薄弱,
為了廉價的新肝臟,即使沒有培訓能力仍開放實習,
或是基於商業考量與人情壓力而濫收實習......等等。
因此備受質疑是當然的,
大家只相信國考的篩選功能而不相信實習也有應盡的篩選功能,
當然會認為我國考過了就該行禮如儀的讓我實習讓我成為正式律師,
輿論自然會偏向一種把實習架空的包裹式觀念。

因此我反而覺得公會與業界堅持較少的既有的實習名額,
就算是與輿論或考試院對幹,
也比倡導無薪實習讓人人有功練來得好。
因為不管你有無增加實習名額,
你就是沒有一套有效篩選與評估那些國考及格的準律師有資格成為真律師,
若人人行禮如儀地唸完經後就能出去唬弄更不具專業鑑別能力的社會大眾,
律師社群就不僅是原先的良莠不齊,還變成有許多的濫竽在充數......

所以關鍵的思考點還是,
觀念上國考與實習是否要包裹式看待?
那麼不同觀念下該有怎麼樣相對應的配套措施?
至少我覺得現在真的是不上不下......




※ 引述《hsiyen (我欠這個世界太多)》之銘言:
: 昨天下午的砲火相當猛烈
: 猛到理事長狂跳針加迴避
: 希望下一梯的同學持續針對問題繼續開炮
: 爭點一:事前不公布考科 考試內容講義沒寫
: 這點律訓所說會檢討
: 爭點二:理事長鼓吹無薪實習
: 這點希望下一梯的人可以持續進攻
: 我不反對無薪實習 或是上繳肉乾
: 但是不應該由理事長去鼓吹這件事情
: 尤其是全聯會並沒有建立一個完整的媒合機制之前 鼓吹無薪根本就是剝削
: 所以我昨天是建議理事長可以建立一個完整的平台
: 需要實習律師的事務所可以到那邊徵才
: 提供工作內容 福利 保障 薪資 讓大家看看各家事務所的本領
: 而不是在資訊不透明不平等且在大家一定要實習的情形下去忍受
: 雖說律師、實習律師目前不適用勞基法
: 但至少請公會要求至少成員給予『合乎勞基法』的內容
: 如果認為律師這個行業應該有社會責任 就應該先要求自己
: 而不是先欺負自己人
: 其他請其他同學補足

--

All Comments

Olivia avatar
By Olivia
at 2013-06-09T16:50
實習名額是用來做人情的,作為朋友拜託之用。
Damian avatar
By Damian
at 2013-06-11T22:54
每個人都實習不代表之後每個人都執業,不一定要緊縮實習
Hedy avatar
By Hedy
at 2013-06-14T04:57
但我還是覺得要增加實習地點
John avatar
By John
at 2013-06-16T11:00
主持律師、受雇律師、實習律師、考生,利益相衝突
Isabella avatar
By Isabella
at 2013-06-18T17:03
整合多方見解的難度不低
Noah avatar
By Noah
at 2013-06-20T23:06
如果當初有考慮到實習、市場需求飽和度這塊他就不會
Emma avatar
By Emma
at 2013-06-23T05:09
大開放了
Mason avatar
By Mason
at 2013-06-25T11:12
國考就是不考慮這些才會開放錄取率,造成你說的這些
情況
Andy avatar
By Andy
at 2013-06-27T17:15
事務所實習前,應先經律師公會考核完畢,並適度延長公會訓
Annie avatar
By Annie
at 2013-06-29T23:18
所以這篇提出的點國考跟實習要牽一起上線,版標有答案
Joseph avatar
By Joseph
at 2013-07-02T05:21
練期間及考核方式之公開透明、嚴格化。
Hazel avatar
By Hazel
at 2013-07-04T11:24
跟K兄說的還是有差別,因為有包裹式的概念,才會覺得國考
Lydia avatar
By Lydia
at 2013-07-06T17:27
要考慮市場與容納實習的能量。若脫鉤,開放歸開放,不代表
Gary avatar
By Gary
at 2013-07-08T23:30
我實習也要開門。但的確,董部長表示開放政府機關實習一語
Jack avatar
By Jack
at 2013-07-11T05:33
等同自打嘴巴,自棄制度上本就考用分離的立意,政策不一貫
是該比照板標辦理XDD
Yedda avatar
By Yedda
at 2013-07-13T11:36
補推
Hedwig avatar
By Hedwig
at 2013-07-15T17:40
公務員考試的確是考用分離,不過證照考試是否也該如此
Dora avatar
By Dora
at 2013-07-17T23:43
可能還是個仁智互見的問題,至少現制也不全然是如此
Kama avatar
By Kama
at 2013-07-20T05:46
公務員才不是考用分離好嗎......
Joe avatar
By Joe
at 2013-07-22T11:49
公務員部分的確不是考用分離,這裡是我搞錯了

商調時程大約多久?

Olive avatar
By Olive
at 2013-06-07T10:35
昨天我現在單位的秘書是希望我可以做到7月31日,8月1日再去新單位, 他們的簽陳據了解,也是寫做到7月31日(還沒有批到1級機關首長)。 可是打電話去跟新單位說時,新單位的主管希望我可以7月1日就過去, 建議我再跟現在單位喬一下時間,必要的時候他們的機關首長, 會來跟我現在的機 ...

第一銀行入心得

Blanche avatar
By Blanche
at 2013-06-07T09:52
首先非常感謝金融版,這段期間幫助我很多忙 讓小弟有機會入取第一銀行 取之於銀行版,當然要回饋 希望PO心得文對明年考一銀考試的考生有幫助 組別:金融組 筆試分數:79 面試分數:95 結果:錄取 其實筆試是吊車尾入取 當初面試前真的覺得自己不可能上 雖然第一銀行說部會看筆試成績,但是其實是騙人的,等等面 ...

公務員「低等高俸」 擬修法檢討

Hamiltion avatar
By Hamiltion
at 2013-06-07T06:54
考試委員以為每個人只要拿2甲或2乙1甲或升官等訓後就可以升官等嗎? 能不能來些人讓他們本身的薪水從委一開始算? 我認為該修正的是低能高等才對呀 ※ 引述《ErnestKou (亞絲娜我老婆)》之銘言: : 公務員「低等高俸」 擬修法檢討 : 【聯合報╱記者曹以會/台北報導】 : 2013.05.31 03 ...

昨天結訓座談會砲火猛烈

Caroline avatar
By Caroline
at 2013-06-07T06:11
我對於實習律師不適用勞基法這點非常不以為然, 我是有薪實習者, 昨天回所上班領取生活津貼時, 會計人員表示因為忽略幫我提撥6%的勞退金, 所以接獲勞保局的關切電話。 依據勞動基準法第七條規定, 勞退條例的適用對象為適用勞動基準法的本國籍勞工, 如果實習律師真入全聯會理事長所說不適用勞動基準法, 那為什麼我的實 ...

G胸有夠辣 俏律師教你做

Thomas avatar
By Thomas
at 2013-06-07T01:02
新聞來源 蘋果日報 http://tinyurl.com/n2fodor 台大法律碩士畢業的邱靖貽是法界辣妹,身材辣、辦事潑辣、自己更是無辣不歡,她提供 4道簡易的麻辣食譜,「拌雞胸肉的麻辣醬買現成的就很好用,先試試有無鹹味,再決定 要加多少鹽。」她提醒。炒辛香料時建議用香油,會比沙拉油來得夠味。 報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