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官成被告最佳辯護人? - 律師工作討論

Bennie avatar
By Bennie
at 2012-05-16T11:41

Table of Contents


Really?

為什麼我獲得訊息剛好和您相反

刑訴163的修正,早在民國91年間楊仁壽擔任司法院秘書長期間就推動了

其將刑事訴訟法第163條規定的法院「應」依職權調查證據,修正為「得」依職

權調查證據,法院只有在「於公平正義之維護或對被告之利益有重大關係事項」

,始依職權調查證據(第163條第2項)。這個當時被楊秘書長稱為「頭過身就過」

的開啟當事人進行主義的條文,卻在稍後就被最高法院「打槍」。原來司法院興

沖沖的行文最高法院,希望因為這個條文,改變最高法院數十年來難以改變依職

權調查被告不利事項的習慣。豈料最高法院以91年第4次決議「打了司法院一巴掌

」,結論簡單的說就是:最高法院仍然不會因為第163條第2項的修正,而改變繼

續調查不利被告證據的作法。直到一百年第四次刑庭會議才有所改變。

看來這年頭光憑自己腦袋幻想就可以評論一切的人還蠻多的

裁判字號: 100年台上 第 6259 號
裁判案由: 違反毒品危害防制條例
裁判日期: 民國 100 年 11 月 11 日
裁判要旨: 按受刑事控告者,在未經依法公開審判證實有罪前,應被推定為無罪,此
為被告於刑事訴訟上應有之基本權利,聯合國大會於西元一九四八年十二
月十日通過之世界人權宣言,即於第十一條第一項為明白宣示,其後於一
九六六年十二月十六日通過之公民與政治權利國際公約第十四條第二款規
定:「受刑事控告之人,未經依法確定有罪以前,應假定其無罪。」再次
揭櫫同旨。為彰顯此項人權保障之原則,我國刑事訴訟法於九十二年二月
六日修正時,即於第一百五十四條第一項明定:「被告未經審判證明有罪
確定前,推定其為無罪。」並於九十八年四月二十二日制定公民與政治權
利國際公約及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國際公約施行法,將兩公約所揭示人權保
障之規定,明定具有國內法律之效力,更強化無罪推定在我國刑事訴訟上
之地位,又司法院大法官迭次於其解釋中,闡明無罪推定乃屬憲法原則,
已超越法律之上,為辦理刑事訴訟之公務員同該遵守之理念。依此原則,
證明被告有罪之責任,應由控訴之一方承擔,被告不負證明自己無罪之義
務。從而,檢察官向法院提出對被告追究刑事責任之控訴和主張後,為證
明被告有罪,以推翻無罪之推定,應負實質舉證責任即屬其無可迴避之義
。因此,刑事訴訟法第一百六十一條第一項乃明定:「檢察官就被告犯
罪事實,應負舉證責任,並指出證明之方法。」故檢察官除應盡提出證據
之形式舉證責任外,尚應指出其證明之方法,用以說服法院,使法官確信
被告犯罪事實之存在。倘檢察官所提出之證據,不足為被告有罪之積極證
明,或其指出證明之方法,無法說服法院以形成被告有罪之心證者,為貫
徹無罪推定原則,即應為被告無罪之判決。法官基於公平法院之原則,僅
立於客觀、公正、超然之地位而為審判,不負擔推翻被告無罪推定之責任
,自無接續依職權調查證據之義務。故檢察官如未盡舉證責任,雖本法第
一百六十三條第二項規定:「法院為發現真實,得依職權調查證據。但於
公平正義之維護或對被告之利益有重大關係事項,法院應依職權調查之。
」然所稱「法院得依職權調查證據」,係指法院於當事人主導之證據調查
完畢後,認事實未臻明白,而有釐清之必要,且有調查之可能時,得斟酌
具體個案之情形,依職權為補充性之證據調查而言,非謂法院因此即負有
主動調查之義務,關於證據之提出及說服之責任,始終仍應由檢察官負擔
至但書中「公平正義之維護」雖與「對被告之利益有重大關係事項」併
列,或有依體系解釋方法誤解「公平正義之維護」僅指對被告不利益之事
項,然刑事訴訟規範之目的,除在實現國家刑罰權以維護社會秩序外,尚
有貫徹法定程序以保障被告基本權利之機能,此乃公平法院為維護公平正
義之審判原則,就「公平正義之維護」之解釋,本即含括不利益及利益被
告之事項。且但書為原則之例外,適用上必須嚴格界定,依證據裁判及無
罪推定原則,檢察官之舉證責任不因該項但書規定而得以減免,所指公平
正義之維護,既未明文排除利益被告之事項,基於法規範目的,仍應以有
利被告之立場加以考量,否則,於檢察官未盡實質舉證責任時,竟要求法
院接續依職權調查不利被告之證據,豈非形同糾問,自與修法之目的有違
。基此,為避免牴觸無罪推定之憲法原則及違反檢察官實質舉證責任之規
定,「公平正義之維護」依目的性限縮之解釋方法,自當以利益被告之事
項為限。至本法第二條第一項對於被告有利及不利之情形,應一律注意,
僅屬訓示規定,就證據層面而言,乃提示法院於證據取捨判斷時應注意之
作用,於舉證責任之歸屬不生影響。檢察官如未於起訴時或審判中提出不
利於被告之證據,以證明其起訴事實存在,或未指出調查之途徑,與待證
事實之關聯及證據之證明力等事項,自不得以法院違背本法第一百六十三
條第二項之規定,未依職權調查證據,有應於審判期日調查之證據未予調
查之違法,執為提起第三審上訴之理由




※ 引述《greatshiau (百P)》之銘言:
: 不得不說,最高法院作成這個決議跟什麼當事人進行主義和職權進行主義根本沒關
: 最高法院前院長楊仁壽就說了,這個決議一出來,最高法院馬上少了200多件案子
: 約10分之1,最高法院根本只是想省力
: 再者,職權調查和無罪推定根本沒有關係,不然那麼多國家採職權調查主義,豈不都
: 違反無罪推定?更不用說國際刑事法庭羅馬規約(64條第6項和65條第4項)亦採法官職權
: 調查,用無罪推定想導出法院只調查被告有利的證據,是當大家是白癡嗎?
: 還是這是具有台灣本土特色的"改良式無罪推定"?佩服佩服

--
Tags: 律師

All Comments

Sandy avatar
By Sandy
at 2012-05-20T01:12
我的意思是說,最高法院的見解不對,你拿最高法院的判
Sandy avatar
By Sandy
at 2012-05-23T14:43
決回我,看來你不懂我的意思
Jacob avatar
By Jacob
at 2012-05-27T04:15
最後一句原句奉還
Xanthe avatar
By Xanthe
at 2012-05-30T17:46
最高法院根本不關心啥主義,他要減少案件!
Puput avatar
By Puput
at 2012-06-03T07:18
其實我覺得把法官職權調查證據完全拿掉就好
不必分什麼有利不利 這樣檢方應該就沒話說了吧?
Elizabeth avatar
By Elizabeth
at 2012-06-06T20:49
完全拿掉也不好,有的時候非強制辯護案件的被告是需要法
Cara avatar
By Cara
at 2012-06-10T10:20
官職權調查對被告有力的證據,不然會很明顯武器不對等
Andy avatar
By Andy
at 2012-06-13T23:52
對美國法制不熟 不知道完全當事人主義國家如何運作
但我覺得台灣的司法文化 給法官職權調查證據權很容易
變成法官職權調查對被告不利的證據 最好順便連起訴狀
Skylar Davis avatar
By Skylar Davis
at 2012-06-17T13:23
且法官得職權調查對被告有利的證據也不是漫無邊際變成被
Catherine avatar
By Catherine
at 2012-06-21T02:55
告辯護人,只是事實在真偽不明,被告有利自己的陳述有相
當可能調查證據的情況,才算是有職權調查必要。
Joe avatar
By Joe
at 2012-06-24T16:26
一本主義一起改 避免卷證併送下讓法官有任何的預斷
其實實務上很多被告雖不是學法律 他們自己也懂要調查
Sierra Rose avatar
By Sierra Rose
at 2012-06-28T05:58
什麼證據 職權主義我覺得必沒有考量司法實際運作情況
Charlie avatar
By Charlie
at 2012-07-01T19:29
1. 把被告當成白癡 2. 把法官想成真得很公正
但其實這兩個假設根本都不成立 實際的情況是 法官預
Gilbert avatar
By Gilbert
at 2012-07-05T09:00
斷非常嚴重 聽過一位法官朋友說過 他們之前導師跟他
們說: 要相信自己看到卷的第一直覺 不要聽辯護人說啥
Elma avatar
By Elma
at 2012-07-08T22:32
報告H大,楊前院長自己說的,直接駁回,程序解決10分之
一的案子
Adele avatar
By Adele
at 2012-07-12T12:03
按理講不是應該看卷內的證據來判斷,而不是憑第一直覺嘛…
Kumar avatar
By Kumar
at 2012-07-16T01:35
哈 他們老師就降教的阿 就是降才不想讓法官職權調查
Valerie avatar
By Valerie
at 2012-07-19T15:06
噗~~請問樓上..卷裡面不也有辯護人在偵查中的辯詞嗎XD
那這樣的第一直覺不也是有看到辯護人的辯詞??
Frederic avatar
By Frederic
at 2012-07-23T04:37
而且直覺可能有利被告也可能不利被告
不利被告就叫預斷??那有利被告應該叫大律師英明囉..XDD
George avatar
By George
at 2012-07-26T18:09
其實不需要有太大、太多的理論幻想,那只存在於學界
。實務只有一個~結案。
Gilbert avatar
By Gilbert
at 2012-07-30T07:40
1.被告偵查中未必有請辯護人 2. 縱使有請 在不能閱卷
Hedy avatar
By Hedy
at 2012-08-02T21:12
的情況下能實質辯護? 3.如果審判中法官都不必聽辯護
Ethan avatar
By Ethan
at 2012-08-06T10:43
人的答辯 那要開庭幹麻? 都改成書面審理不更省事?
Andrew avatar
By Andrew
at 2012-08-10T00:15
開庭可以做的事情可多了..豈止辯護人的答辯??
Zora avatar
By Zora
at 2012-08-13T13:46
我的重點是..如果為何只有不利被告才叫預斷??
Agnes avatar
By Agnes
at 2012-08-17T03:17
如果法官看卷直覺有利被告的..那您要不要提醒法官
記得多聽聽公訴檢察官放幾個屁??
Kyle avatar
By Kyle
at 2012-08-20T16:49
1.奇怪 到底是誰說只有對被告不利的才叫預斷?
George avatar
By George
at 2012-08-24T06:20
2. 審判中可以做的事很多 但難道不包括聽辯護人或檢
方的攻防? 3.就是因為某些法官這樣的心態 更讓人覺得
Tristan Cohan avatar
By Tristan Cohan
at 2012-08-27T19:52
有必要節制法官權力 朝向完全的當事人主義改革
Zenobia avatar
By Zenobia
at 2012-08-31T09:23
哪種心態??聽到某法官這樣講.就等於法官會有這樣的心態?
講難聽點..案子一到手難免會有些主觀上的判斷
Tristan Cohan avatar
By Tristan Cohan
at 2012-09-03T22:54
但隨著案件的進行看法事會改變的..這跟什麼職權主義
還是當事人主義..根本沒關聯
Frederica avatar
By Frederica
at 2012-09-07T12:26
法官真要判有罪..你以為他不會提示檢察官舉證?
法官應要判無罪..你以為他不會去切割證據間的關連性?
John avatar
By John
at 2012-09-11T01:57
把當事人主義拿來當成節制法官權利的說法根本是笑話
照你這樣講..德國法官不就嗆到抓不住..XD
Candice avatar
By Candice
at 2012-09-14T15:29
就算採完全當事人+陪審團..這些陪審團就不會先入為主??
你是太神話當事人主義了..還是太相信人性??
Edwina avatar
By Edwina
at 2012-09-18T05:00
1. 哪種心態?就是前面所述法官那種只相信自己第一時
間直覺 覺得辯護人講得都是屁的心態
Emily avatar
By Emily
at 2012-09-21T18:32
2. 如法官心證會隨著檢辯攻防以及訴訟進行改變
Isabella avatar
By Isabella
at 2012-09-25T08:03
那很好 這才是正常 3.德國法官會不會有我前開所述心
Charlie avatar
By Charlie
at 2012-09-28T21:34
態我不曉得 但職權主義在台灣 肯容易造成法官濫權
Thomas avatar
By Thomas
at 2012-10-02T11:06
4. 為了避免預斷 美國法有很嚴格的證據排除法則 避免
John avatar
By John
at 2012-10-06T00:37
無證據能力的證據進入審判庭污染法官或陪審員的心證
可不是像我國刑訴159條以下那種玩假的證據能力 XD
Carol avatar
By Carol
at 2012-10-09T14:09
什麼都是假的...只有結案是真的
Odelette avatar
By Odelette
at 2012-10-13T03:40
"一定能夠提升人民對法院及檢察官的雙重信賴"???
Kyle avatar
By Kyle
at 2012-10-16T17:11
我看的都笑了..你是活在幻想的平行世界嗎??

法官成被告最佳辯護人?

Wallis avatar
By Wallis
at 2012-05-16T11:06
不得不說,最高法院作成這個決議跟什麼當事人進行主義和職權進行主義根本沒關 最高法院前院長楊仁壽就說了,這個決議一出來,最高法院馬上少了200多件案子 約10分之1,最高法院根本只是想省力 再者,職權調查和無罪推定根本沒有關係,不然那麼多國家採職權調查主義,豈不都 違反無罪推定?更不用說國際刑事法庭羅馬 ...

請問律訓周小姐

Zora avatar
By Zora
at 2012-05-16T00:00
這兩天連絡律訓周小姐 電話:2381-9022 但卻一直沒人接 請問各位道長 是怎麼了嗎? - ...

法官成被告最佳辯護人?

Dora avatar
By Dora
at 2012-05-15T12:32
正如我ㄧ開始所說的 這是個當事人進行主義與職權主義的對決 而最高法院目前是傾向當事人進行主義的 但卡在第163條II項職權調查主義的遺蹟 所以不得不採取目的性限縮解釋 將該條所謂職權調查限縮在有利於被告的事項 而不及於不利之事項 而此所謂有利不利 都是事後的觀點來看的 即就判決後之結果及上訴 ...

金石國際法律事務所

Edwina avatar
By Edwina
at 2012-05-15T10:51
想請問 高雄這間 較有規模的 金石國際法律事務所 目前有應徵實習律師 所內的工作模式 氣氛 或實習薪資行情 等 希望有在那待過或知道的道長們能夠提供相關資訊 不便明講亦可站內信 謝謝大家^^ - ...

法官成被告最佳辯護人?

Emily avatar
By Emily
at 2012-05-15T09:03
我想說的只有一件事, 一個社會最重要的就是公平正義, 只要透過正當程序、合法方式所調查出來的公平正義, 無論是檢察官或法官調查出來的,無論是對被告有利或不利的, 都無損於公平正義需要被還原被伸張的本質, 雖然在律師板說這個簡直是找噓。 更不用說很多證據在調查出來之前,你怎麼知道會對被告有利還是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