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工作這七年教會我的事 - 海外工作
By Brianna
at 2019-08-04T13:33
at 2019-08-04T13:33
Table of Contents
掐指一算,在海外唸書工作的日子已有將近7年的時間,這個佔據我25-35所謂黃金10年,
我感受最深的幾件事是什麼?這篇就來聊聊自己最大的收穫及領悟吧!
部落格原文:
http://shelleyadventure.com/what-i-learned-from-work-overseas/
1. 以勤勞為傲,但是否是自己最終想要的生活?
在英國念書的那段時間,是我自己第一次一個人在國外生活的時間。
在那短短一年半的時間,也是我同時跟不同國籍交流的日子,在交流的過程中,剛開始常
會有種衝擊感,最終我才了解自己從出生,家庭給我或教育體制下灌輸的觀念,不見得就
是對的。
傳統中國的教育裡,總是告訴我們,人活著就是要積極進取,要勤勞,要有所追求。但當
你出來後,發現並不是所有民族都是這樣以這樣的美德引以為傲,有時你反而會聽到他們
不解地問:為什麼中國人要活得那麼累?不能夠好好享受當下的人生?錢足夠支持生活不
就好了嗎?
大部分在美國的墨西哥人生活雖然不是很富裕,不多的錢卻要支持眾多家庭成員,卻還是
活的開開心心的,而我認識的黑人朋友裡,我覺得他們是很樂觀的民族,即便有多少錢就
花多少錢,他們還是很享受當下,這讓強調儲蓄習慣的中國人感覺不安定,常常會有個疑
問就是覺得這樣生活不會沒有安全感嗎?但他們也許真的不那麼認為,我之前跟他們聊過
,他們認為錢只要夠用就好,快快樂樂的把握當下,及時行樂,這才是人生最終所要追求
的。在他們眼裡,也不理解為什麼中國人要那麼拼命,把自己搞得那麼累,賺了足夠的錢
,卻沒時間花費或是陪伴家人或心愛的人,那這樣的人生有什麼意義?
我在美國出差的時候,也觀察到當地白人同事,每天基本不到下午4點半大部分人就已經
下班了,他們說為了避開車潮,想花更多時間陪家人,工作氛圍輕鬆許多,我們常常以勤
勞為傲,覺得人一定要勤勞,卻忽略世界上其實還有另一種過法,也忽略這是否是自己想
要的生活?若不是,你有勇氣選擇離開嗎? 其實這沒有對與錯,只又自己想不想要,適
不適合自己而已。
放下自己「應該要」怎麼樣活法的包袱,選擇怎麼樣的生活並沒有對錯,只有自己想不想
要。因為有些人想要穩定,有些人想要遨翔!
2.永遠都要準備好給自己多一種選擇的機會
海外工作其實就是一種選擇,但是在國外生活,我認為風險比較高,為什麼呢?因為一切
都要靠自己,假設哪天你突然沒有工作了,你簽好合約的房租怎麼辦?你的生活支出該怎
麼辦?在台灣,也許有朋友或家人的即時援助,但在海外,你只能靠自己。因此,我覺得
隨時要有準備好,若是哪天突然失去工作的情況,你有沒有能力渡過這難關,繼續待在自
己想要的城市?
除了儲備好可以支持你半年的生活費外,還有什麼是你可以積極去準備的?對我而言,就
是不斷加強自己的能力與學習,建造自己的被動收入,不管是投資或是經營副業,都要開
始籌備且去思考這件事情,在外商公司,我看到很多曾經位居要角的高層或老闆,他們反
而更有危機感,在這充滿不確定的年代,常常因為組織變化,或是景氣不好面臨裁員時,
他們是最先被影響到的一群,而他們卻也是家庭唯一的經濟支柱,所以影響也很大。
及早開始籌備自己的複業,絕對是現在人要趕快考慮的事情。這一點,我近幾年真的超有
感,目前仍在找尋方向,但我知道這是絕對要好好開始想及行動的事情。
3.結交當地朋友拓展美好生活
還記得第一次在國外長時間居住是在英國念書的時候,在剛抵達倫敦的第一天,我進入還
沒被整理好的宿舍,宿舍很凌亂,還有很多沒清理乾淨的房間,整個Flat 裡面只有我一
個人入住。雖然當時已經有工作經驗,但是人來到陌生環境,到了晚上,在宿舍都沒有人
的情況下還是有點可怕。那天晚上,從地鐵送完姊姊離開,我飛奔的跑回家,當時記得一
位中東小哥可能看到我很慌張的臉,叫住我,問我 Are you okay? 我立刻回頭給一個假
裝的微笑,回答I am fine, 就頭也不回衝回宿舍! 即便到現在回頭看那時候的自己,仍
然記得當天第一晚一個人住在倫敦宿舍裡的慌張心情。
尤其剛開始只有我一個人住在比較多中東及黑人的倫敦北二區,這裡沒有一個人認識我,
我深怕被遺忘。漸漸的,我也習慣了一個人照理自己的生活,也有更多機會去認識周遭的
環境。那是一個剛回春的四月,倫敦已經從寒冷的冬天進入到春天,我無意間一個人晃到
一個附近很大的公園,裡面有超大的足球場,當我正好奇的看這一個新區域時,突然在遠
端有一位黑人朋友叫住我,問我要不要一起跟他們打乒乓球,可能他們對中國人的印象就
是覺得我們很會打拼乓球吧,他正與一位白人小女孩打乒乓球,我就這樣加入他們了,後
來在英國的日子,因為他們,我的倫敦生活充滿很多樂趣,除了是一位留學生,我也有體
會當地人的生活或瞭解當地人的想法,也真正感覺自己融入了這個城市。
我想說的是不管是在西方還是東方,結交當地的朋友是一個很好幫助你開始認識新環境的
方式。這不需要刻意,更多時候,其實就是跳脫既有認識的朋友圈,讓自己有機會認識新
的朋友,也許他們會協助你在生活的疑問。
4.出發前的焦慮,抵達後的孤單,適應後的駕輕就熟
當然,不管是在海外工作或念書,記得每次出發前都是充滿焦慮感,擔心自己會不會遺漏
什麼程序?還有到那邊大小事情的辦理包括工作證,租房,開戶等等瑣碎的事情,你會感
受到時間的壓力,還有對自己懷疑會不會適應的焦慮,我稱之為行前焦慮症。而真正到了
當地,焦慮感可能消失了,大部分的事情可能都按照你的規劃或是提前準備下發生了,反
而接下來會感受到的是朋友或是家人不在身邊的孤獨吧!不過我一直覺得自己因為有更多
個人時間,擁有更多的機會去思考自己想要什麼及認清自己的個性與追求,在這一兩年的
大量閱讀裡,我對未來也有更多期許,及更多想要完成的事情,更覺得生活變個有效率及
目標化。
總結
一路走來,海外工作或是生活,對我人生的意義,除了增加對這世界的認知,眼界也寬了
,我更能用包容心去理解不同文化,我的判斷點不再以自己覺得應該要怎樣才是對錯或好
壞,因為最終你會發現這只是當下的選擇罷了,不要後悔自己的當下選擇,因為這些決定
都是尊重自己當下心情及感受所做的最好決定。
歡迎觀看原文:
http://shelleyadventure.com/what-i-learned-from-work-overseas/
--
我感受最深的幾件事是什麼?這篇就來聊聊自己最大的收穫及領悟吧!
部落格原文:
http://shelleyadventure.com/what-i-learned-from-work-overseas/
1. 以勤勞為傲,但是否是自己最終想要的生活?
在英國念書的那段時間,是我自己第一次一個人在國外生活的時間。
在那短短一年半的時間,也是我同時跟不同國籍交流的日子,在交流的過程中,剛開始常
會有種衝擊感,最終我才了解自己從出生,家庭給我或教育體制下灌輸的觀念,不見得就
是對的。
傳統中國的教育裡,總是告訴我們,人活著就是要積極進取,要勤勞,要有所追求。但當
你出來後,發現並不是所有民族都是這樣以這樣的美德引以為傲,有時你反而會聽到他們
不解地問:為什麼中國人要活得那麼累?不能夠好好享受當下的人生?錢足夠支持生活不
就好了嗎?
大部分在美國的墨西哥人生活雖然不是很富裕,不多的錢卻要支持眾多家庭成員,卻還是
活的開開心心的,而我認識的黑人朋友裡,我覺得他們是很樂觀的民族,即便有多少錢就
花多少錢,他們還是很享受當下,這讓強調儲蓄習慣的中國人感覺不安定,常常會有個疑
問就是覺得這樣生活不會沒有安全感嗎?但他們也許真的不那麼認為,我之前跟他們聊過
,他們認為錢只要夠用就好,快快樂樂的把握當下,及時行樂,這才是人生最終所要追求
的。在他們眼裡,也不理解為什麼中國人要那麼拼命,把自己搞得那麼累,賺了足夠的錢
,卻沒時間花費或是陪伴家人或心愛的人,那這樣的人生有什麼意義?
我在美國出差的時候,也觀察到當地白人同事,每天基本不到下午4點半大部分人就已經
下班了,他們說為了避開車潮,想花更多時間陪家人,工作氛圍輕鬆許多,我們常常以勤
勞為傲,覺得人一定要勤勞,卻忽略世界上其實還有另一種過法,也忽略這是否是自己想
要的生活?若不是,你有勇氣選擇離開嗎? 其實這沒有對與錯,只又自己想不想要,適
不適合自己而已。
放下自己「應該要」怎麼樣活法的包袱,選擇怎麼樣的生活並沒有對錯,只有自己想不想
要。因為有些人想要穩定,有些人想要遨翔!
2.永遠都要準備好給自己多一種選擇的機會
海外工作其實就是一種選擇,但是在國外生活,我認為風險比較高,為什麼呢?因為一切
都要靠自己,假設哪天你突然沒有工作了,你簽好合約的房租怎麼辦?你的生活支出該怎
麼辦?在台灣,也許有朋友或家人的即時援助,但在海外,你只能靠自己。因此,我覺得
隨時要有準備好,若是哪天突然失去工作的情況,你有沒有能力渡過這難關,繼續待在自
己想要的城市?
除了儲備好可以支持你半年的生活費外,還有什麼是你可以積極去準備的?對我而言,就
是不斷加強自己的能力與學習,建造自己的被動收入,不管是投資或是經營副業,都要開
始籌備且去思考這件事情,在外商公司,我看到很多曾經位居要角的高層或老闆,他們反
而更有危機感,在這充滿不確定的年代,常常因為組織變化,或是景氣不好面臨裁員時,
他們是最先被影響到的一群,而他們卻也是家庭唯一的經濟支柱,所以影響也很大。
及早開始籌備自己的複業,絕對是現在人要趕快考慮的事情。這一點,我近幾年真的超有
感,目前仍在找尋方向,但我知道這是絕對要好好開始想及行動的事情。
3.結交當地朋友拓展美好生活
還記得第一次在國外長時間居住是在英國念書的時候,在剛抵達倫敦的第一天,我進入還
沒被整理好的宿舍,宿舍很凌亂,還有很多沒清理乾淨的房間,整個Flat 裡面只有我一
個人入住。雖然當時已經有工作經驗,但是人來到陌生環境,到了晚上,在宿舍都沒有人
的情況下還是有點可怕。那天晚上,從地鐵送完姊姊離開,我飛奔的跑回家,當時記得一
位中東小哥可能看到我很慌張的臉,叫住我,問我 Are you okay? 我立刻回頭給一個假
裝的微笑,回答I am fine, 就頭也不回衝回宿舍! 即便到現在回頭看那時候的自己,仍
然記得當天第一晚一個人住在倫敦宿舍裡的慌張心情。
尤其剛開始只有我一個人住在比較多中東及黑人的倫敦北二區,這裡沒有一個人認識我,
我深怕被遺忘。漸漸的,我也習慣了一個人照理自己的生活,也有更多機會去認識周遭的
環境。那是一個剛回春的四月,倫敦已經從寒冷的冬天進入到春天,我無意間一個人晃到
一個附近很大的公園,裡面有超大的足球場,當我正好奇的看這一個新區域時,突然在遠
端有一位黑人朋友叫住我,問我要不要一起跟他們打乒乓球,可能他們對中國人的印象就
是覺得我們很會打拼乓球吧,他正與一位白人小女孩打乒乓球,我就這樣加入他們了,後
來在英國的日子,因為他們,我的倫敦生活充滿很多樂趣,除了是一位留學生,我也有體
會當地人的生活或瞭解當地人的想法,也真正感覺自己融入了這個城市。
我想說的是不管是在西方還是東方,結交當地的朋友是一個很好幫助你開始認識新環境的
方式。這不需要刻意,更多時候,其實就是跳脫既有認識的朋友圈,讓自己有機會認識新
的朋友,也許他們會協助你在生活的疑問。
4.出發前的焦慮,抵達後的孤單,適應後的駕輕就熟
當然,不管是在海外工作或念書,記得每次出發前都是充滿焦慮感,擔心自己會不會遺漏
什麼程序?還有到那邊大小事情的辦理包括工作證,租房,開戶等等瑣碎的事情,你會感
受到時間的壓力,還有對自己懷疑會不會適應的焦慮,我稱之為行前焦慮症。而真正到了
當地,焦慮感可能消失了,大部分的事情可能都按照你的規劃或是提前準備下發生了,反
而接下來會感受到的是朋友或是家人不在身邊的孤獨吧!不過我一直覺得自己因為有更多
個人時間,擁有更多的機會去思考自己想要什麼及認清自己的個性與追求,在這一兩年的
大量閱讀裡,我對未來也有更多期許,及更多想要完成的事情,更覺得生活變個有效率及
目標化。
總結
一路走來,海外工作或是生活,對我人生的意義,除了增加對這世界的認知,眼界也寬了
,我更能用包容心去理解不同文化,我的判斷點不再以自己覺得應該要怎樣才是對錯或好
壞,因為最終你會發現這只是當下的選擇罷了,不要後悔自己的當下選擇,因為這些決定
都是尊重自己當下心情及感受所做的最好決定。
歡迎觀看原文:
http://shelleyadventure.com/what-i-learned-from-work-overseas/
--
All Comments
By Dora
at 2019-08-08T16:51
at 2019-08-08T16:51
By Dinah
at 2019-08-13T02:27
at 2019-08-13T02:27
By Lydia
at 2019-08-17T23:43
at 2019-08-17T23:43
By Zenobia
at 2019-08-22T12:12
at 2019-08-22T12:12
By Mary
at 2019-08-24T20:08
at 2019-08-24T20:08
By Franklin
at 2019-08-28T19:44
at 2019-08-28T19:44
By Hazel
at 2019-09-02T00:52
at 2019-09-02T00:52
By Todd Johnson
at 2019-09-03T11:49
at 2019-09-03T11:49
By Faithe
at 2019-09-08T06:17
at 2019-09-08T06:17
By Ivy
at 2019-09-12T22:07
at 2019-09-12T22:07
By Tristan Cohan
at 2019-09-17T09:42
at 2019-09-17T09:42
By Lily
at 2019-09-21T13:28
at 2019-09-21T13:28
By Elvira
at 2019-09-22T21:30
at 2019-09-22T21:30
By Hedda
at 2019-09-25T03:59
at 2019-09-25T03:59
By Noah
at 2019-09-27T05:19
at 2019-09-27T05:19
By Tristan Cohan
at 2019-09-27T06:29
at 2019-09-27T06:29
By Carolina Franco
at 2019-09-27T20:47
at 2019-09-27T20:47
By Necoo
at 2019-09-29T21:57
at 2019-09-29T21:57
By Regina
at 2019-09-30T11:48
at 2019-09-30T11:48
By Noah
at 2019-10-02T18:34
at 2019-10-02T18:34
By Kama
at 2019-10-05T06:45
at 2019-10-05T06:45
By Adele
at 2019-10-09T06:03
at 2019-10-09T06:03
By Hedwig
at 2019-10-12T08:49
at 2019-10-12T08:49
By Frederic
at 2019-10-12T22:07
at 2019-10-12T22:07
By Adele
at 2019-10-13T05:02
at 2019-10-13T05:02
By Joe
at 2019-10-13T20:41
at 2019-10-13T20:41
By David
at 2019-10-17T11:47
at 2019-10-17T11:47
By Steve
at 2019-10-22T01:52
at 2019-10-22T01:52
By Liam
at 2019-10-24T10:22
at 2019-10-24T10:22
By Necoo
at 2019-10-28T05:53
at 2019-10-28T05:53
By Tom
at 2019-10-31T17:42
at 2019-10-31T17:42
By Faithe
at 2019-11-03T05:21
at 2019-11-03T05:21
By Tracy
at 2019-11-05T01:08
at 2019-11-05T01:08
By Erin
at 2019-11-08T11:41
at 2019-11-08T11:41
By Elma
at 2019-11-10T01:35
at 2019-11-10T01:35
By Zora
at 2019-11-13T17:40
at 2019-11-13T17:40
By Hamiltion
at 2019-11-15T00:34
at 2019-11-15T00:34
By Hedda
at 2019-11-19T09:48
at 2019-11-19T09:48
By David
at 2019-11-20T07:02
at 2019-11-20T07:02
By Leila
at 2019-11-23T19:43
at 2019-11-23T19:43
By Frederic
at 2019-11-27T16:04
at 2019-11-27T16:04
By Jessica
at 2019-11-30T21:50
at 2019-11-30T21:50
By Charlie
at 2019-12-05T20:28
at 2019-12-05T20:28
By Carolina Franco
at 2019-12-08T23:41
at 2019-12-08T23:41
By Callum
at 2019-12-12T21:19
at 2019-12-12T21:19
By Harry
at 2019-12-15T16:32
at 2019-12-15T16:32
By Mia
at 2019-12-17T15:16
at 2019-12-17T15:16
By Olivia
at 2019-12-18T07:47
at 2019-12-18T07:47
By Oliver
at 2019-12-22T08:32
at 2019-12-22T08:32
By Lucy
at 2019-12-27T07:13
at 2019-12-27T07:13
By Annie
at 2019-12-29T20:39
at 2019-12-29T20:39
By Audriana
at 2020-01-02T02:14
at 2020-01-02T02:14
By Suhail Hany
at 2020-01-05T13:12
at 2020-01-05T13:12
By Edwina
at 2020-01-07T07:34
at 2020-01-07T07:34
By William
at 2020-01-10T19:34
at 2020-01-10T19:34
By Michael
at 2020-01-11T02:40
at 2020-01-11T02:40
By Zanna
at 2020-01-13T23:41
at 2020-01-13T23:41
By Oliver
at 2020-01-16T22:38
at 2020-01-16T22:38
By Thomas
at 2020-01-20T23:14
at 2020-01-20T23:14
By Michael
at 2020-01-22T08:33
at 2020-01-22T08:33
By Delia
at 2020-01-23T08:04
at 2020-01-23T08:04
By Tristan Cohan
at 2020-01-24T23:26
at 2020-01-24T23:26
By Heather
at 2020-01-27T05:32
at 2020-01-27T05:32
By Ursula
at 2020-01-30T12:39
at 2020-01-30T12:39
By Madame
at 2020-02-03T05:35
at 2020-02-03T05:35
By Hedwig
at 2020-02-05T14:23
at 2020-02-05T14:23
By Kyle
at 2020-02-06T21:47
at 2020-02-06T21:47
By Kristin
at 2020-02-09T10:02
at 2020-02-09T10:02
By Charlotte
at 2020-02-10T08:59
at 2020-02-10T08:59
By Sarah
at 2020-02-13T22:58
at 2020-02-13T22:58
By Olivia
at 2020-02-15T19:22
at 2020-02-15T19:22
By Megan
at 2020-02-16T23:57
at 2020-02-16T23:57
By Ursula
at 2020-02-18T04:09
at 2020-02-18T04:09
By Ingrid
at 2020-02-23T00:15
at 2020-02-23T00:15
By Liam
at 2020-02-23T21:18
at 2020-02-23T21:18
By Ethan
at 2020-02-26T17:08
at 2020-02-26T17:08
By Xanthe
at 2020-02-27T23:48
at 2020-02-27T23:48
By Anthony
at 2020-02-28T08:17
at 2020-02-28T08:17
By Leila
at 2020-03-02T03:25
at 2020-03-02T03:25
By Ingrid
at 2020-03-04T23:45
at 2020-03-04T23:45
Related Posts
為什麼留在海外? 為什麼要回台灣?
By Doris
at 2019-08-04T05:40
at 2019-08-04T05:40
新加坡入籍與台灣居留問題
By Wallis
at 2019-08-02T13:55
at 2019-08-02T13:55
新加坡入籍與台灣居留問題
By Selena
at 2019-08-01T06:38
at 2019-08-01T06:38
新加坡 INTELLLEX 招募 Tech Lead 等職位
By Queena
at 2019-07-31T23:30
at 2019-07-31T23:30
機械業的國際證照?
By Victoria
at 2019-07-31T20:29
at 2019-07-31T2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