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銷應該為公司帶來什麼績效? - 行銷

By James
at 2011-12-08T23:59
at 2011-12-08T23:59
Table of Contents
推 backtrue:最簡單的問題:一張保單的成交 該算行銷還是業務? 12/08 17:58
→ backtrue:行銷會說:我做了一堆活動 搞品牌形象 業務才有辦法接 12/08 17:58
→ backtrue:業務會說:我口水噴到死 才換得保單 行銷爭什麼功 12/08 17:59
小弟不才 借K大的起頭 試擬答一下
如有不周之處 還請多多包涵
K大的意思可能是「一個完備的行銷計畫 應該要包含怎麼衡量該計畫成效」
而績效衡量的指標來自於該計畫「期望改變的是什麼?」
假如一個行銷企劃的設計者 連他想要達到怎麼樣的改變都不曉得
那表示他的各種手段並沒有指向一個具體且相同的目標
自然也不會知道可以用來衡量績效的gap何在
其行銷企劃也很有可能是亂槍打鳥的灑錢行為
舉例來說 如果行銷企劃了一個針對空巢家庭為主的保單
那衡量的績效可能就是(隨便舉例)
「行銷前的空巢家庭投保人數」vs「行銷後的空巢家庭投保人數」
因為這是該行銷計畫最主要希望改變的部分 也是重要的績效衡量來源
個人認為 任何單一的行銷計畫(活動、促銷、廣告)
效果應該都要和強心針類似 打下去 心臟就要可以跳起來
而一般公司的業務則像是打點滴一樣 是持續不斷的努力
所以假如在沒有特別調動業務的情況下 行銷run下去 數字效果出現
那到底應該算誰的功勞應該很明顯
(假如業務有特別調動去迎合行銷活動
那這部份的數字就應該算是這些業務和行銷一起的功勞
以管理學來說 這個狀況下的行銷計畫 就不是行銷部門的功勞
而是行銷和業務所組成的task force的功勞)
品牌的建立與形象的傳達 都是建立在一次次的行銷企劃上
透過不同面向與方式 讓消費者去認識品牌
例如台灣人壽有一陣子在電視上狂播那隻恐龍的形象廣告
如果那陣子相較其他時候 總體業務接單率有明顯的提昇
能說這不是行銷的功勞嗎?
--
▕▄◣ ◢▄
▕▌▌▄ ◢▄ ▃ ◢▄ ◢
▕▄▌▄▄▌ ◥
▕◥◣▌▌▌
οritandy ▕▌▌▌ ◥▄ ◥▄◥▄
────────────────────────────────── ◤◆◆◆
--
Tags:
行銷
All Comments

By Jake
at 2011-12-12T00:49
at 2011-12-12T00:49

By Christine
at 2011-12-15T13:10
at 2011-12-15T13:10

By Rosalind
at 2011-12-17T15:40
at 2011-12-17T15:40

By Franklin
at 2011-12-19T09:01
at 2011-12-19T09:01

By Erin
at 2011-12-19T23:26
at 2011-12-19T23:26
Related Posts
行銷小故事 - 後進品牌如何搶占市場

By Hazel
at 2011-12-08T14:36
at 2011-12-08T14:36
行銷業的薪資成長史

By Valerie
at 2011-12-08T02:26
at 2011-12-08T02:26
有人在研究 LBS 嗎?

By Mia
at 2011-12-07T22:33
at 2011-12-07T22:33
有人在研究 LBS 嗎?

By Lauren
at 2011-12-07T14:44
at 2011-12-07T14:44
聯勤公關

By Sandy
at 2011-12-07T13:30
at 2011-12-07T1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