製造業 vs 軟體產業 - PMP
By Rebecca
at 2008-01-27T03:20
at 2008-01-27T03:20
Table of Contents
在下上一篇文章約略分析了一下台灣軟體產業發展的侷限
這一篇來說說在下對於發展方向發表一點淺見 (感覺好像該 PO 在 Soft_Job 版..)
話先說在前面的是,在下的文章只是一點想法,很多地方受限於個人的經驗
不一定是絕對正確的,在下發文也是希望拋磚引玉
能聽聽更多版大的想法
其實台灣發展軟體的人才,不是沒有的
每年仍然有許多優秀的資訊軟體開發人才
基本功夫紮實,肯學肯拼、溝通能力好,寫程式重視品質跟 documentation
重點在於這些人才能不能適得其所
水往低處流,人往高處爬,好的人才不怕沒地方去
不論是去外商、出國唸書、在國外工作
更優渥、更有發展性的環境自然就會吸引好人才
所以今天台灣的軟體要發展、要有國際競爭力
前提在於:要開發什麼要的服務與產品,才能跟國際接軌跟競爭?
這是經營策略的問題
在產品上面,在下比較悲觀
除了之前提到的趨勢科技之外,在下覺得要台灣的軟體公司要在其他市場
有一樣的市場佔有率,短期之內是很辛苦的
除非一開始就把產品的銷售範圍定位為跨國
開發的時候推出不同語言的介面與版本
同時有很當地有很強的 salesforce, distribution channel 跟 marketing
否則是很難競爭的
另外一個方向就是做整合的服務
提到這個領域,已經有不勝枚舉的文章提到印度
在下因為一點點工作的背景在印度軟體公司工作,有一點經驗
為什麼印度的工程師厲害,原因無他
語言,印度人可以使用很流利的英文 (雖然腔調很重)
跟最大的資訊服務委外雇主 - 美國政府與企業的客戶溝通
這點以台灣的軟體公司來說,是相當難的挑戰
另外所有軟體開發流程,CMMI, SEI 裡面,幾乎都是印度人制定的
印度人多 (每年產出的資訊軟體開發人才是台灣的許多倍)
工作勤奮 (因為當工程師試跳脫貧窮的管道)
溝通能力強
對開發流程的重視程度也高
在下前一篇文章約略提及
並不是所有頂尖的人才都適合開發 Application 跟 Service
好的 Application 強調開發方法、流程
很多工作的內容求的是品質,而不是突破性的技術
因為業主要的是不會出錯的軟體系統
就這一點來說,台灣近來比較有規模的系統整合與軟體公司慢慢導入
一些開發流程的概念,長遠來說是正確的方向
但重點是這些公司能不能達到非亞洲地區之外的開發專案?
跟大廠 (這裡指的是資訊服務,像 Tata 或 Infosys) 競爭的利基在哪裡?
當然到中國去發展是很好的方向,但是這些流程很快就會被當地公司複製並使用
話題扯遠了,那在下覺得台灣如果要發展軟體產業,有哪些方向呢?
首先當然就是重視跨國的競爭
假設要做產品,不要以台灣本土市場作為出發的方向
多投資點 business analysis 在企業普遍的需求
介面也是,不要只開發中文介面
同時在各個國家不局,設立辦公室、找好的業務行銷人才
假設要做服務,投資開發工具與流程,同時跟跨國的顧問公司合作
慢慢學習亞洲地區之外的 business process
同時競標國際地區的一些中小型專案開始做起
至於一些比較利基的方向,像線上遊戲等,都可能是一個好的開始
同樣,一點淺見,希望各位版大參考,謝謝
--
Tags:
PMP
All Comments
Related Posts
製造業 vs 軟體產業
By Hedwig
at 2008-01-27T01:55
at 2008-01-27T01:55
製造業 vs 軟體產業
By Bethany
at 2008-01-26T15:21
at 2008-01-26T15:21
Product Roadmap ? !
By Lucy
at 2008-01-25T21:46
at 2008-01-25T21:46
推薦這領域必讀或是可以去了解的書或網站資料等
By Linda
at 2008-01-25T19:38
at 2008-01-25T19:38
分享一篇專案經理的文章
By Madame
at 2008-01-25T10:44
at 2008-01-25T10:44